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7075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2018-2019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阳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常温下,设pH均为5的H2SO4和A12(SO4)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c1、c2,则c1/c2是(     )

A.1   B.104    C.10-4    D.10-14 

参考答案:

2.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H2

D.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

A

解:

A.该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故A正确;

B.1mol苹果酸中含有2mol羧基,所以1mol苹果酸可

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B错误;

C.能和Na反应是有羧基和醇羟基,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molH2,故C错误;

D.

与苹果酸是同一种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3.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C

4.下列物质在水处理过程中肯定不会用到的是

A.KAl(SO4)2?

12H2O      B.Cl2       C.Ca(ClO)2      D.KNO3

参考答案:

D

5.最近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还存在着另一种“分子足球”

,它与

分子结构相似。

在高温和撞击后会释放出巨大能量。

下列对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是氮的同位素      B.

都是氮的同素异形体

    C.

中氮原子之间由共价键结合  D.

高温和撞击后应该生成

参考答案:

A

6.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I                图II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B.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II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

A

【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分析】A.化学反应时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

B.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

C.图I所示的装置没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

D.图II所示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答】解:

A.化学反应时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故A正确;

B.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故B错误;

C.图I所示的装置没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没有电流通过,所以不能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C错误;

D.图II所示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7.将Cu片放入0.1mol·L-1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3∶2   B 3∶5   C 4∶3   D 3∶4

参考答案:

A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氨气分子的电子式:

B.乙酸分子的结构式:

C.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

Fe2(SO4)3==2Fe2++3SO42-

参考答案:

C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3?

H2O

参考答案:

B

考点:

影响盐类水解

程度的主要因素.

专题:

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

根据铵根离子的浓度和水解的影响角度来分析,如果含有对铵根离子水解起促进作用的离子,则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如果含有抑制铵根离子水解的离子,则铵根的水解程度减弱.

解答:

解: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不考虑(水解)其他因素影响,ABC选项中铵根离子浓度分别比为1:

1:

1,D中NH3?

H2O部分电离;

A、氯化铵中,铵根离子的水解不受氯离子的影响;

B、硫酸氢铵中的氢离子对铵根的水解起抑制作用,导致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铵根离子浓度较大;

C、醋酸根离子对铵根离子的水解起到促进作用,导致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其铵根离子浓度较小;

D、NH3?

H2O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其铵根离子浓度最小;

综上NH4+的浓度最大的是NH4HSO4.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离子的水解的影响因素、弱电解质的电离,注意把握影响盐的水解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

10.对第三周期元素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负性:

Na>Mg>Al      B.第一电离能:

Na

C.还原性:

Na>Mg>Al      D.碱性:

NaOH

参考答案:

C

11.在平衡:

2CrO42-(黄色)+2H+

Cr2O72-(橙红色)+H2O中,溶液颜色介于黄色和橙红色之间。

若使溶液的橙红色加深,则应向溶液中加入的是

A.少量浓硫酸   B.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少量氯化钾固体   D.少量H2O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

若使橙红色加深,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增大氢离子的浓度,A正确;B.加入氢氧化钠,是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错误;C.加入氯化钾对平衡无影响,C错误;D.加入水平衡向离子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D错误,答案选A.

考点:

化学平衡移动

12.在有机物分子中,不能引入羟基的反应是

   A.取代反应    B.水解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C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A2(g)+3B2(g)=2AB3(g)在一定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C.钙和镁的氯化物溶液蒸发结晶出来的固体都是水合物,经焙烧得相应无水盐

D.用酸溶解金属铝时,溶解的速率与铝的纯度有关,纯度越高速率越大

参考答案:

A

14. 环扁桃醋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的功能,其结构简式如下图。

下列对该物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B.该有机物难溶于水

C.分子式为C17H23O3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反应

参考答案:

B

15.下列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Na+        B.Al3+      C.S2-        D.Cl-

参考答案: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NH3+C02+NaCl+H20=NH4CI+NaHCO3(晶体),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g水);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B装置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                                          

(3)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的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

应在      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        的洗气装置,其作用               。

(4)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NaHCO3的产率为                        。

参考答案:

每空均2分

(1)CaC03+2H+=Ca2++CO2+H2O   吸收从B装置中的试管内逸出的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越利于析出

 (3)A与B饱和NaHC03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除去C02中混合的HCl气体  (4)60%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

①N2(g)+2O2(g)=N2O4

(1)          △H1=-195kJ·mol-1 

         ②N2H4

(1)+O2(g)=N2(g)+2H2O      △H2=-534.2kJ·mol-1

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2NH3+NaClO==N2H4+NaCl+H2O

(2)2N2H4

(1)+N2O4

(1)==3N2(g)+4H2O(g) △H=-1048.9kJ·mol-1

 

18.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l)请回答图中甲池是一装置,其中OH-移向一极(填“CH3OH”或“O2”)

(2)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

(3)向乙池两电极附近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附近变红的电极为_________极(填“A”或“B”),并写出此电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4)乙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乙池的pH是________(若此时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500mL);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一(填序号).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

参考答案:

(1)原电池   CH3OH  

(2) CH3OH-6e-+8OH-===CO32-+6H2O   

(3) A 4OH--4e-===O2↑+2H2O   

(4)4Ag++2H2O=4Ag+O2↑+4H+

(5) 1   BD 

19.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

 CH3OH(g) △H1  (反应Ⅰ)

该反应的原料CO和H2本身都可作为燃料提供动力,已知这两种物质燃烧的

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

O2(g)=CO2(g)  △H2=-283kJ·mol-1 (反应Ⅱ)

H2(g)+

O2(g)=H2O(g)  △H3=-242kJ·mol-1 (反应Ⅲ)

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C-C

C-H

H-H

C-O

C

O

H-O

键能/kJ·mol-1

348

413

436

358

1072

463

CO的结构为C

O,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Ⅰ的焓变△H1=          。

⑵CH3OH(g)燃烧生成C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g)+

O2(g)=CO2(g)+2H2O(g) △H4

该反应的焓变△H4=           。

(3)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CH3OH(l)+

O2(g)=CO2(g)+2H2O(l)。

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    在上图的横线上标出a、b、c、d四个出入口通入或排出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参考答案:

⑴-116kJ·mol-1      ⑵-651kJ·mol-1     (3)①如图:

 

②CH3OH(l)+H2O(l)-6e-=CO2(g)+6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