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74260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八达岭镇人民政府

2011.11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成就2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业稳健发展3

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环境质量大幅改善5

四、城镇综合功能逐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5

五、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6

六、政府职能有效转变,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6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8

一、发展机遇8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9

三、结论9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

二、主要目标11

1、经济发展目标11

2、社会发展目标11

3、生态建设目标12

第四章发展空间布局13

第五章主要任务16

一、坚持旅游引领,加快经济发展16

1、统筹区域规划,促进八达岭大景区发展16

2、引入优质资本,推进高端旅游项目建设16

3、融合文化资源,培育长城文化创意产业17

4、发展沟域经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17

5、创新发展工业,推进新能源示范园建设18

二、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宜居城镇18

1、创新建设管理模式,构建新型农村社区18

2、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城镇承载能力19

3、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1

4、精细打造生态环境,营造宜居秀美乡村22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家园22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22

2、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3

3、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23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筑和谐人文环境24

5、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4

6、激发创新活力,打造服务型政府25

第六章规划的实施与管理26

一、规划实施进度26

二、规划实施管理26

1、组织落实,领导到位26

2、建立监测体系26

3、建立健全评估机制26

三、规划实施调整27

前言

《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背景下,依据延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和打造“三个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在延续建设“旅游休闲名镇、生态宜居重镇、现代农业强镇、循环经济示范镇”的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其内容是在全面总结“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充分分析未来五年八达岭镇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发展机遇以及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八达岭镇实际的指导思想、基本定位和主要任务,明确了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重点,制定了可行的政策措施。

规划期限:

2011年----2015年。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八达岭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依托八达岭长城优势,立足生态涵养产业区定位,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打造旅游休闲名镇、生态宜居重镇、现代农业强镇、循环经济示范镇”的工作主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镇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宜居城镇、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为主要任务,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经济总收入由2006年的5.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8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1.5倍,年均递增10.7%。

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707万元,实现翻番目标。

农村人均劳动所得2010年达到16050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30%。

详见图1-1。

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为全镇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业稳健发展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稳健发展。

(一)第一产业向特色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

“十一五”期间,以发展都市型农业为抓手,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村一品”初步形成,特色种植不断扩大。

果品、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规范,农民组织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技术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里炮红苹果和设施葡萄、小浮坨蔬菜、帮水峪香槟果等特色化、规模化种植发展迅速。

里炮果品取得有机食品认证,小浮坨的设施蔬菜、帮水峪果品获得有机食品转换认证,“香槟果”荣获中华名果殊荣。

八达岭农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二)第二产业发展注重低碳、环保、高效

“十一五”期间,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作为延庆新能源示范县建设的核心项目,中科院电工所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成功开工建设,镜场、实验楼进展顺利,高118米的集热塔主体即将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延庆县的地标性建筑。

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新能源产业示范园的发展思路,园区规划占地1000亩,国电华北公司光伏发电、1兆瓦太阳能应用示范园等新能源项目将入驻园区,为今后发展工业旅游以及新能源研发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业一枝独秀

“十一五”期间,凭借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

编制完成了《八达岭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积极配合特区完成了八达岭大景区和水关长城景区升级改造;固定资产累计到位资金18.6亿元,先后有探戈坞音乐谷、海航八达岭机场、长城天地、中科院电工所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等14个新项目入驻我镇。

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38.5万人次,完成旅游接待收入6239.7万元。

全镇80%以上农户从事旅游及相关各业经营,经济总收入的80%以上来自旅游服务业,旅游业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八达岭镇的主导产业(见图1-4)。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图1-42010年三大产业收入结构图(单位:

万元)

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镇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广泛推广垃圾分类,建成垃圾中转处理中心和垃圾焚烧炉,实现垃圾统一焚烧消纳。

大力开展绿化美化,绿化覆盖率达68.8%,人均绿地面积达816平米。

大力开展花园式单位、绿色村庄和环境优美村、生态文明村户创建。

注重节能环保,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节能灯、太阳能公共浴室和节能吊炕。

生态管护员实行网格化管理,生态环境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强化公共卫生监管,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职业危害事故。

镇域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居民环境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城镇综合功能逐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面落实镇域规划,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八达岭过境线、规划二路建成通车,110辅线应急线及规划一路、九路稳步推进,府前路公路边沟改造完成。

八达岭--康庄集中连片供水和“东水西调”工程稳步实施,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镇住宅小区集中供暖改造完成。

实施新农村“五+三”工程,完成路面硬化11万平米,绿化造林18万株,完成石峡、南元、外炮、三堡等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小浮坨、东曹营生物质秸秆气化站管道铺设,节能墙、改厕等工作顺利开展。

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岔道回迁楼、南元新村、程家窑新村建设,营城子旧村改造、东沟新村建设稳步推进,启动了八达岭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

五、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千方百计落实惠民政策,村民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

组织农民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序推进,参合率连续五年实现100%。

城乡居民养老、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低保救助体系更加完善。

全县第一家“爱心超市”在小浮坨村落成,镇级“爱心超市”、“温馨家园”与残疾人职康站正常运营。

有效落实粮食直补、农业政策性保险、绿色生态就业、生态林管护及水库移民、汽车下乡等强农惠农政策,累计为农民增收1566.8万元。

文教卫生服务顺利推进,群众生活更加便利。

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

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保障校园安全,中小学升学率稳步提高。

开展“学习型八达岭镇”创建活动,市级示范村校及实训基地、农民中专班有序运作。

完善村级数字影厅、文化大院、益民书屋设施,实现有线电视、政务网络村村通,综合服务大厅运行正常,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及利用。

连续举办三届乡村文化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八达岭镇志》和《八达岭文化志》编纂进展顺利,文化地标工程有序推进,地区特色文化品牌日益凸显。

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服务机制逐步健全。

六、政府职能有效转变,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

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加强食品、药品和卫生监督,安全生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

森林防火工作有序进行,五年实现“零”指标的阶段性成果。

公共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率逐年提升。

扎实开展“法治八达岭建设”,顺利完成“五五”普法任务。

有序推行信访代理制,强化领导包案制,群众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新建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及村级工作站运行良好,加大技防设施投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机遇

(一)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带来发展机遇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文件的意见》中指出,要将旅游业培养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将首都打造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并提出要“重点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三大生态廊带,即:

长城文化旅游产业带、永定河流域生态旅游廊带和绿色生态发展带、大运河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为推动八达岭镇旅游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同时,作为北京市首批旅游集散特色镇,通过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培育核心旅游产业项目、改造重点旅游景区,系统整合山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休闲服务内容,增强接待能力,满足多样化休闲度假需求,提升郊区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二)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带来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延庆县将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坚持高端一流标准,全面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绿色北京示范区”。

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要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八达岭旅游集散特色镇;在构建“一城、一川、两园、四带”的产业空间布局中,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带、长城探戈坞森林音乐谷均占有重要位置。

八达岭镇作为延庆县的窗口乡镇,农村经济水平、农民人均收入、财政收入均处于全县前列,在延庆县创建“绿色北京示范区”的带动下,八达岭镇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建设重点小城镇带来发展机遇

北京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旅游休闲特色镇、科技和设施农业示范镇、商务会议特色镇、园区经济特色镇和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等5类特色小城镇,已设立总体规模达到100亿元的小城镇发展基金,由政府出资引导撬动资金,投向本市42个重点小城镇。

八达岭镇作为本市42个重点小城镇之一,目标是建设旅游休闲特色镇。

除资金保障外,重点小城镇还将在产业布局、重大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人才、技术、信息等多个方面获得优惠政策,获得优先发展的机遇。

同时,八达岭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被列为市级建设试点,也将配套相关扶持政策。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看到推动八达岭镇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尤其是长城文化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低密度宜居环境资源需要进一步开发,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城镇建设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高端化程度不够,部分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尚未形成全镇发展清晰的主线;部分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发展差距依然存在;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干部视野还不够开阔、思想还不够解放,领导和推动工作的能力还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

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方式,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矛盾、破解发展难题。

三、结论

机遇和挑战并存,“十二五”期间,八达岭镇需要准确定位、明确发展主线。

要按照国际旅游休闲名镇的建设目标,以旅游引领产业发展,以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城镇建设,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发展社会事业。

要采取转向性战略,发展以旅游业为基础的消费性服务业,从区域、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来提高竞争力,以专业型企业和民俗户为基本单元集聚形成品牌,强化区域性核心竞争力的凝练,多方位、宽领域增加消费性供给。

加强区域合作进行“大旅游、大文化”开发,使之成为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建立更大的旅游消费服务业链。

通过产业融合实现综合性产业发展,通过创新创意,将产业链向纵横方向延伸。

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和八达岭镇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加大引导调控力度,集成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确保规划全面完成,为北京市旅游休闲特色镇建设探索新的路径。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八达岭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机遇,依据延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和打造“三个国际一流”的发展方向,立足生态涵养区定位,突出以人为本,以经济社会生态均衡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循环、低碳为载体,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加强新城镇建设,加大全镇综合改革力度,加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建立以旅游消费性服务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产业体系,将八达岭镇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国际旅游休闲名镇”。

二、主要目标

(一)经济发展目标

按照“以率先实现‘国际旅游休闲名镇’为建设目标,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思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全镇的经济实力,“十二五”期间,实现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人均劳动所得、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

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十一五”末的4:

18:

78优化到“十二五”末的3:

16:

81。

(二)社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改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进一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二五”期间,要保证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安全饮用水达标率和新农合参合率100%不变,实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80%以上。

(三)生态建设目标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确保生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0%、污水处理率实现100%。

“十二五”期间,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见表2-1

表2-1“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具体指标(%)

“十一五”完成情况

“十二五”预期目标

经济

发展

指标

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10.7

10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

36

10

农民人均劳动所得年均增长率

9.2

10

社会

发展

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

<0.2

<0.2

小学入学率、巩固率

100

100

安全饮用水达标率

100

100

新农合参合率

100

100

失业人员就业率

-

>80

生态

环境

指标

全镇绿化覆盖率

68.8

>70

污水处理率

100

10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9

>90

 

第四章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八达岭镇“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定位和建设目标,结合八达岭镇的产业现状、资源分布、区域定位和发展趋势,将其发展空间布局确定为“一核、两轴、三区”

一核:

中心城镇区建设,占地250.56公顷,是全镇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中心城镇区建设是八达岭镇“十二五”期间的核心工作,要加强城镇功能细化和完善工作,加强行政办公、科学技术、文教卫生、体育、休闲、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特色城镇居民社区研究,建设完善社区软硬件环境和条件。

在镇区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镇中心区公共服务及旅游服务水平,形成与旅游服务功能区互动互补的服务设施,打造游客与居民共享共融空间,给予游客融入小镇生活的独特体验。

两轴:

横轴,贯穿全镇的“110辅线”,纵轴,“妫川路”,两轴交叉于镇中心区西北角。

横轴东段贯穿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区,突出“长城文化”特色的景观建设;西段贯穿镇中心区及高端旅游休闲服务区,在道路两侧进行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

纵轴是高端旅游休闲服务区周边的主要道路,是未来旅游集散中心的交通主脉,要着重对道路及交通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为旅游集散中心落成奠定基础。

同时,在横纵两轴加大道路的绿化美化和景观小品建设工作。

三区:

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区、高端旅游休闲服务区、现代农业及新能源示范区

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区位于镇域东南部,主要功能为万里长城及长城防御体系的保护和展示、长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展、绿色生态屏障的培育与建设。

产业区建设要与八达岭大景区、八达岭长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紧密结合,产业发展以长城景观游览为主,发掘各种与长城文化、民族文化艺术有关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同时,区域以“探戈音乐谷、古长城、石峡关”三条沟域打造为辐射点,结合生态培育、旧村址改造,并根据旅游功能需要,配置完善旅游各项服务设施。

高端旅游休闲服务区位于镇域北部,该区域南临京张高速路,西接妫川路,主要功能为八达岭长城配套的国际性对外交流,旅游度假、会议、论坛等高品位的旅游服务设施以及区域的旅游集散设施的建设。

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高端战略资本,推进区域连片组团式开发,打造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养生健身等高端旅游休闲产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及新能源示范区涵盖外炮、里炮、大浮坨、小浮坨、帮水峪、石峡等村,通过发展特色林果业、现代农业、生态休闲度假等,形成与长城相依相伴的长城生态农业区域。

同时,依托延庆新能源示范园发展基础,构建低碳新能源示范综合功能区,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

第五章主要任务

一、坚持旅游引领,加快经济发展

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为基础的消费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引导其由传统观光旅游向高端休闲旅游升级,一二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均衡发展。

(一)统筹区域规划,促进八达岭大景区发展

镇域内编制的项目建设规划及各级各类专项规划和子规划要严格服从,主动与八达岭镇域总体规划以及八达岭景区各类规划对接,积极配合八达岭大景区的各项建设工作。

加快八达岭镇旅游服务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建设人性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建立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安全管理、旅游服务质量、服务人员培训四大服务保障系统,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八达岭镇旅游服务良好形象。

高标准推进旅游集散特色镇以及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规范镇域内景区间旅游引导标识,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旅游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八达岭大景区的和谐发展。

(二)引入优质资本,推进高端旅游项目建设

依托八达岭长城优势,打造自然、生态国际旅游休闲名镇。

以旅游集散镇、长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纽带带动旅游产品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依托长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发长城创意休闲、主题演艺、主题度假等产品内容,整体推出长城国际会展、长城文化休闲产品体系,形成长城国际会展、长城休闲度假品牌的产品支撑。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土地一级开发和储备工作,引入高端战略资本,促成金隅集团、IDG、北大青鸟等高端企业投资项目进驻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区、高端旅游休闲服务区,凸显旅游服务产业集聚效应。

完成探戈坞音乐谷、清凉盛景酒店、岔道古城开发、石佛寺高端酒店等重点工程。

(三)融合文化资源,培育长城文化创意产业

通过传承长城文化、挖掘民间文化,并与现代文化的表现方式和传播形式相融合,形成具有“八达岭特色”的文化事业,结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和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进程,以探戈坞的音乐文化、八达岭山庄的马文化等作为核心项目,并充分发挥其集聚、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整体推出长城文化休闲产品体系,使“文化事业”逐步上升为“文化产业”,打造“八达岭”长城文化创意品牌,拓展全镇旅游服务产业发展内涵,形成长城休闲度假品牌的产品支撑。

(四)发展沟域经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以“探戈坞音乐谷、古长城、石峡关”三条沟域打造为辐射点,结合生态培育、旧村址改造,并根据旅游功能需要,配置完善旅游各项服务设施,充实游客游览内容,拓展游客游览空间,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效益,其中,探戈坞音乐谷沟域主要进行路、电、水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石佛寺高端酒店项目顺利进行。

古长城沟域要围绕古长城文化拓展体验项目建设,培育东沟、南元乡村旅游业。

石峡关沟域要进行全面的生态修复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适量拓展休闲度假、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同时,要培育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

继续加大对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引进农业先进技术,集中力量建设小浮坨和里炮智能温室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促进果品、蔬菜等农产品的有机化,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实现农产品有机化生产经营,推动全镇农业向高效益、精品化方向快速发展。

在八达岭镇农业资源优势和旅游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助推有机农产品零售服务业发展,并结合农业观光、农业科普和农耕体验等项目,促进农业与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

(五)创新发展工业,推进新能源示范园建设

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为背景,重点发展以新型能源为主的能源示范工业,推进新能源示范园建设。

以中科院太阳能光热发电实验基地为龙头,推进国电龙源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进而推动大浮坨村西新能源产业示范园的规划项目落地。

大力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逐步将工业融入旅游服务业发展轨道。

二、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宜居城镇

加强城镇功能细化和完善工作,加强行政办公、科学技术、文教卫生、体育、休闲、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八达岭镇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按照A级景区标准,精细化打造大地田园风光。

加强特色城镇居民社区探索,建设完善新型农村社区软硬件环境和条件。

在镇区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镇中心区公共服务及旅游服务水平,形成与旅游服务功能区互动互补的服务设施,打造游客与居民共享共融空间,给予游客融入小镇生活的独特体验。

(一)创新建设管理模式,构建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要从经济、产业、社会伦理、环境等角度出发,注重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充分考虑农村住区特征;其次要引入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建设节能型住宅,全面构建“低碳社区”;第三,建筑风格要符合当地实际,契合当地特色,与万里长城和周围群山相互协调,塑造八达岭地域建筑特征。

改造搬迁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征求群众意见,讲清优惠政策,遵循搬迁程序,真正实现“农民群众得实惠、城镇建设得发展”。

充分发挥农民在推动城市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使更多农民成为有资产、有住房、有社保、有工作的新农民。

要继续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依据“节约用地、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效益最大”的原则,按照“先建后拆、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安置后拆迁”的工作方法,采用旧村改造迁村并点的方式实现向镇区、向中心村庄的人口集聚。

参照城市社区标准,统筹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新社区的服务功能。

“十二五”期间,结合八达岭地域特点,将完成涵盖营城子、程家窑、石佛寺、东沟、南园、西拨子、东曹营七个村的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

同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启动里炮等其余各村的农村社区建设。

(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城镇承载能力

“十二五”期间,要把增强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