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060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94 大小:10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4页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4页
亲,该文档总共1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1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docx

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

1.全球因感染造成的死亡病例中,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腹泻、艾滋病、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性接近(D)

A50%

B70%

C80%

D100%

2.由于青霉素G、红霉素的广泛应用,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比例是(A)

A从1995年的5%增加到2004年的35%

B从1995年的35%减少到2004年的5%

C从1995年到2004年一直是35%

D从1995年到2004年一直是5%

3.在医院内感染中,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不包括:

(B)

A肠球菌

B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孢菌

4.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5.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C)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A尿路感染

B术后伤口感染

C肺部感染

D皮肤感染

6.不属于院内获得性肺炎常用的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是:

(D)

A半合成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B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

C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D头孢菌素+磺胺类

7.近年来医院内感染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和厌氧菌如难辩梭状芽胞杆菌的分离率显著增加,这些细菌常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耐药株分离率按高低顺序依次为:

(A)

AICU→普通临床科室→门诊

BICU→门诊→普通临床科室

C门诊→ICU→普通临床科室

D普通临床科室→门诊→ICU

8.(C)是最易引起绿脓杆菌发生耐药的抗生素。

A头孢拉定

B环丙沙星

C亚胺培南

D哌拉西林

9.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A)类抗生素。

A碳青霉烯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1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代码是(D)?

AMRSA

BVRSA

CVRE

DMDR-AB

11.MRSA肺部感染者可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

(D)

A使用呼吸机患者

B气管切开患者

C开放性创口患者

DMRSA尿路感染患者

12.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D)

A及时脱去手套

B及时脱去隔离衣

C及时进行手卫生

D以上都无必要

13.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A)

A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真菌

D支原体

14.什么是MDRO?

(D)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C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多重耐药菌

15.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D)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合理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16.万古霉素的抗菌特点没有下列哪项:

(D)

A对耐药金葡萄有效

B细菌对万古霉素不易产生耐药性

C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D对G-杆菌有效

17.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正确合理的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的产生

18.已经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时,应该明确(D)。

A是否存在感染

B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C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

D以上都对

19.青霉素类药物中,对绿脓杆菌无效的药物是(A)。

A阿莫西林

B羧苄西林

C呋苄西林

D替苄西林

20.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21.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72小时内

B36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小时内

22.氧氟沙星特点中错误的是(C)。

A广谱高效

B可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道、肠道等感染

C可用于儿科感染

D可口服

23.对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可首选下列哪类药物(A)。

A一代头孢菌素

B二代头孢菌素

C三代头孢菌素

D磺胺类乎

24.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描述有错误的为(A)。

A对G+菌作用甚强,大于第一、二代

B对G-菌作用强

C肾毒性甚小

D对β内酰胺酶稳定

25.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首选(D)。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乎

C大环内酯类

D万古霉素

26、克拉维酸主要作用为(C)。

A扩大抗菌谱

B增高MBC

C抑制β内酰胺酶

D减少耐药性

27、第一代头孢菌素特点中无(D)。

A对G+菌作用强

B对G-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

C对青霉素稳定

D肾毒性低

28.亚胺培南特点描述有错误的为(C)。

A高效、抗菌谱广

B常与西司他丁钠合用

C单独使用

D耐酶

29.对绿脓杆菌无效的抗生素是(D)。

A头孢匹胺

B头孢哌酮

C头孢他啶

D头孢唑啉

30.Ⅰ类手术(清洁切口),主要感染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等G+球菌,所以从药物抗菌谱考虑,应首选(C)。

A喹诺酮类

B第三代头孢菌素

C第一代头孢菌素

D氨基糖苷类

31.患者男6岁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有广泛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炎,青霉素皮试阳性,宜选用:

(D)

A氯霉素

B四环素

C头孢唑啉

D红霉素

32、按卫生部《围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Ⅰ类切口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为:

(A)

A术后24小时内停药

B术后48小时内停药

C术后用药3天

D术后用药7天

33.Ⅰ类切口手术(清洁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

(D)

A大肠埃希菌

B克雷伯杆菌

C绿脓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34.对细菌耐药率超过(C)的抗菌药物,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有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A10%

B20%

C30%

D40%

35.对细菌耐药率超过(B)的抗菌药物,应该慎重经验用药。

A30%

B40%

C50%

D60%

36.对细菌耐药率超过(C)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A55%

B65%

C75%

D85%

37.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A)以下,并进一步降低。

A60%

B65%

C70%

D75%

38.全院病原学检查标本有样必采送检率力争达到(B)以上,并进一步提高。

A50%

B60%

C70%

D80%

3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码是(A)。

AMRSA

BVRSA

CVRE

DESBLS

40.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代码是(C)。

AMRSA

BVRSA

CVRE

DESBLS

41.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码是(B)。

AMRSA

BVRSA

CVRE

DESBLS

42.产超广谱ß-内酰胺酶的代码是(D)。

AMRSA

BVRSA

CVRE

DESBLS

43.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多少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判定为医院感染(C)。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44.我院MRSA诊断时是指对以下哪一种药耐药(B)。

A环丙沙星

B苯唑西林

C万古霉素

D克林霉素

45.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B)例以上同种同院感染病例的现象称为医院感染暴发。

A2

B3

C4

D5

46.预防支原体肺炎应采取何种隔离措施?

(B)

A接触隔离

B飞沫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空气隔离

47.哪些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酶烯类均敏感(A)

A不产酶的葡萄球菌菌株

B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C产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

D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48.全世界第1株VRSA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

(B)

A2001年英国

B2002年美国

C2003年日本

D2004年印度

49.治疗MRSA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哪类类抗菌药?

(D)

A替考拉宁

B泰能

C美罗培南

D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生素

5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哪种抗菌药天然耐药?

(A)

A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

B万古霉素

C左氧氟沙星

D阿莫西林

51.“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决定将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利奈唑烷作为那类抗菌药物进行管理?

(A)

A特殊使用

B限制使用

C非限制使用

D不使用

52.“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决定将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作为那类抗菌药物进行管理?

(B)

A限制使用

B特殊使用

C非限制使用

D不使用

53.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规定是几天量?

(A)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54.鲍曼不动杆菌对下列哪类抗菌药不是天然耐药?

(B)

A第1代头孢菌素 

B第2代头孢菌素

C氨苄西林

D阿莫西林

55.超级细菌(superbug)并非科学概念,一般指PDR与部分MDR,没有确切定义,以下细菌属于此列:

(D)

AMRSA/VRSA,VRE

BMDR-PA,PDR-AB 

CESBL(+)+AmpC(+)肠杆菌 

D以上都是

56.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B)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A12 

B24

C36

D48

57.早期发现MRSA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不包含下列哪一项(A)?

A新入院的患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58.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以下正确的是(A)。

A首选单间隔离

B两人或者三人间

C不必单独设置

D可以同其他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59.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下列(D)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A气管插管

B深静脉留置导管

C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

D以上都是

60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除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B)

A不用实施手卫生

B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以上都不对

61医生在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时必须做到(D)?

A严格按照<<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手册》使用抗菌药物,正确采样,根据药敏使用抗菌药物

B严格掌握万古霉素等高档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

C及时开出“接触隔离”医嘱,并严格做好手卫生和接触隔离工作。

D以上都是

62.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针刺

B切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63.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

A一般预防

B标准预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6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65.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66.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戴手套

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不用戴手套

67.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68.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C)。

A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时间较长;

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时间较短;

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6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A)。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上述都不对。

70.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B)。

A性传播

B静脉吸毒

C输血

D母婴传播

71.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D)。

A处罚措施 

B强制措施

C行政拘留 

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72.《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C)

处理。

A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

B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

C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D毁形后卖掉

73.《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B)。

A用后灭菌

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C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74.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做到(D)。

A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C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D以上都是

75.接触传播的隔离标志为(C)。

A黄色

B粉色

C蓝色

D绿色

76.病区的隔离要求有(E)

A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B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C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

D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

E以上都是。

77.手卫生包括(A)。

A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B洗手

C卫生手消毒

D外科手消毒

78.卫生手消毒的原则是(C)。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79.医务人员在(C)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80.标准预防是指(D)。

A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B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C安全注射和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D以上都是。

81.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应对(E)耐药菌加强目标性监测。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D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E以上都是

82.外来医疗器械处理原则(A)。

A由中心供应室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B由手术室清洗、消毒、灭菌

C由供应商清洗、消毒、灭菌

D以上都不对

8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C)级。

A一级暴露

B二级暴露

C三级暴露

D四级暴露

84.针刺伤时处理原则(A)。

A流动水冲洗、挤血、碘伏消毒,必要时进行包扎;报告

B直接包扎伤口;报告

C流动水冲洗、直接包扎伤口;报告

D以上均不是

85.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属于(A)。

A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B属于生活垃圾,按生活垃圾处理

C属于放射性废物,按放射物要求处理

D以上均不是

86.如何发现诊断MRSA?

(D)

A新入院感染病人常规送标本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区别耐药菌是患者来时既有还是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

C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D以上都是。

87.MRSA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

(D)

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D以上都对

88.预防和控制MRSA的传播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措施:

(D)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以上都是

89.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以下不正确的是?

(D)

A应对感染MRSA病人采取单间或床单位隔离,床单位隔离患者在床边挂“接触隔离标识”。

  

B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感染病房。

C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

DMRSA肺炎或呼吸道定植者应立即转科或转院。

90.MRSA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包括(D)

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

B戴手套:

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

C穿隔离衣:

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D以上都是

91.可能增加手上100-1000个细菌的简单操作有:

(D)

A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给病人翻身    

B测量血压或脉搏

C接触病人的手\接触病人衣服或床单   

 D以上都是

92.通过手传播病原体的多个连续的要素是:

(D)

A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皮肤上,或已经在传播到了病人周围的物品上。

B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护人员的手。

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护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

C医护人员洗手或手消毒一定是不正确的或完全被忽略了,或使用的手卫生产品不适当。

D以上都是。

93.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措施不正确的是:

(A)

A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住院日应多于3天。

BI类切口手术前有感染症状的应暂缓手术。

C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或在手术当天备皮,备皮采用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

D按规定评估手术风险程度(NNIS分级),并登记手术术后感染。

94.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控制措施正确的是:

(D)

A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

B有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操作指南、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

C定期作病原学检查,在符合“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在4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

D以上都是。

95.留置导尿管感染控制措施不正确的是:

(B)

A严格执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

B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

C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

D定期作病原学检查。

96.关于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人工气道患者尽可能采取床头抬高30-45度体位,且尽可能采用无创通气。

B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C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道、雾化器,须灭菌或高水平消毒。

D以上都是。

97.医务人员在情况下都应当实施手卫生,不包括?

(D)

A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B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C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D处理清洁物品后

E摘掉手套后

98.下列哪些是造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D)

A大量抗菌药物使用

B长期住院

C严重基础疾病

D以上都是

99.随着抗生素使用种类的增多,感染的危险性增大,联合用药或频繁更换抗生素易导致耐药菌产生,从而发生医院感染。

因此:

(D)

A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制度。

使用权限开处方,原则上尽量选用窄谱抗菌药。

B、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验的结果。

C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D以上都是。

100.为防针刺伤,不正确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同其他医疗废物一同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

101.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菌的(B)

A.胞浆膜通透性

B.细胞壁合成

C.核酸合成

D.蛋白质合成

102.链霉素抑制细菌的(B)

A.细胞壁合成

B.蛋白质合成

C.叶酸代谢

D.DNA合成

103.异烟肼有效的是(C)

A.绿脓杆菌

B.破伤风杆菌

C.结核杆菌

D.大肠杆菌

104.氟哌酸(诺氟沙星)抑制细菌的(A)

A.DNA合成

B.蛋白质合成

C.RNA合成

D.四氢叶酸合成

105.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D)

A.白细胞减少

B.肝功能损伤

C.红细胞减少

D.肾毒性

106.氯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D)

A.耳毒性

B.心力衰竭

C.心律失常

D.骨髓抑制

107.氨基苷类抗生素中,抗结核作用最强的是(B)

A.庆大霉素

B.链霉素

C.卡那霉素

D.新霉素

108.青霉素有效的是(D)

A.病毒

B.支原体

C.衣原体

D.革兰阳性厌氧菌

109.利福平抗结核作用的特点是(B)

A.选择性高

B.穿透力强

C.抗药性缓慢

D.对麻风杆菌无效

110.只对浅真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B)

A.制霉菌素

B.灰黄霉素

C.两性霉素

D.克霉唑

111.临床治疗钩端螺旋体病首选(D)

A.红霉素

B.氯霉素

C.四环素

D.大剂量青霉素G

11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应首选(A)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抗组胺药

D.多巴胺

113.氨基甙类抗生素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是因为(B)

A.对尿道感染常见的致病敏感

B.大量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