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板块结构
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重农抑商是贯穿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始末的经济理念和政策
农业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为主
古代中国的经济
生产方式--------小农经济
官营手工业
经营模式--------民营手工业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附庸
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纺织业
主要部门--------冶金业
陶瓷业
商业场所------“市”的形成与发展
商业商业主体--------商帮的形成
商业都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贸易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
课题
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
难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教学过程:
课堂笔记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
1、原始社会时期:
(火耕),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2、商周时期:
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青铜的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3、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和并逐渐推广。
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4、汉代犁耕技术走向成熟:
西汉:
铁犁牛耕逐步推广,出现(耦犁)。
(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东汉:
使用技术。
5、唐代耕犁技术完善,出现了。
(转弯方便,可调节犁耕深浅,一直为后世沿用)
二、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
(一)水利工程技术成就
1、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长江流域成都的和黄河流域关中的。
2、汉代的水利建设:
关中农民创造,后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
(二)灌溉工具的革新
1、三国时期(曹魏):
马均改进技术(即龙骨水车,依靠人力踩踏翻车汲水)
2、唐朝创制了;宋代出现高转筒车。
(利用水力汲水灌溉,但宋代筒车可引低处水至高处灌溉。
)
3、明清时期出现了。
(依靠风力汲水)
三、中国古代基本的土地制度
(一)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其性质是:
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庶民和奴隶在封地上集体耕种,这种土地制度被称为“井田制”,又称“公田”。
(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1、主要是土地私有:
阶级土地所有制(最主要形式);个体土地所有制。
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
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
根本——生产力发展:
和的使用,出现了许多;
直接——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促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重要——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井田制、分封制走向崩溃。
2、土地国有:
屯田制(有军屯、民屯:
政府招募流民和士兵屯田,保障军需、促进生产。
)
制——北魏到唐中叶推行的土地制度,政府向农民授田,土地的主要部分不得买卖,受田农民要向封建国家缴纳租税和服役。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
(一)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二)、特点:
1、以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2、男耕女织,即和相结合,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能够勉强地自给自足。
(三)、评价:
积极性: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平,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是封建王朝主要的财政来源,在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单位。
局限性:
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逐渐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区别、联系:
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
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
在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期间,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
教后感
课题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标要求: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难点: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点。
教学过程:
课堂笔记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一、手工业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
(一)官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同时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开始出现。
在以前,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2、以汉代为例,官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1)垄断的行业:
将最有利可图、关系国计民生的,如:
煮盐、冶铁等收归官办。
(2)“工官”主办的皇家:
产品主要供和消费,生产规模大,分工细致,生产不计成本,代表着古代生产技艺的水平。
(二)民营手工业
特点:
民间私人经营,生产的目的主要为了交换。
(到明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
(三)家庭手工业
特点:
长期依附于中,产品基本供自己消费,体现自给自足的特点。
二、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一)纺织业:
1、原料的演变:
、、、。
2、成就:
社会(新石器时代):
纺织业已经萌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商代:
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西周时期:
妇女纺织生产被称为“”。
“国有六职”之一。
汉:
经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中国因此被称为。
以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为代表的丝织品技术高超。
后世都是沿袭汉代技术进一步发展。
唐代: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作坊兴起。
宋代:
棉花种植及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丝织工艺水平提高。
元代:
改进棉纺技术,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后期,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明清时期:
丝织业进入鼎盛。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纺织业发达的地区
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开始产生。
(二)冶金业:
1、青铜铸造业:
①时代晚期:
已经出土了小件铜器;朝能铸造青铜器。
②时代:
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
种类、数量急剧增加,工艺精湛。
以礼器为主。
夏商周称为“青铜时代”,是我国上古文明的代表性成就。
2、冶铁业:
①时期:
出现了铁器,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技术领先世界。
②汉:
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时期杜诗发明了,借用水力作为动力鼓风。
供风形式的演变:
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
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三)制瓷业:
1、原始社会:
制技术出现。
2、商代到东汉:
发展过渡到: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技术达到成熟阶段。
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烧制出白瓷。
3、唐朝:
制瓷形成两大系统。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极富盛名)
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青瓷。
唐朝起,瓷器经远销海外,这条对外贸易路线被称为“”。
4、宋代:
制瓷技艺大方异彩,出现一批名窑,产品质量名闻天下。
5、明清时期:
是全国瓷都;
明代彩瓷。
五彩瓷器成熟于明代
清代:
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发明,并在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清代还发明彩瓷。
明清时期中国瓷器更是大量销往海外,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17世纪始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
◆历程: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地位: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2、经营模式: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是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3、水平:
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是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教后感
课题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市”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历史概括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2、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教学过程:
课堂笔记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一、春秋战国以来的商业
时间
国内商业
对外贸易
春秋
战国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②出现了一些富商大贾,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③许多诸侯国的都城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
秦
1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客观上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如:
对商业活动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严格管理。
汉
出现了全国性的商业中心,但对城中的“市”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
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的开辟,中外贸易逐渐发
展起来。
唐
水陆商运发达,一些为商业服务的辅助性经营场所也相继问世。
如:
邸店(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柜坊(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早期银行雏形),还出现了飞钱(票券)。
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在
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
外贸易。
宋元
商业空前繁荣,主要表现为:
1宋代“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③北宋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对外贸易空前繁荣,海外
贸易的税收成为国家财政
收入的重要来源。
明清
①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大量城镇涌现并呈现为繁荣景象;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
④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徽商、晋商)。
由于统治者推行“海禁”
与闭关守国政策,对外
贸易逐渐萎缩。
二、“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市”——既可指商业活动,也可指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
(一)“市”的变迁
1、城中“市”的变迁:
宋代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对商业活动都有严格的时间和场所限制,且有官员严格管理。
如:
汉、唐的长安城都设有专门的“市”,市、坊分开。
宋代——城里的“市”突破了和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①空间上:
打破坊、市界限,市门内外都可贸易。
②时间上:
打破以前“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2、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六朝时——城郊和乡村形成了,政府对其也进行。
唐宋时——“草市”更加普遍,并演进成地方商业中心(市镇)。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的重要表现是,大量市镇涌现。
如:
苏州、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这四个市镇早在宋代已经成为四大商业名镇。
(二)城市的发展
1、职能的发展:
古代的大城市往往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著名的都市:
(1)汉:
出现了一些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
如:
长安、洛阳。
(2)唐:
出现很多繁荣的城市,如:
黄河流域——长安、洛阳;
长江流域——扬州、益州。
(有扬一益二之称,且扬州在唐后期出现了市,表明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间限制)
(3)宋:
北宋都城:
(又称东京、汴京)。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汴京的商业繁荣)
南宋都城:
临安(今杭州)
三、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发展概况:
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促使了古代的大量兴起;
2、地位命运: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和商人命运始终处于抑制之下。
3、城市性质:
城市的政治属性和官府贸易的政治目的都大于商业经济本身。
教后感
课题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
理解“重农抑商”
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难点: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课堂笔记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一、重农抑商政策——这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1、最早确立:
由战国时提出。
2、基本含义:
强调发展,限制和的发展。
(“重本抑末”)
3、目的:
直接: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根本:
安定人心和社会,确保赋税和兵源,以巩固封建统治。
4、表现:
①歧视商人;②发展手工业、商业;③对商业征收;④海禁政策等。
5、评价:
(1)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
①经济:
有利于人口的稳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
有利于安定,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
(2)在封建社会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
①长期抑商也不利于和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②到明清时强化了经济,阻碍了的成长和社会进步。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
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二、“海禁”与“闭关守国”政策
1、含义:
王朝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外国人来华经商贸易的政策被称为
“海禁”。
清朝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守国”政策。
(海禁是闭关锁国的表现。
)
知识链接:
明清时期民间私人贸易受到极为严格的限制,官方贸易则极为有限,具有垄断性质。
如,明朝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是“朝贡贸易”,不以盈利为目的;
清朝则开广州十三行一处进行对外贸易。
2、原因:
(1)根本原因:
基于。
(2)主要原因:
民族矛盾突出(明前期倭患猖獗;明清时期葡萄牙、荷兰等
西欧殖民势力侵扰中国东南沿海)
阶级矛盾尖锐(防止沿海居民勾结海外势力威胁统治,如清初对付台湾及沿海居民的抗清斗争)
(3)重要原因:
统治者愚昧无知。
(如,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国贸易)
3、影响(评价)
(1)积极:
一定时期内防御了入侵。
(2)消极:
妨碍了市场的开拓和原始积累,堵塞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渠道,从而阻碍了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缓慢发展
1、产生(出现):
⑴原因:
①根本;②重要
⑵概况:
时间:
;部门:
;地区:
⑶本质特征:
出现;
(表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2、清朝缓慢发展的表现:
地区、部门增多。
3、发展缓慢原因:
(1)根本原因:
的腐朽落后。
(2)主要原因:
明清王朝的和政策,使资本主义发展的资金、规模、市场、技术、劳动力等条件受到限制。
(3)自给自足的的阻碍。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农业和手工业想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当中。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