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2493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docx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高二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

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意象所星现的是一个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是以“象”为載体、以“意”为主导的即景会心、以形写神的心灵创造。

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

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时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

王夫之正是在诗歌艺术创选实践中总结出“诗”既不等于“志”(意)也不等于“史”,而是情与景的融合,即“诗”的本体是意象的观点。

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普遍看法。

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

另如中国戏曲艺术、书法、音乐、舞路、绘画、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虛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意象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疇,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中。

张世英先生说,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饒“恚象说”的现当代意义。

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威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

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关于“是”有一种解读,那就是“美"是从显现的、在场的东西让你体会到背后无服不在场的东西,这与中国意象曼学的精神是相通的。

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画(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

它让你从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未看到的东西,从说到的东西体会到未说到的东西,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传統意象美学在当代美学领域中并没有过时,它仍然对人们的精神和艺术创造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认真汲取意象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则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节选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2017年11月22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认为,美不是传附于实体,而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

B“诗“的本体是意象,这一观点虽然是王夫之首先提出的,但也得到中国诗歌美学界的普认同。

C.不仅仅是诗歌,中国戏曲艺术、书法,音乐、舞躍、绘画等艺术形式在本质上也是意象创造的艺术。

D.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意象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也反映了现代人的视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运用中西方比较的视角,揭小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的特点及内涵。

B.第二段主要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论述意象范畴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密切关系。

C.第三段通过引述中外名家的言论,阐明中国意象美学实质上就是现代现象学美学。

D.结尾段指出传统意象美学在当代美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象所创造的世界是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能让人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

B.西方传统艺术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中国传统艺术则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

C.意象之美在于通过“象"想到“意”,让人从看到、说到的东西中体会到未看到、说到的东西。

D.当今时代,传统意象美学仍能引领人们精神和艺术创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元城拳王起明宇

在元城,敢在大门口挂“元城拳王"这块牌子的,只有陈子轩。

陈子轩,元城沙圪塔人,住在城内文庙街。

坐北朝南黑漆大门,门上一块金字匾,上书“元城拳王”。

门前一对张牙舞爪的石狮子,还有个小广场,是陈子轩帶领徒弟们习武的地方。

广场中间坚一旗杆,镶红边的舂黄旗猎猎飘舞。

陈子轩的霹雳拳是家传的,动作快,疾风闪电,几个招式即可击败对方,到了陈子轩这一代,凭着自身的聪颗和悟性,加上蛛功刻苦,拳术愈加炉火纯青。

所谓拳王,与人相搏赤手空拳,不用器械,否则就是枪王、刀王,而非拳王。

曾有个江湖游士手持两把砍刀,与陈子轩较量。

你来我往,刀光闪烁,那游士找个蚍漏,恶很眼地剁下去,却砍在大青石上,火星四射,继而又是双刀飞,打在一起。

再看陈子轩,左转右跳,上下腾挪,只有躲闪之功,哪有还手之力?

江湖游士咬牙切齿,两把刀虎虎生风,令人眼花繚乱。

围观者屏息静气,一颗心心提到了嗓子眼。

少顷,双手持刀的江湖游士惨叫一声,两把刀当啷哪落地。

再看,江湖游士泥塑一样,四肢动弹不得。

众人还没回过味来,只见陈子轩在江湖游士后背上拍了一下,江湖游士才恢复前状,惊讶万分地跪在陈子轩面前,面色赤红。

大家后来才知道,陈子轩练的是“白功”,趁对手不备,可使对手美节脱自。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民国八年,陈子轩早晨出门,却见大门口的石翻子少了一只,顿生疑窦。

再看,千斤重的石子被扯在了门前旗杆的顶梢!

陈子杆大惊失色,心说,遇上踢场子的高人了!

放眼望去,=个农彩槛的乞丐蹲在小广场中间,正解开棉衣捉虱子,不时地用目光扫枧一下陈子轩,

陈子轩径直来到乞丐面前,躬身施礼,那皂丐故作淡定,慢慢站起来,呵笑着,目如鹰隼,阴莺地说,我想学学陈大师的脱臼功,可否赐教?

未等陈子轩回答,乞丐从口袋里面取出来一块黑布,把自己的眼睛蒙上,挥拳便打。

呀!

这乞丐,不仅力大无比,而能听风人!

纵然是蒙上了眼睛,亦能分辨出对方的一招一式

陈子轩倒吸一口凉气,却并不急于还手,纵身退到乞丐十几米开外,双臂一較力,蹿来跳去的乞丐竟然衣服脱落,只剩腰间一件逃羞的裤头。

蒙眼睛的黑布也不见了。

乞丐臊得满面逋红,知道陈子轩已经给自己留面子了

环顾四周,不见陈子轩身影,便灰溜溜地走了

不久,元城闹起了红枪会,一连儿天把县城围得岛飞不进、水泄不通。

元城和大名是一个县城,同城办公,所以就有人給镇守大名和元城的地方官谢玉国举荐了陈子轩,让他卓领弟子出城大战红枪会。

陈子轩看不惯这些军阀,可是也想到了红枪会的弟兄们都是附近村里的农民,多数还是自己的徒弟,仅凭着红缨枪焉能斗得过官府的枪炮?

陈子轩便答应下来。

谢玉田很高兴,为陈子轩设宴,酒杯高举,款款说道,陈师傅,需要多少弟兄、多少枪支,随你调遣。

陈子轩手捋胡须,呵呵一笑,我一个人足矣。

说罢,径直上了城楼。

望着城下黑压压的人群,陈子轩欲开口,却有几个头目喊道,陈师傅,您在这儿一站,我们退了。

但是,你也给谢玉田捎个话,官府今年必须给我们减租减息,否则我们还会回来。

紅枪会兵退十里,元城解围。

谢玉田大喜,给陈子轩摆宴致谢。

谢玉田端起一杯酒说,陈师傅不战而屈人之兵,高!

陈子轩一饮而尽,旋即感到天旋地转,倒在地上。

谢玉田冷笑道,城头退兵暴露了你私通红枪会的身份。

陈子轩的死讯传来,红枪会愤恨不已,加大了攻城力度。

不久,城破,谢玉田退往河南。

元城再无拳王。

选自2017年第5期《小说月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两段交代“元城拳王”牌匾、陈子轩其人及住处环境,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并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B.围观者屏息静气,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不仅表现出江湖游士刀法精湛、攻势凌厉,也从侧面衬托陈子轩

C.小说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如写陈子轩与江湖游士、乞丐的比武,情节扣人心弦,人物栩栩如生。

D.当谢玉田询问他需要什么时,陈子轩捋须而笑,说“我一个人足矣”,可见他胸有成竹,也暗示他私通红枪会

5.陈子轩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6.结尾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由中南大学中国材落文化智库、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太和智库联合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統村落蓝皮书:

中国传統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10日在京发布。

该调查报告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传統村落及其文化遗存与保护现状的蓝皮书,也是一部经过多年积累、以占有大量第一手田野考察资料为基础、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与印证的调研报告集。

它以中国村落文化智库的多次田野考察,尤其是2016年7月至8月,该中心派出两百多人、八个考察组,对“(长)江(黄)河流域”传統村落进行考察所藐得的一手资料为基础,经过精心撰写,形成了综合性调研报告。

全书涵盖内容广、涉及地城多,以交又学科的视角:

对我国近年来的传統村落保护工作及其成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与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专家们普遍认为,该蓝皮书的出版,对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首部传统村落保护蓝皮书在京发布》,2017年12月13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已将4153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日前,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传统村落保护发屐国际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已进入攻坚克难、复苏传统村落阶段。

对侍统村落的保护来说,适当的开发是有必要的,也是为了给这些村落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但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若是开发过度,则不是一种保护,而是二次破坏,这必须引起重视,因而,要让传統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就需要对症下药。

对于资金的问题,除了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之外,各地的料研杌构,民间组织乃至有责任担当的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

对于意识问题,则需要依靠文化普及,让村民、地方政府都能拥有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觉。

唯此,传统村落保护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龙敏飞《让传统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2017年8月9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可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

在《乡土中国》中,貴孝通写道: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

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姬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

有抢救者感慨:

“我们走进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房,但是没有人。

"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

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

只有传統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2017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7.下列对《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与保护现状的蓝皮书,涵盖面广、涉及地域多,由三家机构联合编写。

B.它是一部在占有大量第一手田野考察资料基础上精心撰写的调研报告集,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互相结合与印证。

C.它运用交叉学科的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与分析我国近年来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及其成效,并建言献策。

D.它的出版意义重大,大大推动了传统村落保护与研究以及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国村落文化智库曾派员进行实地考察,对出版《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贡献最大。

B.保护传统村落,并不意味着不能开发传统村落;相反,适度的开发会有利于给这些村落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C.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对于中华文明意义极其重要。

这从《汉书》、《金翼》的相关论述中可见一斑。

D.保护村落、振兴乡村是关乎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也是今天我们通往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E.保护古村落就是重构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只要我们顺势而为、水到渠成,就一定能够守护好乡愁,也能留得住根。

9.怎样才能保护好传统村落?

结合材料二、三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欣,字元盛,小名真奴,范阳人也。

父崇。

延和初,车驾至和龙,崇率十余郡归降。

世祖甚礼之,呼曰“李公",欣母贱,为诸兄所轻。

崇曰:

“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察,或未可知。

”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

世祖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从者曰:

“此小儿终效用于朕之子孙矣。

”因识眄之。

世祖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责戚。

世祖闻之,谓超曰:

“李欣后必宦达,,益人门户,可以女妻之,勿许他貴也。

”遂劝成婚。

南人李哲尝言欣必当贵达。

欣聪敏机辩,强记明察。

初,李灵为高宗博士,诏崔浩选中书学生器业优者为助教。

世祖意在于欣,曰:

“云何不取幽州刺史李崇老翁儿也?

”浩对曰:

“前亦言欣合选,但以其先行在外,故不取之。

”世祖曰:

“可待欣还。

”欣为世祖所识如此。

遂除中书助教博士,稍见任用,入授高宗经,高宗即位,欣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领中秘书,赐爵扶风公加安东将军,赠其母孙氏为容城君。

高宗顾谓群臣可:

“朕始学之岁,情未能专。

既总万机,温习靡暇,是故儒道实有阙焉。

岂惟予咎,抑亦师傅之不勤。

所以爵赏仍隆者,盖不遗旧也。

”欣免冠拜谢。

出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相州刺史。

为政清简,明于折狱,奸盗止息,百姓称之。

欣上疏求立学校曰:

“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书奏,显祖从之。

以欣治为

诸州之最,加赐衣服。

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

乃受纳民财及商胡珍宝。

兵民告言,尚书李敷与欣少长相好,每左右之。

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

显祖闻欣罪状,槛车征欣,拷劾抵罪。

诏列欣贪冒,罪应死。

时敷兄弟将见疏斥,以纠李敷兄弟,故得降免,百鞭髡刑,配为厮役。

(选自《魏书·李欣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冑/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B.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C.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胃/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D.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朕为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时不论尊卑皆可自称朕,秦灭六国后始成皇帝自称。

B.公为爵位名。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制;后代大多沿袭此制。

C.兔冠指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有时也可表示敬意。

此处为前一种意思。

D.髡刑是上古时代五刑之一,即把人的头发、眉毛全部或部分剃掉,以示耻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欣从小就引人注目。

出生时就有人说他有贵相,世祖临幸中书学时说他日后会为朝廷力,南方人李哲也说他将来必定会显贵通达。

B.李欣深受世祖器重。

在世祖的关照下,他娶了阳平王杜超的女儿为妻,担任中书助教博士教授高宗经书,甚至在世祖去世后仍受荫庇

C.李欣曾经善于治政,政绩优异。

他擅长断案,令奸人盗贼绝迹,深受百姓好评;他重视教育,曾上疏请求兴建学校,得到显祖的认同。

D.李欣在取得成绩后,开始变得骄傲。

他收受百姓财物,接受商人珍宝,因此触怒皇帝,被判处死

罪,后因尚书李敷的努力才得以免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李欣后必宦达,益人门户,可以女妻之,勿许他贵也。

 

(2)既总万机,温习靡暇,是故儒道实有阙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柳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①歌尘起,影伴娇娆②四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注】①静婉:

为南朝羊侃的宠姬,善歌舞,②娇娆:

为东汉宋子侯诗中所咏的美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写杨柳在春天中的美姿;柳丝干条,如绿烟金穗;微风吹过,轻拂人面。

B.颔联以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从嗅觉、视觉等角度描写柳絮飘香,柳影婆娑。

C.颈联从听觉入手,写到与杨柳有关的乐曲以及栖息在柳树枝头黄莺的婉转啼鸣。

D.尾联写千门九陌,柳花如雪,随风飞舞,有的甚至飞人宫墙,足见其体态轻盈。

E.这首咏柳诗写了柳丝、柳香、柳影、柳花,从春写到秋,摹写精细,曲尽其妙

15.有人说,将诗中的“柳”理解为一女子,较含蓄有味。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畎写。

(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以排比句式指出,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告诚唐朝统治者要借鉴历史教训。

以免重蹈亡秦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还记得那年冬天,冬至那天,柳絮一样的雪花,沸沸扬扬,从天而降,将北京香山打扮得格外妖烧动人。

②当谈到球队是否会引进外援时,齐达内的回答模棱两可:

“目前我对我的阵容很满意,不过,届时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③14年来,在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重大演训活动等工作节点,崔玉芳都主动请缨,深入到基层,为官兵进行宣讲,面对面进行法律咨询。

④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创新,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魁力和时代风采,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研究者来说是责无旁贷的职责

⑤开通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本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在跟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地方已经执行了,有的地方在等待通知,有的地方系统还没完全调试好。

⑥有的干部,为群众做了一些工作就沾沾自喜,为群众付出了一些辛劳,就觉得群众应该感恩戴德。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朱光潜作为一代美学大师,其学术和人生在不少方面都呈现出同时代学者颇为不同的风雅异韵,堪称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B.包括霍金在内的许多科学家认为AI机器人获得意识仅仅是时间问题,这些机器人将胜任人类的一切工作,然而这也将带来法律和道德上的挑战。

C.上海博物馆是一座中国大型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中独树一帜。

D.记者从中国商飞公司获悉,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17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该公司继首架机11月转场西安后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本人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曾在校报上发表过几篇作品,现请求加入校文学社。

B.兹定于星期六上午十时,在天鹅湖大酒店举行新春联谊会,恭请您届时光顾。

C.前天你拜托我买的书已经买到了。

这个周末你有时间的话,到我府上来取吧

D.张教授的高论实在令人受益匪浅。

接下来我也想狗尾续貂,谈谈个人的拙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

是无线路由器放得越高信号越好。

其实,①,与位置无关,而与

周国环境内的遮挡物有关,②,但如果周围遮挡物(墙壁,柜子等)较多,其信号也还是

差,可见,③。

21,课本古诗间中,有很多画面优美面饱含深情的语句,请从以下五句中任选一句。

对句中的画面进行描写。

要求:

情景结合,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B分)

①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②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漓。

①今霄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选_________________句,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光秃秃的戈壁滩上,长着一株野草,在五十多度的高温中,尽管看上去比较蔫黄,却掩饰不住内在的生命力。

一位游客看见了,拿过一瓶矿泉水就往草上浇。

司机大喊:

“千万别浇水!

游客吃惊地问:

“不浇水,它根快就会被晒死!

"

司机说:

“它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草。

白天它会把叶子卷起来,外面的枯叶会把新生的嫩叶围得严严实实,减少蒸发,等到夜晚,它们就会舒展开来,吸收水分。

你给它浇了水,它就会疯狂生长,一夜之间变得郁郁葱葱,明天就会被晒死。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池州市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C(A.“美不是依附于实体”理解错误,原文为“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

且由“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可知,美必须依附于某种实体。

B.“首先提出”于文无据。

D.“也反映了现代人的视野”理解错误,原文是“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中”。

2.C(“阐明中国意象美学实质上就是现代现象学美学”不正确。

文中只说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关于“美”的解读“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是相通的”。

3.D(“传统意象美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不正确,原文为“认真汲取意象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则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4.D(“暗示他私通红枪会”错误。

这是谢玉田的诬陷。

5.①拳术高超,高度自信:

敢于在大门上挂“元城拳王”牌子,多次打败挑战者。

②武德高尚,宽容大度:

比武点到为止,给对手留有面子。

③善良仁义,威信很高:

为保护红枪会兄弟,单人登城退兵以致被害。

(每点2分)

6.①突出陈子轩拳术后来无人能比,表达对陈子轩之死的深切痛惜与怀念之情;

②照应标题和开头,使小说结构严谨;

③六个字独立成段,简洁醒目,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答出一点给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