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2897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docx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大全

防踩踏演练活动总结

预防踩踏安全演练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逃生的本领,打造平安校园,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活动”。

本活动旨在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全体师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教室疏散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

2.使全体师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队伍静、齐、快;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时间

三、演练路线

所有同学从教室出来后,以较快速度赶到田径场按课间操队形站好。

注意。

具体疏散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听从疏散指挥教师的指挥。

四、演练启动和结束信号演练启动信号:

第二节课下课铃声

五、演练安排

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

(一)教育训练阶段

1.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观看《预防踩踏事件》视频,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安全撤离知识及撤离过程中的要求、注意事项的辅导、教育与训练。

要求队伍做到静、齐,队伍整齐靠右行,不追跑,不推推搡搡,整个过程严肃认真(有讲话、追跑、打闹的班级要扣分),使学生了解活动概况,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演习中发生意外,确保学生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要求学生在演练的前几天按照疏散路线赶到操场做课间操,以熟悉疏散路线。

并告知学生,今后的课间操、放学、集会等情况下都要按照这次演练的路线和要求去疏散。

2.各年级组要对组内老师进行防踩踏知识和活动要求进行培训,并明确责任。

(二)疏散演练阶段

1.第二节课下课前3分钟各组成员应及时赶到现场指定地点,班主任老师进班指挥,组织疏散学生,以防出现混乱。

2.学生疏散安排

每班靠门的前后学生立即把门打开,分两路纵队出门。

由正在上课的老师负责疏散,年级组长、班主任如没课,应立即到班级所在教室处疏导学生。

在撤离途中,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老师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各班老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顺序撤出。

3.操场集结安排

各班学生集中到位之后,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总指挥报告。

全体学生集结后,总指挥对演练过程进行点评后,宣布演练结束,各班有序带回,对演练过程再次进行分析评点,总结经验教训,并强化防踩踏知识教育。

六、具体要求

1、所有人员务必保持镇静有序,听从指挥,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2.正在上课的老师,要负责所在班级学生的疏散指挥(没课的班主任老师要迅速赶到班级所在楼梯口疏散学生),在听到演练指令后,指挥学生将前后门打开,让学生以两纵列、有秩序的、较快的按指定疏散路线疏散,等最后一名同学离开教室后,老师才能跟着队伍一起疏散。

疏散到操场后,老师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将情况报告给指挥部。

3.在教室门口指挥疏散的老师,应控制责任区域内学生的速度,不宜过快,提醒学生注意脚下,不要摔倒,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一旦发生拥挤、摔倒,应立即大声喊“停”,等险情排除后再按顺序疏散。

4.所有学生在疏散过程中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弯腰捡东西、系鞋带,撤离的速度不要过快,注意脚下,防止摔倒,与前面的同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挤推前面的同学,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现前面的同学摔倒,应立即大声喊“停”,等险情排除后再按顺序疏散。

防踩踏工作计划总结

由于我校学生人数较多,学校校舍面积相对较小,学生踩踏事故和课间安全事故是我校目前存在的两大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预防和消除本校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保证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县教育及中心学校的相关要求,现我校结合实际,特拟定学校防踩踏安全工作计划。

首先成立了防踩踏工作小组:

组长:

何群

副组长:

蒋锋

成员:

各班班主任

一、加强防踩踏安全教育课。

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开展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

班主任老师们结合近年来的一系列学校学生踩踏事故给学生上了一堂防踩踏安全教育课。

教育学生___活动时上下楼梯要按秩序行走,不在楼道追跑打闹,遇___要沉着、冷静听从老师指挥,不慌张,做到有___地撤离现场等。

二、开展了一次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

为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学校针对在升国旗、上、下课,放学等上下楼梯活动时,在不强调快速、整齐的情况下,按班级所在教学楼的位置制定了一定的疏散路线,并在每个楼梯口安排相关教师负责,防止上下楼梯拥挤,中小学视频课程和学习资料大全视频课程学习资料公开课找老师逛论坛并结合学校“防踩踏安全应急预案”及安全班队会活动的情况,决定于___月22日进行了一次防踩踏安全疏散演练。

三、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排查。

为防止学生上下楼时拥挤发生踩踏现象,学校每星期定期对各楼道进行排查,随时保证各楼道畅通无阻,并在每个楼梯处新张贴安全标志,要求学生在上下楼梯时严禁与前后学生发生身体接触并保持一定距离;在上课间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分位置逐次上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对学生中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

通过防踩踏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广大师生增强了防踩踏安全意识,进一步树立了“学校安全至上”的思想。

当然此项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它需要我们高度小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绝不能麻痹大意。

鲁口中心小学防踩踏工作总结

为培养提高学生防踏意识和技能,___月9日上午8时25分,随着铃声响起,全体师生在校内举行了一场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___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演练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部署演练工作。

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踩踏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___的能力。

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班要层层落实,确保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对演练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使演练方案切实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都作了具体的说明。

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防止两个___:

一是避免过分紧张,二是杜绝满不在乎。

听到信号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疏散;不得拥挤、推搡、起哄、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良好。

上午8点25,防踩踏演习活动开始。

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捂口鼻、弯腰有秩序地迅速撤离。

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___点人数。

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广场用时3分,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

四、活动最后,政教处何瑞章主任向师生讲解了防楼梯拥挤踩踏相关安全要求和基本常识。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应付___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___的能力,___增强师生防震、防踩踏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___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二篇:

防踩踏一、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

案例。

___年___月31日23时35分,___市黄浦区外滩___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___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鲜活的生命,瞬间就消失。

血的事实,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血的教训,总是在无所谓中淡忘。

请珍爱生命,不要漠视生命的珍贵。

请珍爱自己,不要漠视家人的心碎。

二、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1、哪些场所易发生踩踏。

主要是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___、___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

1.人多是发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事故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的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2.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

3.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___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___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4.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3、踩踏中死因多是什么。

踩踏事故中,人们会遭遇踩踏外伤,但遇难者更多是死于挤压___。

___外滩的踩踏事故发生后,据医生介绍,接受治疗的伤者伤情多为挤压伤,包括胸部挤压伤、脊柱和头部受伤。

三、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

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应当观察周围,记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

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___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如果身边同伴摔倒,立即把他拉起来。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3、不慎跌倒时的自我保护动作

(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

两肘向前,护住头部双侧太阳穴。

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在拥挤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

第三篇:

防踩踏西和县洛峪镇喜集九年制学校

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请各班班主任本周内进行专题教育)

案例一:

___月22日上午8点半左右,___省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

事故共造成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

当天下午,记者赶赴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事故的是该学校老校区一栋三层小楼,学校的厕所位于该楼一层和二层,师生们把它称为“厕所楼”。

这所学校当天___月考,知情老师向记者介绍,考试前学生们___上厕所时发生了意外。

事发时,该校副校长___正在事发地疏导学生有序下楼,___称,事故发生时学生们像洪水一样往下冲。

案例二:

中新网___年___月27日消息,当日上午6时15分左右,___省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件。

事件造成11名学生受伤,其中4名重伤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伤者正在救治。

案例三:

___年___月28日13时许,西工大附小___学生到曲--___海洋极地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期间由于正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站立者稠密,导致小学生发生踩踏,致16人伤。

点评:

教育部三令五申要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对避免学生踩踏事故更是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踩踏事故应该引起教育部门与教育者的反思。

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预防为主。

事实上,如果学生平常接受了应对___的教育与演练,如果学校安全负责落实到人,实现精细管理,踩踏事故应该可以避免。

学校一方面要对不喑世事的孩子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掌握自护自救、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本领;另一方面更要实现科学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

中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对于出行举止不是很注意,尤其是在完成了一天的紧张学习(范本)后,往往就隐含着不安全因素。

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上下楼注意秩序,深入地进行安全教育,保持理智而不惊讶,进而避免盲目逃脱的错误判断,不至于因为蜂拥欲逃,加剧拥挤,最终酿成___。

还要对学生进行公共场所安全教育。

中小学校建筑事关学生生命安全。

其建筑标准的安全系数应该更大一些,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

如果不是教学楼楼梯过于狭窄,楼道光线过于阴暗,怎么会轻易就发生踩踏事故呢。

彻查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放过任何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学校建筑标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亡羊补牢,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防踩踏尝试与防范应急措施:

拥挤是指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

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

1、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

(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

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

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一下需要。

2、防拥挤踩踏常识: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___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9)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如何预防: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到达楼层时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间,可以暂避一时。

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___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8)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___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___逃生的关键。

(10)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

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11)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12)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13)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1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1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补人流推倒。

(1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9)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

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21)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西和县洛峪镇喜集九年制学校___年___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

防踩踏防踩踏、防溺水、防传染病教案

城西小学二年级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2、使学生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的方法,强化防溺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5、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过程

一、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1、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二、拥挤踩踏事故处理方式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

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来自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

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

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一)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___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3.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二)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三)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

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三、关于防溺水我们要严格遵守“四不”:

①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②更不能到河塘捞鱼摸虾;③深水的地方不去;④不熟悉的--___溪池塘不去。

1、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不会游泳;②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③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④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2、做到防溺水的几点: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能到河塘捞鱼摸虾,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四、活动总结

同学们,父母给了你们珍贵的生命,你们要好好保护,珍爱自己的生命。

第五篇。

防踩踏防踩踏。

孩子不会背《三字经》不要紧,但不知道防踩踏的方法就太危险了。

按一般人的想象,学生踩踏一定是偶发事件,但它的确是一个高发事件,在我国,近十年就发生了二十起之多,每个家长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历年学生踩踏事件回顾:

◆___年___月5日,___省___县虢镇初级中学学生在放学下楼时,一名学生不慎踩空,撞到前边同学,后继学生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

13名学生轻伤。

◆___年___月11日___省___市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学生放学时,因停电,在楼梯间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7名学生轻伤。

◆___年___月13日早8时许,___省临猗县孙吉初中一女生公寓楼因学生上下楼相互拥挤、踩踏,造成两名学生身亡,十多名学生受伤。

◆___年___月24日上午,___省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课间操期间,发生40名学生挤压事故,造成18名学生受伤。

◆___年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