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3682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docx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用大量篇幅讲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以及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分布,通过搞清楚人口分布的大势及成因,为更好地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作一铺垫。

第一“世界人口分布”。

教材以图解的形式分析说明了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人口分布的描述应包含人口平均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两个方面。

其次以活动的形式,利用一组图表呈现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不仅培养了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探讨成因奠定了知识基础。

第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材从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文化因素三个层面详细地阐述,对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也起到了总结的作用。

由于已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而教材主要以文字形式直接陈述。

第三“我国的人口分布”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知识窗是对正文内容的进一步说明。

教材以插图地形式给出了最近两次人口普查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人口增长地差异,说明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第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主要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和相对稳定的双重性。

指出我国必须谋求合理人口的容量,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最后教材选择热点话题“三峡移民”这一具体实例设置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分析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通过对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等特征的了解,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成因;理解思路:

只要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首先考虑到三个大的方面,然后从各个角度具体分析

强调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作用;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分布特点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点;运用自学法来启发学生分析相关问题

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自身的体会和身边的事例,分析理解概念,并进一步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教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和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不很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我国和世界的人口分布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

五、教学方法

1.讨论法: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学案导学:

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预习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初步了解人口分布规律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准备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示意图、有关我国人口与环境的文字资料。

3.教学的设计和布置:

六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总结。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导入新课: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

“今试自黑龙江的爱珲(今黑河),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

则此东南部的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

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计四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总人口的4%。

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此线形象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

这是中国的情况,那么世界人口分布是个什么样子呢?

教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

用课本16页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教师:

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同学们认真预习了。

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展示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来源:

ks5u]

教师点拨:

(1)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我们要研究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什么区域,一般要看这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而疏密程度一般用每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人口数(即人口密度)来表示。

我们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

用公式表示就是: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反映了其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

如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39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的3倍多。

(2)人口密度不能反映人口分布格局

思考:

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解惑:

如图1.3—1所示,图中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都是1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都是5,根据公式:

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平方千米。

但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左图的人口分布不均匀,有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少区;右图人口分布均匀。

由此可见两地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同。

学生明白联系与区别后教师布置学生进行实例练习,六人一组,分工合作。

并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探究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让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该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得结论。

然后给出探究二的思考题:

(1)为什么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2)自然环境因素有哪些?

(3)中国的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

(4)从中国的人口分布推断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明白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及世界人口分布格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探究三: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简单介绍世界人口分布格局,然后提出问题: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明确:

主要制约因素——资源:

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重要制约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确定是温饱型、小康型还是富裕型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提示:

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

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

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设计意图:

本部分知识很简单,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来掌握。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那么,这些情况如何进行统计呢?

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学用地理统计图。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学习如何统计。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世界人口分布

1.衡量标准:

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政治文化因素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1.现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特点:

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最大值,警戒值

2.人口合理容量:

理想值

3.地球环境人口容量:

悲观派、乐观派、中间派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16亿

十、教学反思

要充分的相信学生,有目的地和学生交流,对探究方向偏离过远的学生加以引导新课程倡导案例教学,新颖、详实而富有时代感的案例进入课堂,改变了课堂的教学结构,学生借助于老师提供的材料,解读材料、生疑质疑、组织答案、踊跃发言。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挖掘了潜能,发现了自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设一种愉快的氛围,使学生的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完善,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师应该善于捕捉适合学生发挥的内容、引发讨论。

适时点拨,最大限度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引导学生针对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展开辩论。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和大势;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

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因素、特点及实现人地协调的途径;

3:

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

4: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二、预习内容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一般以为衡量指标,但事实上,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

格局却不尽相同。

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人口格局。

2.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

半球的20°—60°;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千米范围内;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米的范围内。

各大洲中,洲人口最多,洲至今没有常住人口。

人口分布密集区:

东亚、、和国东北部。

人口分布稀少区:

高山和寒冷地带、地带和

地带。

知识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自然因素包括:

地形:

平原人口,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

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

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

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和片状分布。

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分布也影响人口分布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

其中,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

包括:

、、科技发展水平、的人口与发展政策、战争和历史因素等。

政治因素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知识点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人口的总特征:

数量最大,密度高,分布。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东西差异:

多少;

自然差异:

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少;

经济差异:

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少;

民族差异:

多少

知识点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与

的限度。

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

2、环境人口容量:

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 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

_______丰富程度,水平,发达程度,

程度,人口水平及

_____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具有性和性。

3、人口合理容量:

是指按照的生活方式,保证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的人口数量。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人口合理容量约为。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的基本国策,以谋求。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

2、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3、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4、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

5、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学习重难点: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特点

二、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分布

1.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2.一个地区人口密度大好,还是人口密度小好?

3.读表1—3—1、1—3—2、1—3—3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及原因。

4.读图1—3—2世界人口密度图,找出人口最稠密的4个地区及人口最稀少地区,试解释的原因。

知识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这样说是否正确?

可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举例说明政治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知识点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北部、西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人口仅占全国的4%,其中西藏的人口密度不到2人;其余省区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全国的96%,其中台湾人口密度高达500人以上。

分析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成因。

2.从自然和社会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我国可以说“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被巨大的人口分母一平均,却是“地少物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

最令人担心的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值还会下降,那么人口与环境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矛盾,请举例说明。

2.有一片草原,放养了一定数量的牛羊,若干家人在此幸福的生活。

几年后迁来一定数量的人家,当地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但也可以勉强维持生活。

又过了几年,又迁入了几家人口,结果生活难以维持,被迫大批人家外迁。

你能够用环境人口容量理论解释吗?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分析表格中有关资料,回答

(1)~(3)题。

(1)计算巴基斯坦人口密度(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入表中空格。

国家日本巴基斯坦蒙古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万人)12500140002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3311.52.3

(2)分析各国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3)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________________两种资源是否得到最佳结合。

所谓最佳,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环境好的地区B.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生态好的地区

C.资源丰富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D.经济发达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B.生产力水平越高,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不明显

C.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D.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小

4.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生活方式C.交通运输条件D.文化教育状况

5.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B.南方地区人口多,北方地区人口少

C.高原地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D.内陆地区人口密集,沿海地区人口稀少

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A.西藏B.内蒙古C.青海D.新疆

7.我国下列省中,人口密度差异很大,东部人口稠密,西部稀疏的是()

A.四川B.山东C.新疆D.台湾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9.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①资源总数不断扩大②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③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增长④人口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不确定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能进行定量计算,存在具体的数量

B.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往往低于其人口合理容C.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对制定该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D.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的极限人口数量

课后练习与提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图,回答1~4题:

1.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的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

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

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

2.下列地区与图中体现的情形最为吻合的是()

A.德干高原B.长江流域C.非洲东部D.西欧平原

3.影响图示人口与海拔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河流B.气候C.交通D.矿产

4.在热带干旱地区人口的分布常与图示地区相似,是因为地势较高的高原、山区()

①气候凉爽②资源丰富③降水较多④排水流畅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5.下列地区中属人口稠密区的是()

A.澳大利亚   B.东亚   C.北非   D.东欧

6.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密集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B.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非洲

C.世界上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亚州人口最多,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7.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_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右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8~10题:

8.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A.100亿、99亿

B.100亿、90亿

C.110亿、99亿

D.110亿、90亿

9.若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B.cba

C.ba≈cD.a≈cb

10.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正确的叙述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易的大小也有影响

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1~12题:

1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1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I、Ⅱ、ⅢB.Ⅱ、I、ⅢC.Ⅲ、Ⅱ、ID.I、Ⅲ、Ⅱ

13.读下图表,回答问题。

表1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生命障碍不利高温高温舒适低温不利低温冷金属粘皮

49℃29℃24℃21℃±3℃[来源:

ks5u]18℃10℃-20℃

(1)图1、图2和表1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和

(2)由表1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地区的原因是①           

②               ③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的影响,从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而影响的形成和发展。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有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14.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3:

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3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材料l反映出1990年一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2)根据材料2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并说明理由。

明问题。

例如,有些地区人口过密,劳动力过剩,就业发生问题;有些地区人口过稀,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影响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就涉及人口分布的问题。

因此,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3、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平原地带。

原因是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大,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而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一般来讲,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平原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