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1548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浙江省名校高三原创新高考命题方向性研究成果业务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蓝染的工艺现在通常称为扎(zhā)染。

扎染是指在织物上运用扎结(或缝纫)成绺(liǔ)的浸染技艺印染成花纹的工艺,由于扎紧处染料无法渗透,所以拆线后便形成了各式图案。

这些图案精美绝伦,让人难以忘怀。

B.神农尝百草,始有中药。

自此,中药治病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效得以发扬光大。

这悠悠古韵传承至今,依然有着难以抵挡的魅力,中药也借此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如枸(gǒu)杞、黄芪(qí)、白术等,给了我们最贴心细致的呵护。

C.荀子的出现,标志着博览群书的、见多识广的饱学之士代替了恣(zì)肆无忌的天才人物;周密的思考代替了偏激的言论;推心至腹的出谋划策代替了逞快泄愤的冷嘲热讽;老沉持重且世故气的条分缕析代替了带有书生意气的挥斥方遒(qiú)。

D.磅礴浑朴的摩崖“三颂”,线条奔放的章草简椟,半篆(zhuàn)半隶、华美典雅的汉碑额书法以及朴茂直率、不事雕啄的工匠之作——汉阙(què)书法和汉砖书法,共同筑就了汉代雄强大气的艺术风格。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瓦当代表的当然是过去的岁月,它是宫殿中最不起眼的部件,使我兴味盎然的是这些凝固的泥巴上边,附着工匠的浪漫和情趣,他们的地位卑微如蝼蚁,却也不放过这种表情达意的方寸之地。

[甲]“长毋相忘”,多么好啊!

瓦当上的文字,让人想起爱情、故友、青春、少年……

一枚瓦当大致的年份,通常会引导我们的思绪追溯那个年份的许多陈迹。

平日,我们的思维在现实的琐屑中,纠缠着难以越出,以至变得多实惠少浪漫。

瓦当的出现给人虚空和梦幻,特别是夜间在陌生的空间行走时,会被玄虚笼罩。

如果一日间接近的古物太多,心灵就会倾斜未平,脑海中总是有不同时代的风来雨往,令人难以入梦。

[乙]倾听来自久远时空的雪泥鸿爪和半夜惊魂,都会觉得出自家中瓦当、陶罐、青花瓶一类的腹中,是它们发出的古怪言语。

在地下沉沉入睡,应是它们最合适的居所,它们和地下的一切,共同构成那个世界寻常的一部分。

在地下世界里没有贵贱之分,黑暗中不辨你我。

我注意这种现象很久了,当年的帝王贵胄和山野草民,在地底都一般形骸,肉去骨存,都一样的难以入目。

偶然地出土,

打破了这种千年平衡,等级高下又重新复活于他们中间。

[丙]那些考古的专家们煞有介事地推断分析,终于把官阶一一剔抉清楚,就像吃一条清蒸鳜鱼一般,最终要看到由上到下的鱼刺儿,这时就可以来细数了。

(节选自朱以撒《千年瓦当》,有删改)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溯B.以至C.雪泥鸿爪D.煞有介事

3.文段中甲、乙、丙句子,标点有误的一句是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伊士曼看来,马可尼发明的机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带给了整个人类文明深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为如此,1909年,马可尼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B.近日,在第一届浙江省技工院校创新创意大赛决赛中,舟山技师学院选送的“船舶电力拖动直流电磁制动控制器”项目,在进入决赛的26个项目中得分第一,荣获省一等奖。

该项目有望解决海雾对电器元件的严重腐蚀。

C.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米沃什,在诗歌《礼物》当中所写到的:

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园,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

这是诗人惠赠给自己心灵的一份礼物。

D.白居易在《夜琴》中说: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正是在自弄自罢中,他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记了俗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语言表达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写序号)

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

①成年,是与年龄毫无关系的。

②这是判断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国家成年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们判断某个人是否真正具有理性的重要标准。

③因此,每个人最终都会有一个真正成年的时刻,而这个成年时刻,需要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加以铭记。

④如果有一个人75岁还没明白这个道理,哪怕他儿孙满堂,也只是一个没有完全成年的“幼稚儿”而已。

⑤如果有一个小孩,5岁的时候他就想通了这一点,那么他5岁就算成年了。

⑥我认为真正的成年人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他能否自由地作出选择,是否明白自由选择的代价,并为这个自由的选择愿意承担责任。

6.请展开想象,将下面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散文片段。

要求描写视听结合,语言生动形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少于100字。

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评卷人

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褶折

对织物褶折的写生,被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画室广泛采用。

从达·芬奇现存的作品看,他的系列草图揣摩了“衣褶”的各种形态。

《达·芬奇笔记》中曾这样论述: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的性质。

密度和厚度均匀的服装都有伸直的倾向:

因此,你若要使服装起皱或打褶,应注意在皱褶最强的地方顺从约束力的作用。

离约束的地方越远,衣服越回复到本来状态,即自然平整。

达·芬奇的铅笔轻摩细抚,他的描绘过程始终潜伏一种替天行道的态度,让人们静观其客观的魅力,体会褶折蕴藏的自然意志、封闭的内在性以及矛盾的调和:

张力与放松,痉缩与膨胀,压缩与爆炸,包裹与展开。

这是格物致知的通途,世界秩序的原型也许在此了然。

达·芬奇代表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观点,他的“衣褶”素描以科学精神为背景,假想了空间中的虚实和明暗,企图复原“衣褶”在现实状态的体量感。

东方的“衣褶”表述却完全不同。

如果说西方绘画是以空间关系营造出褶折概念的话,它似乎接近于建筑;而东方绘画,习惯以时间序列编织出褶折的平面节奏,似乎更接近于音乐。

唐画《八十七神仙卷》白描收卷就是一个例子,其褶折以一种程式化的模式反复排列,如同“平均律”,不断循环推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衣褶”如歌行板,舒缓协调,“吴带当风”。

至今,东西方的美学观依然不同,尤其是在时装设计的创意方面。

维斯特伍德把面料看成极其生动有趣的个体,用折叠和褶桐在人体和服装之间创造出空间,用不同的手法探索体积感和创作方式。

近期设计中,她甚至将褶折在缝制中彰显,原本随人体运动才能显现的褶折,被毫无预兆地突兀提示,有时还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

没有一个服装设计师像维斯特伍德这样,公开在外部展现内部的思考,她认为“服装可以当作一种文化外壳来看待,每一个完整的效果承载着历史的参考,浸染着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被阅读的愉悦”。

与其桀势不驯截然不同,三宅一生①作为东方人的观点,褶折则显得内敛、韧性,平和有度,秩序井然。

在现代时装设计史上,三宅一生几乎是褶折的代名词。

与其说这是他的私性体验,倒不如说是日本传统美学的再生。

瓦楞、无色折叠纸、旱山水的石纹,都可视为这种美学的原型。

三宅一生的褶折循序反复,昼夜平分,以时间运行的无极形式呈现。

有人说三宅一生的褶折也提示了空间,看起来似乎如此,实为一种假象。

东方人习惯二维地展示幻想,倘若有立体,也是关于“盈”与“空”的问题,对空间从来没有占据,而只是意念悠游,三宅一生的时装平摊起来,可以是美术馆墙上的背景,一旦为人体所穿,则立刻盛开起来,以“空无”的名义膨胀。

(本文有删改)

(注)①三宅一生:

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一种替天行道的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谨的科学精细

B.格物致知的追求

C.赋予事物意志的思想

D.探寻事物规律的原则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

A.达·芬奇代表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观,他的素描事物空间感强,让人们静观其客观的魅力,体会其蕴藏的规律。

B.以彰显、突兀乃至不该出现的“褶折”、“公开在外部展现在内部的思考”,设计师以这种做法来体现其强烈的个人意识。

C.三宅一生对“褶折”的设计原型大多来自自然、生活,因此,“褶折”显得内敛、有韧性,表现了日本传统美学的特点。

D.“褶折”作为一种载体,艺术家运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不同的描述和设计,其中蕴含着他们各不相同的美学思想。

9.根据全文,概括东西方美学在服装艺术上的差异,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星之美

岸岛

①黄果树大瀑布的流水,经白水河、螺丝滩瀑布、鸳鸯河后不久即消失了。

水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流入了这里的一条暗河,而暗河之上则出现了一座非常奇伟瑰怪的自然胜景:

天星景区。

天星景区由三大景点组成:

天星景、天星洞和水上石林。

各部分色调不一,各有千秋,却和谐地构成一幅瑰丽的画图。

②这是一座天然的园林、它的美,美在自然。

山、水、林、洞浑然一体,随意搭配,没有斧凿的痕迹,没有刻意的造作。

一切坦荡荡,活活泼泼。

该喧闹的地方喧闹,流入天星洞的水便是如此,水声轰然震响,激流如注,毫无拘束;该静谧处静谧,走入天星景区就知。

这是一隐秘世界,山重水复,峰迥路转,看那缘壁的树根藤蔓,和插在深不知几许的水中以代路的石墩,偶尔听见惊起的飞鸟划过树叶的声音,真的产生几分惊惧。

③它的美还在于一种自然的和谐。

这里的石林它不是象云南路南的石林,建在平地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

这里的石林生长在水中,水流蜿蜒曲折,石林星罗棋布露出水面。

难怪这里的山像星儿伴月亮一样,早晚相依相随;世上的山很多,然而被水化的山更具生命力,被柔化的石更有灵性;而水也因为依偎于山而有了脊梁。

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又有树,构成了石景、水景、树景奇妙地搭配组合而成的多种独特景观。

石笋上长着各种各样的小灌木,重重叠叠的仙人掌,星星点点的小花,石壁上披着密密层层的常青藤。

大一些的石包上还长着巨大的榕树以及其他乔木。

而最具神妙的是盘在石上的树根了。

那些根之于岩石,可以说无孔不入,无缝不钻。

干瘦的岩石由于根的填补而变得丰满,破裂的岩石由于它们的嵌入而胶固起来,松散的岩石由于根的穿连而凝聚成一个整体,摇摇欲坠的岩石,被根牢牢地抓住,避免了一场灾难。

多么神奇而有生命的根啊,你盘于巨石,扎入岩层,裸于地面,飘于空中,流于碧水的千姿百态的根!

④它的美还在于它拥有独特别致的景观。

就说这里的桥吧,不但数量繁多,而且形态各异。

譬如这座桥上桥(又名夹夹桥),下面是天生桥,而且这座天生桥很宽很长很大,不但这条河床在桥面上,那天星景区也在桥面上。

天星照影的大白岩下面就是落水洞,洞口高大,容得下黄果树瀑布泻下来的白水河加安顺龙宫吐出来的王二河。

我们来到小冒水潭,银练坠潭的水从那里冒出来。

这里水函多,跌水多,路线曲折,造的桥也多。

桥连桥,一座接一座,共有24座,叫连环桥。

桥面上还配以莲花踏步和天然裂缝,很像蜡染冰纹,又美观又排水,简直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⑤再说那石,这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由于千百万年风化的作用,石头便有了奇特的造型。

如这块20米高的巨石兀立眼前,奇就奇在巨石的中心是空的,故此石被命名为“空灵”。

那一块风吹水蚀而成的大窟窿给人以想象和哲理的思索,细细品味有难以言说的意蕴。

“欲从此岩过,谁敢不侧身”。

这是“侧身岩”。

可是,有两位肥胖的外国游客,侧着身子也过不去,只好快怏怏半路折回。

可据说班禅大师那样富态,一侧身竟过去了。

⑥还有那“一线水”、“美女榕”、“九龙盘壁”、“托石补天”等等景观都是大自然的不朽之作,它使人类在欣赏大自然的无限魅力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伟岸和博大,产生对热爱生命、回归自然的遐想……

(注)作者简介:

岸岛,本名厉敏,舟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

诗集《穿越动荡的午夜》《心灵的视角》、散文集《飘荡的情怀》《时光的身影》先后出版。

10.结合全文,说说本文主要选取了“天星景区”的哪些景物来进行描述的?

用两个词概括该景区的特点。

11.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

12.第3段介绍天星景区的石林,而第5段又介绍石景,这样叙述重不重复?

作用是什么?

13.结合全文,谈谈本文所描述的“天星之美”给你带来的启发和感悟。

评卷人

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罢弈文

(清)俞长城

二客弈于庭,息机子从旁观焉。

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

未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惟恐失,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

已而,胜负分,胜者喜,败者怒。

如是者再三,局乃竟。

于是计其子而较多寡焉。

喜者恬然,怒者释然。

明日闲暇客复来局布若畴昔息机子乃谓客曰畴昔之局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欤?

”曰:

“然。

”“至于今,岂非胜负已过而喜怒俱忘者也?

”曰:

“然。

”“当其争也,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

”曰:

“然。

”“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

”曰:

“然。

”“夫弈,小数也。

其胜何益?

其败何损?

何为始而患?

何为终而忘?

何为始而争?

何为终而让?

子能识其所以然乎?

”曰:

“不知也。

“呜呼!

吾告予以故:

夫天地,弈局也;万物,弈子也。

在事前则患,在事后则忘;在事中则争,在事外则让。

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则患心泯;人以事外之见处事中,则争心熄。

庶人弈于财,士大夫弈于富贵,帝王弈于天下,皆弈也。

今子不以数子视天下,而以天下视数子,扰扰者将安所底①乎?

语云:

‘工画者寿,工棋者夭。

’画者生机,棋者杀机。

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

二客闻之,獾然②深省,视局若虚,视子若弃,于是遂罢弈。

(注)①底(zhǐ):

至,到达。

②獾(jué)然:

猛然。

1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客悠然,喜怒不形形:

表现

B.如是者再三,局乃竟竟:

终了

C.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嫉:

嫉妒

D.夫弈,小数也数:

技艺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二客弈于庭,息机子从旁观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如是者再三,局乃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使六国各爱其人

D.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息机子旁观二人下棋,看到他们彼此仇视,互相瞪眼动怒,感到很不理解。

B.息机子循循善诱,耐心询问二人下棋时的心态,引导二人倾吐内心的想法。

C.息机子拿二人下棋时的争夺与平民、士大夫、帝王类比,告诫二人要远离杀机,保全生命。

D.作者假托息机子的名义,多方劝导,促使二人调整心态,止息机巧之心,从此与棋绝缘。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

明日闲暇客复来局布若畴昔息机子乃谓客曰畴昔之局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计其子而较多寡焉。

喜者恬然,怒者释然。

(2)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子路问于孔子曰:

“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胀,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

”孔子曰:

“意者身不敬与?

辞不逊与?

色不顺与?

(《荀子·子道》)

孟子曰:

“事,孰为大?

事亲为大。

守,孰为大?

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孟子·离娄上》)

19.根据上面文字,概括孔子的孝道。

20.对孔子和孟子的孝道进行简要评析。

评卷人

得分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21.两首诗的颈联都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结合崔颢诗作简要分析。

22.两首诗都写了泛舟若耶溪,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评卷人

得分

六、句子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_____________,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3)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5)无限江山,_____________。

流水落花春去也,_____________。

(李煜《浪淘沙》)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阿里巴巴主要创始人马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三年以前我送一个同事去读MBA,我跟他说,如果毕业以后,你忘了所学的东西,那你已经毕业了。

如果你天天还想着所学的东西,那你就还没有毕业。

学习MBA的知识,但要跳出MBA的局限。

不仅对于学习需要既有所学,又要跳出局限,对于人生我们也要如此。

对于学习、对于生活、对于人生,你有什么想法?

结合上述言论,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和字形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

本题A项,“扎(zhā)染”应为“扎zā染”;

C项,“推心至腹”应为“推心置腹”,“老沉持重”应为“老成持重”;

D项,“简椟”应为“简牍”,“雕啄”应为“雕琢”。

故选B。

【点睛】

字音和字形题是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基本题型,考生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和生僻字。

做选择题时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2.C

3.A

【解析】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本题C项,“雪泥鸿爪”是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前面的“倾听”不能与“雪泥鸿爪”搭配。

故选C。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然后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本题A项,“多么好啊!

瓦当上的文字,”中感叹号应该在句末,逗号和感叹号互换。

故选A。

【点睛】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1、句号:

句号是个小圆圈,表示句字意思完,陈述句未要使用,祈使用它气舒缓。

2、问号:

问号须加有疑处,不看“谁”“哪”“为什么”,只有反问是例外,其他一概不照顾。

3、逗号:

分句之间表间隔,句内用它意未尽,主谓、动宾关系明,状语后边作停顿。

4、顿号:

句内词语若并列,停顿使用“瓜子点”,两数相连表约数,中间顿号不能添。

5、分号:

各项内容分行列,分句之间表并列,其他复句用分号,好把第一层次显。

6、冒号:

冒号形式两圆点,提起下文与总结,一个句子用一个,套用来两个应避免。

7、引号:

强调、引用、特殊义,引号“关门”作标志,引文末尾怎标点?

独立使用放里边。

8、括号:

句内句外分两种,括号位置不相同,注释词语紧相连,释句放在句后边。

9、破折号:

解释、拖音、换话题,事项分承来排列,解说若在句中间,可以前后都出现。

10、省略号:

省略号儿六圆点,句、问、叹号可留前,“等”或“等等”若使用,“六点”不能再出现。

11、书名号:

书报刊物文章名,使用标点“两头尖”,会议、节日、车船号,可用引号莫纠缠。

4.D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

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

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

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项,句式杂糅,“带给了整个人类文明深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应改为“带给了整个人类文明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B项,“解决”的宾语缺少中心词,补上“问题”。

C项,用语不得体,“惠赠”为敬辞,应改为“送给”。

点睛:

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

比如:

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

5.⑥②①⑤④③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文段围绕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这个话题展开。

⑥句回答问题提出观点,②对观点进行解释,指示代词“这”是提示,①句进一步对观点进行诠释,⑤④两句承接①句从正反两面对观点进行论证,③句“因此”总结观点。

句子排列顺序为:

⑥②①⑤④③。

6.白天的笙歌鼎沸、鼓吹喧天的热闹随着游人的散去而重归静寂。

此时,被压抑了一天的黄莺们又成了万株杨柳的主人,它们扑楞着翅膀飞来飞去,亮起细嫩的喉咙唱出心中的欢乐。

听吧,那轻烟初笼的万株杨柳树林里,正演奏着一支胜利者的乐曲。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能力。

属于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要做到“四要”:

①要保持本意。

扩展语句应保持原句的基本面貌;②要合乎情境。

扩展语句试题大都明确给出或暗示出扩展的情境,必须按照规定的情境进行扩展;③要紧扣重点。

扩展语句要紧扣题干规定的重点;④要表意清晰。

扩展语句要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这首诗前两句写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热闹场面。

后两句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优美,那些爱赶热闹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赏,只好让给飞回来的黄莺享受去了。

扩展时抓住诗歌的意象“日暮”“笙歌”“杨柳”“流莺"展开想象,注意描写视听结合,语言生动形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字数限定等要求。

7.C

8.C

9.①东方艺术强调时间感,西方艺术强调空间感。

②东方艺术追求舒缓、平和,西方艺术追求思想的鲜明表达(或在外部鲜明地展现内部的思想)。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要句子含义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进行理解分析,最后进行对比判断正误。

本题C项,“赋予事物意志的思想”错误,“赋予”体现的是画家的主观性。

而原文是说“体会褶折蕴藏的自然意志”,而非画家主观地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