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9040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10.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字楼设计研究.docx

写字楼设计研究

写字楼设计研究

写字楼设计研究

一、写字楼概况

1.1、写字楼的概念、起源

1.2、写字楼的分类

1.3、写字楼的发展趋势

二、写字楼业态、功能形式

2.1、纯写字楼

2.2、与购物中心(大型商业)合建写字楼

2.3、带底部裙房(配套商业)写字楼

三、写字楼总平面设计

3.1、总平面功能关系

3.2、总平面布置要点

四、写字楼标准层设计

4.1、写字楼的空间体系构成及办公空间类型

4.2、写字楼标准层平面形式

4.3、写字楼标准层平面规模的确定

4.4、写字楼柱网选择

4.5、写字楼剖面设计

4.6、写字楼核心体设计

五、写字楼造型设计

5.1、写字楼造型设计的演变

5.2、写字楼造型设计考虑的因素

5.3、写字楼楼身形体设计

5.4、写字楼顶部造型设计

5.5、写字楼立面设计

六、高层办公建筑结构体系设计

6.1、写字楼结构体系设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6.2、写字楼结构体系类型

6.2.1、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6.2.2、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6.2.3、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6.2.4、筒中筒结构体系

6.2.5、框筒束结构体系

七、写字楼停车方案设计

7.1、地上停车

7.2、地下停车

7.2.1、地下车库的规模

7.2.2、地下车库防火设计

7.2.3、地下车库设计

八、高层办公建筑设备系统概述

8.1、高层办公建筑空调系统

8.2、高层办公建筑给排水系统

8.3、高层办公建筑电气系统

8.4、高层办公建筑防排烟系统

 

一、写字楼概况

1.1、写字楼的概念、起源

写字楼的概念:

写字楼就是专业商业办公用楼的别称,严格地讲,写字楼是不能用于住人的。

这是房屋的房产证上有明确注明的。

写字楼原意是指用于办公的建筑物,或者说是由办公室组成的大楼,1971年,Rhodes和Kan提出:

“写字楼的作用是集中进行信息的收集、决策的制定、文书工作的处理和其他形式的经济活动管理。

现代写字楼正向综合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是指拥有一定规模、具有良好的建筑和现代化的设施、以及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和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办公需要的楼宇。

写字楼的起源:

历史上办公室起源于产业革命时期,那时的办公室是随着已成为社会生产基础的工厂而出现的一个附属物。

今天,办公室作为生产和处理各种商务活动的信息场所,而正在成为社会生产的基础。

目前,经济、社会状况都在发生着激烈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企业自身也必须进行变革[-11.00]。

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需求,也要求办公室在形态和功能上要多样化。

特别是近几年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加速了这种变化的趋势。

1.2、写字楼的分类

按功能划分:

●写字楼:

基本上只有办公一种功能,部分底层或裙楼商业,没有其他功能;

●商住写字楼:

是指既能提供办公,同时又能提供居住的写字楼,较纯写字楼工程复杂度高,需要提前预留较多上下水管线,加设隔墙,结构成本投入较多;

●综合性写字楼:

是指以办公为主,同时又具备多种功能,如:

公寓、商场、展厅、餐厅、酒店等,一般分层设计。

按档次划分: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写字楼进行档次划分的全国统一标准,业内一般对于写字楼档次的划分,根据区位、交通状况、建筑规模、装修标准、设备及办公空间情况、配套设施、客户情况、物业公司等因素综合评定为:

顶级写字楼、甲级写字楼、乙级写字楼和丙级写字楼,写字楼档次分级标准如下:

●顶级写字楼

(1)、楼宇品质:

建筑物的物理状况和品质均是一流,建筑质量达到或超过有关建筑条例或规范的要求;建筑物具有灵活的平面布局和高使用率,达到70%的使用率;楼层面积大,大堂和走道宽敞,从垫高地板到悬挂顶棚的净高度不少于2.6米。

①、装饰标准:

外立面采用高档次的国际化外装修如大理石外墙和玻璃幕墙,采用进口高标准的大理石、铝板、玻璃幕墙等材料;有宽敞的大理石大堂和走廊;公共部分的地面应为大理石、花岗岩、高级地砖或铺高级地毯,墙面应为大理石或高级墙纸或高级漆,应有吊顶,电梯间应为不锈钢、大理石;卫生间安置进口名牌洁具,如科马、科勒、美标、T0T0等等。

②、配套设施:

应有配套商务、生活设施,如会议室、邮局、银行、票务中心、员工餐厅等,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停车位充足,满足日常生活的商店,适合商务会餐的饭店,宾馆,午间放松或娱乐设施,其它如公园、运动设施和图书馆。

③、电梯系统:

良好的电梯系统,电梯设施先进并对乘客和商品进行分区,一般每4000平方米一部电梯,平均候梯时间30秒左右。

④、设备标准:

应有名牌中央空调,中央空调系统高效;有楼宇自控;有安全报警;有综合布线。

(2)、建筑规模:

超过50000平方米。

(3)、客户进驻:

国外知名公司的租户组合;知名的跨国、国内外大公司、财团。

(4)、物业服务:

由经验丰富且一流的知名品牌公司管理,配备实用的计算机物业管理软件,实现办公物业管理计算机化,建立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并办公物业各系统实现连通和统一的管理,24小时的维护维修及保安服务。

(5)、交通便利:

位于重要地段,极佳的可接近性,临近两条以上的主干道。

有多种交通工具和地铁直达。

(6)、所属区位:

位于主要商务区的核心区。

(7)、智能化:

3A~5A

(8)、开发商的背景:

经验丰富并且资金雄厚。

在项目开发的早期年份具有财务弹性,并且具有大规模房地产投资的丰富经验,这些开发商或是海外公司如来自美国、马来西亚、香港、韩国,或者有海外经营成功经验的优质国有企业。

●甲级写字楼

(1)、楼宇品质:

建筑物的物理状况优良,建筑质量达到或超过有关建筑条例或规范的要求;其收益能力能与新建成的办公楼建筑媲美。

①、装饰标准:

外立面采用大理石、高级面砖、铝板、玻璃幕墙等材料;有大堂,大堂地面应为大理石、花岗岩、天然石材等,墙面应为大理石、花岗岩、或高级墙纸等材料,应有吊顶,柱应包大理石、不锈钢等材料;公共部分的地面应为大理石、花岗岩、高级地砖或铺高级地毯,墙面应为高级墙纸或高级漆(如立邦漆等),应有吊顶,电梯间应有不锈钢、大理石或木门套;卫生间安置进口名牌洁具,如科马、科勒、美标、TOTO等等。

②、配套设施:

应有配套商务、生活设施,如会议室、邮局、银行、票务中心、员工餐厅等,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停车位充足。

③、设备标准:

应有名牌中央空调;有楼宇自控;有安全报警;有综合布线。

(2)、建筑规模:

1—5万平米。

(3)、客户进驻:

有知名的国内外大公司,客户大多是进行研发、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或知名品牌代理等方面的业务。

(4)、物业服务:

由经验丰富的知名公司管理,完善的物业管理服务包括24小时的维护维修及保安服务。

(5)、交通便利:

有多种交通工具直达。

(6)、所属区位:

位于主要商务区或副都心区。

(7)、智能化:

3A及3A以上。

●乙级写字楼

(1)、楼宇品质:

建筑物的物理状况良好,建筑质量达到有关建筑条例或规范的要求;但建筑物的功能不是最先进(有功能陈旧因素影响),有自然磨损存在,收益能力低于新落成的同类建筑物。

①、装饰标准:

外立面采用面砖或瓷砖;有大堂,大堂地面为地砖,墙面为瓷砖或高级漆,有吊顶;公共部分的地面为地砖或铺中档地毯,墙面刷白;卫生间采用合资或国产中高档洁具等。

②、配套设施:

有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

③、设备标准:

有中央空调系统;无楼宇自控;有安全报警;无综合布线。

(2)、建筑规模:

无限制。

(3)、客户进驻:

客户多为国内的中小公司,从事销售代理、产品研发。

(4)、物业服务:

有物业公司服务。

(5)、交通便利:

有交通线路到达,交通较方便。

(6)、所属区位:

副都心或较好的城区位置。

●丙级写字楼

(1)、楼宇品质:

物业已使用的年限较长,建筑物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新的建筑条例或规范的要求;建筑物存在较明显的物理磨损和功能陈旧,但仍能满足较低收入承租人的需求。

①、装饰标准:

外立面采用涂料;无大堂;公共部分的地面为普通地砖或水磨石;卫生间采用普通国产洁具。

②、配套设施:

无。

③、设备标准:

分体空调;无楼宇自控;无安全报警;无综合布线。

(2)、规模:

无限制。

(3)、客户进驻:

客户基本是小型私企,从事简单的销售业务。

(4)、物业服务:

可有一般性的物业服务如卫生、收发、值班。

(5)、交通便利:

有交通线路到达。

(6)、所属区位:

一般城区位置。

按智能化水平划分:

●3A写字楼:

OA(办公智能化)、BA(楼宇自动化)、CA(通讯传输智能化)

●5A写字楼:

OA(办公智能化)、BA(楼宇自动化)、CA(通讯传输智能化)、FA(消防智能化)、SA(安保智能化)

1.3、写字楼发展趋势

●生态型写字楼

生态型写字楼是近年写字楼发展的趋势,其核心思想有两点:

一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绿化景观、自然风、阳光等资源;二是充分调动技术手段,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近年出现的商务花园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一般建立在城郊但交通相对比较方便的地方,它的特性就是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一般是由多栋五到八层的写字楼单体组成的花园办公社区。

商务花园规模在欧洲和美国占有绿高达50%。

商务花园很好的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办公的人们处于更加放松的状态,所以深受客户的欢迎。

●服务配套设施综合化

高档写字楼的品质不仅仅反映在产品上,更加反映在其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上。

“打造商务综合体”成了近年写字楼市场具有标志性的词语,此类写字楼的特点就是日趋完备的配套功能设施和日益完善的管理服务水平,以建筑综合体的综合优势体显现项目的高档品质,大大提高了客户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性,极大的提升了客户入住的附加值。

此类产品通常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中的三项以上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合理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依存、互补、互助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而又有机统一的商业综合体。

●产品专业化

专业化随着社会分工明确化、细分化速度的日益加快,写字楼客户的行业特性也更为突出。

因此,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部分写字楼针对某些行业对写字楼的特殊需求,为其度身订造了办公空间。

LOFT写字楼的出现就来源于设计、广告、摄影等创意行业的特殊需求,LOFT,字面意义是仓库、阁楼的意思,其定义的要素包括,高大而开敞的空间,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空间的流动性、自由性、开放性、艺术性,通常是业主自行决定所有风格和格局。

这些要素恰好满足了设计、广告等创意产业讲究艺术感,不拘一格,标新立异的个性特征,所以深受欢迎。

●总部基地

传统写字楼一般企业密集度比较高,即使是写字楼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品牌,也难以对某个企业进行个性化的宣传,而总部型写字楼的发展标志着从表现写字楼内公司额群体形象转变为表现公司个体形象。

因为总部型写字楼就是一个企业拥有一栋自己独有的写字楼,当这些写字楼单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总部基地。

可以说,写字楼已成为企业自身形象的载体,写字楼所代表的不再是一个群体的形象,而成为某个单体的专属形象,突出了企业自身形象,显示自身特征和实力。

●智能化

写字楼的智能化是指通过一系列领先技术的通讯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保安自动化管理系统等的设备安装,使每栋楼都变成一个蕴涵有巨大能量的信息化坐标,而入驻企业可以随心所欲应用相关信息转换.这不仅指大厦的水、电、空调、电梯、消防、安保的精密监测与控制,而且通过语音与数据的高速通讯接入,使企业的办公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并在一栋楼里就可以完成全球化沟通。

三、写字楼总平面设计

3.1、总平面功能关系

四、写字楼标准层设计

4.1、写字楼的空间体系构成及办公空间类型

4.1.1、空间体系构成

写字楼标准层空间体系包括办公空间、交通联系空间、卫生服务空间和设备空间。

1、办公空间

●办公室

办公室即最小单元的办公单元,其组合应符合办公组织形式和办公工艺流程,并满足采光、照明、温湿度、安静、色彩、景观等方面的办公环境要求,同时应符合办公人员的审美、心里等方面需求。

办公室平面参考图1。

●会议室

会议室是办公空间的重要组成,其功能正逐渐从纯粹的开会决策等延伸出展示、汇报、交流等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会议室应具备各种先进技术设施,如投影仪、电脑、音像、通信设施。

其形式也向电话会议室、电视会议室及多媒体会议室发展。

会议室平面参考图2。

图1办公室平面示意图

图2会议室平面示意图

2、交通联系空间

交通联系空间分为水平交通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

水平交通空间主要为走道,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联系顺畅便捷,尽可能缩短行走距离,以提高工作效率。

●走到交通组织应满足防火疏散要求,并在封闭型的内走道设置独立排烟井或开设外窗以提高避难能力,并保证双面布置房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1.4m,单面布置房间的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3m。

3、卫生服务空间

●卫生间

写字楼标准层内应设卫生间,且卫生间应有前室,内设洗手盆、镜子、红外线烘手器、触滴式肥皂液等,并保证前室和卫生间内通风、排气。

各楼层卫生间位置应统一,以便集中安排上下水管道及排气管道井。

卫生间内器具间尺寸如下:

大便器小隔间尺寸(mm)900~1000×1200~1500

小便器中心间隔:

700~800

洗手盆中心间隔:

700~800

卫生器具的数量应按各层办公楼核定人员指标计算,并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注意卫生间应设拖布池、以便打扫卫生。

卫生间平面参考图3。

●开水间

内设开水器、洗茶杯的水池、吊柜、过滤茶叶的器具、垃圾桶及地漏等。

开水间面积不应小于6㎡。

图3卫生间平面示意图

4、设备空间

可分为空调机房、配电室等设备用房及电力、空调、上下水、排烟排气、通讯电缆和网络等垂直管道井及配电箱、消火栓、报警器、监视器、广播等设施。

4.1.2、办公空间类型

1、细胞型空间

细胞式办公室位于板式建筑走道的两侧,或塔式建筑核心体周边回廊布置。

房间面积较小,约9-40㎡以自然采光为主附以人工照明,私密性较强,适合于私密性较强的办公类型,如高级管理类型等。

参考图4、5。

图4细胞型空间示意图

 

图5细胞型空间示意图

 

2、小组型空间

类似于细胞型,只是房间是中等尺寸,面积约40-120㎡,每个房间厨房、卫生间等服务房间。

适合于内部有一定数量成员协同工作,但内外联系较少的办公方式或小公司使用。

参考图6。

图6小组型空间示意图

3、开放型空间

即由不到顶的隔断划分空间,形成办封闭的空间类型。

这种空间类型便于管理,有助于加强工作之间的联系,节省交通面积,提高工作效率。

适合于普通职员类型的办公组织形式。

另外,出租式办公楼的办公空间也普遍采用此类型。

参考图7。

图7开放型空间示意图

4、景观型空间

这种也属于开放式空间类型,但布局更为灵活、随机。

不同的办公组织形式及工作方法可采取不同的空间划分,并可通过屏风、植物、家具等划分活动路线、确定边界;形成一个自由的、宜人的、具有视线遮蔽与自然特色的工作环境,适合于业务小组类型的办公组织形式:

边界明确、联系方便、访问者可方便到达,后期也可灵活调整。

参考图8。

图8景观型空间示意图

4.2、写字楼标准层平面形式

影响平面形式的因素很复杂,包括审美心理要求、建筑功能要求、管理使用要求、基地状况要求、环境气候要求、技术条件要求等,须在综合以上多方面要求后经过建筑师的创作构思方能确定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形式。

总的说来,其平面形式是以下三种类型或其变形:

塔型平面、板型平面、交叉型平面。

1、塔型平面(图9)

当标准层平面长、宽相等或相差并不悬殊时,即形成塔型平面。

这种平面形式进深与面宽没有明显差异,便于布置进深较大的办公空间,且空间流动性较大,适用于需要大空间、对私密性要求不高、工作联系密切的办公机构。

办公空间围绕垂直核心体布置,其使用、联系、管理、安全疏散均较方便。

当建筑高度越高,比板式楼更能发挥抗风能力与结构材料的优越性。

它所形成的细窄阴影对周围建筑的遮挡影响相对较小。

由于以上优点,塔型平面在高层办公建筑中运用最为广泛。

图9塔型平面示意图

塔型平面按其平面形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正方形或矩形平面

这种平面形式用地节省,平面利用率高,空间方正好用,平面基本均衡对称,各方向刚度接近,抗风性能好,结构设计简易,施工方便。

缺点:

东、西向房间偏多。

参考图10、11。

图10武汉世贸大厦

图11方形平面示意图

●三角形平面

办公空间围绕三角形核心筒布置,走道较短,与垂直交通核心联系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矩形平面朝向方面的缺陷。

但平面锐角处内部空间不好利用,往往加以切角,若为形成独特造型效果留锐利锐角,其内部空间可作合理的井道式辅助空间。

参考图12。

●圆形平面

圆形平面较为经济,以相同面积的方形平面外墙约少10%,能以较少的外墙得到较大的使用面积,且走廊长度减至最短。

由于视野开阔,空间富有动感,最适合布置大开间办公室或景观办公室。

圆形平面力学性能是各种平面中最好的,所受风力比类似矩形或方形平面约少30%。

参考图13。

 

图12三角形平面示意图

 

图13圆形平面示意图

2、板型平面(图14)

板型平面是相对塔型平面而言,指标准层平面的纵轴向尺度比横轴向进深尺度大得多。

板型平面适宜建于狭长地段内。

平面进深较浅,采光通风较好,适合于分隔成中小型的独立办公空间。

这种布置有可能争取到明楼梯、明电梯厅、明厕所和明走道,天然光利用率高,通风好,节省能源,适合于行政或企事业单位管理办公。

板型平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从平面看,狭长形态势必增加走道的长度,楼、电梯也将分散布置,从而增加了交通面积。

所以与塔型平面相比,板型平面的平面利用率不高。

从体形看,因其受风面积很大,结构体系所能达到的高度有限,而且板式楼的阴影,将长时间遮挡周围建筑的阳光,这些都是在设计中选择塔型、板型方案时应予考虑的因素。

图14板型平面示意图

板式办公建筑常见平面形式如下:

●平板形平面

即运用最广泛的狭长矩形平面。

其平面利用率相对同类型其他平面较高,结构简单,造价经济,核心体可布置于中间,也可布置于两侧。

参考图15。

图15平板形平面示意图

●错接板形平面

纯粹的平板,虽然造型简洁,但总会感到其形体显得单调。

调计中常将平板平面在进深方向进行不同尺度的错位,丰富形体轮廊,同时满足空间内部功能与地形的需要。

核心体通常位于错位处。

参考图16。

图16错接板形平面示意图

●弧板形平面

弧板形平面主要是为了表现其婉转柔美的形象,内部功能与平板形相似。

设计中常将凹面作正立面,形象美观。

弧板形平面常与平板形平面结合处理,以弥补平板楼形象单调的缺陷,或适应基地的形状。

参考图17。

 

图17弧板形平面示意图

3、交叉型平面(图18)

交叉型平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介于板型平面和塔型平面之间。

它比塔型平面争取了更多的靠窗位置,获得了更好的自然采光条件,且在任何一平面上形成分区明确的自然单元,便于向相互没有联系的办公机构提供独立的使用空间,特别适合于出租办公楼。

由于几个空间单元围绕公共服务核心布置,不会出现类似板形平面那样长长的走道,布局较为紧凑。

图18交叉型平面示意图

 

●Y字形平面

Y字形平面有较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根据平面层面积与地形,三叉翼可等长,也可异长,每叉翼内布置房间无暗室,可中间设走廊服务于两边房间,也可取消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大空间,节省通道面积。

参考图19。

图19Y字形平面示意图

●十字形平面

十字形平面拥有Y字型平面的优点,且每层可布置更多房间,与交通服务核心联系也非常方便。

参考图20。

上述三种平面形式,仅仅是高层办公建筑最基本的三种形式。

由于办公空间类型(特别是大空间办公与景观式办公)对平面形状的约束较小,这为创造别具一格、式样新颖、独有个性的平面形式提供了可能。

建筑师可在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力。

在上述三种基本形式可组合或衍生出变化多端、造型各异的平面形式。

参考图21。

图20十字形平面示意图

 

图21衍生平面示意图

4.3、写字楼标准层平面规模的确定

平面规模即标准层面积大小。

它将对高层建筑内环境、效益、效率、功能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劣产生重要影响,设计中应参照以下因素考虑:

4.3.1、采光要求

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虽然主要采用人工照明,但从舒适度与节能的角度出发,天然采光无疑成为影响办公环境好坏的重要因素。

就小空间办公室而言,采用单面采光其进深不应大于7m;大空间办公室、单面采光其进深不大于12m,双面采光的办公室相对两面的窗间距不应大于24m。

这是对标准层平面规模制约因素之一。

4.3.2、市场需求

标准层平面规模应考虑业主或市场的需求,特别对于出租办公楼,因租用公司有大有小。

若进深过大,小公司租用就很难布置,如进深大于12m时,一家小公司若想租用50~100㎡的面积,则合理布置就非常困难;但若进深过小,则使平面使用率偏低。

因此办公空间的进深应考虑市场需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宜采用较小的进深;经济发达地区,宜采用较大的进深。

增加标准层面积以适应大、中型公司需求,又可提高有效使用面积系数。

4.3.3、防火要求

●安全疏散要求

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BG50045-95)中关于办公楼的安全疏散有以下规定。

(1)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为20m。

(2)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防火分区要求

高度超过50m或重要办公楼(属一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1000㎡,不超过50m的普通办公楼(属二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1500㎡;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

根据防火分区的要求,通常标准层只分为一个防火分区,若盲目扩大面积,将标准层分为两个防火分区,则徒然增加交通面积和消防电梯数量,造价也会随之增加。

●结构要求

(1)结构体系对层数的约束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具有多样性,迄今为止主要有:

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筒体、筒中筒、束筒、框筒等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所能达到的层数或高度有所不同。

因此,当总建筑面积确定后,标准层平面规模将受到层数限制的影响,结构体系对平面规模虽属间接影响,但在设计中必须考虑两者的互动性,理想的平面规模需要合理的结构体系做保证。

(2)高、宽比的要求

就体量而言,通常希望高层办公楼不要太瘦,否则对结构的抗风、抗震控制不利。

这种要求体现在对高层建筑高、宽比的限制上,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对建筑的高、宽有一定要求,下表为不同结构体系所适应的层数和高、宽比限值。

 

各种结构体系的使用层数

体系名称

框架

框架

剪力墙

剪力墙

框筒

筒体

筒中筒

束筒

带刚臂

框筒

巨形

支撑

适用功能

商业

娱乐

办公

酒店

办公

住宅

公寓

办公

酒店

公寓

办公

酒店

公寓

办公

酒店

公寓

办公

酒店

公寓

办公

酒店

公寓

办公

酒店

公寓

适用高度(H)

12层

50m

24层

80m

40层

120m

30层

100m

100层

400m

110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