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8808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芜湖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与应用

1.看看谁写的字更好看。

请你根据拼音,用规范的字体在方格内正确地书写出汉字。

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wù地耸立在岩石中,上面长着cēncī不齐的矮树丛。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xuàn。

【答案】兀参差眩

【解析】试题分析: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眩”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下面的字形和加点的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实在不能嗔(chēng)怪有些外行人批评: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B.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téng),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

C.那朵红莲,被烦密的南点,打的左右敲(qī)斜。

D.我的手指搓捻(liăn)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改为,嗔(chēn)怪;欹斜。

搓捻(niăn)。

点睛: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字形。

遇到形声字或会意字,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

3.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将下面的名句填写完整。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诚子书》)

②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

【答案】

(1).

(1)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2).②归雁洛阳边(3).③不知何处吹芦管(4).④便引诗情到碧霄

...............

4.名著阅读

《西游记》第1至第7回,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8至第12回写唐僧,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事件由来。

全书故事引人入胜,如在《三借芭蕉扇》中,人物个性鲜明。

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认为“进退两难”,深为取经前途担忧;猪八戒想“拣无火处走”,其一贯的“___________”想法再次冒出;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孙悟空身世和大闹天宫

(2).西天取经(3).散伙(4).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以考促读。

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5.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某班响应学校号召,决定成立文学社,开展多项语文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在下面句子中两处需要重读的字或词下面加上“·”。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用表示停顿时间长短的符号∧、▲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处停连。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些老人挺不住…

(3)下面是小明写的读书心得中的一段文字,画线部分有语病,请你帮助他改正,并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①我之所以喜欢人笔记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在于屠格涅夫对大自然风光的精彩描写。

②屠格涅夫那生动形象的描述激起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勾起了我对暑假生活的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每每读到诸如“我坐在一片白桦林里,秋天的天气有点怪,一会儿阳光普照,一会儿又下起了小雨……”这样的句段时,我都会有一种想放声朗读的欲望。

(4)班级将编辑班刊,特向全班同学征集富有文学意味的班刊名称。

请写出你取的刊名,并说明取名的理由。

①刊名:

②理由:

(5)下面是文学社长小红在班级组织的一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请你简要概括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

项目

阅读情况

阅读方法

人数

经常

偶尔

从不

浏览

抄词句

作批注

写摘要

写心得

不做笔记

50

26

16

8

20

11

2

2

1

14

 

【答案】

(1)示例: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合理即可)

(2)示例: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些老人∧挺不住……(合理即可)

(3)①“之所以”和“的主要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②屠格涅夫那生动形象的描述激起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勾起了我对童年时代的暑假生活的美好回忆。

(4)①要文雅,富有文学气质;②合理即可。

(5)班级大多数同学阅读过课外书,但阅读方法有待改进。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

(1)考查对朗读技巧的掌握。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句为了强调说话者,所以把第一个“我”和第二个“她”重读。

(2)考查断句的功夫。

“今年的春天”与“来得太迟”很明显此处的停顿的时间短。

而为了强调“有些老人”的“挺不住”,所以停顿的时间要稍长一些。

(3)①句式杂糅。

去掉“之所以”或“的主要原因”即可。

②语序错误。

“暑假生活”与“童年时代”对调即可。

(4)写出班刊的名字,并说明取名的理由。

刊名要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

还要要文雅,富有文学气质。

(5)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

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为陈述对象。

找到“阅读情况”“阅读方法”项目,通过比较可分析出班级大多数同学阅读过课外书,但阅读方法有待改进的结论。

二、阅读与表达

母亲的药费

老母亲病后,药费开支越来越大,我在机关上班,挣的也是有限的几个钱,每月为母亲买药已成了不小的负担。

那天,乡下的大哥进城来了。

他主动提出要与我分担母亲的药费。

我一听就急了,当年为供我上大学,大哥多次忍痛放弃了当兵、招工的机会,自愿留在老家务农照顾二老。

如今,我整天体面地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享福,大哥却像头老黄牛一样在老家默默地劳作,替我尽孝。

再让他分担老人的药费,我怎能心安!

大哥见我急了,红着脸喃喃道:

“俺如今也有钱了......”没等大哥说完,妻子抢过话头:

“你有

钱是你的,俺有公费医疗本,买药不用花自己的钱……”听到这话,大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月末,我回家给母亲送药,到家后母亲对我说大哥已给她买药了。

我埋怨母亲怎能让大哥花这个钱,母亲含着泪朝我摆了摆手:

“唉!

你们都是孝子啊…那天你大哥从城里回来后,找人打听清楚了公费医疗是怎么回事了。

你不愿让他花钱是好心,可你想过没有,对老人尽孝的事,大哥的落到兄弟后面他该是什么样的心呀……”

为了不让大哥负担母亲的药费,同时也解除他的内疚心理,在妻子的建议下,我拿出了2000块钱交给母亲,向她说出了妻子的“计谋”,母亲含泪点头。

第二天早晨,在我回城前母亲强作欢颜将我和大哥叫到床前,说:

“那年俺有一对值钱的手镯,这年头也不时兴了。

前几天俺托人卖了2000块钱,给俺买药先用这钱,往后你俩也别给俺买药花钱争执了……”母亲的话没说完,大哥将嘴角的劣质烟猛吸了两口,脸庞上滚落下两颗硕大的泪。

回到城里,我脱下外衣到洗漱室洗脸,听到外屋的妻子一声惊叫。

原来她从我外衣的口袋置提出了一大把面额不等的票子,我接过来数了数,整整500元。

闻着票子上那熟悉的劣质烟味,我泪如泉涌,这是大哥偷偷放进我口袋里为母亲买药的钱呀......

(作者李燕翔,有删改)

6.文章的标题是“母亲的药费”,说说以此为题的好处。

7.文章前面写大哥“红着脸喃喃道:

俺如今也有钱了……,”,后面又写大哥“将嘴角的劣质烟猛吸了两口”“票子上那熟悉的劣质烟味”,这样写矛盾吗?

为什么?

8.文中的“我”每月为母亲买药已成了不小的负担”,为什么还要争着与大哥付母亲的医药费?

【答案】6.“母亲的药费”是文章的叙事线索,把文中的人和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母亲的药费”写出了子女的孝心和亲人之间的关心。

7.不矛盾。

大哥之所以这样说,只不过是要为付母亲的医药费编造理由,体谅兄弟,以尽孝心;文章两处写劣质烟,说明大哥并不是真的有钱。

这样看似矛盾的描写,体现了大哥对母亲的孝心和对兄弟的关心。

(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8.要点:

(1)弥补当年为“我”所做的牺牲,对大哥感恩;

(2)用行动尽孝心(意思对即可)

【解析】

6.试题分析:

考查文章标题的的作用。

通读文章,全盘把握。

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

内容上:

“母亲的药费”写出了子女的孝心和亲人之间的关心。

结构上:

“母亲的药费”是文章的叙事线索,把文中的人和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点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

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为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

7.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首先要亮明观点:

不矛盾。

然后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解释原因:

大哥之所以这样说,只不过是体谅兄弟,以尽孝心的;写抽劣质烟,说明大哥并不是真的有钱。

看似矛盾的描写,实际上表明了大哥对母亲的孝心和对兄弟的关心。

答此题一定要读懂具体的语境内容,仔细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不能断章取义。

8.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重要情节作用的把握。

读懂上下文后再作答。

“我”不宽裕,可还要争着付母亲的医药费,这是因为要弥补当年哥哥为“我”所做的牺牲,也是在用行动尽孝心。

答此题最好答出两点:

一个是对哥哥的感恩,一个是对母亲的尽孝。

油烛

蜡烛说道:

“我的光比油烛的光亮,燃的时间也更长一些。

我的位置在大厅里有罩的烛架上,在银烛台上!

“蜡烛那样的生活一定很美好!

"油烛说道,“我不过是油烛罢了,我只能留在厨房里。

话刚说完,所有的蜡烛便被拿走了。

不过油烛也一块被拿走了,夫人用娇巧的手亲自拿着它,把它拿到厨房。

那儿有一个小男孩手提着篮子,篮子里装满土豆,里面还有一两只苹果。

这都是善良的夫人给这个穷苦孩子的。

“再给你一支油烛,我的小朋友!

”她说道,“你的母亲要坐在那里工作到深夜,她用得着它!

这家人的小女儿在一边站着。

在她听到“到深夜”这几个字的时候,她高兴地说道:

“我也要杲到深夜!

我们有舞会,我会戴上大蝴蝶结的!

她的脸多亮啊!

那是欢乐。

见到她这副样子我真幸福!

”油烛想道,“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肯定永远再也见不到了!

“现在我去哪儿?

”油烛想道,“我要到贫苦人家里去,这里连一只铜烛台恐怕都没有。

而蜡烛要插在大厅的银烛台里,看着那些最高贵的人。

为最高责的人照明该是多么美啊!

油烛来到了穷苦人家。

一个寡母带着三个孩子,住在富人家对面的一间低矮的屋子里。

母亲说道:

“这是一支很好的烛!

它可以一直燃到深夜。

”油烛被点燃了。

呸!

呸!

“它说道,“她拿来点燃我的火柴,气味刺鼻!

在富人家里,是不会用这些来款待油烛的!

那边的蜻烛也都点燃了,烛光射到了街上。

一辆马车隆隆驶来,载着身穿华责衣服的客人参加舞会。

这时,贫苦人家最小的孩子进来了,这是一个小姑娘。

她搂着哥哥姐姐的脖子,悄悄地说:

“我们今天晚上吃热土豆!

她的脸发出幸福的光亮,烛光正射在她的脸上。

她脸上露出的欢乐和幸福,和富人家的小姑娘一样。

油烛想道:

“这边的小孩也同样这么高兴!

”它打了一个喷嚏。

就是说,它啪啪地响了一下。

再多的动作,油烛就做不到了。

桌子摆好了,土豆也吃掉了。

哦,味道多美哟!

然后,每人还分到一只苹果。

孩子们都上了床。

每人得了一个吻,很快便都睡着了。

母亲坐着缝衣,一直缝到了深夜,为了挣钱养活他们和她自己。

富人那边蜡烛光闪闪,乐声悠扬。

富人家穷人家,同样明亮,同样慈祥。

“这真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夜晚!

”油烛觉得。

它想到了两个同样幸福的孩子,一个被蜡烛照着,一个被油烛照着!

(作者安徒生,有删改)

9.仔细默读文中描写油烛心理的语句,把油烛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①自卑→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10.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富人家穷人家,同样明亮,同样慈祥。

11.文章结尾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9.

(1).②遗憾

(2).③不满(3).④满足(快乐、幸福)

10.两个“同样”,通过对比写出虽然贫富悬殊,但人们生活的幸福是同样的,表现出油烛带给人们幸福后是一样的满足。

(答案合理即可)

11.总结上文中穷富两个家庭的孩子在不同的烛照下同样幸福;点明中心,不管怎样的环境,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0.试题分析: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同样”的语境义:

说明尽管贫富悬殊,但人们生活的幸福是同样的,表现出油烛带给人们幸福后是一样的满足。

答作用时一定要答出油烛的情感或心理活动。

11.试题分析:

考查结尾语段的作用。

要特别考虑到此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

内容上:

表明不管怎样的环境,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结构上:

总结上文,收束全文。

还要具体答出总结上文的什么内容。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

有屠货肉归,日已暮,一狼来,瞰担上肉,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则死狼也。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注释】①蚤:

通“早”。

②昧爽:

拂晓,黎明。

③罹(lí):

遭遇祸患。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意暇甚

③狼亦黠矣

④有屠货肉归

⑤遂钩肉

13.翻译下列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②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14.两篇短文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狼和屠户,使狼和屠户形象生动鲜明。

文章结尾段,都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揭示出寓意。

15.[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答案】12.①像狗似的②神情、态度③狡猾④卖⑤于是

13.①禽兽的诡诈手段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②屠夫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不过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早上再来取。

14.

(1).动作

(2).议论

15.示例1:

喜欢[甲]文中的屠户。

因为[甲]文中的屠户具有勇敢、机智、顽强的斗争精神。

他通过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夺得了最终的胜利,其精神给人以教益。

示例2:

喜欢[乙]文中的屠户。

因为[乙]文中的屠夫机智,从文中“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可以看出。

(言之有据,合理即可)

【解析】

12.试题分析:

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犬”:

像狗似的。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黠”字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

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

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

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3.试题分析: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变诈”“几何”“耳”“悬”“蚤”等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14.试题分析:

考查描写的类型和表达方法的类型。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等都为动作描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与“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均为议论的表达方式。

15.试题分析:

文言文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

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

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两个屠户斗狼的不同方法,并能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后答出斗狼的最佳手段即可。

(一)译文: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二)译文:

有个屠户卖肉回来,太阳已经落山了,忽然来了一只狼,看到担子里的肉,馋得口水都流了出来,屠户走它也走,一直跟着走了好几里路,屠户害怕了拿出刀来吓唬它,狼就稍稍后退,屠户转过身来往前走,狼又跟了上来屠户。

没有办法,心里暗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暂且把肉悬挂在树上,等明天一早来取。

于是他就用钩子把肉钩起来,踮起脚挂到树上,然后让狼看看担子里已经空了,狼止步不前,屠户也就径自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屠户前去取肉。

远远望去只见树上悬挂着一个很大的东西,就象有人上吊死了,吓了一跳。

慢慢地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只死狼,抬头仔细一瞧只见狼嘴含着肉,肉钩子穿透了狼的上腭,仿佛鱼吞食鱼饵一样。

当时狼皮的价格很贵,卖了十多两银子,屠户发了一笔小财。

那只狼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叨肉,结果被吊死了,也真是可笑啊。

三、生活与写作

16.请以“我与相处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稿纸上。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

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我与罗老师相处的时光

时间,无情的卷走了岁月年华,将最美好的记忆也卷入了这永不停息的漩涡,但是,与罗老师相处的时光,却从未被带走,依旧那么清晰,没有任何水雾的萦绕。

  

父母不在身边,但幸运的光芒似乎想要照亮这片阴暗的幽谷,与罗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正是在悄悄的将和煦的阳光洒在心扉。

  

那次体育课上完,马上又要跑操,从小体质就不太好的我在还么有跑之前就双唇发白,眼前出现星星点点的光晕,视线也开始模糊起来,额头的冷汗开始向下匍匐前行,随后,双腿开始发抖,感觉双腿已无力支撑自己快要崩塌的身体,不得已,想弯下腰缓解一下,但是不一会,眩晕的感觉如潮水般涌来,一浪高于一浪。

  

最终,想用拉肚子的借口来逃离这次跑操,看到罗老师在旁边,就前去要纸巾。

  

当罗老师看到我双唇时,似乎发现了我的难受,问清楚了缘由,便将我扶向了医务室。

当医务人员给我检查并且泡糖水时,因为水太烫,罗老师就用棉花签沾着糖水在我干燥的嘴唇上涂抹,当时,心就如这杯水一样的热,只不过这水是愈来愈凉,而我的心却是愈来愈热,仿佛回到了以前母亲在我病床旁照看我时的温暖。

  

不一会,眼前变得清晰起来,腿也有了气力,便回到了教室,以为这事也就这么结束了,可不知罗老师找到了我,在得知我的父母的情况后,邀请我去她家,她给我做鸡吃。

  

这又不禁让我想起了母亲在我嘴馋时给我煲鸡汤的情景,往日的情景在那时一下子就蹦跳出来,在记忆的屏幕中闪现着,重复播放着,试图再次温暖那颗冰凉而麻木的心。

  由于周末的补习繁多,我只能拒绝,但是一日,罗老师拿着一盒红糖递给了我,说是厂子里产的,比超市中的要好得多,我气血不足,需要多补一补,此时此刻,罗老师的一席话,触动了我那根久久未动的弦。

  

其实,与罗老师相处的时光,就像是在沙滩之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有时又会有一层浪花溅起,带来凉爽与欢乐。

【解析】试题分析:

作文标题“我与相处的时光”。

半命题作文,关键是填好关键性词语,认识什么样的好人、优秀的人,就填什么人。

谁对你影响最大,谁对你帮助最大就写什么人。

我们人生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感情、经历、感悟、经验、教训等等。

要写自己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不能面面俱到。

要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才能有生活,有东西可写。

如可填“老师”“爷爷”“邻居”“北京”“《西游记》”等。

这道作文题还有一个关键性短语,即“相处的时光”,“时光”即一段时间。

要把这一面写出来。

题目难度不大,但对审题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要想写得出彩并不容易。

点睛:

本题属半命题作文,首先要给出横线处所缺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建议列出详细提纲,包括开头、结尾、过渡、事件、点题、亮点等一一标出,搭好框架,扣紧主题。

这篇作文题适合初中年级学生,贴近生活,学生都能有话说,但要写得精彩,同样需要扎实的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