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6603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知识更新题共14页.docx

知识更新题共14页

1、什么是森林资源?

简述森林资源的组成。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答:

狭义的森林资源主要是指树木资源,尤其是指乔木资源。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986年颁布《森林法》规定:

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等。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广义的角度,森林资源可以定义为:

“森林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和林地,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在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经营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地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非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以促进林业乃至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环境改善。

森林资源应该包括:

直接资源和间接资源。

(1)直接资源

①林地资源:

现实和规定将要用于种植林木的土地。

②林木资源:

成片或单株的树木,包括利用木材的树木和利用果、叶、茎、根等非木材的树木。

③林中其他植物资源:

除树木以外的其他植物。

④林中野生动物资源:

包括所有的兽、鸟、昆虫、鱼类等动物。

⑤林中的非生物资源:

水体、岩石、矿物等。

(2)间接资源

这部分资源主要是由于森林的存在而产生的环境、气候、观赏、旅游、森林文化等资源。

2、世界森林资源主要变化趋势有哪些?

答:

《2019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森林政策,开展植树造林,人工林面积持续增加,森林正由木材生产向多功能利用转变,森林可持续经营取得新进展。

但全球森林面积,尤其是原生林面积继续呈减少趋势。

    

(一)全球森林面积总体上继续呈下降趋势,但减少的速度变缓。

2000至2019年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730万公顷,但与20世纪90年代(1990-2000)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890万公顷相比,减少速度明显下降。

    

(二)全球人工林面积增速加快。

2000至2019年全球人工林面积每年增加280万公顷,高于20世纪90年代的225万公顷。

(三)全球原生林面积迅速减少。

受毁林开荒、择伐及其它人类活动影响,2000至2019年全球年均净减少原生林面积702万公顷,与20世纪90年代(1990-2000)全球年均净减少原生林面积387万公顷相比,减少速度加快。

(四)森林由木材生产向多功能利用转变。

自1990年以来,用于木质和非木质产品生产的森林面积减少了4046.9万公顷;用于水土保持的森林面积增加了4134.2万公顷,在森林总面积中的比重增加了1.3个百分点;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面积增加了9600万公顷;用于提供休闲、旅游、教育及宗教场所等社会服务的森林面积增加了约1.05亿公顷,全球森林向多功能利用转变。

3、中国森林资源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

森林可持续发展是在林业行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概念或理念。

它是林业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森林经营管理的理想目标。

它依次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②森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③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森林就是在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采用森林生态采伐和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手段、使得森林具备森林资源和环境可持续的理想结构,满足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和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实现森林生态资源最优配置,保障森林可持续发展。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统筹规划,科学实施,以抓好六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强化林政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持续的发展。

依据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情况,展望新世纪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将实现如下目标:

从现在起至2019年,新增森林面积3900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7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

从2019年至2030年,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43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从2031年至2050年,新增森林面积4400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88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4、简述如何由龄级划分龄组。

答:

龄级是整化了的年龄,在我国龄阶主要有4种,分别为20年、10年、5年和2年。

龄组可看成是龄级的整化形式,我国在森林资源调查统计中划分了5个龄组:

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

通常是把达到主伐龄的那个龄级或高一个龄级的林分划为成熟林;更高的龄级无论多少个均划为过熟林;比成熟林低一个龄级的林分划为近熟林;在近熟林以下,龄级数为偶数时,中龄林和幼龄林各占一半,如果龄级数为奇数,则多给幼龄林一个。

5、什么是法正林?

其优缺点有哪些?

答:

法正林是一种绝对同龄林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指某经营单位内绝对同龄林的集合,必须严格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1法正龄级分配

要求在一个森林经营单位内,必须具备各个龄级的林分,而且不同龄级林分所占面积完全相等。

这是法正林的主导条件。

根据这个思想引出了林龄空间的理论。

2法正林分排列

在森林经营单位中各个龄级林分所处的位置符合采伐与天然下种更新以及防风保护的要求。

就采伐条件来讲,最老龄级林分应靠近集材道路。

就有利于天然下种更新与防风要求而言,由老龄级林分向幼龄级林分的排列方向与主风方向相反。

3法正生长量

一个经营单位内各个龄级的生长量是相等的。

④法正蓄积量

且具备严格实现木材生产永续利用的森林。

优点:

法正林学说是用生长量来控制采伐量,这一理论和原则是正确的,是法正林学说理论的核心,实践证明,它是合理的、正确的,具有现实意义;法正林反映了采育结合、合理经营的观点。

缺点:

法正林主要针对有林地,即现有林经营管理和永续利用问题,对大面积宜林荒山荒地的林业规划以及更大地区、林区的规划,其理论本身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法正林强行定型化、模式化;法正林只是从森林的内部条件出发考虑木材的永续利用,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法正林是从现有同龄林组织经营出发,对如何发挥林地的自然生产力注意不够。

6、简述林班的概念、用途及区划方法。

答:

林班(compartment)是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

在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和生产管理时,大多以林班为单位。

因此,林班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土地区划单位。

区划出的林班及林班线,主要用途表现在便于测量和求算面积,清查和统计森林资源;辨认方向;护林防火及林政管理;开展森林经营利用措施活动及森林资源的多种经营。

林班的区划方式有三种:

即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和综合区划法。

①人工区划法

人工区划法是以方形或矩形进行的人工区划,林班的形状呈规整的图形。

林班线需用人工伐开,呈直线或折线状。

②自然区划法

自然区划法是以林场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山脊、分水岭及道路等作为林班线划分林班的方法。

③综合区划法

综合区划法就是自然区划法与人工区划法的综合。

一般是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加部分人工区划而成。

1、简述小班的特征、划分原则及划分条件。

答:

小班在内部具有相同的林学特征、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是林场内最基本的经营单位,也是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和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单位。

划分小班的原则是每个小班内部的自然特征基本相同并与相邻小班又有显著的差别。

这些差别表现在调查因子上。

也就是说,调查因子的显著差别是区划小班的依据。

划分小班的条件具体有:

权属、土地类别、林种、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龄级或龄组、郁闭度(疏密度)、林型或立地条件类型、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级)、林分起源、坡度级、出材率等级等。

2、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区域划分。

答: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部分,是管理自然的基本单位,自然保护区除了把保护看为主要任务外,应该把科研、教育、生产和旅游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以保护为主并和生产的长远要求密切结合起来的科学实验、生产系统和教育、旅游的基地。

为了达到上述多功能的目的,自然保护区一般应划分为下列3个区域:

①核心区

是保护区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地段,主要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保存最好的地方,是保护对象最为典型,最集中的地区。

这个区域严格禁止任何采伐和狩猎等,主要任务是保护,以保持其物种多样性,使之尽量不受人为的干扰,能够自然生长和发展下去,成为该区域一个遗传基因库,并可用作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研究和作为对照区监测环境的场所,但也只限于观察和监测,不能采取任何试验处理的方法,避免对其自然状态产生任何破坏,也可划出一定地段作对口教学和参观之用。

②缓冲区

一般应位于核心区周围,可以包括一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类型所占据的半开发的地段。

一方面可防止核心区受到外界的影响和破坏,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用于某些试验性或生产性的科学试验研究,但不应破坏其群落环境,如植物演替和合理采伐更新试验、野生经济植物的栽培和野生经济动物的繁殖和饲养等,也可在其中划出一些地段作观光游览的基地,以适应各方面的需要。

③实验区

缓冲区的周围最好还要划出相当面积的保护区,可包括荒山荒地在内,最好也能包括部分原生或次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用作发展本地特有的生物资源。

此外,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经营部分短期能有收益的农林牧业生产,建立人们所需要的人工生态系统,为当地或所属自然景观带的植被恢复和建立新的人工生态系统起示范推广作用。

必要时还可在缓冲区和实验区范围内,划出若干开放旅游的区域,旅游区应选择畸形地貌、林相优美、水面清澈的地区,同时,建立科普区,标本室,使旅游者得到休憩,同时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而且还可以受到一次科学知识和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总之,自然保护区在生态开发总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对不同区域应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方针,并有各自独特的任务和要求,能彼此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经营管理。

使发展成为以保护为主并与生产的要求密切结合起来的科学实验、生产示范和旅游的基地。

3、我国森林调查的种类有哪些?

答:

森林调查的种类多种多样,各类调查的方法、目的、内容等也有所不同。

在我国,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范围将森林调查分为3大类:

①以全国(大区或省)为对象的森林调查,称为“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原称为“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也简称“一类调查”。

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调查区域内森林资源的宏观状况,为制定或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提供依据。

②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对象的森林调查称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原称为“森林经理调查”),也简称为“二类调查”。

此类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县级林业区划、企事业单位的森林区划提供依据,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生产计划等。

③主要为企业生产作业设计而进行的调查称为“作业调查”,也简称“三类调查”。

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对将要进行生产作业的区域进行调查,以便了解生产区域内的资源状况、生产条件等内容。

4、国家一类清查的方式、目的、总体及资源落实单位是什么?

答:

国家一类清查是以定期对同一地域上的森林资源进行重复性调查的方式进行的。

调查的方法是以数理统计原理为基础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是设立在调查区域内的固定样地,有时也增设一些临时样地。

目的是为了掌握调查区域内森林资源的宏观状况,为制定或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提供依据。

一类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在国家林业局的安排布置下统一完成。

在调查时,一般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抽样调查的总体,如果有的省内森林分布、地形等条件差异比较大,可在省内设立副总体。

森林资源落实的单位(最小)是县或林业局.

5、小班调查的内容及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

小班调查基本内容就是将各种林分调查因子落实到每个林分中。

小班调查分别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小班按地类调查或记载不同调查因子。

小班调查记载的内容有:

(1)空间位置:

记载小班所在的林业局(县、总场、管理局)、林场(分场、乡、镇、管理站)、作业区(工区、村)、林班号、小班号。

(2)权属:

分别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记载。

(3)地类:

按最后一级地类调查记载。

(4)工程类别:

分别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与长江中下游等重点地区防护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其它工程填写。

(5)事权:

生态公益林(地)分为国家级或地方级。

(6)保护等级:

生态公益林(地)分为特殊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

(7)地形地势:

记载小班地貌、平均海拔、坡度、坡向和坡位等因子。

(8)土壤:

记载小班土壤名称(记至土类)、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A+B层)、质地、石砾含量等。

(9)下木植被:

记载下层植被的优势和指示性植物种类、平均高度和覆盖度。

(10)立地类型:

查立地类型表确定小班立地类型。

(11)立地等级:

根据小班优势木平均高和平均年龄查地位指数表,或根据小班主林层优势树种平均高和平均年龄地位级表确定小班的立地等级。

对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等小班可根据有关立地因子查数量化地位指数表确定小班的立地等级。

(12)天然更新:

调查小班天然更新幼树与幼苗的种类、年龄、平均高度、平均根径、每公顷株数、分布和生长情况,并评定天然更新等级。

(13)造林类型:

对适合造林的小班,根据小班的立地条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查造林典型设计表确定小班的造林类型。

(14)林种:

按林种划分技术标准调查确定,记载到亚林种。

(15)起源:

按主要生成方式调查确定。

(16)林层:

商品林按林层划分条件确定是否分层,然后确定主林层。

并分别林层调查记载郁闭度、平均年龄、株数、树高、胸径、蓄积量和树种组成等测树因子。

除株数、蓄积量以各林层之和作为小班调查数据以外,其它小班调查因子均以主林层的调查因子为准。

(17)自然度:

根据干扰程度记载。

(18)群落结构:

公益林根据植被的层次多少确定群落结构类型。

(19)优势树种(组):

分别林层记载优势树种(组)。

(20)树种组成:

分别林层用十分法记载。

(21)平均胸径:

分别林层,记载优势树种(组)的平均胸径。

(22)平均年龄:

分别林层,记载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

平均年龄由林分优势树种(组)的平均木年龄确定,平均木是指具有优势树种(组)断面积平均直径的林木。

(23)平均树高:

分别林层,调查记载优势树种(组)的平均树高。

在目测调查时,平均树高可由平均木的高度确定。

灌木林设置小样方或样带估测灌木的平均高度。

(24)优势木平均高:

在小班内,选择3株优势树种(组)中最高或胸径最大的立木测定其树高,取平均值作为小班的优势木平均高。

(25)郁闭度或覆盖度:

有林地小班用目测或仪器测定各林层林冠对地面的覆盖程度,取小数二位;灌木林设置小样方或样地估测并记载覆盖度,用百分数表示。

(26)每公顷株数:

商品林分别林层记载活立木的每公顷株数。

(27)散生木:

分树种调查小班散生木株数、平均胸径、计算各树种材积和总材积。

(28)每公顷蓄积量:

分别林层记载活立木每公顷蓄积量。

(29)枯倒木蓄积量:

记载小班内可利用的枯立木、倒木、风折木、火烧木的总株数和平均胸径,计算蓄积量。

(30)健康状况:

记载林地卫生、林木(苗木)受病虫害危害和火灾危害以及林内枯倒木分布与数量等状况。

林木病虫害应调查记载林木病虫害的有无以及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

森林火灾应调查记载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受害面积、损失蓄积。

(31)调查日期:

记录小班调查的年、月、日。

(32)调查员姓名:

由调查员本人签字。

小班调查的主要方法有:

①样地实测法。

②标准地调查法。

③目测调查法。

④角规调查法。

⑤回归估计法。

⑥航片估测法。

⑦卫片估测法。

6、什么是抽样调查?

简述简单抽样调查的具体步骤?

答:

抽样调查就是在调查对象中,按照要求的精度,随机(机械)的抽取样本单元组成样本,进行量测和调查,用以推算全林的调查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的工作步骤

①准备调查用的图面材料:

一般采用航空像片、地形图、林相图作为调查用图。

将调查总体的范围在图面材料上勾绘出来,并求算总体面积。

②确定样地的形状和大小:

森林资源调查多采用方形样地。

样地面积一般采用0.06-0.08hm2,林分变动大的或单位蓄积特别大的林区可用0.1-0.2hm2,幼龄林用0.01hm2。

③确定样本单元数。

样本单元数是根据抽样的允许相对误差限、总体的变动程度和可靠性来确定的。

④布点.将确定的样本单元数用网点板随机地布置在抽样总体内的工作。

⑤样点定位:

将图上布好的点落实到地面上的工作称为样点定位。

⑥样地设置和调查。

⑦外业调查材料的检查。

⑧内业计算和估计。

1.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既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又是开展国际间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之一。

它将促进科技工作者有更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使科技投入获得应有的回报,促进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国际合作的发展使各国法律制度在大方向上日益趋同,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步纳入有关国际协议的框架之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合作。

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害商业秘密的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答: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什么是诱助侵犯专利权?

答:

诱助侵犯专利权就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教唆、引诱、帮助他人对专利权所实施侵害的行为。

我国司法实践中往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8条规定: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将诱助侵犯专利权人按照共同侵权人来处理的。

应该说在很多情况下,诱助侵权行为可以构成共同侵权,但这仅仅是诱助侵权行为的一种情况。

诱助侵权实际应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诱助侵权行为人与被诱助侵权行为人存在意思联系,也就是事先有过沟通,这属于共同侵权; 第二,诱助侵权行为人与被诱助侵权行为人不存在之间不存在意思联络,属于无意思联系的数人侵权行为; 第三,尚没有或者难确定被诱助侵权人时诱助侵权行为人独立承担侵权责任。

后两种情况并不属于共同侵权的情况。

 4.新商标法对商标相似侵权行为认定有什么修改?

  答:

新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意义上的商标近似应当是指混淆性近似,即足以造成市场混淆的近似。

由于不同案件诉争标识涉及情况的复杂性,认定商标近似除通常要考虑其构成要素的近似程度外,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被诉侵权人的主观意图、注册商标与诉争标识使用的历史和现状等其他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认定诉争商标是否构成混淆性近似。

1.已经注册商标和原产地标记发生冲突如何处理?

答:

当发生冲突时,可采取以下方式处理,一种是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法规处理;一种是运用《商标法》将原产地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注册。

原产地标记与已注册商标在本质是一致的,均有区别商品来源的作用,均须具有显著特征,并且均不得与在先权利相冲突。

从实际工作出发,原产地标记的审查与注册商标的审查应是一体的,必须保证审查原产地标志与审查注册商标的不冲突,特别是使用的不冲突。

采取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统一,对于国家管理和权利人的利益保证,都是最合理、最实际的。

2.民间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有什么区别?

答:

民间文学艺术是特定民族或者世代居住于同一地域的特定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劳动中不断创作、积累而产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价值。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在一国国土上,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创作,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作品。

一般认为,它包括语言形式(民间故事、民间诗歌)、音乐形式(民歌、民间器乐等)、动作形式(民间舞蹈及戏剧等)以及用物质材料体现的形式(绘画、雕塑、工艺品、编织品等)。

所以,民间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主观概念性的东西.它需要一定的物理载体承载,也就出现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3.根据最新商标法的规定,驰名商标制度有什么改变?

答:

宣传禁用“驰名商标”字样。

新《商标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违反此规定的,根据第五十三条,“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罚款。

“驰名商标”原本是加强对较高知名度商标保护的一种法律概念,但长期以来,市场经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