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998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区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的光不改变传播方向

B.

珠港澳大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

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比较大——凸面镜成像

D.

我们能看到天空中象征改革开放四十年的“40”图案,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13岁的李明是个正常的孩子,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你认为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A.8cm

B.8mm

C.8dm

D.8μm

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此时加油机与“歼﹣10”战斗机相对静止.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加油机一定是运动的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

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6.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7.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36米B.v甲<v乙,s=12米

C.v甲>v乙,s=36米D.v甲>v乙,s=18米

8.如图所示是我国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编钟.这套编钟共65件,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9.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万州区中心城区实行禁鸣喇叭,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音乐对周边的居民来说是乐音而非噪音

11.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声波击碎结石

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某校科创小组同学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测得月球到地球间距离约为38万千米

12.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A.37.0℃B.37.5℃C.38.0℃D.38.5℃

13.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

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4.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有煎炸炖烤焖等多种烹饪方法.下图是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的示意图(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15.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沸点

B.熔点

C.温度

D.凝固点

16.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冻室中结的霜,是一种熔化现象

B.冰箱的工作说明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制冷剂在冷冻室内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吸热过程

D.制冷剂在冷凝器内由气态变成液态,是凝固放热过程

17.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镜子中的“自己”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18.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减小取景范围

19.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摸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20.一块铁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铁块从北极带到赤道

B.将铁块锉成铁球

C.将铁块从15°C加热到50°C

D.将铁块熔化成液态铁

21.如图所示,托盘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块的密度是()

A.1.4g/cm3

B.2.0g/cm3

C.3.5g/cm3

D.7.0g/cm3

22.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23.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滴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慢

C.通过甲丙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慢

D.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滴上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慢

24.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1∶2B.2∶1C.4∶1D.8∶1

25.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C,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C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

A.0℃

B.13.2℃

C.4°C

D.6°C

二、作图题

26.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27.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

(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_________)

三、实验题

28.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

则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

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照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像完全______。

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________相等。

(2)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别破璃扳的距离,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u(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v(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0

10

2

15

15

3

20

2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_.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

(4)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

A.2cmB.1cmC.0.5cmD.0cm

30.利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处应放置____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______.

(2)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表数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焦距f/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1

30

10

倒立、缩小实像

15

2

25

10

倒立、缩小实像

16.7

3

15

10

倒立、放大实像

4

14

10

倒立、放大实像

35

5

30

12

倒立、缩小实像

20

6

30

15

倒立,等大实像

30

①正确操作后表中实验序号3的像距应为________cm,此次像比实验序号4的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②从数据可得到结论:

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所成的实像像距越________.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为了看清物体,人眼在由远到近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1.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

a.

b.

c.

(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所示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

(2)下表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物质

组件

m/g

V/cm3

物质

组件

m/g

V/cm3

a

2.7

1

a

8.9

1

b

21.6

8

b

71.2

8

c

27

10

c

89

10

 

①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象,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m-V图象

(___________)

②分析图象可知:

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__;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________.

四、计算题

32.2021年9月23目,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运营。

广深港高铁全程141千米,其中内地段115千米,香港段26千米.李菲在国庆节期间乘坐高铁从广州南到香港.列车时刻表如下:

站序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

01

广州南

——

7:

55

——

02

虎门

8:

12

8:

14

2分钟

03

深圳北

8:

31

8:

36

5分钟

04

香港西九龙

8:

55

——

——

 

列车中途经过一个隧道,当他所在的车厢进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km/h,他用手表开始计时,经过20s车厢出隧道,求:

(1)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全程所用的时间;

(2)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全程的平均速度:

(3)设想列车在隧道中匀速运动,则该隧道的长度。

33.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

液体与烧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1)烧杯的质量;

(2)这种液体的密度;

(3)一个能装下200克酒精的瓶子,能不能装下200克这种液体?

若不能装下,最多能装多少?

若可以装下,这些液体占多大的体积?

五、综合题

34.如图为一生活场景,请写出其中的生活现象及相关物理知识(写三条即可).

(______)

序号

生活现象

相关物理知识

示例

摩托车司机看到别人吃棒冰

光的直线传播

1

2

3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的光会垂直射出,改变了传播方向,故A错误;

B.珠港澳大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比较大是因为鱼缸和水相当于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我们能看到天空中的“40”图案,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本题涉及的知识是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图中物体的一端没有对齐零刻线且视线与尺面不垂直,B图中物体的一端没有对齐零刻线,C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D图正确.

3.A

【详解】

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值.初中的男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70m左右,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10cm左右,所以选A.

4.B

【分析】

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本题研究的是加油机的运动情况,关键看它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做出选择.

【详解】

A.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B.相对地面上的房屋,加油机的位置不断改变,故加油机是运动的,故B正确.C.加油机相对于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C错误.D.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

5.D

【详解】

A、仅知道速度大小,不知道时间大小,无法比较路程大小,故A错;

B、仅知道速度大小,不知道路程大小,无法比较时间大小,故B错;

C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的大小由

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正确.

故D选项正确为答案.

6.C

【详解】

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故选C.

7.D

【分析】

根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据甲、乙各自的速度和时间,算出12s通过的路程,它们的路程之差就是P、Q两点间的距离.

【详解】

由图象可知,s甲=12m时,t甲=6s;s乙=12m时,t乙=12s;则甲的速度:

v甲=

=2m/s;乙的速度:

v乙=

=1m/s;v甲>v乙,故AB错误;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

s甲=v甲t=2m/s×t,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s乙=v乙t=1m/s×t,M、N间的距离为:

s=s甲+s乙=2m/s×t+1m/s×t=1m/s×t+12m,解得相遇的时间:

t=6s,带入M、N间的距离为:

s=s甲+s乙=2m/s×t+1m/s×t=2m/s×6s+1m/s×6s=18m,故C错误,D正确.

8.A

【详解】

因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在敲击大小不同的扁钟时,扁钟振动快慢不同,故每个钟的发声音调不同.

故选A.

9.C

【分析】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

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在接收处.

【详解】

图示所示是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有人耳处减弱,不符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符合题意.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

A.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故B错误;

C.人的正常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故C正确;

D.深夜跳广场舞时的音乐影响了人的正常休息,所以对周边的居民来说是噪音,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超声波击碎结石,故A错误;

B.由于声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故B正确;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故C错误;

D.月球到地球之间有一部分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能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测月球到地球间距离,故D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用力向下甩,将液体甩入玻璃泡中,因为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在测量完人体的温度后,离开人体玻璃管中的液体不能自己回到玻璃泡中,必须用力向下甩.若用如图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仍为38.5℃或比这个温度高,不能回流,不能比这个示数低.正确选D.

13.D

【分析】

分析物态变化应该知道原来是什么状态,现在是什么状态.

【详解】

雾气原来是水蒸气,现在是是液态的小水滴,是发生了由气到液的变化,是液化现象;

故选D正确.

14.D

【详解】

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D.

15.A

【分析】

结合题目提供的生活实际情况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现象,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故选A.

16.C

【详解】

A.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故A错误;

B.电冰箱正常工作时,通过对制冷系统做功,冰箱内的热量可以传到冰箱外,使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故B错误;

CD.液态的制冷剂通过电冰箱冷冻室,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把冰箱冷冻室内热带走;制冷剂气态进入冷凝器,气态的制冷剂变为液态的制冷剂,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把冰箱内热散失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7.C

【详解】

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镜子中的“自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属于折射现象,是鱼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是比实际位置偏高的鱼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18.A

【解析】

【详解】

“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19.A

【解析】

【详解】

A.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用于矫正近视眼,故A正确;

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远视镜,故B错误;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凹透镜能使得光线发散,呈现一个大光斑;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光斑如果不是在焦点附近,也能呈现一个大光斑,所以无法确定是近视镜还是远视镜,故C错误;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凸透镜,即是远视镜,故D错误.

故选A.

20.B

【解析】

【详解】

A.将铁块从北极带到赤道是地理位置发生了改变了,但其质量不发生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将铁块锉成铁球,锉刀磨去了一部分铁屑,铁球的质量发生了改变,故B符合题意;

C.将铁块从15℃加热到50℃是温度变了,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即其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把铁块熔化成液态铁是状态改变了,但其质量不发生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C

【详解】

右盘砝码质量为

50g+20g=70g

故左盘物块质量为70g,左盘物块体积为20cm3,

因此密度为

ρ=

=3.5g/cm3

故选C。

22.B

【详解】

A.表中可以看出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而水是液体冰是固体,故A错误;

B.水和冰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而水处于液体状态,冰处于固体状态,它们的密度不同,故B正确;

C.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由质量计算公式

可知体积相同时植物油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故C错误;

D.冰和植物油是两种物质,由表可看出二者的密度是一样的,故D错误,

故选B。

23.A

【详解】

A.水蒸发的快慢与多个因素有关,所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

B.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水滴的表面积不同,可以得出水滴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故B错误;

C.通过甲丙两图的对比,水滴的温度不同,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故C错误;

D.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水滴上方空气流速不同,可以得出水滴上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故D错误.

故选A.

24.D

【详解】

由图可知:

物质甲的密度

,乙的密度

,所以

,故D正确为答案.

25.C

【解析】

【详解】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与热水的温度差:

100℃-50℃=50℃,

错误的温度差为:

96℃-50℃=46℃,

假如温度计的一大格表示1℃,则46℃需46格,它表示的真正温度差为50℃,也就是一大格表示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差为:

100℃-0℃=100℃,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与冰水混合物在温度计上的刻度为:

格,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之间有92格,而错误的读数是一格表示1℃,这样,92格就是92℃,温度计的错误读数为:

96℃-92℃=4℃。

故选C。

26.

【详解】

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