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0603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7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 钢筋工程.docx

第二章钢筋工程

第二章钢筋工程

第一节钢筋材料

一、钢筋品种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所用钢筋和预应力钢筋,通常接生产工艺、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来分类。

(一)按生产工艺分

1.热轧钢筋是钢锭或连铸坯在高温时用轧钢机轧制不再经过任何处理的钢筋,按强度又可分为热轧I~IV级钢筋。

2.冷拉钢筋将热轧I~IV级钢筋在常温下拉到屈服点以上、极限强度以下的一定强度,卸行后可使原钢筋的屈服点、极限强度和硬度都得到提高。

冷拉工艺一般可在工地进行。

3.冷拔低碳钢丝将φ6~10mm的I级热轧光面钢筋,在常温下通过拔丝模具,多次强力冷拔卸荷后使原钢筋直径减小,塑性降低,极限强度大为提高,称为冷拔低碳钢丝。

冷拔工艺一般在厂内进行,工地具有设备条件时也可进行冷拔。

4.热处理钢筋将热轧螺纹钢筋经淬火和回火的调质热处理而成。

经过热处理后的钢筋改变了其内部组织,提高钢材的抗拉强度并改善其性能,可使热轧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提高到预应力筋所需要的抗拉强度。

5.碳素钢丝通称高强度钢丝,由含碳量0.25%~0.60%,含磷及硫量少干0.05%的优质碳素钢制成,分矫直回火及冷拉两种,直径为3~5mm。

6.刻痕钢丝由碳素钢丝经压痕机轧制而成,工厂只供应低温回火处理的。

规格以未压痕前的直径表示。

7.钢绞线一般由7根φ2.5~5mm碳素钢丝编绞而成,成股直径为9~15mm。

(二)按化学成分分

1.碳素钢筋其中合碳量低于0.25%的称为低碳钢钢筋,其中含硅、锰量分别低于0.30%和0.65%,含磷、流量不大于0.045%和0.05%,如A3I级钢筋。

当合碳量为0.25~0.60%时称为中碳钢钢筋,如过去常用的5号钢筋。

当含碳量为0.60~1.40%时称为高碳钢钢筋,如碳素钢丝。

2.普通低合金钢钢筋是在低碳钢或中碳钢中提高合金元素硅锰的含量(硅最多可含1.8%、锰最多可含1.6%)或另含钒、钛、钱元素等,而使轧制的钢筋强度高而且综合性能好。

其主要牌号有20锰硅和20锰铌II级钢筋,25锰硅III级钢筋和40硅2锰钒、45硅锰钒、45硅2锰钛等IV级钢筋。

(三)按用性能和力学性能分:

1.普通钢筋仅作非预应力钢筋使用,按其机械强度大小分为I、II、III、IV级。

其表示符号分别为:

φ、、、。

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目前使用的有热处理钢筋、矫直回火钢丝、冷拉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多种。

(四)按轧制外形分

可分为光面圆钢筋(圆钢丝)、变形钢筋、刻痕钢丝。

变形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

(五)按供应形式分

可为分盘圆钢筋(直径6~10mm)和直条钢筋(长度6~12m)。

(六)按直径大小分

可分为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中粗钢筋(直径12~20mm)、和粗钢筋(直径大于20mm)。

(七)按对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的要求分

1.甲类钢或称为A类钢,为机械性能符合国家指标的钢;

2.乙类钢或称为B类钢,为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指标的钢;

3.特类钢或称为C类钢,为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都符合国家指标的钢。

一般建筑工程中所用的钢筋,一般都属甲类钢,通常不要求作化学分析。

供焊接用的甲类钢筋,其含碳量不大于同钢号乙类钢规定的上限。

在设计和施工中,对钢筋的选用和质量检验,根据钢筋的力学性能确定,化学成分只作参考。

二、钢筋保管与鉴别

(一)钢筋保管

1.钢筋的品种多,用处各异,为避免使用时混淆,应在运到施工现场后。

按不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并随使用随时注明其数量。

2.钢筋应尽量堆入仓库或料棚内。

当限于条件,必须露天堆放时,应选在地势较高、地形平坦、土质坚实处,并须采取排水措施。

钢筋下面应设置垫木。

3.已弯扎、焊接成型的钢筋,应按工程名称和构件名称按编号顺序堆放。

4.钢筋不得与酸、盐、油类等物堆放在一起,并应避免与产生有害气体车间靠近。

(二)钢筋鉴别

钢筋的品种很多,在运输、保管中稍有疏忽,就可能使外形相似的钢筋品种混淆。

如已混淆,可以根据钢筋端部轧记的标志、端面的涂色标记和钢筋轧制外形加以区分如下:

I级钢筋:

外形为圆形,端部无轧记,端面涂红色。

II级钢筋:

外形为变形钢筋,可为人字形或月牙形;端部纵肋上轧有“2”字或在相邻横肋之间增加2道垂直于纵助的标志肋;端面不涂色。

III级钢筋:

外形为变形钢筋,可为人字形或月牙形;端部纵肋上轧有“3”字或在相邻横肋之间增加3道垂直于纵肋的标志肋;端面涂白色。

IV级钢筋:

外形为变形钢筋,可为螺旋形或人字形;端部纵肋上轧有“4”字或在相邻横肋之间增加4道垂直于纵肋的标志肋;端面涂黄色。

预应力混凝土用的热处理钢筋与碳素钢丝,当一个工程上使用的品种不多时,可根据进货来源和保管情况鉴别。

钢筋经多次运转或其他原因,因涂色和所轧标志不清时,可采用火花试验,进行鉴别。

此法是将被检查钢筋在砂轮上打出火花,与钢种已明确的钢筋的火花的形状、流线、颜色等进行对比来确定被检查钢筋的品种。

三、钢筋检验

钢筋进场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别存放、分批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和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四、钢筋代换

(一)代换原则

当施工中遇现有钢筋的品种、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按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1.必须了解设计意图和代用钢筋的性能并遵照有关规范的规定。

2.重要结构中的主钢筋,在代用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3.当构件按强度控制时,可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

4.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可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称为“等截面代换”。

5.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抗裂性要求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及抗裂性验算。

不宜用光面钢筋代替变形钢筋。

6.代替后的钢筋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对称性等。

7.同一截面内配置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时,各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如同品种钢筋直径差值一般不宜大于5mm),以免构件受力不匀,变更后的钢筋截面积不宜超过原来的5%,或小于2%。

8.钢筋强度等级的变换不宜超过一级;用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以较粗钢筋代换细钢筋时,应校核握裹力。

(二)代换方法

1.按等强度代换其代换公式如下:

(2-1)

式中:

——代换后钢筋总面积(mm2);

——代换后钢筋设计强度(MPa);

——设计图中所用钢筋总面积(mm2);

——进计图中所用钢筋设计强度(MPa)。

按等强度代换时,除满足式(2-l)外,还必须注意:

1)当原设计配筋较小,如用较高等级钢筋按等强度代换时,将使代换的钢筋直径和面积更小,甚至低于最小配筋率或不符合构件要求的最小直径的规定。

此时只能采用“等截面代换”。

2)当采用大直径或较高等级钢筋代换小直径或较低等级钢筋时,将出现钢筋根数少于原设计的根数,但在有些构件按照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的需要,规定了最少钢筋根数,若代换钢筋根数不符合这一要求,只能按钢筋等周长或等根数代换。

2.控等截面代技其代换公式如下;

(2-2)

式中:

1、

1——分别为设计图钢筋根数和直径;

2、

2——分别为代换钢筋报数和直径。

3.抗裂验算应按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

4.等弯矩代换有时由于钢筋直径加大或根数增多,原有排数摆不下,需要增加钢筋排数,则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0减小,使截面强度降低。

因此,应对代换钢筋后的截面强度进行复核,使其不小于原设计图境弯强度。

对矩形截面,可根据抵抗弯矩相等,按式(2一3)复核:

(2—3)

式中:

h0——原设计钢筋的合力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cm);

——代换钢筋的合力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mm);

R

——混凝土的弯曲抗压强度(MPa);

b——构件截面宽度(mm);

其余符号意义同式(2-1)。

第二节钢筋接头

一、一般要求

(一)接头种类

钢筋的接头分焊接接头、绑扎接头及机械连接接头等。

焊接接头牢实可靠,采用闪光对接焊时还可节约钢材。

绑扎接头操作简便,但依靠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传递钢筋应力,需要较长的搭接长度,多用钢材。

机械连接在今年来的工程施工中,尤其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粗钢筋的连接中广泛采用。

一般应尽量采用焊接接头。

对直径≤25mm的钢筋,而且又缺乏焊接设备时,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

对直径虽然≤25mm,但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例如系杆拱中的钢筋混凝土吊杆和桁架拱中的受拉杆件等)仍应采用焊接接头,不得采用绑扎接头。

冷拔钢丝的接头只准采用绑扎接头,不得采用电焊。

因电焊受热回火,降低了钢丝抗拉强度。

冷拉钢筋的接头应在冷拉前采用闪光对焊,不得采用绑扎接头。

若焊接必须在冷拉后进行时,应在焊接时采取防止钢筋抗拉强度降低的措施,并且要逐根通过应力控制检验,合格的才能使用。

(二)接头的布置

无论是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总是整根钢筋强度较弱之处,而且接头处的截面积较钢筋截面积大,因此,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并尽量互相错开布置。

公路桥涵结构上同一截面内受力的钢筋接头占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此外,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搭接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表2-1

接头形式

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受拉区

受压区

主钢筋绑扎接头

25

50

主钢筋焊接接头

50

不限制

注:

①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指1.3倍搭接长度;

②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③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限制;

④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对受拉钢筋应至少为涂层钢筋锚固长度的15倍且不小于375mm;对受压钢筋为无涂层钢筋锚固长度的10倍且不小于250mm。

(三)钢筋绑扎接头的技术要求

1.钢筋绑扎接头是通过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而传递应力的。

所以两根钢筋必须有一定的搭接长度。

所需长度根据钢筋种类、受力情况和混凝土标号而异。

受拉区钢筋绑扎接头最小搭接长度如表2-2所示。

2、受压区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3.受拉区内的I级光面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

4.直径≤12mm的受压I级光面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最小搭接长度表2-2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高于C25

I级钢筋

35d

30d

25d

月牙纹

HRB335牌号钢筋

45d

40d

35d

HRB400牌号钢筋

55d

50d

45d

注:

①当带肋钢筋直径d不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当带肋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

②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

③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④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I级、HRB335牌号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的数值相应增加10d;HRB500钢筋不宜采用。

③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当抗震烈度为七度(及以上)时应增加5d。

④两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

(四)钢筋焊接接头的技术要求

1.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熔槽帮条焊、坡口焊等);

2.钢筋的交叉连接,宜采用电阻点焊,不宜用手工电弧焊;

3.现场竖向或外向(倾斜度在4:

1的范围内)钢筋的焊接,宜采用电渣压力焊;

4.钢筋和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5.钢筋的接头型式、焊接方法和适用范围见表2-3。

二、接触对焊

接触对焊一般分为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两种。

(一)电阻对焊

电阻对焊是先用加压机械使钢筋紧密接触,然后通电,在焊件本身电阻热和接触电阻热的作用下,钢筋被加热成塑性状态,达到焊接温度时,然后加压使钢筋形成对焊接头。

此法操作较简单,但要求钢筋接触面平整并须垂直于钢筋纵轴线。

故在焊接前必须对钢筋端头进行铣平加工,且由于需要功率较大的对焊机和加热的时间较长(一个接头约需45~55s),消耗电能较大,并造成接头金相组织颗粒粗大,在接合处还含有金属氧化物,因而焊接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在钢筋接触对焊时,有关规范不推荐用电阻对焊,而规定要用闪光对焊。

(二)闪光对焊

闪光对焊是先对钢筋通以电流,再以微力使两根钢筋不断地互相接触和分开,因而产生闪光电弧。

钢筋断面不需加工铣平。

焊接过程中钢筋接触面积甚小,故通过的电流密度较大,接触处电热集中,在较短时间内端头即熔化。

在闪光过程中,中间所夹杂物全部以火花喷出,部分温度内传,使接触面变得十分子整。

随后以极快的速度予以挤压,使电流在断开的同时,焊件接口中的熔液被挤而溢出,形成牢固的接头。

闪光对焊不但质量好,对钢筋强度影响小,而且用电省(只需电阻对种1/2~1/3的功率),生产率高,平均一个接头只需16~25s。

接触对焊的设备如图2-1。

闪光对焊按其工艺又分为下列几种:

焊接方法适用范围表2-3

项次

焊接方法

接头型式

适用范围

钢筋级别

直径(mm)

1

电阻点焊

I、II级

6~14

冷拔低碳钢丝

3~5

2

闪光对焊

I~III级

10~40

IV级

10~25

3

电弧焊

帮条焊

双面焊

I~III级

10~40

单面焊

I~III级

10~40

搭接焊

双面焊

I、II级

10~40

单面焊

I、II级

10~40

熔槽帮条焊

I~III级

25~40

坡口焊

平焊

I~III级

18~40

立焊

I~III级

18~40

钢筋与钢板搭接焊

I、II级

8~40

预埋件T形接头

贴角焊

I、II级

6~16

穿孔塞焊

I、II级

≥18

4

电渣压力焊

I、II级

14~40

5

预埋件T形接头埋弧压力焊

I、II级

6~20

1.连续闪光焊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

施焊肘,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喷出火花般的金属微粒一闪光,接着即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过程。

待闪光达到规定程度(烧平端面、闪掉杂质、热至熔化)即以一定的压力迅速顶锻。

先带电项锻,再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头即告完戌.

2.预热闪光焊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等过程。

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闪开,预热方法有断续闪光预热和电阻预热两种。

前法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使其间隙发生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后法是使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冲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实现预热.后法所需功率较大。

待预热到规定程度后,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与连续闪光焊相同。

本工艺适宜于焊接直径大于25mm,端面比较平整的I~III级钢筋。

3.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本工艺是在前工艺的基础上,在预热闪光前再增加一次闪光过程继续保持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使闪光连续进行。

待端面凸出部分被闪掉而趋于平整时,再按预热闪光焊的工艺进行预热、闪光和顶锻。

本工艺适用于III、IV级粗钢筋且端面不平整时。

4.焊后通电热处理IV级钢筋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焊接后,由于在焊接热影响区内易形成淬硬组织,其接头的力学性能若不符合质量要求时,可在焊后进行通电热处理。

其工艺如下:

待接头冷却至300℃(暗红色)以下,将电极钳口调至最大间距,使接头居中,重新夹紧,采用较低变压器级数,进行脉冲式通电加热,频率以0.5~1Hz/次为宜。

热处理温度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在750~850℃(桔红色)范围内选择,通电时间即以温度达到热处理所需温度而定。

通电结束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然后松开夹具,取下钢筋。

(四)对焊的焊接参数

为了实现对焊的工艺要求和保证钢筋的对焊质量,必须选择适当的焊接参数。

焊接参数包括:

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预热留量,烧化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变压器级次等。

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预热留量,烧化速度,顶锻留量的意义如图2-2所示。

1.调伸长度是焊接前两根钢筋的端部各自伸出电极钳口的长度,它的确定应能使接头均匀加热,并在顶锻时钢筋不致产生弯曲,调伸长度随着钢筋等级的提高而增加。

2.闪光留量(即烧化流量)是钢筋在闪光过程中由于闪出金属所消耗的钢筋长度的预留量。

应使闪光结束时钢筋端都能产生均匀加热,并达到足够的温度。

钢筋直径越大,闪光留量应增长。

如钢筋端面不平,应将两根钢筋的凸出部分相互对准,同时应增加闪光留量,其增大值等于两钢筋凸出长度之和。

3.闪光速度(即烧化速度)闪光速度应由慢到快,初始速度为零,逐渐增加至约lmm/s,终止时应较快,约1.5~2mm/s,使闪光比较强烈,以保护焊缝金属免受氧化。

闪光速度还应随钢筋直径增大而降低。

4.预热留量当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时,预热过程所消耗的钢筋长度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5.顶锻留量是在闪光结束、施以轴向压力顶锻时,因接头熔化金属被挤出,致使钢筋缩短的长度。

其长度应使顶锻过程结束时,接头的整个断面能紧密接触,并能获得适当的塑性变形。

顶锻留量可分为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前者能保护焊缝金属免受氧化,结合紧密,因此,顶锻应在有电流的作用下开始进行,约占预锻留量的1/3,无电项锻留量约占2/3。

6.顶锻速度是在闪光结束后,项锻挤压钢筋接头时的速度,越快越好。

尤其是在开始的一瞬间(约0.1s),应将钢筋压缩2~3mm,使焊口迅速闭合,防止氧化。

7.顶锻压力是压紧钢筋接头时的压力,与顶锻留量有关,应随钢筋直径增大而增加。

应有足够的压力,防止溶渣和被氧化的金属滞留在焊缝内,和闪光后被留下的火孔未被挤压密实而形成缩孔。

但顶锻压力也不宜过大,以免焊缝附近产生裂纹。

8.变压器级次用以调节焊接电流大小,钢筋直径大,其级次要高。

焊接时,如火花过大共有强烈的声响,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否则,应提高变压器级次。

当电压降低5%左右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一级。

(五)接触对焊的质量检查。

1.批量规定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

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

一周内累计数不满200个接头时,亦按一批计算。

2.外观检查每班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干10个,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2)与电极接触处的表面,对干I、II、III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于IV级钢筋不得有烧伤;低温对焊时,对于II、III、IV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

3)接头如有弯折,其角度不得大于4°;

4)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

不合格接头经切除重焊后,可再次提交验收。

3.对焊接头的机械性能试验(力学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件,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

焊接等长的预应力钢筋(包括螺丝端杆与钢筋的焊接接头);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件。

4.钢筋对焊接头拉伸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的抗拉强度值,见表2-2。

2)至少有两个试件断干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

当检验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查。

复验结果如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3个试件呈脆性断裂时,则该批焊接接头为不合格品。

模拟试件的数量和要求与从成品中切取的相同。

当模拟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切取试件,其数量与初试时相同。

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接头只作拉伸试验,但要求全部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

5.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应将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镦粗变形部分除去使与母材的外表齐平。

弯曲试验时,焊缝应处于弯曲的中心点,弯心直径从I级~IV级钢筋分别为2d、4d、5d、7d、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对焊接头,作弯曲试验时弯心直径应增加一个钢筋直径。

当弯曲角至90°时,接头外侧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15mm的横向裂纹。

弯曲试验结果如有两个试件未达到上述要求;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有3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该批焊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三、电弧焊

(一)概述

电弧焊系利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高温电弧,将基材局部熔化成熔池,焊条金属芯的熔滴因电弧力而进入熔池,冷却后熔化的焊条即形成焊缝将两块基材焊接起来。

焊条外的涂料是在高温溶化时产生一种气体保护焊缝金属不致于被氧化。

(二)常用电弧焊机分为交流和直流两类,交流焊机基本上是一台降压变压器,将220V或380V的电压降低,从而得到很大的焊接电流,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偷格低廉,维修方便。

直流电弧焊机是用电动机或其他内燃机作动力的发电机或硅整流直流焊接电源.其优点是电流稳定焊接质量高。

(三)电弧焊接头型式

电弧焊接头型式可分为帮条焊、搭接焊和坡口焊,坡口焊又可分为平焊和立焊。

(四)电弧焊接的焊条

钢筋电弧焊接采用的焊条性能应符合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电焊条标准的有关规定,其牌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IV级钢筋不得采用电弧焊接,只许采用闪光对焊。

(五)电弧焊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帮条焊应先将钢筋位置放正,而后用4个点焊固定,被焊钢筋端面问的间隙宜为2~5mm,但不得大于0.5d。

焊接打弧应在帮条内侧开始,焊接完时应将弧坑填满。

第一层的焊接电流可稍大,以增加熔化深度。

每焊一层后应很好地清渣。

2.搭接焊只适用于I、II级钢筋。

应先将钢筋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用两点焊固定。

其余工艺要求与帮条焊相同。

3.熔槽焊应先在槽上边点作4个点焊,固定熔槽与钢筋相对位置。

焊接时,焊条插入钢筋端头的间隙中,使焊条与钢筋的熔液充满熔槽,结成整体。

4.坡口平焊应将两钢筋端头切成坡口,宜采用V形坡口,坡口角度60°左右,两钢筋坡根间隙宜为2~5mm。

施焊前,应将接头处清除干净,并点焊定位。

焊时先从坡口根部开始引弧,横向施焊数层,焊条作之字形往返运弧,将被口逐层堆焊起来,直至焊缝略高出钢筋表面。

随后进行加强焊缝的焊接。

焊接过程中应注意清渣。

焊毕,弧坑及咬边均予补焊。

5.坡口立焊当采用半V形坡口时,应先在下部钢筋端面上引弧,在整个端面上堆焊一层,使下部钢筋逐渐加热;然后用快速短小的横向焊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