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084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区治理各章自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根据社区群体内的关系强度从而在范围上对社区分类;

根据人们之间联系的属性来对社区进行分类;

我们国家实践中则根据社区形成的方式来进行分类。

(即根据社区中居民的居住方式、社区资源的利用和功能的发挥形式来划定社区的界限,把社区分为传统老居民区、新建小区、单位家属院社区、城乡结合部外来移民居民区、部队驻区、行政驻区等。

美国学者法林(Fellin,19ff)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分别是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和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

二、社区的功能

(一)社区功能的不同划分:

社区的功能就是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发挥的功能。

不同的学者对于社区功能的划分有所不同:

比如早期的美国社区学者桑德斯(IrwinT.Sanders)在 

1958年提出社区的各项服务功能,包括商业服务。

医药服务、教育服务、娱乐服务和交通服务等。

后来,美国社区研究学者华伦(R.Warren)在1978年提出了社区的五项功能是:

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

我国台湾学者徐震1985年提出了社区的八项功能:

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卫生功能,社会功能,娱乐功能,宗教功能,福利功能等。

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1995年认为社区功能为下列各项:

作为一个交际场所,作为一个人际影响的中心,作为一个组织的基础,作为一个参照团体,作为一个身份的场所等。

教材编写者从社区作为一个人类生活共同体及其历史变迁的角度来认识社区的功能:

认为社区主要有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参与、社会团结和控制、社会服务和保障、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等功能。

(二)当代农村社区功能的特点

第一,经济功能的市场化和行政化。

现代农村的经济活动也不再是纯粹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到外部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或者要融入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之中。

第二,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向心性。

在农村社区中,社会交往和参与活动主要还围绕着本村社区展开,比如邻里家的拉话家常、孩子的早期社会化。

朋友间的休闲娱乐、文化庙社活动的开展等大都在一个村落或延伸到较大范围的乡村地区开展。

在这种社会交往和参与活动中,乡村百姓获得他们的归属感和对社区的认同感。

第三,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情理性。

在乡村社区,社会团结和控制的基本措施是围绕一个农村社区展开的,虽然上级权威机构会给它施加一些外在的法律秩序和规范,但是内在文化道德规范和群体间的社会纽带关系仍然主要在乡村社区内部产生。

第四,社会身份分化和显现功能的日益冲突。

随着现代化过程的展开,乡村社区中的精英阶层开始脱离乡村进人城市,使乡村社会阶层间的差距拉大,阶层间的关系不再是带有道德义务的家长式剥削和统治关系,而是蜕化成赤裸裸的经济契约关系,阶层间的矛盾尖锐,乡村社区中身份显现变成了阶层间的对立和反叛。

第五,社会互助和保障功能的继续维持。

对于农村社会的农业生产者,一般认为农民的土地资源可以作为基本的生存保障基础,同时强调家庭责任和社区互助系统对农民的保障作用。

第六,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连贯性。

乡村社区的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比较深厚地蕴藏在社区之中,由于乡村社区的特定的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和仪式经过乡村社区的代代相传,实际上延续着一种文化模式和精神信仰,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意义和终极关怀。

(三)当代城市社区功能的特点

第一,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的融合。

城市社区的经济功能主要在于能够给基层社区居民提供一种场合,让他们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经济体,这种社区经济体比较稳定地保障社区居民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尽量免除市场资本带来的风险和剥削。

第二,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选择化。

城市社区生活的一个特点就是交通和通讯比较方便,人们的流动性也比农村社区强,所以城市社区居民社会交往和参与的空间大,有较多的选择机会。

素。

第三,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弱化。

正是因为城市社区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网络的选择性和超地域性,所以城市社区的团结和控制的纽带变得弱化,由传统社区的靠情感和道德维持社会团结走向靠理性和法制来维持社会的分工整合。

第四,社会身份分化和显现功能的强化。

城市社区的社会地位分化和身份显现功能的一个趋势是社区间的差异大于社区内部的差异。

教育的同质性增强,从而减弱了成员之间的身份差异。

第五,社会保障和服务功能的外部依赖。

城市社区的居民生产活动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风险,加上大家庭和社区关系的弱化,所以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功能主要靠体制化的制度和专业,而社区内部的保障和服务功能成为一种补充和辅助。

第六,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多元化。

当代城市社区的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不同于农村社区对传统的较强的依赖性,而是表现出多元性和繁荣性。

三、当前中国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的挑战和转变

1.单位制模式、城市街居体制

所谓单位制模式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大多数社会成员被组织到一个个具体的单位组织中,由这种单位组织给予他们社会行为的权利、身份和合法性,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代表和维护他们的利益,控制他们的行为。

所谓城市街居体制是指对城市中那些不能进入单位组织的居民通过城市区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和居民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来组织管理的一种体制。

2.当前中国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的挑战和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单位制进行改革,同时对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正是中国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的挑战和转变。

单位制改革提出要把单位变成一个功能专一、地位独立的民事法人实体,脱离对国家的行政依附关系,去掉单位原来承担的许多社会福利、社会动员和社会控制的职能。

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深入到企业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福利负担外移,要求把企业改革成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在企业之外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把企业社会服务职能转移给社会;

同时企业要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把富裕的劳动力精简到社会上去;

把退休职工的管理和负担转移给社会。

这种改革思路下,人们探讨国有企业改革转移出去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给谁?

转移出去的职工再就业出路在哪里?

转移出去的社会保障职能给谁?

可供选择的出路有:

一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一部分后勤服务的社会化;

二是建立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

三是改革和加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依法行政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四是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把社区作为基层居民再就业、发展社区服务和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场所。

所以当前中国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问题是:

城市社区的基层民主自治管理和政府行政体系的关系如何处理;

城市社区的居民增权和居民参与、发展社区服务,和城市单位体制改革下社会福利政策的重建是一种什么关系;

城市社区的居民自治和社区发展,和城市国有企业职工社区再就业以及退休职工的服务管理是一种什么关系。

这些都有待深入讨论和解决。

当然,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还有另外一些问题,如现代化过程带来的农村移民的接纳和管理问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社区服务需求的满足问题,城市居民民主意识增强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资源的民主管理方式问题等,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共同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探讨解决。

四、 

社区问题

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的理想目标,是要改善社区环境,解决社区问题,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区的公平正义、民主平等、团结互助。

所以了解社区问题,提出一种社区化的社会问题解决机制是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社区问题及其类型

1.社区问题

社区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

一般来说,构成一种社区问题的应该是社区中许多成员共同面临的问题。

2.社区问题的类型

社区问题的类型要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区分:

第一,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

它是指社区中存在的部分群体主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过程导致的群体对社区主流价值、利益和行为方式的偏离和越轨行为。

比如色情、偷盗、吸毒、赌博、抢劫、强奸、打架斗殴、黑帮势力等。

第二。

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

主要指社区中存在的对少数群体的孤立和社会排斥、把他们限制在主流生活之外的现象,比如对城市农民工的排斥和孤立、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排斥、对妇女儿童的排斥和孤立、对残疾人的孤立和排斥、对艾滋病人的排斥和孤立等。

第三,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

比如收入两极分化、社区贫穷问题、失业问题、社区医疗缺乏问题、社区教育缺乏问题、社区福利服务的缺乏等。

第四,社区环境问题。

它是指社区的物质环境污染、肮脏,社区治安环境的混乱,社区经济环境的萧条,社区的社会环境孤立矛盾等现象。

第五,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

比如家庭暴力,遗弃老人、孩子,邻里关系冷漠,群体间的过度竟争、互不关心等。

第六,社会解组问题。

它是指社区组织严重的分解、社区秩序剧烈变动。

社会行为严重对抗、社会生活的破坏等问题。

(二)社区问题的归因

在社会学有大量关于社会问题的归因理论,大致来说有这么几种,它们也适合对社区问题的分析:

第一,社会病态论。

第二,社会解组论。

第三,价值冲突论。

第四,行为偏差论。

第五,标签理论。

第六,社会构建论。

第七,社会冲突论。

(三)社区化的问题解决机制

一般来说,社区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这样几个因素的配合:

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组织、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

第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组织。

通过社区居民全面深入的参与,形成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才会把社区内外资源整合好,真正用于社区居民共同关心的问题,真正形成一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做到社区居民的参与,需要有专门的社区工作者去发动启发居民,理解社区问题和社区居民生活的关系,培养一种对社区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形成一种团结合作意识,把居民组织起来,围绕特定问题,采取一定策略,寻找资源,解决问题。

第二,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

靠社区居民参与,根据当地社区的现有资源环境和文化习惯、技能手段,来自主决定社区的开发项目和参与管理控制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第三,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

社区发展和治理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社区变迁过程,否则的话,社区发展构不成一种专业,那只是一种自然状态。

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社区变迁过程,就需要有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来促进社区的发展。

 

第二章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

社区治理是一个新兴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其指导思想和方法基础是治理理论。

“治理”从一个使用率较低的概念到广泛流行,有其时代的必然性。

为准确把握社区治理的理论和方法,本章对治理理论的出现背景、概念含义、从治理理论到社区治理理论的过渡,以及与其相关的理论范畴,进行总体的介绍。

一、治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含义

1.治理理论的提出

1989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

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此后,“治理”概念便被广泛地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特别是被用来描述后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状况。

美国学者詹姆斯·

罗西瑙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2.治理概念的含义

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将治理定义为:

个人与公私机构管理其自身事务的各种不同方式之总和;

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该委员会列举了许多治理的实例,如:

邻居之间设立或维护供水系统的合作;

管理废品回收系统的地方委员会;

开发城市间运输系统的用户集团;

在政府监督下按照自身规律工作的股票交易所;

由区域性政府组织、工业集团和居民联合以控制森林采伐等。

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概念所包含的规定性特征有四个: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

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二、“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

治理作为一种政治管理过程,也像政府统治一样需要权威和权力,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这是“治理”与“统治”的共同之处。

但是,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区别和差异。

“治理”和“统治”的本质区别在于:

1.治理与统治的行为主体不同

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强调多元性和多样性,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私合办的机构。

治理是一个比统治更宽泛的概念,

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依循自上而下的方向,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行政手段,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单一向度的管理。

而治理则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谈判协商、对话合作、沟通交流、相互认同和确立目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实施管理。

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基础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赖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

3.管理的范围不同

政府统治所涉及的范围就是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

与此不同,治理所涉及的范围要宽泛得多。

由于治理的权威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非政府的、跨国界的公司、民间组织等,所以,治理的范围既可以是特定领土界限内的民族国家,也可以是超越国家领土界限的国际领域。

4.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统治的权威主要源自政府的法规命令,治理的权威则主要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

前者以强制为主,在极端情形下,还可能使用暴力手段;

后者以自愿为主,靠的是体现着共同目标的主动精神。

三、善治及其基本要素

1.善治的提出及含义

西方的政治学家和管理学家之所以提出治理概念,主张用治理替代统治,是他们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既看到了市场的失灵,又看到了国家(政府)的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指的是仅运用市场的手段(如竞争、效率等),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即无法达到经济学中的帕雷托最优。

这是因为市场在限制垄断、提供公共物品、约束个人的极端自私行为、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障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局限。

所谓国家(政府)的失灵,指的是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如计划、命令等),也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是因为政府在制约自身权力、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培养公民民主的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内在的局限。

既然存在着治理失败的可能性,那么,如何规避治理失效风险,如何达到治理的目标等问题就摆在了面前。

于是,不少学者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了“元治理(即自组织的组织)”、“健全的治理”、“有效的治理”和“善治”等概念,以作为对以上问题的回答。

其中,“善治”概念和理论最有影响。

善治的口号是世界银行最先提出来的。

概括地说,所谓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2.善治的基本要素

法国学者玛丽一克劳德·

斯莫茨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构成有以下四个要素:

(1)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特别是这一切都通过司法独立,亦即法治来实现;

(2)公共机构正确而公正地管理公共开支,亦即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3)政治领导人对其行为向人民负责,亦即实行职责和责任制;

(4)信息灵通,便于全体公民了解情况,亦即具有政治透明性。

中国学者俞可平在综合了各家对善治问题的观点后,提出善治的十个基本要素:

第一,合法性;

第二,法治;

第三,透明性;

第四,责任性;

第五,回应;

第六,有效;

第七,参与;

第八,稳定;

第九,廉洁;

第十,公正。

四、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治理、善治和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在90年代的勃兴有其深刻的原因。

它是全球化进程的逻辑结果,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新的发展形态,是国际规则有效性的现实要求,是全球公民社会和世界民主潮流的产物。

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条件

20世纪80年代前后,全球出现了一场“结社的革命”,其主要标志是在世界各国涌现出一大批民间非营利/非政府组织。

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第三部门研究的权威学者莱斯特·

萨拉蒙对“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发生原因作了最精辟的论述,他把这些原因归结为四个“危机”和两次“革命”。

1.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

第一个危机是指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其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第二个危机是指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

第三个危机是指“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第四个危机是世界性的环境危机。

2. 

两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因素为“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第一个革命性因素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发生的全球性的可观的经济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二个革命性因素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发生的通讯革命。

五、社区治理理论及其背景

(一)社区治理的含义

社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这些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

它是一个由在社区范围内的不同的公私行为主体(包括个人、组织、公私机构、权力机关、非权力机构,社会、市场等),依据正式的强制性的法规,以及非正式的、人们愿意遵从的规范约定,通过协商谈判、资源交换、协调互动,共同对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进社区成员福利、推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社区治理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基本含义:

第一,社区治理的行为主体构成突破了过去那种“政府独大、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一种由多元化、多样性的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新的格局。

第二,社区治理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其目标除了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外,更看重社区基本要素的培育,其中包括社区组织体系的发育完善、社区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和能力的增长、社区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规则的形成、社区中不同行为主体交往互动方式和机制的磨合等。

第三,社区治理的行为指向是社区中的公共事务,它是一个关系社区成员切身利益的范围广阔的领域,包括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

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

社区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

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

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社会保障等等。

第四,社区治理作为区别于政府行政化管理方式的另类的社会管理模式,其权力运行的方向并不总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它是一种多向度的、上下互动的过程。

它不是通过发号施令、制定和执行政策来达到管理的目标,而是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来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二)中国城市基层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政治、社会体制变革导致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变迁,使得传统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

社会的结构性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单位体制弱化使得单位的社会职能外溢。

第二,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体制外的社会空间日益扩大。

第三,居民的社区性公共需求、邻里关照和互助需求,以及社区共同利益聚合与表达的需求日益增长。

第四,政府机构改革与城市管理任务加重。

六、 

与社区治理相关的范畴

与社区治理理论相关的范畴中,较有影响的有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工作等。

(一)社区建设

1.社区建设的定义

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2.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

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第三,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利,改进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第四,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坚持按照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

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第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4.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

第一,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第二,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第三,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四,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