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3985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心内科论文-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医院的管理体系和人性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病人住院期间,不仅需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准确的了解和治疗,还需要对病人的性格和心理进行细致的照料和呵护.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病环境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从而促进病人病情的快速恢复,让病人家属能够更加满意和放心的将病患送进这些医院.下面是搜索整理的心内科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心内科论文第一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的疗效

  摘要:

目的探究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

方法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心内科常规性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感染、发热、低血压、室颤)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1%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的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内科临床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心内科推广及深层次研究。

  关键词: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随着我国社会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公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心内科中患者对常规性治疗药物的耐药性较大,并不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因此寻求高效的治疗药物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后供血量、供氧量急剧下降或者中断后,致使患者心肌细胞缺氧缺血的持续时间过长而发的心肌坏死。

据目前临床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每年增长约50万人次,该病的临床表现为胸腔持续性压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发热以及室颤等,甚至严重时会发心律失常及休克或者[1]。

本研究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此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

(1)均符合2017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2)均行CT或彩超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排除标准:

(1)严重肝肾及颅脑等脏器类病症的患者;

(2)对本研究药物有既往过敏史者。

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

研究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0.85.5)岁;梗死位置:

15例前壁、11例下壁、12例下后壁、11例前壁及下壁、7例下壁及前间壁、2例其他。

对照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0.55.6)岁;梗死位置:

12例前壁、13例下壁、11例下后壁、12例前壁及下壁、6例下壁及前间壁、3例其他。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均参与本研究,且自愿于知情书上署名,此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心内科常规性治疗,包含绝对性卧床休养,实时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开通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在患者精神紧张时给药安定,并在以上过程中采用阿司匹林行溶栓治疗。

治疗时间为10d。

  1.2.2研究组

  研究组基于对照组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剂量为5mg/次,1次/d,连续治疗10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感染、发热、低血压、室颤)发生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缓解,以及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50%判定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缓解迹象或者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50%判定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1%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注:

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的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注:

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并伴有粥样斑块性出血,形成血栓或动脉痉挛后,发冠脉管腔出现急性阻闭,阻断血流及心肌出现局部性缺血坏死。

在心肌梗死后左室腔大小、厚度及形状均发生变化,被称之为心室重构,以上过程会影响患者左心室功能。

心室重构是多种变因素融合而成,如左心室扩张及非梗死心肌部分肥厚等。

左心室压力升高后会相应增加心室壁的张力,增加了心肌梗死的风险性。

相关临床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阻塞症状发生后的18min,其心肌细胞及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坏死现象,在发生3h后患者心肌发生坏死的细胞及组织的数量占心肌细胞总数的70%左右,而在发生6h左右患者产生透壁性心肌坏死的几率明显较高,因此寻求最佳的治疗方式是医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相关临床研究中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且疗效甚佳,但该结论需进一步验证,因此本研究详加探究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在临床治疗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病情紧急发作、发展迅速、疾病的风险性较高以及居高不下的致死率等。

急性心肌梗死用药后主要依靠药物的作用预防及控制心肌梗死面积的扩张,缩减心肌缺血缺氧的范围,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阶段会合成分泌茶酚胺,而大量茶酚胺会升高患者血压,同时又增强心肌收缩力,致使心率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

以上影响均会加快患者心肌坏死程度[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1%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的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心内科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甚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在临床中富马酸比索洛尔为选择性较高的1受体拮抗剂,其药理作用为在心肌产生作用后遏制交感神经等的兴奋性,抑制儿茶酚胺的合成及分泌,平稳心率及血压,以此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力,以此起到降低心脏耗氧量的作用,因此增加冠脉的供氧量[3]。

本研究中可明显看出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主要原因为富马酸比索洛尔延长心室舒张期,增加心肌灌注量,避免心肌缺氧缺血的状况再次发生[4]。

与此同时其能有效平稳心率,缩减心室体积,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富马酸比索洛尔可上调受体,降低氧自由基的分泌量,同时抑制发心室重构的因素,避免发生该类现象[5]。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富马酸比索洛尔可抑制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减缓传导速度,并增加房室结的不应期时间,以此预防及控制患者发生心律失常,避免患者出现猝死现象[6]。

从表2可看出,在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发生感染、发热、低血压、室颤等的几率较低。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富马酸比索洛尔在1受体的介导下,产生抗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能递质,并抵抗心脏产生的毒性作用,以此保障心血管的正常功能,另外其还具有促血浆中肾素活性降低的功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液灌注量,以此改善或保障患者的心功能,并在降低患者交感神经的活性后,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室颤阈值,缓解压力的反射性,控制在儿茶酚胺介导下产生的低钾血症[7,8]。

从以上分析可表明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的临床药效持久性较强,血药时间较长[9]。

相关研究中报道富马酸比索洛尔的血药时间可持续2h左右,而3h即可达到抗压峰值,因此对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药的应用明显提升患者的冠脉管腔的再通率,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患者猝死[10]。

  综上所述,心内科临床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心内科推广及深层次研究。

  参考文献

  [1]任璐,罗伟刚.急性心肌梗死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与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治疗的临床对比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

62-63.

  [2].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4

(1):

18-20,25.

  [3]孟繁宇.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

166-167.

  [4]赵涛,乐静,李传静,等.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7,25

(1):

71-74.

  [5]赵琳.比索洛尔治疗快速型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实用医学杂志,2017,33

(2):

334-335.

  [6]黄文凤,余剑波,刘敏,等.伊伐布雷定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

(2):

151-154.

  [7]白志冬,刘丽华,党涛,等.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持续性房颤患者焦虑症及抑郁症的疗效观察.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22(5):

321-323.

  [8]侯剑.冠心病相关急性心肌梗塞急诊介入治疗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6):

948-950.

  [9]高楠,田祥,刘露,等.贝尼地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陕西医学杂志,2017,46(7):

942-945.

  [10]王子宽,杨竞肖,白宝宝,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CK-MB水平与患者Gensini评分相关性研究.陕西医学杂志,2017,46

(1):

121-122.

心内科论文第二篇:

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究

  摘要:

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易感部位及病原学分析进行研究为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研究2873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有关资料。

结果患者中发生感染345例,影响因素为心功能的级别、伴有并发症、住院的时间、年龄的差异等;最常见易感部位是上、下呼吸道系统、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检出病原菌411株;常见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250株(占60.8%)(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130株(占3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真菌31株(占7.6%)(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耐药性普遍较高,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程度均达到100.0%。

结论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关键词:

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影响因素;易感部位;病原学;

  Theinfluencingfactors,susceptiblesitesandetiologicalanalysisofinfectionsininpatientsofcardiologydepartment

  JIANYingRENKai-hanZHAOYiLIUWen-minPANChun-qiZHANGXing-wei

  TheAffiliatedHospitalofHangzhouNormal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Inordertoprovidebasisfortreatment,theinfluencingfactors,susceptiblesitesandetiologicalanalysisofinfectionweredetectedorconductedforinpatientsincardiologydepartment.MethodsAretrospectivestudywasconductedonthedataof2873inpatientsincardiologydepartment.ResultsAtotalof345casesofinfectionswereobservedincardiologydepartment,andtheinfluencingfactorsincludedcardiacfunctiongrade,complication,hospitalizationtime,age,etc.Themostcommonsusceptiblesiteswereupperandlowerrespiratorysystem,urinarysysteminfection,digestivesysteminfection,etc.411strainsofpathogenicbacteriaweredetected,and250strainsofGram-negativebacilli(60.8%)werecommonpathogenicbacteria.(Klebsiellapneumoniae,Pseudomonasaeruginosa,AcinetobacterbaumanniiandEscherichiacoliwerethemainpathogens),followedby130Gram-positive(G+)cocci(31.6%)(Staphylococcusaureus,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Enterococcus,etc.),31fungi(7.6%)(Candidaalbicans),andtheresistanceofpathogenswasgenerallyhigh.Klebsiellapneumoniaewas100.0%sensitivetomeropenem,imipenem,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andStaphylococcusaureus.ConclusionRationaldruguseshouldbecarriedoutaccordingtotheresultsofdrugsensitivitytest.

  多年来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率已有所降低[1,2],其中以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类别的重症心血管病患者因其免疫功能降低、基础类疾病、侵入性诊治措施的施行、住院的周期较长等诸多因素致使其患者极易引发感染[3],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病况的进展以及预后。

心内科住院患者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常伴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因其免疫功能降低、心功能减退、基础性疾病等极易发生感染致使其状况进一步的恶化,已严重的威胁患者的健康[4,5,6];其感染通常以细菌性的感染最为多见,致病菌的耐药程度日趋严重,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的核心问题。

为深入了解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易感部位及病原学分析,本文通过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有关性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本院2018年3月-12月,在医院进行综合诊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287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68例,女性1405例,年龄为33岁~78岁;其中发生感染的患者345例,均经过了临床医师诊断确诊,感染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所规定的诊断性标准与治疗方案的指南。

  1.2方法

  分析全部入选患者的相关临床类资料。

采集患者的中段尿、脓液、引流液、创伤的分泌物、深部的痰液、静脉血等;所有入选的患者均需应用统一的标准及方法,使用同一部位来进行标本采集,痰液的标本需经过连续2次以上的培养出同一种类型的致病菌,再结合临床的特点即可判定为致病菌的感染。

菌株的分离与培养应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之中第三版进行,菌株的鉴定均应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细菌鉴定仪VITEK2Compact进行鉴定。

运用K-B法,药敏试验的判定应严格的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LSI)2008年标准进行操作。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WHO细菌耐药监测网所提供的WHONET5.3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

  2结果

  2.1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心功能的级别、伴有并发症、住院时间、年龄的差异等。

  2.2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易感部位的分析

  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易感部位为消化系统感染28例(占8.1%),血液感染20例(占5.8%),下呼吸道系统感染115例(占33.3%),皮肤类软组织感染23例(占6.7%),上呼吸道系统感染101例(占29.3%),创口感染7例(占2.0%),泌尿系统感染45例(占13.0%),其他感染6例(占1.8%)。

  2.3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与分布构成

  2873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345例,检出病原菌411株;其中常见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250株(占60.8%),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130株(占3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等为主;真菌31株(占7.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表1)。

  表1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与分布构成比例

  2.4致病菌对常用抗菌素耐药性

  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均50%,对其余抗菌素的耐药性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均55%,对其余抗菌素的耐药性均55%;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均50%,对其余抗菌素(未检测除外)的耐药性均50%;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0.0%,对其余抗菌素的耐药性均70%,其中对青霉素100.0%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均50%,对其余抗菌素的耐药性均50%;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程度均达到100.0%(表2、表3)。

  表2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素耐药性(%)

 

  注:

-表示此项药敏试验未做。

  表3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素耐药性(%)

  3讨论

  心血管病患者其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出现感染,而且大部分患者并发有多种类的基础性疾病,其给发生感染提供有利的条件,该类患者多数年龄偏大,高龄的患者因机体抵抗力比较差,当细菌入侵时其发生感染的机率显著高于青年人,患者因长期住院接受带菌的操作、接触被污染的空气可能性明显加大,致使其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

  出现感染后时常涉及到多种类抗菌素的应用,因临床医师控制不理想以及致病菌的耐药程度普遍较高,致使其必须运用多种类抗菌素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多种类抗菌素的应用同时又进一步的增加致病菌入侵的风险,易造成重复性感染;再者因实际检查的需要时常应用侵入性的诊治方式,患者机体极易接触外界媒介致使感染发生[7,8,9]。

本研究结果显示,2873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345例,影响因素为心功能的级别、伴有并发症、住院的时间、年龄的差异;提示上述各指标均与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有关系;最常见的易感部位是上下呼吸道系统、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检出病原菌411株;其中最常见致病菌主要是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再者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等为主的革兰阳性球菌,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最少见,这与有关研究[10,11,12,13,14]相似;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普遍较高,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程度均达到100.0%;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普遍较高,临床要根据药敏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用药;早期采用有效的措施防控进一步减少感染的发生发展[15]。

  参考文献

  [1]陈贵艳,张秀义,勾建强,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

(2):

313-314.

  [2]曹美华,于水清.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5):

2270-2271.

  [3]吴殿水.2012-2013年山东省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社区感染者与医院感染者之间感染特征的比较[D].济南:

山东大学,2014.

  [4]钱九光,刘桂清,孙忠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