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6515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定远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请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作答。

第I卷(70分)

1、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

宋人赁房而居有多普遍?

看看宋代官员的住房情况就能大致了解。

南宋理学宗师朱熹说,“祖宗朝,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

自神宗置东西府,宰相方有第”(《朱子语类》卷一二七)。

“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是不是太夸张了?

房产连片的权贵们什么时代都不少,但北宋中期之前宰相、执政一级的政府大员买不起房确实算不上稀罕事。

天禧元年,参知政事陈彭年去世,真宗临奠,目睹其租住的陋室,叹息不已;寇准一生曾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每次回京觐见只得寄居僧舍或赁宅。

(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

宋代京城人口百万,地价高昂,“尺地寸土,与金同价”(王禹偁《小畜集·李氏园亭记》);而宋代又冗官畸多,朝廷自然不可能负担所有官员住房问题。

除少数能获得“赐宅”的勋戚权贵及幸运地暂住官宅的臣僚之外,其余的则只能自己去想办法克服了。

职位油水丰厚且“头脑灵活”的,自然不愁买房,而其他的大多数则只能望房兴叹,赁房而居了。

当然,宋代官员赁房而居也并非全是因为贫困,比如上文所言寇准,奢华一生。

究其原因,大概只能从宋代官员任职流动性或者消费投资观念方面去找了。

政府对臣僚们住房问题也不是全然不问,宋廷曾对无房官员发放过“宅钱”“僦钱”,也就是今天的“房补”。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大批流动人口,包括工商业者、兵士、游学学子以及大量丧失土地的游民,造就了宋代巨大的房屋租赁需求。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从现存史料来看,宋代房屋租赁市场产业规模确实很大,在城镇中开设旅店、出租房屋者不计其数。

可以说从政府、权贵宗室到普通百姓乃至僧尼道观,只要有可能,都会投身其中。

宋代政府在房屋租赁市场上扮演着管理者与参与者双重角色。

相较于西欧社会,中国封建国家对社会经济控制程度要强得多,可以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政府一般都会直接介入,房地产业自然也不例外。

宋代政府手中控制着大量的房地产资源,其中有相当部分被投入了租赁市场。

宋代房地官产专职管理机构称“店宅务”。

它是直属中央政府的专职房地产管理机构,盈利并非其唯一职责,执行政府政策亦是其重要任务。

店宅务在日常运作中,照顾民生是其必须考虑的问题。

曾巩在《隆平集·卷三》提到景德年间,有官员曾建议增加店宅务房租,真宗以“此乃与民争利”“先帝屡常止绝”为由拒绝之。

宋廷在大雪、大雨等灾后,为照顾民生,一般会要求租房者减免房租。

对于民间房主来说,这样的政令是否能得以执行是很令人怀疑的,真正能较为切实落实执行的只能是店宅务这样的官方机构。

除店宅务外,还有一些职能部门及地方政府也掌握有部分出租公房,但它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取利。

宋代地方财源自来就有“系官房廊”一项。

在财政经费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加强经营创收,补贴经费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这其中,房产出租比较突出的是学校。

宋代办学,经费多靠出租学田、房廊筹措。

宋代军费紧张,部队经商(即所谓“回易”)是常态,而经营房宅邸店出租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节选自唐晔《宋代的房产租赁业》,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朱熹的说法,北宋很多官员在京城都没有自己的住房,尤其是初期,就连宰相、执政一级的政府高官有的也买不起房子。

B.寇准身居高官,享受富贵四十年,据史料记载,他家并没有购买田地和私房官邸,每次回京上朝还得寄居僧舍或租房。

C.宋代京城地价高昂,冗官人数又特别多,导致朝廷不可能解决所有官员的住房问题,所以多数官员只能自己租房而居。

D.宋代政府在房屋租赁市场上扮演着管理者和参与者双重角色。

与西欧各国相比,中国政府一直对社会经济表现出较强的干预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官员租房住的原因并不都是贫困,可能还有官员任职流动较频繁,以及当时人们的消费投资观念的影响等。

B.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宋代房屋租赁市场产业规模很大,从政府到普通百姓乃至寺庙道观,只要有条件出租房屋的都会投身这个市场。

C.宋代政府手中控制着大量的房地产资源,所以政府的直接介入,确保了宋代房屋租赁市场的稳定,国计民生的问题得以解决。

D.作为房地产管理机构的店宅务,执行政府政策是它的重要任务,此外,通过租赁市场运作盈利和照顾民生也是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神宗修造“东西府”官宅,还有宋朝廷对无房官员发放“宅钱”,都没有彻底解决宋代百官的住房问题,多数官僚只能望房兴叹。

B.在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宋朝政府会颁布政令要求租房者减免房租,店宅务这样的官方机构和民间出租房主一般能够执行,只是效果有限。

C.由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大批流动人口,包括工商业者、兵士、游学者及丧失土地的游民,共同推高了房屋租赁的需求。

D.宋代的一些职能部门及地方政府掌握有部分出租公房,可以通过出租这些房屋,解决部分地方财政经费、办学经费以及军费等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老羊倌的年

朱华胜

太阳挂在山梁,洒下金色的光芒,有的泛绿。

老羊倌像往常一样,大年三十这一天,早就把羊赶到山上,让羊吃个饱。

他养着两只羊,一条大黑狗。

他说,养多了我管不过来,养两只羊、一条狗作伴,我都七十三岁了。

他看着这对奔跑的羊和身边吐着舌头的大黑狗,心里乐开了花。

自从儿子走了以后,每年过年乡政府都会给他送来过年的大米,肉、油,还有一个红包。

特别是在城里工作的那个小石头,每年春节这个小子都要回来过年,给他带两条烟。

这不,昨晚又给他送了两条红烟来。

想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包。

凑近鼻孔,使劲闻了闻,好香。

现在不能抽,回家再抽。

自己是看山人,更要防火。

虽然村里几年前就不要他看山了,说年纪大了。

但他跑得动,坐不住。

还是像往常一样,太阳出来他上山,太阳西落他下山。

日日坚持巡山。

有人说,老羊倌憨得很,自己守了一辈子的山,还把儿子也培养成一个守山人。

谁都知道,守山人很穷,成天在山林里走着,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山林又不是他一家的,也不能给他家带来富裕,他这是何苦呢?

像他这样一家人都守山的并不多见。

乌蒙山山连山。

几年前,大小山谷里私挖乱采严重,不像现在管得严。

有几个外地人来山上偷砍树木,要卖到矿井里做厢大。

老羊倌的儿子发觉了,在纠缠中,儿子不慎滚落石沟里,抢救无效死亡。

儿子死后的第七天,老羊倌赶着羊,背上斧头,向山里走去。

这一走,就走到现在,就是十五个春秋。

儿媳在儿子离去的第三个年头,在他的催促下,改嫁到邻村,逢年过节,都要领着孙女来看他。

知足吧,老羊倌自言自语,我活一天,就要巡山一天。

他走到山顶眼神里亮了起来。

山那边还是山山山相连,这是人赖以生存的山。

山脚是溪水,水连着水,这都是咱们祖祖辈辈的命根子啊。

山上生长着很多树和花,他闭上眼睛就能数出它们的名:

青松、罗汉松、亮松、青梨、刺叶梨、杜鹃、毛栗子等等。

有村民说,老羊倌爱山林,那儿有他儿子的味道。

儿子已经化成一棵树,一年四季,与他相伴。

夕阳向晚,村子里传来零星炮竹声。

今天是大年三十,他决定早些下山。

春节的山村,喜气洋洋,村娃一群群,嬉闹追打。

红灯笼、红年画,红对联。

家家飘出肉香味,伴随袅袅炊烟,在村子上空弥漫,久久不散。

“爹!

”“爷爷!

”老羊倌定将一看,那不是儿媳吗?

那不是长高了出落得水灵灵的孙女吗?

她们怎么来了?

“爷等。

你看,妈妈今天一大早就油炸了很多酥肉、豆腐圆子、荞丝洋芋片,还蒸了一碗八宝饭,给爷爷送来了!

”孙女的眼睛亮闪闪的,笑眯眯说着,揭开手里的提篮,香气扑鼻。

“哇,好香!

”老羊馆笑了,咂了咂嘴,花白胡子在跳舞。

“大爹,你再不下山我都要来喊你了。

今晚跟我去过。

”柱子人未到,声音先跑了进来。

“不啦,我一个人自由自在惯了。

你看我儿媳,送来这么多好吃的,再加上你们的,政府给的,够吃到正月底了。

”老羊倌笑容溢满皱纹间。

突然,大黑狗跑了出去,跟在一个人身后亲热跳着。

“爷爷,”隔壁胖丫双手抬着一个大碗,碗里冒着热气,“爷爷,我妈做的牛肉炖山药排骨汤。

随着胖丫说话的声音,村里噼噼啪啪的炮竹声响了起来,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老羊倌泪眼朦胧,望向墙上挂着的儿子的照片。

儿子望着他,也在笑。

过年啰。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的描述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写出了老羊倌的生活状态,为下文他儿子的意外埋下了伏笔。

B.老羊倌能够闭着眼睛数出山上生长的很多树和花的名字,是因为他喜爱这山林,并认为这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来刻画人物,老羊信“砸了咂嘴,花白胡子在跳舞”,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开心和满足。

D.小说结尾写老羊倌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既是老羊倌被众人惦挂的感动之泪,也是老羊倌对已故儿子的思念之泪。

5.小说在刻画老羊倌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小说把时间设定在“大年三十”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7-9小题。

材料一:

全国人大代表丁小兵表示,我国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人口正在进入老年,中国社会在经历30年一胎化政策后,迈入老龄化阶段。

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不见了计生委,新添了国家卫生健康委。

尽管计划生育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一项职责,但在部门名称中删除了计划生育字眼,这是政策重心转变的一个明确信号,意味着政府希望弱化生育限制,更多专注于人口老龄化相关问题。

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对老年人的赡养和照料是家庭和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表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做到两个一体化,一是医养结合,医院和养老院一体化;二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融合,实现机构、社区与家庭三种养老服务一体化,“一定要有大型的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要有分支机构进到社区去,开展社区的养老服务,医养的服务要延伸到家庭,帮助实现居家养老,这三者形成统一整体,我们的养老服务效率才是最高的。

(选自《国际在线》)

材料二:

(节选自《未来你将这样养老:

看智慧养老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失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63万元,占老年人口18.3%。

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

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按照顶层规划,所谓“医养结合”,指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四:

近日,一场空巢老人和大学生签约仪式在武汉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举行。

20多名老人和大学生志愿者结成互助对子,大学生们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老人则腾出一间空余的房间给大学生免费居住。

这个被称为“空巢不空,租客守望”的“亲情互换”养老模式,由一家社工服务组织发起,社会反响积极。

?

签约大学生都要通过社工服务组织的把关和考核,社工服务组织还会给签约协议的双方建档,留有相关证件复印件,老人须出具一份房屋物品清单,以保障老人的权益。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与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

还有数据显示,我国有约1/3的老人处于独居、空巢状态。

“十三五”时期是应对老龄化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窗口期,能否利用好这段时间做好应对,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

养老,是今天的问题,是关系到每个人明天的问题,愿能让更多的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选自《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只有让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这三者形成统一的整体,我国养老服务才会是最高效的。

B.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涉及医疗、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种幸福的实现,需要包括老人自身在内的多方面的努力。

C.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康复、养老等为一体,将医院和养老机构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

D.武汉市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通过“亲情互换”模式,在追求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保障老人权益,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卫生健康委取代计生委,这表明政府已认识到我国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从国家层面更多专注应对老龄化问题。

B.情感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老人晚年生活中比较高级的需求。

这些需求必须是在前两个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才会有的新需求。

C.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医养结合”时间表,表明我国应对老龄发展趋势信心足,目标明确,计划性强。

D.“亲情互换”养老模式比较明确的规定了大学生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这种模式对老人和大学生皆有利,不失为一种双赢。

9.根据以上材料,对未来的养老事业提出你的建议措施。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梅之焕,字彬父,麻城人,侍郎国桢从子也。

年十四为诸生。

御史行部阅武,之焕骑马突教场。

御史怒,命与材官角射,九发九中,长揖上马而去。

万历三十二年举进士,改庶吉士。

居七年,授吏科给事中。

东厂太监李浚诬拷商人,之焕劾其罪。

寻上言:

“今天下民穷饷匮,寇横兵疲。

言官舍国事争时局,部曹舍职掌建空言,天下尽为虚文所束缚。

有意振刷者,不日生事,则日苛求。

事未就而谤兴,法未伸而怨集,豪杰灰心,庸人养拙,国事将不可为矣。

请陛下严综核以责实事,通言路以重纪纲,别臧否以惜人才,庶于国事有济。

”时朝臣部党角立,之焕廉觚自胜,尝言:

“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

蝇之附骥,即千里犹蝇耳。

”天启元年以通政参议召迁太常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丁内外艰,家居。

当此之时,魏、客乱政,应山杨涟首发忠贤之奸。

忠贤恚甚,拷杀涟。

由此悍然益诛锄善类。

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庄烈帝即位,乃免征,起故官,巡抚甘肃。

大破套寇,斩首七百余级,生得部长三人,降六百余人。

明年春,寇复大入,患豌豆创①,环大黄山而病。

诸将请掩之,之焕不可曰: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不如舍之,因以为德焉。

”遂不战。

逾月,群寇望边城涕泣而去。

冬,京师戒严,有诏入卫。

且行,西部乘虚犯河西。

之焕止留,遣兵伏贺兰山后,邀其归路,大兵出水泉峡口,再战再败之,斩首八百四十有奇,引军东。

明年五月抵京师,已后时矣,有诏之焕入朝。

翌日又诏之焕落职候勘,温体仁已栖政矣。

初,体仁讦钱谦益,之焕移书中朝,右谦益。

至是,体仁修隙,之焕遂得罪。

之焕虽文士,负材武,善射,既废,无所见。

所居县,阻山多盗。

之焕无事,辄率健儿助吏捕,无脱者。

先是,甘肃兵变,其溃卒畏捕诛,往往亡命山谷间,为群盗,贼势益张。

至是,贼数万来攻麻城,望见之焕部署,辄引去。

帝追叙甘肃前后功,复之焕官,荫子,然终不召。

明年病卒。

(节选自《明史·梅之焕传》)

【注】①豌豆创:

天花。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B.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C.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D.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1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子是古代亲属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唐宋时人开始将亲兄弟乏子称作从子;叔父、伯父称为“从父”。

B.诸生是在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进士等。

C.东厂是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

明成祖时设立,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

明中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常合称为“厂卫”。

D.荫子指子孙因先代有官爵而受封。

明代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其禄;清代规定“凡官死事者,皆赠以衔而荫其子焉。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之焕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进谏。

东厂太监陷害拷打商人,梅之焕就弹劾他的罪行,不久又上疏皇帝指出国家面临的危机和朝政存在的各种问题。

B.梅之焕洁身白好,从不拉帮结伙。

他认为依附小人的一定是小人,依附君子的未必是君子。

附在马身上的苍蝇,即使走了千里路也还是苍蝇。

C.梅之焕带兵有方,屡败敌寇。

他在甘肃任巡抚时多次大败敌军,击毙、擒获很多敌人;晚年废职回家还组织乡勇协助当地官员捉拿强盗。

D.梅之焕文武全才,最终却被报复免职。

当初温体仁攻击钱谦益,梅之焕写信告诉了钱谦益,温体仁嫉恨在心,借之焕保卫京师迟到一事让他停职等候调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陛下严综核以责实事,通言路以重纪纲,别臧否以惜人才,庶于国事有济。

(2)诸将请掩之,之焕不可,曰: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不如舍之,因以为德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李白

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

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

天外飞霜下葱海①,火旗云马生光彩。

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

(注)①葱海:

指葱岭一带,在今新疆西南。

唐代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促。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一般送别诗的伤感之意,而是洋溢着昂扬向上的达观情绪。

B.诗歌选取了“积雪”“银鞍”“绿草”“火旗”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的画面感极强。

C.诗歌首先极尽笔墨夸赞了友人,然后又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景,最后又预祝朋友凯旋。

D.诗歌最后两句写友人希望早日扫净胡尘归来,并且期待能在草绿时节和诗人相会

15.诗中三位友人有哪些共同特点?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选择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春节假期是旅游旺季,旅行社的产品销量剧增,与此同时,旅游市场的管理也经历了旅游经营者的诚信度的一次严峻考验。

每逢假期,一些无良商家便①,不择手段:

他们以低报价的方式获得客源,再在行程中通过“宰客”牟取暴利。

在行程之中他们常常②,让游客们遭遇景点“缩水”、订购门票无法使用、住宿服务质量差、商品价格过高等结果。

()。

近年来,各地相关部门③,加大了旅游市场治理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旅游行业乱象。

同时广大旅游消费者更应擦亮双眼④、理性消费,积极运用投诉的权利和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③④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包藏祸心食言而肥同仇敌忾炳若观火

B.包藏祸心首鼠两端勠力同心明眸善睐

C.利欲熏心首鼠两端同仇敌忾明眸善睐

D.利欲熏心食言而肥勠力同心炳若观火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旅游市场的管理和旅游经营者的诚信度再次经历了严峻考验。

B.旅游经营者的诚信度和旅游市场的管理一次次经历了严峻考验。

C.旅游市场的管理和旅游经营者的诚信度也经历了一次严峻考验。

D.旅游经营者的诚信度也经历了一次旅游市场的管理的严峻考验。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旅游行业的失信行为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损害,也给一个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B.这些旅游行业的失信行为对一个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给消费者权益造成了损害

C.消费者权益被这些旅游行业的失信行为造成了损害,一个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也被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D.一个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被这些旅游行业的失信行为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消费者权益也被造成了损害

20.请按情景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已于4月29日隆重开幕,假如你作为组委会的一员,负责宣传工作。

(1)请你拟写一副对联,宣传这场盛会。

(2)请你用一段话,表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意义。

要求:

语言简明连贯,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21.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华为公司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先生针对美国“封锁华为”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5G技术方面,别人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

其实我们牺牲了个人、家庭,牺牲了陪伴父母……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理想——站到世界最高点。

我们很多员工春节加班连家都不回,打地铺睡,就是要抢时间奋斗。

物质待遇肯定会有,主要还是给他们使命感,有做成事的机会。

迟早我们要与美国相遇的,那我们就要准备和美国在“山顶”上交锋,做好一切准备,从那时起,就做了一些准备。

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在山顶上拥抱,一起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

我们家人现在还在用苹果手机,苹果的生态很好,不能狭隘地认为爱华为就爱华为手机。

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2.D3.B4.A

5.①知足常乐(安贫乐道)。

守山人很穷,很孤独,但是老羊倌却很满足,坚持活一天就要巡山一天。

②爱岗敬业(责任心强)。

老羊倌坚持天天巡山,小石头送来的烟只是闻闻,而不在山上抽,体现了他的爱岗敬业。

③乐观坚强。

面对儿子的死,老羊倌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

④通情达理。

儿子离去的第三个年头,老羊倌催促他的儿媳改嫁,体现了他的通情达理。

⑤质朴憨厚。

守山人很穷,老羊倌不仅自己守了一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