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8159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docx

广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

广州市2019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异黄酮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异黄酮中含有氧气分子

C.异黄酮是由分子构成的

D.1个异黄酮分子由15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核2个氧原子构成

2.在通常状况下,鉴别氢气和氧气不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分别观察颜色、状态,闻气味

B.分别吹肥皂泡

C.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D.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茶,一片树叶的艺术。

喝茶有益身体健康,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

B.单宁酸是一种氧化物

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26:

23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冰水共存物

D.水泥砂浆

5.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结合图示分析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硅的核电荷数为28

D.硅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

6.“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这句话描述了氧气的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7.过滤是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下列用过滤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A.汽油和酒精

B.泥沙和食盐

C.水和食盐

D.食盐和蔗糖

8.用托盘天平称量10克食盐时,天平调零后,开始称量。

称量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的操作是

A.减少食盐

B.添加食盐

C.增加砝码

D.调节平衡螺母

9.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

10.水是生命之源。

下图中“国家节水标志”是

A.

B.

C.

D.

1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它升华时吸热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形成原子

D.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氧原子核外一定有8个电子

1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

连接装置,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停止加热: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

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即可开始收集

14.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C.缺碘会引起龋齿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而导致发育不良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三个水分子:

3H2O

B.五个氢原子:

H5

C.两个钙离子:

2Ca+2

D.四个铵根离子:

4NH3+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1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以下是对氧气的性质及其对应用途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儿在水中能生存

B.氧气可供呼吸,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燃烧,可用于火箭发动机

D.氧气能助燃,可用于冶炼钢铁

18.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书写不正确的是()

A.漏斗

B.烧杯

C.酒精灯

D.试管

19.实验室里一般不选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A.浓盐酸易挥发,制得的气体不纯

B.反应速度太慢

C.浓度大的盐酸将影响反应的进行,最终会使反应停止

D.反应速度太快

20.据媒体报道,锶晶体格钟是一种新型原子钟,其准确度高得惊人,它能在50亿年间不慢一秒也不快一秒.如图为锶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8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C.锶离子Sr2+中有38个电子

D.锶属于金属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21.下列是过滤装置及其操作的简图(图中固定装置和混合液、滤液均省略,且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的三层滤纸处),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2.地壳中的下列四种元素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氧(48.60%)

B.硅(26.30%)

C.铝(7.73%)

D.铁(4.75%)

2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收集炭黑

B.用鸡蛋壳和醋作用,生成的气体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C.在密闭容器中用燃烧木炭的方法获得比较纯净的氮气

D.在锁孔中放入少量铅笔芯的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2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且关于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OH-  ②2K+  ③Cl2  ④2CO  ⑤SO2  ⑥2S  ⑦S-2 ⑧2N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①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②⑦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④⑧

25.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

下列叙述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

B.干冰升华

C.粮食酿酒

D.使用火药

二、填空题

26.将宏观和微观结合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气休受压体积缩小,其微观原因是_____;

(2)按图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能推断出下列中的_____是运动的;

A水分子

B氨分子

C酚酞分子

D空气中所含有的分子

(3)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27.阅读下列短文,并完成相应填空。

(1)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使用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①控制燃煤产生的SO2排放,能够减少________型酸雨的形成。

②燃煤产生的CO2可用NH3处理。

用液氨与CO2反应可制备尿素[CO(NH2)2],用氨水吸收CO2可制得碳铵(NH4HCO3)。

得到的碳铵久置后会逐渐减少,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石油化”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烷与氧气构成的燃料电池能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②将CH4和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O和H2时,CH4和CO2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__,该反应的重大意义是___________。

28.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氢氧根离子                  ;

(2)2个铜原子___________;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4)氧化铁            。

三、实验题

29.分类和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下列化学实验中都用到了玻璃棒,根据实验中所用玻璃棒的作用,应将C中实验归为①_____组(填A或B),理由是②_____。

A组

B组

C

蒸发

浓硫酸稀释

过滤

测定溶液的pH

物质的溶解

(2)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如:

N2+3H2

2NH3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的同时,氨气也分解成氮气和氢气。

请你写出一个学过的类似上述反应的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根据题中叙述,氢气燃烧和水通电分解这两个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

_____(选填“是”或“不是”)。

四、科学探究题

30.

(1)我国纪念“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检验我们当地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用_____来鉴别;

②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

(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试验:

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KClO3

580

KClO3、MnO2(质量比1:

1)

350

KClO3、CuO(质量比l:

1)

370

KClO3、Fe2O3(质量比1:

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⑴由实验_____形成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⑵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反思)

⑴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

⑵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

31.课堂再现:

化学课上,小娜与同学们一起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一)(提出问题):

矿泉水瓶中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进行实验):

(1)小娜用注射器取出少量无色气体。

(2)将注射器内气体缓缓注入澄清石灰水中,震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得出结论):

该无色矿泉水瓶中气体为二氧化碳。

(二)(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

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做出猜想: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验证):

如图所示,打开瓶塞,迅速倒入大约四分之一体积的水,密闭装置,振荡,发现该矿泉水瓶变瘪。

(交流讨论):

该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是:

________。

拓展:

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水槽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三)小娜将胶管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打开止水夹,发现紫色石蕊试液被吸入矿泉水瓶中且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

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进行实验):

(1)请结合下列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

验证: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操作):

________。

(2)老师为同学们又补充了一个实验,取两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其中一朵在上面喷少量稀盐酸,发现纸花变成红色。

另一朵喷少量水,无明显变化。

化学老师补充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

(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经查阅资料得知为碳酸(H2CO3)。

(交流讨论):

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分析原因可能是:

______。

拓展:

我们日常饮料多为碳酸型饮料,如雪碧、芬达、可乐等。

但是这些饮料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再饮用就没有那种汽儿带来的刺激了,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

_______。

五、计算题

32.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分子共有___个原子,

(2)计算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3)计算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精确到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