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693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房县东城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班级:

六年级班主备人:

邢中华时间:

2017—10

教学内容

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时间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个性调整与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2、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

3、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二)熟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4、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

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

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

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

(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

为什么?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

举例说说。

(4)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

(5)看!

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词。

2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

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

再理解重点段落)

2.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

(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

如:

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

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

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

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2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具体特点人类破坏行为造成后果

 

教学反思

房县东城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班级:

六年级时间:

2016年10月18日

教学内容

14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时间分配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个性调整与反思

一、关注课题特点,引入课文

1、揭示课题。

2、我们在六年的语文课文中,三下,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凡是课题有故事二字的文章,写法上往往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3、是啊。

这类文章往往讲了故事后,一定有什么道理蕴含其中的。

只是有的是写出来的,有的是没有写出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运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鹿和狼之间的什么故事?

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2、检查难点词语的读音:

西奥多·罗斯福   亚利桑那州    凯巴伯森林

3、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

 这一系列故事指哪些故事呢?

快速浏览,用简洁的小标题来概括。

   故事 护鹿杀狼   鹿增林毁鹿亡分析  

三、“道理”牵引,挖掘主题

1、罗斯福就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法则,开展了这次护鹿行动,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林毁鹿亡这个过程的,先跳读课文,并圈出关键词,再填在表格里。

2、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20世纪初

25年后

1942年

说明方法

森林状况

 

 

 

鹿的数量

 

 

 

 3、自主交流:

指名交流摘录卡(表达的有序,横着、竖着)

并引导及时矫正纠错(关键词表达、表达的准确性)。

4、关注作比较的表达:

(1)引导横向和纵向发现作者多次采用作比较的方法。

(2)紧扣“森林前后的变化”体会作比较的巧妙

5、关注列数字的表达

文中有许多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划出令你感触最深的一二处,再在旁边写写批注。

6、过渡:

同学们,这一个个血淋淋的数字都仿佛在告诉人们——

7、是呀,在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

联系课文第7自然段,你对鹿和狼的角色有了什么新的看法:

鹿虽然美丽善良,但是(                                       )。

狼虽然凶恶残忍,但是(                                       )。

8、因此,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单纯地说鹿是美丽善良是错误的,单纯地说狼是凶恶残忍的也是错误的,正如一句话所说的“事物本无尽恶,也无全善”,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

9、出示原文结尾,加深认识:

“人类所要做的,不是一厢情愿地改变它,而是“尊重”!

四、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

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板书设计:

鹿和狼的故事

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教学反思:

房县东城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班级:

六年级时间:

2016年10月18日

教学内容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时间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个性调整与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3.解题。

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

“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3、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1~3自然段:

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

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

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

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

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

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

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段。

[学生理解的能力有高有低,因此对课文的理解深浅不一。

预设理解的要点便于把握教学的“度”,使教学尽可能地面向全体。

]

四、小结:

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

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感知“神圣”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2、介绍西雅图这个城市。

资料:

西雅图被称为常青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

它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积雪的山峰。

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拥有温润的气候,如春的四季。

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林所覆盖。

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

而在环绕着城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

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雨,轻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

过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二、研读课文,理解”神圣”

1.学生自由读四至八自然段,从文章中找出体现“神圣”的相关语句,并做好旁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出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了解“你们”是谁?

(白人)

2.抓住关键语句进行交流,并指导朗读:

“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1)学生交流感受。

(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2)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

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3)感情朗读4.5自然段。

“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景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4)“它”是谁?

为什么要照管好它?

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5)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6)引导学生举例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⑵自由读第八自然段,说说我们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3.默读9.10自然段,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

重点理解: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小结;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

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

三、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1.在已出示的句子“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后,出示“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补充课文以外的自然物。

2.独立思考,补充,并交流。

四、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背下来。

2、勾画好词佳句并摘抄。

3、阅读西雅图酋长演讲原文。

4、小练笔:

联系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否得到了保护,写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教学反思:

 

房县东城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班级:

六年级时间:

2016年10月18日

教学内容

16.《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

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时间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

个性调整与反思

一、初探课文,认识老人

1、猜字激趣。

2、自学课文。

认真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语。

(2)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预设交流点: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板书:

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板书:

过世)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板书:

81岁)

(4)老人拄着拐杖……就再也出不来了。

(板书:

再也出不来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

1、正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预设交流点: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形成一层层的梯。

2、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

(1)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

(2)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①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

②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3)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三、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岭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

2、集体交流。

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老农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

“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

小结:

是老人执著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

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

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这青山会老吗?

(1)以“青山是不会老的”写一段自己的感想。

(2)交流练笔内容。

(3)总结课文:

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们对青山的呵护,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

它将越来越茂盛,越来越广阔的遍布祖国大地,万古长青。

四、积累拓展

1、赏读课文,摘抄自己欣赏的词语、句子、段落。

2、阅读相关文章。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教学反思:

房县东城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班级:

六年级时间:

2016年10月18日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

学生:

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

时间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个性调整与反思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

(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

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

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三、组内交流讨论

(一):

“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

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

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见资料。

(略)

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四、组内交流讨论

(二):

“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

①节约每一张纸。

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

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五、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教学反思:

房县东城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班级:

六年级时间:

2016年10月18日

教学内容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时间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

个性调整与反思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

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

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总结:

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二、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师:

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幻灯片)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