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380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

《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究Word下载.docx

疏散楼梯;

设计缺陷;

改善措施

  1、前言

  2010年11月29日,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园踩踏事故,其中重伤7人、轻伤34人,校园踩踏事故一般都发生于学校建筑的走廊和楼梯间,对于校园踩踏事故来说不仅反映出学校管理不当和教师责任心缺失,同时也意味着一些中小学建筑的规划和疏散楼梯设计存在较多问题,最终导致一些中小学建筑在运行阶段出现了上述悲痛的校园踩踏事件。

因此,设计单位在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其能否满足具体要求,避免设计师在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胡乱套用以往设计,否则势必会导致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效果难以达到使用要求,这对确保中小学建筑物在运行阶段的使用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行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的研究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以《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为主要依据,其中设计规范中对中小学建筑的选址、总平面布局、房屋面积指标以及层数等进行了准确界定,其中第八章的“安全、通行与疏散”是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的设计相关内容,但是该规范在使用阶段存在下述问题。

  2.1校园规划分散模式存在缺陷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均以分散模式为主,即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以及运动场等单体建筑,这些单体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其功能进行布局划分,并且在不影响中小学生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来消除人流高度集中而带来的风险性,例如,学生在中午会由教学楼走向食堂,中小学生这种迫切的心情会导致距离食堂最近的楼梯间和安全出口人流高度聚集。

所以对于在该种模式下势必会导致一些疏散楼梯的人流较少,而一些疏散楼梯在运行中的人口高度集中,如果有些中小学生在行走过程中滑倒,则会受到其他中小学生的踩踏,因此,我国中小学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分散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2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完善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建筑物疏散楼梯的净宽度进行了明确限定,教学内廊在设计过程中要将其净宽度控制在2400mm,而外廊的净宽度要控制在1800mm以上,行政建筑和教师办公建筑的净宽度要控制在1500mm以上,这些数据只是对中小学建筑内廊和外廊的净宽度进行了明确限定,但是对于教学楼的走廊却没有制定完善的标准,同时导致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在设计中也没有准确的最低标准,这也是当前一些中小学建筑、乃至高校建筑疏散楼梯设计不够合理的主要原因。

  2.3疏散楼梯防滑设计缺失

  中小学建筑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服务于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因此,在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增加防滑设计,避免中小学生在疏散楼梯攀爬过程中发生滑倒事件,但是在现行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没有完善关于疏散走廊、疏散楼梯的防滑设计,导致一些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在运行阶段十分缺乏必要的防滑设计。

我国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明确规定了楼梯踏步在设计中要采取防滑措施,并且提出了楼面必须要具备平整、耐磨、不起尘、防滑、防污染、隔声以及便于清洁等要求,但是这一规定中只是限定了建筑物在设计阶段要做好楼梯的防滑措施,但是对于疏散楼梯设计中防滑标准并没有进行定量要求。

  2.4疏散楼梯间的设计缺陷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封闭楼梯间进行了明确限定,其必须要在首层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者是在首层采用大封闭楼梯间的设计方式来满足其要求,其中首层设置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是指在疏散通道上增加一道疏散门,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导致中小学疏散通道的实际宽度缩小,同时也导致通畅的疏散通道中重新设置了一道屏障,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在紧急疏散过程中无法准确找到正确的疏散方向,这也是导致一些中小学建筑物在运行阶段容易出现校园踩踏事件的主要原因。

  3、中小学疏散楼梯设计的改进措施

  3.1更新《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上文不仅揭示了我国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中存在的较多问题,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现行《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中小学要求,因此,对于《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进行革新经成为一件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结合我国现行科学技术水平、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以及中小学生素质来进行革新,才能彻底消除我国现行《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在运行阶段存在的滞后性。

行政部门可以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来制定更为准确的定量标准,包括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净宽度、防滑措施的定量要求,并结合不同地区中小学生整体素质进行差异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的设计质量可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3.2合理化中小学建筑布局模式

  近年来所发生的校园踩踏事件都是因为中小学生由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转移过程中,导致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在运行阶段难以满足高度集中人流的通行需求,因此,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质量的提升,是离不开对中小学建筑布局模式的整体优化设计,彻底消除分散模式在运行中对疏散楼梯使用性能产生的影响。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均采用综合体模式,所有的教学功能都集中在同一栋建筑物内,这样便可以使中小学生不需要向另一栋建筑进行集中式转移,这也可以有效避免中小学生高度聚集在疏散楼梯,所以我国中小学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这种先进的模式,其对降低疏散楼梯在运行阶段的人流集中有着重要作用。

  3.3注重中小学生体力差别

  设计人员在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要明确中小学生智力、体力的差别,不应该按照民用建筑标准对疏散楼梯台阶的高度、参数进行设计,否则势必会导致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效果难以满足疏散要求,因此,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要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总宽度定量要求作为基础,结合中小学生自身智力、体力特点来对疏散楼梯净宽度进行控制,确保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的设计成效可以满足运行要求。

  3.4疏散楼梯的防滑标准进行定量要求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尚未就中小学疏散楼梯的防滑措施进行定量要求,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对疏散楼梯的防滑需求,则会导致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在运行阶段容易出现滑倒事件,这也是导致当前国内一些中小学出现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必须要对其防滑措施进行定量要求,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防滑设计标准来进行定量,并且明确规定除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的材质要求与标准,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疏散楼梯的防护措施可以满足中小学生使用要求,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的适用性有着重要作用,避免我国中小学建筑在运行阶段因疏散楼梯设计缺陷,导致其在运行阶段出现一些校园踩踏事件。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疏散楼梯的设计存在较多缺陷,而国内关于中小学疏散楼梯设计的针对性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小,所以我国教育部门应广泛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来对其加以完善,确保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的设计效果可以满足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吾勇.浅析高层公共建筑疏散楼梯设计[J].福建建材.2011(6)

  [2]李小鹭.对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设置形式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2(30)

  [3]白燕.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