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83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docx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

对外贸易年度工作计划

(一)认真落实外经贸工作目标,抓好时间进度,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今年我区的进出口目标是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

10.4亿美元,实现外商直接投资6300万美元。

在目前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要完成这个目标,难度较大。

我们正将有关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部门,指标分解落实后,将对各乡镇和部门完成外经贸工作目标的进度,实行月统计、季分析、年考核的办法,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和调研,以确保完成全年出口目标。

(二)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一是引导企业合理测算出口成本,合理制定成交价格,坚持不亏损、有盈利的原则,多抓客户,力保现有的市场份额;二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市场结构,降低出口市场风险集中程度,在深度开发韩国、日本、美国、欧盟等传统出口地区的基础上,重点开拓中东、印度、俄罗斯和非洲等市场。

三是帮助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在海外设分销网络,提高境外资源的利用能力,努力推动传统产业向境外转移,重点抓好齐高塑胶有限公司与西召集团公司在尼日利亚、集团公司在印度设立境外企业的审批及有关扶持资金的申报等工作。

(三)抓进出口龙头企业和新增企业。

一是重点扶持和培育中份有限公司、集团、塑胶有限公司、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重点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实现龙头带动效应。

201X年,我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过千万美元的企业14家,这些企业201X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0306万美元,占到我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80%,因此,这部分企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区外贸整体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二是抓新增进出口企业,201X年我区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3家,实现进出口总值4901万美元。

今年,我们将继续抓新增进出口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抓新增进出口企业,壮大我区的外经贸队伍,增强我区外经贸发展的后劲。

三是抓加工贸易队伍。

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重点,力争201X年新增加工贸易企业10家,增强发展的后劲。

对加工贸易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及时帮助分析出口走势,分类指导,扩大出口。

适时举办新办加工贸易企业网上申报培训班,提高企业申报效率。

(四)全力扩大对外招商。

一是按照“深化日韩、拓展港台、突破欧美”的部署,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市区举办的境内外招商活动,大力引进外来投资。

二是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进行摸底分析,对相关行业国外大企业的投资重点、投资战略进行专门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利用外资的中长期规划。

三是充分借助省、市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设立招商办事处和韩、美、德、港、新经贸代表处等渠道,进一步拓展对外合作,积极开展招商活动。

建立外商投资项目协调机制,加强对外资项目的调度。

抓好重点项目领导挂包责任制和定期调度制度的落实。

将全区利用外资指标在分解的基础上,狠抓落实。

建立大项目促进机制,切实加强引进境外资金工作的督察力度。

对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由区主要领导召集有关部门举行联席会议;对投资5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由区分管领导召集有关部门举行联席会议,及时了解项目进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重点抓签约率和外资到位率。

建立利用外资月调度、季督察、定期通报制度,加大督察考核力度,督促各单位制定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引进境外资金工作关部门和单位切实抓好,确保正常进度和目标任务的完成。

实行项目专员制度,全过程跟踪服务。

对重点项目实行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按照“项目未获批,不能算落实;资金未到帐,不能算落户;项目没开工,不能算落地;项目没产出,不能算成功”的要求,对在谈、在建的重点外商投资项目实行每旬调度一次的定期调度制度,建立全区在谈、在建外资项目动态管理台账,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报上级协调解决。

努力促使项目早签约、资金早到位、早投产、早见效。

(七)坚定不移地优化外经贸发展环境。

一是在外经贸系统推行“首问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完善协作机制,实现联动互动,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制定兑现我区在对外招商工作承诺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因形势改变,而致使优惠政策不能实施的,及时进行修订,同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三是按照“认真、专业、务实”的要求,加强外经贸系统人员培养,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熟练、团结一心、作风扎实的外经贸队伍,为全区外经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附送: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摘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

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对策、外部环境、高校

我们已是步入大三的学生,感觉毕业、就业离我们越来越近。

为缓解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考研、考公务员,可是我们迟早还是需要就业,就业让我们手足无措,让我们感觉自己所学的东西太少·所以我选择了招聘之窗这门课,希望可以从中学到一些面试或应变能力的技巧。

通过这门课给我带来了很多感触,简单在这里谈一下。

从201X年起,普通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开始进入就业市场。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了。

大学生进入择业期以后就精心准备简历,主动搜集就业信息,不停地参加面试;学校、院系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国家也出台了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但事实上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却在逐年下滑。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是关系到学生家庭、学校办学、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转变,大学毕业人数逐年成倍增长,学生就业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错位,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和就业指导尚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大学生的入学率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涉及诸多方面,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社会、高校、毕业生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政府要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

引导和促进高校整合优势资源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

通过对高校的定期评估,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促使其提高办学水平、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美誉度,取得社会的认可,促进毕业生的就业率。

鼓励引导学生到基层、偏远地区就业,落实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紧缺,其就业岗位多,发展空间大。

政府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舆论上引导大学毕业生进入这个大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尽快建立全国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较为准确、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

这样,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省内外寻找自己的就业单位,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在各高校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使其逐步成为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二)毕业生要提高综合素质,转变观念。

说到学生,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要认真的反思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了。

为什么我们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扰?

当然,会有同学责怪学校条件等外部环境因素,我们客观地说,我们不否认外部条件所起到的影响,这将在下一个关于学校方面的讨论中提到。

现在,就说我们学生自己的情况。

首先是思想上,大学生一定要克服两种思想。

第一个是浮躁的思想,第二个是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在大学里养成的那种张扬个性、唯己独尊的思想一定要彻底的改掉!

以使自己适应社会。

那么企业想得到哪些素质优秀的人才呢?

我们怎样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企业欢迎的人呢?

1、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要明确自己的政治方向,使自己的政治生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统一。

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2、提高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

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在“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我们要认识清楚。

3、职业技能素质。

大学生要有职业理想,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是他们人生职业实现的精神支柱。

要有一颗赤诚的工作、事业之心,要有一颗爱岗敬业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和企业的培养!

4、文化素质。

企业都想得到博学多才的大学生,所以一定要充实自己的大脑,用有益的知识。

5、艰苦奋斗的作风。

大学生要发扬我们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

6、坚强的意志力。

要乐于干累活,要敢于吃苦,吃苦是人生路上必须经历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

总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比什么都重要!

是使我们赢得求职胜利的根本保障!

(三)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

高校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主动性。

始终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到学校各项工作中重要突出位置,落实“一把手工程”。

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将目标任务按院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人。

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将就业工作完成情况与单位和个人考核、奖惩挂钩。

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全校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重视专兼职业务人员配备和素质的提升,通过校内培训、外送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落实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将就业工作经费纳入校、院系两级财务预算。

高校应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及时调整、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

按照“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大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相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

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不管前面的路有多长多难,我们还是得继续向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为此,我们得努力,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毕业生,就应该拥有一颗年轻奋进的心、一个成熟的思考和一双能听别人善意提醒的耳朵、一份完善的自我准备。

为了工作,我们得自我准备,好学、谦逊、热情、积极、勤奋

第二篇: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摘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

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对策

从201X年起,普通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开始进入就业市场。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了。

大学生进入择业期以后就精心准备简历,主动搜集就业信息,不停地参加面试;学校、院系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国家也出台了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但事实上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和年底就业率却在逐年下滑。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是关系到学生家庭、学校办学、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本文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状的分析,提出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转变,大学毕业人数逐年成倍增长,学生就业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错位,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和就业指导尚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一)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不相适应

201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至201X年激增到532万人,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和择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长期以来,大学生都被国人冠以“社会精英”、“天之骄子”的称号,在这种大众意识的支配下毕业生的就业定位较高,在就业目的地的选择上多选择省会、东南部沿海等大中城市;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

不够理性的就业的观念制约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扩招致使部分高校硬件设施的投入、软件设施及师资力量的配备跟不上扩招的步伐。

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模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不足与社会需求人才要求相去甚远。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他们只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来设置专业,所以会有一些专业与社会脱节;或者不根据社会需求而过多招收某专业学生,因为没有市场需求,部分专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现状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政府统筹,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推进,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和就业指导已势在必行。

然而,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形式单

一、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的指导培训和效果不尽人意,还普遍存在对学生培训的时间短、层次低、针对性不强的特点。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

高校虽然在逐步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但因信息量小、时间滞后、地域性强等因素,还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信息遴选的需求。

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并未完全形成,部门分割管理严重。

虽然有网上招聘、求职等新的招聘形式,但多数仍采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集市式”的现场招聘会、供需见面会。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有的毕业生要十几次或几十次奔波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招聘会,寄送上千份材料,就业成本和难度加大。

突破就业信息

的地域局限,建立畅通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势在必行。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今后一个时期内,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涉及诸多方面,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社会、高校、毕业生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政府要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

1、把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国家要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把就业率考核纳入对各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设置评估的体系中。

引导和促进高校整合优势资源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

通过对高校的定期评估,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促使其提高办学水平、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美誉度,取得社会的认可,促进毕业生的就业率。

2、鼓励引导学生到基层、偏远地区就业,落实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紧缺,其就业岗位多,发展空间大。

政府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舆论上引导大学毕业生进入这个大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国家推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三支一扶计划”、今年初国家计划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大学生到村任职等举措,开辟了一条西部和基层引进人才的新途径,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就业环境。

3、尽快建立全国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较为准确、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仍是各高校举办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其他择业方式只是一个补充。

突出的问题是信息缺失或信息不对称,难以发挥较好的效果。

因此,政府应搭建全国性的就业信息平台,延伸到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校,各企事业单位,使企事业单位和大学毕业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及时、准确的供需信息,在大范围实现双向选择。

这样,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省内外寻找自己的就业单位,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在各高校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使其逐步成为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二)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

1、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学生就业

高校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主动性。

始终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到学校各项工作中重要突出位置,落实“一把手工程”。

对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全力抓好、抓细、抓实。

校、院系两级都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

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将目标任务按院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人。

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将就业工作完成情况与单位和个人考核、奖惩挂钩。

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全校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3、加强毕业生就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重视专兼职业务人员配备和素质的提升,通过校内培训、外送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落实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将就业工作经费纳入校、院系两级财务预算。

完善由

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等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积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形成“责任明确、措施有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4、发挥导向作用,加强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质量

高校应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及时调整、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

按照“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大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还应在学生专业选择上进行改革,即学生入学后,不急于定专业,按大专业安排基础课,待到第

三、第四学年时,由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

这样,既可避免学生入学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也可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

(三)毕业生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诚实守信

1、提高素质

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利用第一课堂的学习,加强对自己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并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将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且富有特色的创造性活动作为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以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积极健康的个性。

同时,努力争取获得各类从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2、转变观念

大学生要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多元就业的观念。

现在,有很多中小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从用人单位的结构看,大型企业处于转型期,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所以对人才需求量不会很大,而国家公务员也要通过考试才能跨过门槛。

与之相对应的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发展迅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3、诚实守信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队伍中,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守信用的占了绝大部份,但也有一部分不求实际地讲条件,讲待遇,强调实现自身价值,但唯独不讲信誉,对待工作朝三暮

四,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有的连招呼都不打,既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工作,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已对部分大学生的诚信提出了质疑。

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建立每个人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信用档案,任何个人在任何一个地区的奖惩,违法,违纪,不守信用的行为都将被记入信用档案,作为用人单位在使用时参考。

这样,既对诚信度高的优秀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了支持,又对诚信度低的人员进行了约束。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

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

关于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关于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同时,由于农科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农科大学生的就业问

题更为突出。

通过对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的主客因素的分析,结合农业院校自身的特点,提出解决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科类;毕业生;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各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扩

大,毕业生人数凄创新高,从201X年到201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总数从118万人增长至6ll万人,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在专业、学历、地

域等结构上矛盾突出。

受农业产业发展缓慢以及农科专业建设较慢等

诸多因素的影响。

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就业渠道

相对狭窄,毕业生进入县乡两级农业系统的人员比例大幅度f降,用

人单位质最不高、待遇偏低,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等问

题都不同程度的突显出来。

无论是从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考

虑,还是从“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高度出发。

解决好农科大学

生就业问题意义重大。

1影响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1.1主观因素

1.

1.1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心理存在偏差。

农科毕业

生在选择所向往的职业时.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大中型公司排在前

位.而选择到县乡民营单位的很少。

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观望心

理、自卑心理、虚荣心理等,这些都影响了毕业生的正常择业。

1.

1.2农科大学毕业生对农业认识不够深入。

存在一定的偏见。

对农

科专业信心不足,专业思想不牢固,出现“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的

现象,即使是来自农村地区的毕业生也不愿回到家乡去建功立业,从

而影响就业。

1.

1.3目前很多农科大学生就、匝期望值过高,择业时往往看准一些高

薪岗位,向往沿海发达的城市,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待遇不高的

岗位,一些基层艰苦工作,许多大学生不去应聘。

1.2客观因素

1.

2.1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发展

相对缓慢.严重制约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

使农业行业吸纳毕业

生的能力低下。

1.

2.2农科专业毕业生就此首先面向的是基层.而在市县以下的基层

单位,因为机构精简,进人指标有限,而且要通过各种公务员考试,农

业科技人才引进难度大。

1.

2.3农科毕业生基层就业措施不够配套.吸引力不强。

作为农业院

校就业市场广泛存在的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收入水平与中心城市和

发达地区相比差别较大,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一些中小仓业特别是非

公有制企业还存在用工不规范等问题,挫伤了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

1.

2.4缺乏较为宽容的创业环境。

社会对农科毕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