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5765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docx

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

2010年政治理论部分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它的内涵,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学科,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个思想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研究和反对杜林主义斗争中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恩格斯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及他对世界统一性的理解。

2、恩格斯从理论与历史两个方面对辩证法作了系统的阐述。

他指出,辩证法实质上可以“归结为:

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3、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唯物主义前提,并在这个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认识的辩证法及其与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关系,他还提出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概念

3、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

(1)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存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

(2)      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2、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4、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如何理解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如何理解马克思指出: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

3、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

5、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1)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大代表人物是谁?

19世纪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标志是什么?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6、试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①两个必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②社会化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私有占有制便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恶性循环”的结果③“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④“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同“两个必然”的思想是统一的。

“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⑤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客观规律的同时,找到了推动这一客观规律实现的社会力量,这就是现代无产阶级

7、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整理和出版马克思的遗著特别是《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上2建立第二国际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重要著作,以及《致约.布洛赫》等一批重要书信,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8、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2、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9、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

“一国首先胜利论”理论的依据及其意义?

①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那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生和胜利。

②列宁指出: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由此就应得出结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③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的依据。

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大战,那么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则提供了冲破帝国主义战线、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机会。

⑤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学说,极大地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对本国统治阶级的主动进攻精神,给他们指出了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它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10、列宁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1、进行农业合作化。

2、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3、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

4、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

 

第二部份毛泽东思想

1、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革命领导权不同,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2、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革命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

1、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什么?

关于新民主义的政治,毛泽东指出,要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没收四大家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3、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

试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

①否认矛盾存在,就是否认辩证法。

各个社会的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同,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的矛盾中进行的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③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④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指出不同质的矛盾⑤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概括成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什么领导?

(辨析)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是通过党的正确理论和路线,以及正确的方针政策、正确的行动口号和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

党的作风建设

5、毛泽东总结的党的优良作风有哪些?

(辨析)共产党的优良作风: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6、为什么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3、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我国社会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4、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5、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7、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有哪些?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教育3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4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5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6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4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5民主原则

8、毛泽东思想三个灵魂是什么?

如何认识三大活的灵魂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辩证统一地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8、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9、独立自主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1、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本国共产党人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求外援为辅。

 

第三部分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发展道路,走适合国情的道路2发展阶段3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发展动力,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5外部条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6政治保证,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7战略步骤,想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8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9祖国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2、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

1、他强调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2、他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

3、他强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定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

☆3、试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到了首要的地位②社会主义本质包括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内容,十分重要③社会主义本质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理论上,这一理论大大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人民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实践上,这一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

一是指我国社会的性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指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

(9个方面,见书上195页)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括了:

1一个中心2两个基本点3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5依靠群众6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6、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

我国对外开放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有哪些?

对外开发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对外贸易2引进技术3利用外资4创办经济特区5走出去战略。

7、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   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1、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3、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既要坚持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重要政治制度,又要不断完善这些制度2、既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3、既要积极,又要稳妥4尊重和保障人权

☆8、什么是“一国两制”?

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①“一个国家”,即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一部分②两制并存③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④高度自治⑤长期坚持。

 

第四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1、最突出的变化是,它们吸收和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职能,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3、发达资本主义的产业结构和社会阶级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上层建筑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

2、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

(1)执政后党为什么迫切需要加强自身建设?

1、执政党执政后主要任务发生了变化。

2、党的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2)执政党必须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

1、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党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进一步树立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观念,牢牢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动摇,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3)敏锐把握先进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4)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党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

1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头脑中,要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2始终着眼于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3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2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三个代表”在理论上是一个整体,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简)6、集中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

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

内涵:

1着眼于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新要求2坚持把党的先进性同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3从执政党的角度,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同实现党的执政使命联系起来加以认识4提出了如何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思路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协调统一

8、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1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9、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

①加强党的思想建设②加强党的组织建设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④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⑤加强党的制度建设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五部分科学发展面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义是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2、如何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

它的基本内涵是:

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再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

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哪些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