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513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docx

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

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

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在全市国税系统上半年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王喜昌

(2005年7月11日)

同志们:

这次调度会议,经市局党组研究,把税收管理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内容,专门邀请基层负责税政、征管的同志参加。

任务十分明确,就是针对目前税收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去研究两个重要课题,一是如何适应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的要求;二是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我市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这就需要对我们的征管工作进行总结回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在大的方向和总的原则方面达成共识,从而形成指导基层税收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意见。

下面,我将根据省局税收管理工作安排和大家汇报情况,结合我市实际,就前一阶段全市税收管理工作的主要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对前阶段税收管理主要工作的回顾

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省局将今年确立为“税收征管基础建设年”,并提出“5个到位”(即:

机构改革到位、征管信息系统推行到位、办税服务厅一站式管理到位、纳税评估到位、税收管理员到位)的目标。

随着征管信息系统的成功上线运行,“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逐步得以完善。

(一)精心组织,科学实施,“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按时、成功上线运行。

按照省局统一部署,自2004年11月开始,启动了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推行工作,全局上下经过广泛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实现税收征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新格局为目标,按照统一领导、分组实施、注重效能、保证质量的原则开展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在2005年3月1日成功上线。

四个多月来,系统运行比较平稳,税收业务处理正常。

截至6月底,全市共纳入征管信息系统的纳税人23952户,其中企业7444户,个体工商户16508户(其中起征点以下纳税户8188户),一般纳税人2777户,小规模纳税人19758户。

从3月1日开始,通过征管信息系统累计征收入库税款万元,其中增值税万元,消费税30188万元,内资企业所得税2968万元,外资企业所得税1284万元,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3212万元,滞纳金214万元。

征管信息系统的成功上线运行,是实现“金税工程”三期的重要步骤,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我市税收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现代化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推行工作顺利完成,得益于我们在三个关键环节和关键阶段抓得深、抓得细:

1、前期准备酝酿阶段。

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分工明确,部门配合密切。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征管信息系统推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以董存英局长任组长的推行领导小组,由副局长刘北彦主抓此项工作,抽调骨干人员组建四个工作组,负责全市推行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

各工作组均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规范。

技术业务培训扎实,学习成效显著。

市局投资30万元购置高配置微机57台,更新了市局培训中心微机教室,搭建起业务技术培训环境。

本着急用先学、急先缓后和注重实际操作的原则,采取“师资加骨干、集中加分层”的模式分岗位进行培训,把培训穿插于阶段性工作之间,抢时间,赶进度,保质量。

我们前前后后组织了12期较大规模的培训,共有670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为我们顺利上线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工作方案制定周密,工作安排有序。

我们制定了《张家口市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推行实施方案》,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例会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督导工作制度》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

明确实施规范、推行步骤及工作要求,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做出详细的安排。

2、数据准备模板制作阶段。

征管信息系统上线的关键环节是前期的数据准备工作,系统上线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阶段的实质性工作能否做到位。

为此,我们严格把好原始资料采集关和数据质量审核关。

一是早筹划,早准备,将数据准备工作关口前移。

把数据清理作为数据准备工作的第一道关口。

对于数据清理,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要求,按纳税人、原始征管资料、征管档案、税收台账一一对应的原则,将历年来纳税人的所有信息进行兜底清查、彻底梳理,剔除积淀的冗余数据,“正本清源”。

二是细安排,严落实,原始资料采集力求真实准确。

原始资料的真实准确程度直接决定着模板数据的质量,决定着数据准备工作的成败。

为此,我们认真分析每一种模板、每一个数据和原始资料的定位关系,确定它们的来源渠道。

并制定了《县区局资料采集、数据核对方案》,按照“有数据必有原始对应”的原则,分别从内部和外部采集原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一确认、两审核、一核对”,确保了原始资料真实准确。

三是编制了《静、动态数据准备模板样式及填制说明》、《县区局资料采集、数据准备核对方案》、《静态数据审核标准》、《动态数据审核标准》、《影响征管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相关数据因素》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各类基础数据文档管理规定》等,明确了数据填制口径。

四是严格校验模板数据与原始资料是否完全一致。

我们采取“两层审核、正逆结合”的方法,实行推磨式互审。

即税务所审核手工模板与原始资料是否一致,之后县区局抽调征管、税政、计会部门主要骨干力量再行复审,复审完毕再返回税务所,由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五是组织全市集中交叉会审,抽调各单位优秀骨干力量集中到市局,对县区局的模板进行抽样会审,通过相互学习交流,集思广益,释疑解难,取长补短,既达到了以审代训的目的,又总结出最优方案,在全市统一执行。

此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确保我市数据准备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六是加强机器审核,拓展“征管信息系统数据准备审核管理软件”的应用功能,结合实际编制了审核公式,细化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实现了计算机对模板数据的监控和校验,解决了仅靠人工审核难以发现的问题。

上述措施的落实保证了我市数据准备工作高质量地按期完成。

3、数据录入阶段。

在数据录入的关键环节,全市17个录机点,动用了273台计算机,采取集中录入、双人交叉审核、多口径校验的方法,全面开展数据录入工作。

一是制定了《数据录入工作业务支持方案》和《数据录入工作技术支持方案》,对数据录入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

二是实行“每日一安排、每日一总结、每日一通报”的工作制度,对于每天的录机情况,针对问题和经验,总结今天,安排明天,保证了全市录机工作令行禁止,步调统一。

三是为提高录入数据的准确率,确保数据录入质量,根据《数据准备方案》和《代码手册》中的规定内容,我们按照数据间的对应关系,自行编写了70余条SQL审核语句,每日将全市录入数据进行集中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下发,要求各单位当天完成修改,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录入工作中错误。

四是市局专门制定了一条制度,涉及到税种登记中的征收品目出现错误、行业与征收品目对应关系错误等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因素,市局直接执行“删除纳税人”操作。

之后下达“删除纳税人通知单”,县区局修正后,重新从头录入。

由于我们的工作超前、扎实、主动,全市推行工作进度和质量一直居全省领先位次,10天的静态数据录入,除第一天有个别差错外,后9天的录入数据经省局检测全部零差错,位于全省前列。

我们坚持和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作风,在动态数据录入和跟踪补录工作中,同样取得了圆满成果。

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推行工作,是对我们广大干部的政治素质、大局意识、纪律观念和工作能力最实际的检验。

在推行过程中,特别是上线前的100多个日日夜夜里,全体推行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尤其是战斗在推行第一线的同志们,超常工作、昼夜奋战、恪尽职守、奋力拼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推行工作再次证明,我们国税有着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有着一支作风过硬、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为此,市局党组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远学牛玉儒,近学高翠英,身边学习推行办”的要求,对全市推行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二)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全面实施多元化电子申报缴税。

实行多元化电子申报缴税是税务机关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也是近几年来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

两年多来,相继成功运行小规模纳税人电话报税、个体工商户简易申报、一般纳税人和其他纳税人网上报税等现代申报纳税管理模式,实现借助互联网集中受理平台和税银互联平台进行税款的申报缴纳。

特别是我市作为省局确定的全面推行“网上申报”的试点单位,工作部署细致妥当,对全省的网上报税推行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省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今年,在征管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的基础上,按照省局统一部署,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多元化电子报税平台和网上报税平台的整合,实现了纳税人申报缴税的平稳过渡,实现了报税数据由市级平台向省级平台集中处理的转换,实现了申报征收数据向征管信息系统的自动导入。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纳入电话报税的纳税人2158户,占小规模纳税企业的比例为66.4%,1—6月银行累计划缴税款1281万元;纳入简易申报的纳税人4789户,剔除起征点以下纳税人,占个体工商户的比例为57.6%,1—6月银行累计划缴税款497万元;纳入网上申报的纳税人2754户,占一般纳税人和其他纳税人的比例为93.4%,1—6月银行累计划缴税款万元。

三种申报方式银行划缴税款累计为万元,占全市税收入库税额的46.22%。

多元化申报缴税方式的运行是税收申报征收和纳税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一项有利征纳双方的工作。

一方面,实行电子申报可以实现申报时间向全天候延伸,不受时间、地点、节假日等限制,方便了纳税人,而且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完成申报缴税的全过程,降低了办税成本;另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征收期申报征收压力,有效降低了税收成本。

此外,实行电子申报的优势还集中体现在申报数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并实现网络传输,从而提高了征管数据的准确度、可靠性,减少了数据差错及人为因素的干扰。

同时,根据报税软件自动生成申报数据,通过银行划款,应征税款得以及时足额入库。

(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

加强税收征管,关键是基础管理,重心在基层一线,重点是税源管理。

针对我市征管状况和人员素质等现实,在总结多年来专管员属地划片和分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市局研究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工作实施办法》和《税收管理员工作考核办法》,从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工作标准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对税收管理员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按照征管业务将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细划为十三项,具体包括:

税收政策咨询辅导、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申报管理、税款催报催缴管理、日常税务检查、纳税评估、其他管理等,对每项工作都对应制定了工作标准。

通过这些细化和量化的标准,增强了税收管理员工作制度的可操作性,解决了税收管理员“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

把对税收管理员的责任追究与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加强了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

(四)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稳步推进和提升金税工程拓展和完善阶段各系统的管理。

自今年1月起,防伪税控系统监控平台将对金税工程从单纯考核存根联采集率,增加为报税率、红字发票率、作废票率、人工干预率、失控票率、无法认证率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考核。

为全面提高全市金税工程运行质量,不断保持运行环节的严密性和完整性,真正保证各项考核指标落实到位,市局就我市金税工程从人员管理、制度落实、数据采集传输、税控企业及代理机构专用设备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完善,按照征管信息系统的要求,修订了相应的工作日志,并对金税工程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重新进行了分解和调整,进一步细化量化了重点项目的考核指标。

由于制度健全、组织得力、措施有效,上半年我市金税工程运行态势总体平稳,存根联采集率持续保持了100%的佳绩,其他各项指标考核均达到了省局要求的标准。

二、对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对于今年乃至以后更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税收征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税收征管工作必须紧紧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严格责任,确保征管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行。

征管信息系统上线后,对税收征管的思路、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我们逐项研究解决,确保新系统高效顺利运行。

一是要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要彻底改变系统已成功上线即标志着推行工作胜利结束的错误思想,充分认识到推行征管信息系统既是一项紧迫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任重道远,考验严峻。

为此,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构不变,力度不减,在为顺利运行征管信息系统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的同时,要教育广大税务干部认真学习、规范操作,改变过去敷衍应付、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对弄不懂、吃不准的,先请示后操作。

二是要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针对省局、市局已印发的一系列有关规范性操作的文件或答疑,要求各单位一定要进行重新整理归类,细化各类业务问题。

明确每类业务问题的负责人,抓好对所负责业务的进一步熟悉理解、熟练掌握。

明确基层税务机关业务操作的责任人,将各级的职责、责任人、业务问题负责人、工作时限,逐一落实到位,确保各级税务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出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规范操作,确保运行质量。

三是要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建立系统运行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以充分激发调动各系列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做到责任明晰、奖惩分明。

要求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具体详细、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以严格扎实、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为手段,将考核与奖惩严格挂钩,制定切实可行、长期高效的管理办法,并确保落实到位,使其切实起到管理与制约作用,为顺利运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提供保障。

四是要加强监控,做好审核。

要树立数字化管理观念,体现数据就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生命线。

首先,从基础征管数据的录、审、调、存、传、用等各个环节加强数据管理,尤其对新产生的各项征管基础数据要确保其来源的唯一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整个征管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和实用。

要求各单位严格按征管系统业务规范及培训教材的要求进行正确操作,必须依据原始资料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系统中,做到计算机存储的数据与原始资料相一致,杜绝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失误。

其次,随着登记认定、申报征收业务量的增加,要采取各种手段加大审核、监控力度,及时查找和发现数据录入错误。

录入数据时,对每一个数据坚持先审核后录入再审核。

对需多次录入和补录数据的,保证数据的前后一致性和逻辑关系。

再次,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定期通过查询模块和市局下发的SQL语句进行检测,发现错误及时修正。

市局也将数据检测工作列入考核内容,经市局检测发现的错误,一律按照《征管信息系统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考核扣分。

最后,要定期安排对运行工作的督导检查,推行办主任及各成员定期深入到办税服务厅或税务所进行实地督导与检查,检查原始资料,严格杜绝“机外管理”,杜绝操作的随意性。

五是实行数据共享,提高应用水平。

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掘数据应用潜力,逐步提高数据应用质量和水平。

在目前这种环境下,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充分利用征管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知道“能查到什么”,知道“如何查”、“怎么查”。

不要按照旧习惯、旧思维,总是停留在要求基层报送纸质资料的原始阶段。

能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得到的数据,各业务职能部门和基层税务机关,一律不得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

这一点从市局做起。

第二要正确把握征管信息系统与日常税收管理的关系。

征管信息系统只是把我们日常管理工作的各个层次和各个范围送上流水线,只能说是规范我们的操作行为而不能说是替代我们的日常管理。

一个软件,不管有多么完善,多么天衣无缝,它所体现的毕竟是一个管理的结果,而日常税收征管是我们的基础,是软件数据最原始的来源。

没有管理,无从谈起软件应用;而通过软件的应用,又会促进管理的发展。

二者是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

所以,要尽可能将软件数据的分析结果深入应用到日常税收管理中去,提升数据应用水平。

第三要依托征管信息系统,加强征管质量考核。

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是提高征管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

各级税务机关要在加强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过程中,实现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减率、滞纳金加收率和处罚率等“六率”的计算机数据考核。

要通过信息系统产生基础数据,生成考核指标,进行考核评价。

这一点,也是今年市局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二)强化税源管理,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强化管理”,既是对税收征管的总要求,贯穿于税收征管模式规定的各个管理环节,也对应于征管查分工强调要加强税源管理。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要落实税源管理的各项措施,切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

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要靠强化管理来实现,税收征管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坚持依法、规范,体现强化管理的要求。

科学化管理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征管工作规律,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1、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

从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我市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还存在一定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我市的税收管理员管理办法是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国税局正式下发之前制定的,难免存在一定的疏漏和缺失;二是办法下发之际正为征管信息系统推行进入攻坚阶段,从工作部署以及时间精力的统筹安排上,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三是征管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对于税收管理员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管理项目和工作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要进一步去适应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四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纳税人的经济成份更加多样,性质更加复杂,经济业务更加多元,企业财务核算趋向复杂、体现企业经营特色,等等,而按照税收管理员的科学内在规律去要求、去管理,还有一个时间和认识上的过程;五是在内部管理和责任追究上,各级税务机关还普遍存在“制度严、手段软”的问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对能级制度的引入、考核奖惩的激励机制的建立还有不小的差距。

从我们的征管现状来说,征、管、查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信息割裂,似乎没有一个税务人员能说得清企业情况;税源、税基监控不力,管理人员缺少对企业的深入了解,漏征漏管户增加;存在税务人员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出现问题具体责任难以落实到某一个人,似乎个个有责任,个个没责任;工作缺乏主动,征收或大厅人员等人上门,管理人员等派工,稽查人员搞“游击”,基层各级领导者感到工作繁重,疲于应付。

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产生,它是对传统的税收专管员管户制的扬弃,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的专管员制度的继承和改革,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对纳税户信息综合分析,强化监控,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

当前的税收管理员不是以前的专管员,具有“信息采集员、纳税辅导员、税收宣传员、纳税评估员和税收监控员”等五员身份的定位。

主要承担税源监控、日常检查、调查核实、纳税服务等四大工作职责。

“税源监控”包括监控辖区税源户籍登记及变动,管户生产经营基本情况、重点税源企业、关联企业交易和财务会计指标及税收收入情况、中小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情况、税源调研分析等;“日常检查”包括清理漏征漏管户、核查发票、催报催缴、评估问询,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等日常管理;“调查核实”主要包括对纳税人新开业基础信息、各类资格认定、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减免退税、税前扣除、呆账税金核定、死欠税款核销等事项的调查核实;“纳税服务”主要包括税法宣传、资料送达、纳税咨询辅导、预约服务等。

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一要正确处理“管户”与“管事”的关系。

“管户”和“管事”是税收征管工作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两者互相渗透,同时并存。

所谓“管户”,就是按户管理涉税事务,“管事”离不开“管户”;所谓“管事”,管理的是纳税户的涉税事务,“管事”就是“管户”。

“管户”可以丰富管理的内容,从具体事务入手,使管理更具针对性;强化税源管理,要通过逐户管理加以落实。

在实施税源管理的过程中,既要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强化管理,也要注重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将“管户”与“管事”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强化税源管理的目的。

二要按照属地分类管理的原则,明确税收管理员的管理范围和职责权限,强调对辖区内税源的管理责任。

要发挥税收管理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状况比较了解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加强对纳税人的日常管理和纳税评估。

税收管理员下户执行各项税源管理事务时,要作出计划,按规定程序进行,并接受行政执法和行政监察的监督。

三要按照“管理到户、责任到人、人户对应”的工作要求,根据“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和辖区内纳税人的实际情况,重点是抓好管理职责、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的落实,加强对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强化税源管理及其纳税评估,优化纳税服务。

2、全面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最近,省局原文转发了总局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五类15项纳税评估通用指标和三个税种26项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

同时明确了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各级国税机关的征管部门负责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纳税评估工作业务规程,建立健全纳税评估规章制度和反馈机制,指导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明确纳税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定期对评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交流;各级国税机关的计划统计部门负责对税收完成情况、税收与经济的对应规律、总体税源和税负的增减变化等情况进行定期的宏观分析,为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提供依据和指导;各级国税机关的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各税种、国际税收、出口退税管理部门以及县级税务机关的综合业务部门)负责进行行业税负监控、建立各税种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测算指标预警值、制定分税种的具体评估方法,为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另外,总局即将制定《纳税评估工作规程》下发执行。

搞好纳税评估,是基层税务机关和管理干部的一项基本功。

开展纳税评估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包括纳税人申报资料和相关信息数据,并辅之以必要的日常检查,了解情况,分析企业销售(营业)、库存、成本、实现利润、实现增加值等指标与其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的关系,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收状况和纳税人个体纳税情况,通过分析比较,摸清规律,发现问题。

结合实际制定行业平均利润率、平均增值率和各税种相对于其税基的平均税负等评估指标,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对纳税人纳税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评估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3、按照税源规模实行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是强化税收监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原则性规定。

为了确保税源控管的质量和效率,做到“抓大不放小”,根据纳税人不同的企业类型、经营情况、经营方式、核算水平等实施分类管理势在必行。

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对经营规模较大的大型和特大型重点税源企业,要明确专人负责大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管理工作,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以及资金流转情况。

必要时实施驻厂组(员)管理即“一户多人”管理制度;对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型企业实施按行业或地域分类专人管理即“一人多户”管理制度;对个体零散税收和集贸市场,落实省局《关于个体税收实施分类管理的意见》和《关于集贸市场税收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实施划地域专人管理即“一行(地)多人”管理制度。

大型和特大型重点税源企业构成了我市税源的主体,对该类企业的控管一直是重中之重,对税源监控的系统性、专业性、及时性要求更高。

在目前的条件下,选派业务骨干人员进驻监控管理,既利于税务机关及时掌握税源变动信息,也便于推动服务向纳税人贴近。

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会计核算水平相对较低,因此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保证信息质量非常重要,同时中小企业也是漏征漏管的多发群体,因此需要按地域设置管理员,以保证监控的严密和质量。

另外,对加油站等主业分明、需重点管理的特种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