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5130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ocx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人力资源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

张晓翠牛跃辉吴嘉平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要想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翻译人才,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对自身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要坚持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并不断改革和创新。

本文分析了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现状,主要研究了其课程定位和课程建设等问题,并针对客观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特点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中明确规定: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十几年的实验、实践证明,这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是符合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的。

尤其是随着21世纪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对外交流的加强,国家、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是仅仅要求他们掌握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译,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其它专业知识相结合,能够灵活运用与变通,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

翻译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能课,涉及到学生的英语词汇、语法、语言知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汉语水平等等,可以说是除了听力和口语表达之外的各种语言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有185所理工科大学设有外语专业,毫无疑问,它们也同样是培养外语人才的重要力量,然而,客观地说,到目前为止,翻译课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翻译课教学现状分析

1.优势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优势还是有的,因为学校的跨文理工的多学科知识氛围比较浓厚。

(1)文理工多学科,背景知识丰富

理工科类院校多学科的知识氛围浓厚,这一点从客观上来说,扩展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视野。

一般来讲,理工科类院校以理工科专业为主要特色,同时也设置一些其他的包括文史类在内的专业,这样一种情况无疑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文理工的多学科文化背景。

通过选修课、课外活动和讲座,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一些跨文理工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甚至与本校的特色专业紧密相关的一些翻译材料也会被教师引入到翻译教学中来,这些材料密切联系实际,实用性更强,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翻译课堂只采用单纯的语言文学类翻译材料的不足。

(2)教师与时俱进,学生耳濡目染

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历史至今只有较短的20几年时间,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年轻化,思想开放,与时俱进。

一方面,他们熟悉现代教学技术,对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录音、录像、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等课件的使用能够很好地把控。

另一方面,年轻教师在年龄、心理、个性上与学生较接近,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有亲和力,学生愿意接近他们、咨询他们,和他们进行交流,进而协助教学活动更好地展开。

而年轻教师也相对愿意接受学生的意见,这样,从客观上来说,可以及时得到许多真实的教学反馈。

另外,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以理工科为主导,注重实践的环境中,也会培养起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习和提高翻译技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翻译也是一种实践,须多译多练多实践,才有可能培养出良好的翻译直觉与能力。

2.劣势

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也有其不足,主要反映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材特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

(1)学科基础薄弱,人文底蕴不足

理工科类院校的外国语学院由于建院时间不长,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学科建设有待提升,与教学相关的硬件设施还不太完善,相关的英语期刊和图书不太齐全,国内外英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获取渠道狭窄,学校人文领域的讲座及活动缺乏。

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外语类院校与老牌文科院校相比,就显得人文底蕴不足,在这方面处于劣势。

(2)师资力量不足,仍需补充人才

一般来说,翻译课的教师在承担翻译教学任务的同时,多数还承担着其它的教学任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创新,会影响翻译课的教学质量。

特别是理工科类院校的外国语学院建院时间短,师资力量不足,能专门从事翻译课教学的教师更是有限。

同时,缺乏具有扎实的跨学科知识的教师,来讲授翻译课,甚至无法将学校的一些优势学科跟翻译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3)教材缺乏新意,特色有待加强

翻译教学应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然而,目前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课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点。

它们大多仿效外语类院校,采用传统的翻译教材,以文学翻译为主,教学示例亦比较陈旧。

换句话说,这些教材没有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会较多地从事如经济、科技、广告、商务等实用性翻译工作,所以,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同时,理工科类院校在利用本校的优势学科背景,组织教师编写跨学科的特色翻译教程,形成自己的体系,突出特色方面有待提高与加强。

(4)教学模式单一,需要大胆创新

目前我国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归纳总结较少,针对具体语言的就事论事的讲解较多,‘授鱼’多而‘授渔之法’少。

”教学理念较多的是简单仿效外语类院校和老牌的文科类院校,缺乏自身特色,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翻译教学模式落后,多数采取纠错法,即教师先讲解一些翻译技巧,然后由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翻译练习,教师再进行讲评,虽然偶尔穿插一些小组讨论、学生互评等活动,但总体上说,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发表意见和讨论的机会相对较少。

(5)课程设置欠妥,无法满足需求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的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学”与“用”严重脱节。

由于对翻译教学存在着“认知上的欠缺”,不少翻译教师并没有认真考虑市场需求,没有更多地、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翻译技巧训练,很明显,这种做法与服务作用日趋明显的实用翻译是脱节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课程设置若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就会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

三、课程定位

理工科类院校应结合本校跨文理工的学科背景优势及社会发展趋势,准确合理地定位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

1.以市场为导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些新兴的语言服务行业,如技术写作、编辑排版、多语翻译等等,已经进入到翻译企业的业务范围之中。

翻译企业的员工,尤其是职业译员,要想完全胜任这些工作,适应市场的需求和要求,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掌握一些过硬的翻译技术,如机器翻译、翻译记忆系统、术语管理系统、本地化软件工具等等。

据此,理工科类院校在定位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实施具体的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设置传统的口、笔译课程,更要设置翻译技能和翻译管理策略等课程,即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

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实现从原来的服务于英语教学到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的转变。

2.以优势为特色

目前,本着建设复合型院校的指导思想,一批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也在蓬勃发展,逐渐走向完善与成熟。

各大理工科类院校应该基于自己独特的理工科专业和行业背景,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注重科技翻译特色教学,设立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翻译课程,从而为培养有特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做出贡献。

四、对理工科类院校翻译教学的建议

针对以上所说的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可以从师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状况会直接影响翻译教学的质量,所以,加强师资建设是目前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师资建设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呢?

第一,要在专业知识方面对教师加强培训。

学校可以鼓励外语教师多参加国际、国内举行的各种与翻译教学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也可以邀请翻译方面的专家来学校定期举行讲座,为教师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教学经验的环境。

第二,要拓展教师的应用型学科知识。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要有更强的“行业意识”,懂得在翻译教学中融入和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跨学科知识,尤其是跟学校的主打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

2.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以教材为依托,由于很难找到理想的翻译教材,那么,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大纲自编适合专业教学的翻译教材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

这样的教材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体现一个学校的特色。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一些与本校主打专业相关的翻译训练,如,科技英语文献的阅读和检索、应用文体学、电力、能源等等,所有这些内容都可以使翻译教学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也更能突出翻译的特色行业优势。

另外,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人文知识相对比较缺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在教学内容上多增加一些人文、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视野,这些对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3.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越来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这些越来越成为每个教师的努力方向。

在翻译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亟需改进。

翻译教学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指导者、组织者。

这些教学方法都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评议中,可以尽量让学生互相评议,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有时,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翻译材料,然后,师生一起共同探讨最佳译文。

对敢于尝试新方法的教师来说,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问题式学习”来进行翻译教学。

“问题式学习”的核心理念是以“翻译任务——问题求解情境”为中心,以问题求解为主线,实现了教师、学生与翻译任务三者之间的平衡。

教师通过创建以真实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或仿拟的翻译活动体验真实翻译过程的复杂性。

就拿科技翻译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翻译案例,让学生去实践,去练习,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发挥指导作用。

译者可“根据翻译情境和目的建构翻译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形成专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获得智力启迪和实践真知。

4.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概念,即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

根据教育部2000年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笔译)的描述,“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

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翻译课在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充当着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此乃传统的教学翻译(TeachingTranslation);另一方面,应该指出的是,在翻译教学中,也应重视学生翻译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此乃翻译教学(TranslationTeaching)。

让·德利尔认为,“教学翻译是指为了学习某种语言或在高水平的实践中运用这种语言和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体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而翻译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习语言而进行的活动,而是要学习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如何运用语言传递具体内容。

张美芳认为“前者是通过翻译练习来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这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后者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其主要任务是系统地介绍翻译的基本知识,训练初步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虽然语言能力是翻译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具备语言能力又并不代表着可以进行翻译实践。

显然,传统的教学翻译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和未来就业市场的需要。

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设置应该是介于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之间的,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也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翻译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翻译人才,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对自身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要突出本校特色,突出本校优势,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上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不断改革和创新。

果真如此,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势必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5

[2]庄智象.翻译教学研究与改革[A].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3]吴春梅.论非重点大学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定位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

84-85

[4]穆雷,杨冬敏.从翻译企事业员工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

57-60

[5]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5

(1):

51-54

[6]罗世平.也谈21世纪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界,2000(3)

[7]杨晓华.基于问题学习的翻译教学研究——以MTI文化翻译课程为例[J].中国翻译,2012

(1):

35-39

[8]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

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中国翻译,2011

(1):

46-51

[9]让·德利尔.孔慧双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0]张美芳.中国英汉教材翻译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0

作者简介

张晓翠,女,河南省长葛市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翻译学。

牛跃辉,男,北京市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英语教育教学,教育心理学。

吴嘉平,女,河北省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翻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