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4408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x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班级姓名:

考号:

班级姓名考号

鸡场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总分:

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仄歪(zè)  颓(tuí)唐    愧怍(zuò)  惟妙惟肖(xiāo)   

B、憧憬(cóng)   涎水(yán)  憎恶(zēng)  锐不可当(dāng)

C、疮疤(chuāng) 琐屑(xiè)    匀称(chèn)

   纷纷溃退(kuì)

D.笨拙(zhuō)   诘问(jí)   震悚(sǒng)     眼花瞭

乱(liáo)

2、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

敬意和同情。

C.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D.新闻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明周六贪玩忘记了做作业,周一在被老师批评,好面子的小明还是据理力争,不想被老师知道事情的真相。

B.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语文教师多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原因,是因为她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

B.热播剧《芈月传》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极为曲折传奇的人生故事。

C.玩微信的人每天要

花上大约两小时左右的时间聊天、发图片和看朋友圈。

D.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5、选出

正确的排列序号(    )(2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

让那清凉的雨丝,_____;让那安闲的雨丝,____;让那多情的雨丝,___;让那清脆的雨声,_______。

  ①排解你内心的烦乱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带走你身上的燥热        ④拨动你心底的弦

  A.①②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6、按要求默写。

(每空1分,共6分)

(1)在古诗文中抒写爱国情怀的名句有很多。

如   (人名)的(诗)文中的“   ”。

(2)劝他人要惜时奋进,可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洞庭湖水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依照下面的句子,仿写句子。

(提示:

可以“大海”“天空”为喻体,共2分)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如果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共6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       )国人,小说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最大成功之处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2)《朝花夕拾》是一部___________集,作者是__________。

书中说起作者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文章是《            》。

   

9、综合性学习。

(每题2分,共6分)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

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

国家

战争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

中国

约18,000,000至20,000,000

约3.48%-3.86%

朝鲜半岛

约378,000至483,000

约1.6%-2.06%

菲律宾

约557.000至1,057,000

约3.48%-6.6%

日本

约2,621,000至3,120,000

约3.67%-4.37%

(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你的结论:

                   

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

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

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

未来的“集结号”。

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

(至少用上1个成语)

你的感言:

       

二、文言文阅读

(一)《桃花源记》(共11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

复出焉,逐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各1分,共2分)

A、屋舍俨然: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各2分,共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12、根据意思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各1分,共2分)

(1)形容愉悦而满足的样子。

(              )

(2)形容由狭隘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敞亮。

(            )

13、桃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1分)

                        

14、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所向往的是怎样的一种理想社会?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9分)

(一)《旧书》(共9分)

①她微微佝偻着腰,一个一个办公室敲门。

大家都认识她,收旧报纸的老太太。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楼里,单位规定,这天,她可以上门收购旧报纸。

②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单位几乎每个人,都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平时看完了,就码在办公室一角,等着她上门来收购。

卖一次旧报纸,往往可以挣几十元,女同事拿去买零嘴,大家共享。

③她五十来岁,头发已经花白了,讲一口浓重的郊区方言。

每次来,她都会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布条,看得出,这些布条都是用旧衣裳撕出来的,她用来捆扎旧报纸。

另一只手上,拎着一杆小秤。

④“卖报纸!

”有人站在楼道里喊一嗓子,她就会立即从某个办公室跑出来,瞅一眼,一脸乐呵呵地应答着。

这么多年来,她就像一张旧报纸一样,穿梭在办公楼里。

她几乎能够认出这座楼里的每一个人,甚至谁多长时间,需要处理一次旧报纸,她都了如指掌。

⑤她躬着腰,将堆在办公室角落里的旧报纸,一摞摞搬出,理齐,码好,然后,用布条捆扎起来,一捆一捆地过秤。

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商贩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不同,过秤的时候,她的秤杆,总是往下垂,秤砣几乎要从秤杆上滑落下来,这样,报纸可以秤得重一点点。

没人在意她的秤,但她一如既往,要把秤让给人。

称一捆,她报个数,让你记下来,再称一捆,再报个数。

一捆一捆称完了,她会让你加一加,有多重?

而她自己,似乎从不记数,你告诉她多重,她就按这个重量,算账给你。

有时候,账里面有零头,大家就说算了,她却总是很认真地从包里掏出一大把硬币,一分不少地付清。

⑥她的实诚,使办公楼的人,都对她充满好感。

这也是她能够这么多年,可以上门收购我们旧报纸的原因吧。

⑦也有的时候,她会显得很小气。

比如每次整理旧报纸时,看到夹在报纸里的杂志,或者书,她都会将它们剔出来,单独捆在一起,过秤。

她说,书和杂志比报纸便宜一点。

有一次,我搬新办公室,整理物品时,我将一些旧书,扔进了旧报纸堆里。

正赶上她来收购旧报纸。

她将那些书一本本拣了出来,问我,这些书真的不要了?

我点点头。

她将书单独捆扎好。

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

她讪讪地笑笑,没有回答。

⑧那天,我们去郊区的一个山村采访,村支书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新建的村图书馆。

图书馆是一间民房改建的,书架上,整齐地码着一排排书。

忽然,看见有本书很眼熟,打开,扉页上写着我的名字,想起来了,是我上次搬办公室时处理掉的,再一找,另外几本也在。

我好奇地问村支书,这些书从哪来的?

村支书说,是村里的林老太太捐赠的。

她经常上城里收旧报纸,如果收到旧书,她就会留下来,捐给村里或者学校。

这几年,她已经捐了好几百本了。

⑨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收旧报纸的老太太,都会将夹在报纸里的书刊拣出来了。

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3期)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分)

班级姓名:

考号:

班级姓名考号

                                                

16.文章化大量的笔墨不厌其烦地描写老太太过秤、请人算钱、认真找零等情节,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

(2分)

                                                           

17.结合上下文,揣摩第⑦段中画线句老太太当时的心理活动,把它写下来。

(2分)

                                                          

          

18.最后写道“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

”结合全文分析“一丝羞愧”和“独有的香气”的含义是什么?

(4分)

                                                           

 

(二)《感人的礼物》(共10分)

(1)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

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2)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

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3)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

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4)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

少印象。

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

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5)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

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6)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

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7)“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

”老师问。

 

(8)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      、     。

 

(9)老师看了,微笑着道:

“给我讲讲吧。

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 

(10)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

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

“有没有吃饺子?

”他说:

“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

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

”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

是母亲。

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11)他对老师道:

“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

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 

(12)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

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

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13)“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

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

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

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 

(14)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15)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

“那第三件事呢?

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

 

(16)“不,一点儿也不浪漫。

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

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17)“发生了什么事?

” 

(18)“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

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

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

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

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

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

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 

(19)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

“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

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

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 

(20)是啊,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的弦律,荡起的涟漪久久挥之不去!

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

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

19、联系上下文,请在下面写出第(8)段内空缺处应填入的三个短语。

(3分)

                  、                 、                

20、为什么“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而“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

请结合全文说出原因。

(2分)

              

21、小说第(6)段能否删去?

请结合上下文说出理由。

(3分)

              

2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2分)

               

 

5、作文(共40分)

23、生活是一座阅览室,自然万物皆为书卷。

我们在生活中磨练与成长,点点滴滴,细细品味,总有一个人,一处景,一本书,一次相遇,一种陪伴……让我们有所感悟,总觉得无比珍贵。

请以“你无比珍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4、思念是夜晚的繁星,漂浮在追忆的天空。

有时隐隐约约,有时闪闪烁烁。

思念是春天的毛毛细雨,缠缠绵绵,淅淅沥沥,打湿了心的净土,催开了爱的山茶。

思念是一本厚厚的故事,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请你以“思念”为话题,写篇文章。

可以记叙见闻、经历,可以谈谈体验、感受,还可以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等。

要求:

(1)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不少于600字。

(4)书写分,请认真书写。

200

400

600

 

鸡场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

2、B

3、D

4、B

5、C   

6、

(1)举例: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 人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 失意则是一朵飘浮的淡淡的云 

8、

(1)奥斯特洛夫斯基  前苏联  保尔·柯察金

(2)回忆性散文集,鲁迅,《五猖会》

9、材料一:

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的决议

材料二:

示例:

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高达千万。

材料三:

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二、文言文阅读

10、A、整齐的样子。

B、妻子和儿女。

11、略

12、

(1)怡然自乐  

(2)豁然开朗

13、略

14、略

三、现代文阅读

(一)《旧书》

15、1老太太按惯例来收旧报纸,后来发现她把收来的好几百本旧书捐赠给村里或学校。

16、说明她是一个实诚(宽厚、善良)的人;同时与下文写其“小气”形成对比,使情节起伏有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哎呀!

他们都误会我了,认为我太小气,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们和村民有更多的书读啊。

18、一丝羞愧:

自己误解了这位老太太,还曾认为她很小气,其实是自己不如他高尚。

独有的香气:

老太太虽然贫穷,却把收购的旧书,捐赠给村里或学校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二)《感动的礼物》

19、1、母亲的饺子朋友的存折妻子的字条(母亲送饺子、朋友借给我钱、妻子留字条)

20、

(1)因为老师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

更重要的是老师注重内心的感动而不重视物质享受。

(2)因为老师给他的礼物是20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老

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他

21.不能删去。

第(6)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删去后文意不连贯,情节不够完整。

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