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7581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的节日风俗和身边不同的风俗,体会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乐趣。

2.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教学难点:

2、了解风俗的演变过程。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风俗的资料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小组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交流:

找生上台展示自己刚出生以及满月时的照片,介绍自己的生肖属相,同时让生根据自己跟家长了解的情况,介绍自己出生及满月时家长都做了哪些跟我们当地习俗有关的活动。

找其他生介绍伴随我们成长的习俗还有哪些?

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祝愿?

二、小组展示:

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你都知道我们家乡人们是怎样给老人祝寿的吗?

小组展示自己组搜集到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可以是父母给爷爷奶奶过生日时的一些图片)

三、你说我讲:

1、师拿出一副春联,让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张贴?

引出春节,找生汇报春节时习俗有哪些。

2、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其它传统节日及不同地区的相应风俗,其他同学可以随时上台进行补充。

3、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传统节日,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还有哪些特殊的节日及民俗活动,把自己搜集到的相关材料进行展示汇报。

4、教师课件展示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相关知识。

5、介绍我们当地的节日风俗,想一想,这些风俗寄托了家乡人怎样的愿望和情感?

四、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我们当地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根据自己的调查,汇报交流。

二、讨论交流:

1、以前人们一到春节以及元宵节、中秋节等,都要放鞭炮进行庆祝,但现在,放鞭炮的却越来越少,对于这一点,同学们有怎样的看法?

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

2、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还有哪些节日习俗发生了演变,对于这些演变,你又有怎样的看法?

3、随着时代变迁,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遗忘,令人痛心,为了留住这些优良风格,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

课件出示重阳节的有关材料。

找生说一下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措施对保护重阳节有什么意义?

结合相关资料进行说明。

三、个性化作业:

1、收集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

2、请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一下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四、拓展延伸:

把你感兴趣的节日风俗做成手抄报或调查表。

五、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10.我们当地的风俗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知识点

1.每个地方都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

中国的“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

4.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千节和中秋节等。

但是,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5.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

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6.端午节主要习俗有:

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

7.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8.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9.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但是对另外一些风俗的保留与否,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10.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踏青节,至令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的时间在4月5日前后,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原是条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除了条奠逝去的亲人,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开展祭扫烈士陵塞、悼念先烈的活动。

11.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踏青节,至令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的时间在4月5日前后,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原是条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除了条奠逝去的亲人,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开展祭扫烈士陵塞、悼念先烈的活动。

12.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九月九日。

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

二、问答题

1.伴随你成长的风俗还有哪些?

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愿

望?

答:

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拜年、穿新衣等。

无论有什么风俗,都是希望我们生活幸福,天天向上。

让我们健康的成长和生活。

2.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答: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拴五色丝线、喝雄黄酒、挂艾草和菖蒲、打午时水。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教材分析: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一课。

本课通过讨论、分享、展示的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感悟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认同,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课所体现的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要点。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

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

3、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

四、教训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2、教学难点:

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一:

创设情境,走进民间艺术

1、出示图片(北京京剧、辽宁秧歌、广东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

(板书课题)

2、观看视频《多彩的民间艺术》,直观感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问:

同学们除了视频中看到的民间艺术,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

这么多的艺术形式,我们能够给这些民间艺术分分类吗?

3、小组活动——我给民间艺术分分类:

准备几张圆形卡片(大),小组合作探讨一种分类方式,并将相应的艺术形式填入其中。

比如按种类分: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建筑等

……

民间艺术课前调查表

名称

介绍

活动二、小组汇报,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1、通过我们小组的合作,我们为收集了解的民间艺术分了类,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种类多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民间艺术,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2、小组发布:

各小组合作探究,在(图片、表演、故事、音乐、舞蹈、实物展示)中任选两种形式,如“图片+故事”,“音乐+舞蹈”等,向全班同学发布你的民间艺术调查。

活动三、合作探究,了解家乡民间艺术

(一)看一看,走进家乡民间艺术

1、观看视频《铜梁龙灯》。

同学们,铜梁龙灯是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龙舞和彩灯舞,兴起于铜梁县。

从龙、灯彩扎制作到舞容演练,集民间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

看到这样的家乡艺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我们的家乡重庆,地广物博,人杰地灵。

不仅培育了勤奋,热情的重庆人,更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尤其体现了我们山城别具一格的风貌!

(二)学一学,民间艺术零距离

1、通过刚才的交流探讨,我们发现民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先辈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的“生活结晶”,代表着家乡人民的聪明智慧!

2、那么,大家想亲自感受一下民间艺术的魅力吗?

视频播放《土家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

3、小组活动,一起来学习一段土家摆手舞。

4、通过大家刚才的体验,你能够猜一猜土家摆手舞的来源是什么吗?

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

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

包括“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

有人说摆手舞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

有人说是古代土家先民为了征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种“摆手”来健身壮骨,逐渐演变成后来的摆手舞。

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多样需求,也能够表达人们的美好意愿,这是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

(三)做一做,探索家乡民间艺术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3000余年历史中,创造了富有鲜明个性的巴渝文化,除了刚才我们体验的内容,还有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形式等待我们探索,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讨,在我们的刚才的民间艺术分类中,选择一个去探访属于重庆的此类民间艺术形式,制定一份重庆民间艺术探索计划。

家乡民间艺术调查表

小组成员:

探访方式:

探访地点:

探访内容:

名称

简介

产生和来源

现状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一、观看视频,了解民间艺术衰落现状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感受了其魅力,今天我们要继续走进这些民间艺术。

出示视频《即将消失的十大民间艺术》,了解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

看到这样的报道,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教材P87页的新闻链接。

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的关系,你怎么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我们为他们的未来忧心。

活动二、调查汇报

1、上一课我们在课堂上制定了重庆民间艺术探访计划,现在请各个小组根据你们的探访结果,发布探访小组探访到的民间艺术现状。

小组合作讨论,发布探访结论。

思考这些民间艺术的现状的原因?

设想它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

2、这些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民间艺术为什么会衰落呢?

先让我们来听一听春联的“自述”吧!

图片展示P88“春联自述”。

小组合作,讨论春联衰落的原因。

3、民间艺术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展现着家乡人民的才智,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这些民间艺术等待着我们的拯救和保护。

活动三、合作探究,人人行动保护民间艺术

1、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P89教材“阅读角”展示。

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你能够从这位同学身上学到什么呢?

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还能够做些什么?

2、出示p89“知识窗”,学习民间艺术相关法律法规。

从这些法律法规上学习到了什么?

3、保护民间艺术,我们在行动

图片出示重庆磁器口民俗一条街,两江影视城民俗照片。

小组任务:

假如你们小组是重庆市文化局“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组”成员,请你们结合小组调查的某种重庆民间艺术的现状,设计出一些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办法。

五、教学反思

1、单向灌输变互动探讨

在教学《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一课时,我将单向的知识灌输变为了师生间的互动探讨。

学生了解和感知民间艺术,不再是被动式的“填鸭教学”,而是主动收集,互相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热情。

2、沉闷课堂变欢乐海洋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感知家乡的民间艺术,我打破了一贯沉闷的课堂气氛,将一堂普通的品社课变成了《土家摆手舞》的舞台,让本就活泼好动的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家乡民间艺术的魅力。

同时,也加深“民间艺术的来源”这一知识点的印象。

3、懵懂学生变艺术保护者

本课的教学难点就是激发学生共鸣,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更注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身份的转变引起他们与渐渐失传的传统艺术的共鸣。

“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组”成员这一角色扮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从而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我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创造出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一课中我们感受了民间艺术的历史悠久和精彩绝伦,了解到了他们背后的精神和内涵,这些宝贵的技艺我们不能失传,要把这些财富保留和传扬下去,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树立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知识点

1.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2.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做的民间艺术。

3.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4.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民间艺术的成就里蕴含着这些艺人的努力与智慧。

5.天津“泥人张”是清代著名泥塑艺人张明山开创的泥人流派。

张明山在泥人的创作上注重写实,强调神韵,他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

6.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

7.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

8.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9.《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0.民间艺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

二、问答题

1.你知道什么是民间艺术?

答:

民间艺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

2.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答:

中国传统节日有:

除夕、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小年等。

12.《家乡的喜和忧》教学设计+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来发现家乡的巨变,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3.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中,感受家乡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难点:

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

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观看。

1.同学们,你们觉得上海美吗?

2.是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庭生活日新月异,家乡面貌翻天覆地,家乡人们的观念一日千里。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家乡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

(板书课题:

家乡的喜与忧)

二、交流分享,激发共鸣

活动一:

现在的家庭生活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客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赵奶奶家中做客。

1.住

出示图片:

赵奶奶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食

出示图片:

同学们,别光顾着参观,热情好客的主人端来了好吃的招待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3.用

出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食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

让我们去看一看:

(电饭煲,电饼铛,微波炉……)请你们再找找看,房子里还有哪些现代化的电器:

(冰箱,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电视……)我们每天都跟这些现代化的电器打交道,不仅如此,就连我们吃的食物也是用高科技的农具种植、生产的呢,你知道的有哪些?

(播种机,除草机,收割机……)

5.衣

出示图片:

在出行之前,可别忘了把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现在让我们打开衣橱,挑选舒适又漂亮的衣服吧!

你看到了什么?

(分别板书:

住食用行衣)

活动二:

过去的家庭生活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便利、幸福,你们知道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让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让时光倒流,穿越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去看看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活吧!

播放视频:

1.小组内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

2.从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口中你还了解到过去生活条件是什么样的?

三、合作交流,追根究底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我们的家庭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呀!

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小结:

家乡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富民强国的政策指引,另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的结果。

(板书:

强国富民艰苦奋斗)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家乡跨上了时代的列车,正在飞速发展,家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作为小主人的你们,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呢?

请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家乡发展建议书》。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这一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行动中,号召学生从实实在在的活动中热爱家乡。

教学反思:

 

12.家乡的喜与忧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知识点

1.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这是看得见、体会得到的。

2.家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面对问题不能回避。

3.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家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想办法解决。

4.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5.通过图片资料,来发现家乡的巨变,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6.从家乡的变化中,感受家乡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7.家乡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富民强国的政策指引,另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的结果。

8.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为上海市民增添了新的出行方式和出行体验

二、问答题

1.家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买对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家乡发展出力呢?

答:

懂礼貌,讲文明,尊老爱幼,好好学习,学好本领

2.你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答:

比如:

空气更加清新,小河,环境变得更好了。

道路两边的违章建筑都被拆除了,路边宽了,道路两边种满了花草树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