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3010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docx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docx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本文分析了江西纺织业发展现状,指出了江西纺织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0引言

“十五”期间,江西纺织工业紧紧抓住加入WTO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在中部地区所处位置全国前移。

实施“品牌战略”和“集群战略”是江西纺织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1江西纺织业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江西纺织工业紧紧抓住加入WTO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在中部地区所处位置全国前移。

经济总量成倍增长

2005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倍,年均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比“九五”末增长倍,年均增长%。

纱、服装、化学纤维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万吨、亿件和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长%、%和%。

各大指标均全面提前完成“十五”计划。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一是资本结构明显改善。

非国有比重从“九五”末的33%提高到“十五”末的80%;二是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牛仔、弹力、高档提花和异型纤维等十大系列面料、差别化涤纶长丝、植物染料印染夏布及夏布床上用品、32S-80S色纺纱、绿冬功能性蚕丝无纺絮片等一批新产品的面市使得纺织产品档次有较大提升,“鸭鸭”、“回圆”、“深傲”等十多个服装品牌的崛起整体提高了服装产品档次,医药用布等产业用纺织品也已经有了好的起步;三是行业结构明显改善。

在产业集聚效应的带动下,针织和服装两个后道产业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全行业从多年来的由棉纺、化纤等原料行业支撑转变为目前总量由服装、棉纺、针织、化纤等前后道四大子行业共同支撑,效益则主要靠服装、针织、棉纺三大子行业支撑的新局面,服装行业销售收入所占比重从“九五”末的%提高到“十五”末的%,针织行业从“九五”末的%提高到“十五”末的%,棉纺行业从“九五”末的%下降到“十五”末的%,化纤行业从“九五”末的%下降到“十五”末的%。

行业结构的优化整体上扩大了产业的发展空间。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十五”期间,南昌市青山湖区的针织服装、九江共青城的羽绒服装、赣南南康的西服西裤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为行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截至“十五”末,南昌市青山湖区及其周边地区聚集的针织服装企业约5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93,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目前已经形成了从针织布、印染后整理到针织服装加工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品90%以上出口,2005年针织服装产量达亿件,占全省针织服装产量的71%,使得江西的针织服装产量跃居全国同行业第六位。

九江共青城及其周边德安县聚集了七、八十户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及江西欣宁制衣等近20户引资企业,2005年销售收入约亿元,主要生产羽绒服装及加工出口服装,并产生了“鸭鸭”、“回圆”、“深傲”等十多个羽绒服装品牌。

赣州南康聚集了363户的西服西裤加工企业,年服装生产能力亿件,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5亿元,并带动了服装布料、辅料市场、运输及服装培训等行业的发展。

运行质量大幅提高

“十五”初期,适逢我国加入WTO,我省纺织行业同全国同行业一样步入发展的良好时期,2002年开始逐步减亏,至2003年扭转了长达八年的亏损,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04年、2005年产销增幅均稳居中部地区同行业首位、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其中从2004年6月起曾连续7个月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在产销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全行业经济效益节节攀升,2005年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亿元,比“九五”末增长倍,年均增长%。

447户规模以上企业中盈利企业为368户,占%。

“十五”期间,九大子行业中服装、针织、棉纺和丝绢纺织等4个行业效益增长2倍以上,特别是服装行业尤为引人注目,效益比“九五”末增长倍,从“九五”期间的行业“短腿”一跃而成我省纺织行业中运行质量最好的子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全行业的发展空间。

2江西纺织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品牌缺少

一是由于企业资金普遍紧缺,绝大部分企业都未能按规定提足技术创新资金,自我投资能力严重不足;二是技术创新的收益和风险没有与科技人员、企业管理者挂钩,缺乏技术创新的压力;三是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纺织科研开发和成果的推广应用缓慢。

截止2005年,全省纺织行业尚没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也只有4户,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不到10%,服装大部分以贴牌生产为主。

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

纺织产品结构与买方市场条件下的需求结构错位,形成产品“滞销”与“短缺”并存的市场格局。

表现为“五多五少”:

大路货多,名牌少;低挡多,中高档少;粗加工多,精加上工少;普通加上多,深度加上少;衣着用品多,装饰、产业用品少。

纺织品三大应用领域的比重与需求结构不适应,在各应用领域内产品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装饰用纺织品在系列化、功能化等方面与市场要求有不小差距,产业用纺织品在数量、品种、档次及生产工艺等方面难以满足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

  3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结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经验,认为从“品牌战略”和“集群战略”两方面来夯实内功是江西纺织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品牌战略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纺织业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强势地位,从根本上讲要依靠以产品的质量、品牌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

我国纺织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纺织业的发展要突出自主创新对行业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地位,强调自主品牌对纺织工业提高附加值的贡献率。

发展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加强企业的创新力,通过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将会为全行业争得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江西纺织业品牌发展现状江西省多年来致力于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先后建设了九江共青城、赣州南康市、南昌青山湖区三大基地,产业集群效应凸现,区域品牌逐年增多。

全省2005年新增近30个纺织服装品牌,品牌总数达到近60个,服装、棉纺、麻纺、化纤、纺机配件等行业均有分布,其中服装行业约占70%。

“鸭鸭”的知名度带动同产于共青城的“回圆”、“深傲”、“雪斯来”等一批江西省着名商标的品牌成长起来。

近年来涌现了“龙”牌涤纶长丝、“白鹿”牌粘胶短纤、“远东”牌纯涤纶线、“宝棠”牌苎麻纱、“江舫”牌棉纺细支高密织物、牛仔布、“井竹”、“斗牛”、“朗祺”等省产品牌。

品牌意识的加强正在逐步带动江西纺织经济的发展。

但从总体来看,江西纺织服装企业现状是产品主要以低价竞争市场,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品牌占的比例少而又少。

在江西纺织服装出口中自有品牌的占有率不到1%,绝大多数的纺织出口企业大都是采用来料加工方式。

品牌的缺失制约了江西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

品牌战略对提升企业纺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竞争。

一个拥有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应对市场竞争国际化的今天,唯一的法则就是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战略与核心竞争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品牌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品牌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打造强势品牌既是一个企业形象与企业产品重新塑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向外界释放与推广的过程,实施品牌战略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集群战略江西省应该继续围绕“九江共青城羽绒服装”、“南康市西服西裤”、“南昌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三大产业基地建设来开展工作,积极发挥纺织产业集群效应,从而带动全省纺织行业的发展进步。

坚持走“名牌产品”与“区域品牌”共同发展的道路。

鼓励服装企业及产业集聚地共创品牌。

在名牌产品的打造中立足于现有基础,一是继续保持中国名牌产品“鸭鸭”牌羽绒服装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要利用“鸭鸭”的知名度带动同产于共青城的“回圆”、“深傲”、“雪斯来”等一批江西省着名商标的品牌成长起来;三是对近年来涌现的“龙”牌涤纶长丝、“白鹿”牌粘胶短纤、“远东”牌纯涤纶线、“宝棠”牌苎麻纱、“江舫”牌棉纺细支高密织物、牛仔布、“井竹”、“斗牛”、“朗祺”等省产服装品牌,鼓励品牌所属企业继续加大投入,从质量、管理、市场等各个方面维护并提升品牌的形象;四是鼓励共青羽绒服装、南康西服西裤、青山湖区针织服装等三大服装产业集聚地集中打造我省“纺织服装区域品牌”。

[1]解读“十一五”发展纲要[J].纺织指导.2006..2-6.

陆娟.现代企业品牌发展战略[M].南京大学出版社.—42.

肖寻兰.江西纺织三年走处困境的思考与对策[J].纺织专论.2003..21-24.

梅寿椿.大力提高中国纺织服装家纺行业竞争力[J].纺织装饰科技.2006.(3).48-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