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656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综合性计算.docx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综合性计算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检测:

专题八综合性计算

1.(2013•厦门)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  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

Zn+H2SO4=ZnSO4+H2↑。

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

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

锌铜合金质量

342.10g

16.00g

357.70g

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2013河北)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40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49g。

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2013福建福州)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若用12.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配成泥浆,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多少?

(精确到0.1t)(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CO3+O2+2SO2

2CaSO4+2CO2)

4.(2013湖南邵阳)取10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分四次加入等质量的同种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数据。

(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是。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计算过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20g

20g

20g

2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8.7g

7.4g

6.1g

5.5g

5.(2013•赤峰)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9.3g,放入80.7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l00g 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2013湖北武汉)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

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

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g。

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7.(2013安徽)某石灰厂需要测定产品生石灰中杂质(杂质只含CaCO3)的质量分数。

小刚进行了如图实验。

请计算:

(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8.(2013•新疆)在回收家电废品时,发现一种含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样品中铜的含量时,取该样品25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9.8g.请计算: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g。

(2)求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9.(2013•宜宾)实验室有一瓶硫酸废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小红同学先取一纯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的铁钉(已用砂纸砂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3.9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3)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3)计算结果的影响是(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

10.(2013广东湛江)某兴趣小组用10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

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它杂质)。

(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g。

(2)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g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

(3)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1.(2013天津)现有含杂质的氯化镁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求: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2)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2.(2012•沈阳)火力发电厂用燃煤进行发电,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大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2CaSO4+2CO2,若处理2000t这种废气(假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理论上需要62.6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试解答: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2)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3.(2013湖南长沙)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4.(2012年四川南充)某工厂利用废硫酸和废铁屑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

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铁屑起反应,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多少?

15.(2013四川泸州)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

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第5份

取样品质量(g)

40.0

40.0

40.0

40.0

40.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60.0

90.0

120.0

150.0

产生气体质量(g)

0.3

0.6

0.9

1.0

1.0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从第份开始,金属已经反应完全了。

(2)列式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6.(2012•湛江)下表是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随时间变化的记录,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时间/分钟

0

1

3

10

HCl质量/克

73

36.5

0

CO2质量/克

0

44

66

88

(1)表中3分钟时HCl质量为克。

(2)

(2)计算1分钟时生成的NaCl能配成多少克10%的食盐溶液?

(写出计算过程)

17.(2013甘肃兰州)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3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的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如图所示。

试计算:

(提示:

NaCl+AgNO3=AgCl↓+NaNO3)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g;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结果精确到0.01g)

(3)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结果精确到0.1%)

18.(2012娄底市)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

BaCl2+Na2SO4=BaSO4↓+2NaCl)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g。

(1分)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g。

(2分)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3分)

19..(2013湖北黄冈)将100g氯化钾样品(含碳酸钾)加入50g盐酸中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得到145.6g溶液。

则:

(1)产生的气体质量为g.

(2)计算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20.(2013•烟台)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

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

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1.(2013•温州)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氮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

向20 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 变化情况,绘制图象如图。

(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出两种)。

(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 十HCl=NaCl+H2O,请结合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01% )

(3)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

22.(2013江西)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易造成环境污染。

化学兴趣小组为该厂设计废水处理和利用的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过滤后的水样2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水样中杂质的影响):

(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g;

(2)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农业上常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请通过列式计算判断:

上述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能否直接用于农业上选种?

23.(2013•青岛)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他们取了5g该纯碱样品,在烧杯中配制成60g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氯化钙溶液,测得加入氯化钙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步骤,计算记过精确到0.1%)

(2)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反应开始前,向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4.(2013•达州)现有含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5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2)求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总质量。

25.(2013山东泰安)小明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液。

他想测定该溶液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此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

取该混合液50g,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0g、40g、60g 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见下表(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实验2:

另取该溶液50g,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7,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测得实验数据见右图。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稀盐酸的质量/g

20

40

6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2

m

5.5

试分析计算:

(1)实验1中,第二组数据m为g。

(2)混合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混合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1.解:

(1)氢气的质量=342.10g+16.00g-357.70g=0.4g

(2)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16.00g×x       0.4g

x=81.25%

答:

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1.25%。

2.解:

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

49g×10%=4.9g

设废水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8098

 x4.9g

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

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

3.解:

设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2CaCO3+O2+2SO2

2CaSO4+2CO2

200128

12.5t×80%x

x=6.4t

答:

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t。

4.解析:

(1)铜不与硫酸反应,混合物中只有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

(2)由图表可知,每次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相等,第1次加入20g稀硫酸固体减少了10g-8.7g=1.3g,说明20g稀硫酸恰好与1.3g锌反应,第4次加入20g稀硫酸固体减少了6.1g-5.5g=0.6g,说明混合物中的锌已反应完,剩余固体的质量就是混合物中铜的质量;

(3)第1次加入20g稀硫酸固体减少了10g-8.7g=1.3g,说明20g稀硫酸恰好与1.3g锌反应;

设第1次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98

1.3gx

x=1.96g

×100%=9.8%

答案:

(1)Zn+H2SO4═ZnSO4+H2↑;

(2)5.5g;(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8%。

5.解:

(l)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l00g×7.3%=7.3g;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58.5

X   7.3g y

解得:

x=8g   y=11.7g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

(1)l00g 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7.3g;

(2)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g;(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1.5%。

6.解析:

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2.5g即是杂质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12.5g-2.5g=10g。

答案:

(1)10g;

(2)设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的为x,12.5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2.5g-2.5g=10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gx

x=4.4g

7.解: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g+500g+100g-609.78g=0.22g

(2)解:

设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22g

X=0.5g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5%

答: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

8.答案: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25g+105g-129.8g=0.2g;

(2)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2g

 解得:

x=6.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74%

答:

(1)0.2;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4%。

9.解析:

(1)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2)完全反应后,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差,就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氢气的质量为:

33.2g+10.8g-43.9g=0.1g;(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则铁锈消耗一部分硫酸,根据氢气求出的硫酸质量就偏小,从而使计算出的硫酸的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

(1)Fe+H2SO4═FeSO4+H2↑;

(2)0.1g;

(3)解:

设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小烧杯中稀硫酸废液的质量为:

33.2g-18.2g=15.0g,

Fe+H2SO4═FeSO4+H2↑

   98            2

   X            0.1g

   

X=4.9g,

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100%=32.7%;

答:

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32.7%。

(4)偏小;铁锈也能消耗一部分硫酸。

10.解:

(1)0.5;

(2)MgO+H2SO4=MgSO4+H2O;

(3)设镁元素的质量为x

由Mg+H2SO4=MgSO4+H2↑

MgO+H2SO4=MgSO4+H2O

得:

H2SO4~MgSO4~Mg

9824

70g×49%x

解得:

x=8.4g

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84%。

11.解析:

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得滤液是氯化钠溶液,10%的溶液117g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是:

117g×10%=11.7g,由方程式算出氯化镁的质量,进而求出其质量分数;根据氯化钠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可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案:

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是:

117g×10%=11.7g

设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80              117

x      y               11.7g

x=9.5g

 

y=8g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

×100%=95%;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氧化镁的质量是:

9.5g+8g-11.7g=5.8g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17g+5.8g-9.5g=113.3g

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7.1%

答: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95%;

(2)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1%。

12.解析:

(1)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引起的.当雨水的pH<5.6时称为酸雨;

(2)根据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反应方程式找到碳酸钙与二氧化硫的比例关系,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即可求得所需二氧化硫的质量。

答案:

(1)酸雨

(2)解:

设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则反应所用CaCO3的质量为:

62.6t×80%=50t;

2CaCO3+2SO2+O2

2CaSO4+2CO2,

200128

50tx

x=32t

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

×100%=1.6%。

答:

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1.6%.

13.解析: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就是二氧化锰的质量;

(2)设:

生成1.6g气体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

68           32

x           1.6g

解得x=3.4g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4%

答案:

(1)2.5;

(2)3.4%。

14.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9.8t×10%,然后将硫酸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答案:

解:

设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152

9.8t×10%x

98:

152=(9.8t×10%):

x

解得:

x=1.52t

答:

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1.52t

15.解析:

(1)第4份加入120g硫酸生成氢气1.0g,第5份中又多加了30g硫酸,但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没变,说明锌已经被反应完了;

(2)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出锌的质量,再用锌的质量除以样品的质量乘以百分之百即可。

答案:

(1)4;

(2)解:

设40g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1.0g

解得x=32.5g

所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00%=81.25%

答: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1.25%

16.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消耗HCl的质量为36.5g。

从1分钟到3分钟这段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44g=22g,故应消耗HCl的质量为生成44g二氧化碳的HCl质量的一半,故为

=18.25g;

(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溶液的质量。

答案:

(1)18.25g;

(2)1分钟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设生成44g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HCO3+HCl=NaCl+H2O+CO2↑

58.544

x44g

解得x=58.5g

58.5g氯化钠能配成10%的食盐溶液的质量为:

=585g

答:

(1)表中3分钟时HCl质量为18.25g;

(2)1分钟时生成的NaCl能配成10%的食盐溶液585g。

17.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5.74g,根据沉淀的质量可以求出氯化钠、硝酸银的质量,再进一步求出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5.74g;

(2)设氯化钠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100g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为Y,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70   143.5

  X     Y    5.74g

X=2.34g

y=6.8g

答: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2.34g.

(3)由

(2)中可知,参加反应的100g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为6.8g,

则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6.8%

答:

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6.8%。

18.解析:

氯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氯化钡会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1)从图中可明显看出沉淀的质量;

(2)写出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再根据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求出硫酸钠溶液的质量;(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质是氯化钠,包括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氯化钡的质量,再用混合物的质量-氯化钡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根据沉淀的质量可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所加的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答案:

(1)23.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