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2223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3)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历史回眸一、侵华日军的暴行

1.发动军事进攻

(1)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2)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进犯。

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默认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冀东为“非武装区”,华北门户洞开。

(3)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4)1937年?

月,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

(5)1937年8月,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

随后占领上海、南京、济南、太原等地。

(6)1938年5月,日军攻占徐州。

10月,广州、武汉失守。

2.制造大屠杀:

先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3.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做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4.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

从1936年开始,中共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3.蔡廷锴、蒋光鼐等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中奋起抗日,后来,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4.1933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5.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使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6.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它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2。

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多次战役,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则根据洛川会议精神,开辟了敌后战场。

3.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组织了枣宜会战等,继续抵抗日军进攻,制造了包括皖南事变在内的反共摩擦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进行了百团大战等战役。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2.1944年,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丧师失地。

同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3.1945年?

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开始。

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侵华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不是偶然发生的。

中国东北是日本重要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市场、农业和重工业原料供应地。

日本统治者视中国东北为其“生命线”。

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在“东方会议”上确立了先占领中国东北、内蒙,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政策,决意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限制日本独占中国的华盛顿体系,加紧推行既定的“大陆政策”,试图称霸亚洲、争霸世界。

第二,促使日本在1931年“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的内部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统治集团急需利用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经济危机的困扰。

板垣征四郎在《关于满蒙问题》的讲演中宣称:

“打开我国目前经济困难局面的根本政策,不外乎是向海外发展。

”发动对外战争成为日本政府维护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转移人民斗争视线的“反危机”措施。

第三,日本在1931年9月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外部因素是时机有利:

国际上,欧美资本主义各国正在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顾及中国;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正在南方集结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日本帝国主义趁此“良机”发动了蓄谋已久而又迫不及待的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比较

(1)相似之处:

战争爆发时两国的形势均是敌强我弱;战争爆发时日本都足采取了先制造事端后发动突然袭击的方式;侵华过程中手段残忍,制造了大屠杀;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

(2)结局完全不同: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全民族抗日战争,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因素有:

从领导方面来看,中日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求和妥协,这是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日。

从民众方面看,清政府压制人民的抗日热情,并阻挠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的积极努力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从战略战术上看,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以致坐失良机,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和战争的彻底失败;抗日战争中,正面和敌后两大战场分别开展阵地战和游击战,并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进行持久抗战,最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华采取支持或默许的态度,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了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时空隧道1中外各派政治力量对西安事变的态度

材料一:

毫无疑问,张学良部队举行兵变的原因,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

臭名昭著的日本走狗汪精卫的名字同陕西省发生的张学良部兵变紧密相联,这也绝非偶然。

——苏联1936年12月《真理报》评论

材料二:

英美的舆论,虽对捉蒋表示不赞同,然而也不主张讨伐张、杨。

苏联《真理报》两次评论,对西安事变等同两广(倒蒋)事变一样。

日本说苏联造成,苏联说日本造成。

双方对事实的实质,都有抹杀。

材料三:

苏联因为日本的造谣,只能这样说。

同时苏联如表示同情,便可以使与南京对立。

这样的舆论,自然对局部的利益是有些妨碍。

然而我们是不是能采取这一立场?

当然是不能的。

……我们的方针应确定为争取成为全国性的抗日,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

——材料二、三均摘自毛泽东193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发言》

思维点睛: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外各派政治力量对此极为关注,并发表了自己对这一重大事件的不同看法:

苏联和日本相互指责由对方造成事变;英美由于被扣的蒋介石是其统治中国的工具,而不赞同扣蒋,但由于同日本在争夺中国问题上有矛盾,故又不主张讨伐张、杨;中共认为事件的实质是中日之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张、杨从维护民族利益出发,逼蒋抗日而实行“兵谏”。

在这一系列的不同看法中,中共不仅正确地分析了西安事变的实质,而且从有利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形成全国性的抗日浪潮。

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的实际问题,表明中共已由幼稚走向成熟。

时空隧道2日本近卫内阁发表的三次对华政策《声明》节录

材料一:

在攻陷南京后,帝国政府为了仍然给中国国民政府以最后重新考虑的机会,一直等到现在。

然而,国民政府不了解帝国的真意,竟然策动抗战……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复兴的新中国。

——1938年1月16日《声明》

材料二:

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州)、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地区。

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

然而,如该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

……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1938年11月3日《声明》

材料三:

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声明,决定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

同时和中国同感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

……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总方针,以求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

日满华三国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1938午12月22日《声明》

思维点睛:

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

1938年1月16日的《声明》体现了日本企图采取不承认国民政府,图谋另立亲日伪政权的方针;1938年11月3日的《声明》反映出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方针又有变化,即改变了不承认国民政府的方针,在对国民政府实行军事打击的同时,伸出诱降之手;1938年12月22日的《声明》则进一步耍出了新的花样,即所谓的“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以此作为诱降的条件。

日本对华政策之所以如此调整,主要是因为:

从当时中日战争的实际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由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资源紧张,又由于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猛烈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日本被迫改变原来的方针。

日本侵华方针的调整,对国民政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而蒋介石集团则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由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缺,特别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严重威胁着日军后方,这就迫使日本帝国主义基本上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而把其主要兵力转向敌后战场,以巩固其占领区。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应付长期战争,在占领武汉之后,不得不改变其前一阶段的侵华战略方针而开始实施其新的战略方针。

它的新的战略方针表现为:

(1)把军事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战场;对国民政府则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2)以“反共”的诱惑之词积极挑拨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破坏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积极利用汉奸,扶持伪政权,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

(3)积极掠夺沦陷区的资源,利用中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战养战”。

(4)在世界范围内,配合德、意法西斯轴心国对英、法各国施加压力,同时

在争夺中国利益上,向英、美表示让步,并作出反苏姿态,企图通过英、美、法等国转而压迫国民政府投降。

合作讨论1

1940年8月22日,聂荣臻司令员《致日本军官长士兵书》摘录: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

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

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岁,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

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联系教科书内容读完这封信,你有什么体会?

我的思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南京大屠杀”等日军的侵华暴行进行对比,通过侵略者的兽行与八路军的人道,体验革命人道主义的可贵、军国主义的凶残。

同时,强调此信的中心意思,是要体验中国人民抗击的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日本人民同样是侵略战争的受害者。

中日两国人民应该共同反击侵略者,世世代代友好相处。

2.

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说:

“关于东北暴徒之根本讨伐,实为极难之事,因其集团作乱,不易治平,且非一朝一夕所能收效。

自奉天事变发生后,我军对安奉线附近暴徒中心地之讨伐不下六十二回之多,结果收效甚微。

想一想:

日本侵略者三宅光治的“自白”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的思路:

这段话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情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了各种番号的抗日义勇军,主要有辽宁省的“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辽宁民众自卫军”“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等,吉林省的“吉林自卫军”“吉林国民救国军”“吉林抗日军”“吉林人民抗日自卫军”等,黑龙江省的“东北民众救国军”“黑龙江救国军”“大刀会”“红枪会”等。

这些群众性的抗日武装统称为“抗日义勇军”,大约有30多万人。

他们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坚持抗去日伪军。

3.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各阶级共同抗日方面做出了哪些重大努力?

我的思路:

抗日战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我们通常所说的抗日战争是指狭义的抗日战争,即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即平常所说的八年抗战。

在这八年中,中共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按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进行梳理。

在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八一三事变后,中共领导的军队接受改编;抗战初期积极配合国民政府进行正面战场作战。

在相持阶段:

针对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共,中共以斗争求团结,打退反共高潮;在抗日根据地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政策和策略,加强根据地建设,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反攻阶段:

配合友军积极反攻日军,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与会者有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121万中国共产党员。

大会是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为确定打败日本,建设新中国的路线而召开的大会。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和《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周恩来作了《沦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

大会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制定厂“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

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建立真正联合政府而斗争。

为此要求全党发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大会选举出新的中央委员会,由44名中央委员和33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

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大会全面总结了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统一战线、群众运动等历史经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高度的统一和团结,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突破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侵华日军的暴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四大部分,时间跨度大、内容多、头绪繁杂,教学时应采取如下的突破措施:

(1)课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并欣赏反映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图文音像资料,从而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有一个宏观的大致了解,增强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课堂教学时,紧紧抓住四个中心环节进行突破:

一是通过考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侵华的事件,探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认识抗日救亡运动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问题,二是通过梳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重要性,使学生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适应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而形成的,并成为发动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条件;三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南京大屠杀等材料或观看《黑太阳731》等有关影视录像,使学生深刻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各种暴行及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四是通过讲解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使学生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学生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在此基础上,结合教科书中的“读一读”“学习质疑”等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抗日战争主要过程的理性认识,以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插图和历史资料的能力。

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联系当前中日双方对抗日战争的不同看法进行教学。

一、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的下列事件中,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序幕的是……………()

A.确定“征服满蒙”方针B.九一八事变爆发

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D.八一三事变爆发

答案:

B

2中国国民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塘沽协定》是在…………………………()

A.1927年B.1931年C.1933年D.1935年

答案:

C

3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

A.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B.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打开了中国华北地区的门户

D.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

答案:

D

4日军残酷屠杀我国人民30多万是在……………………………………………()

A.上海B.南京C.广州D.武汉

答案:

B

5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

A.决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B.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号召工农红军和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答案:

C

6下列事件发生在1933年5月的是……………………………………………()

A.日军进犯山海关

B.一•二八事变爆发

C.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D.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答案:

D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C.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答案:

C

8在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著名抗战将领是…………………()

A.张自忠B.宋哲元C.谢晋元D.林伯渠

答案:

A

9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D.豫湘桂战役

答案:

D

10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大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声明,决定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和中国同感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

现已感到,中国各地复兴的气势澎湃而起,建设的趋势,日盛一日。

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总方针,以求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

……共谋实现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1938年12月22日近卫内阁第三次对华声明

材料二:

这次近卫的狂妄声明,所谓“完全消灭反日之国民政府”,亦不过是如上次的声明一样一文不值。

日寇所满口鼓吹之“东亚新秩序”“睦邻亲善”……等亦不过是“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完全消灭国民政府”为内容……近卫的狂妄声明,如同日寇军阀手里的刺刀一样凶恶,无非是梦想灭亡中国,想把中国变为第二个满洲。

须知今天的中国已找到自己解放的道路,这就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决抵制日寇的进攻,驱除日寇出中国。

——1938年12月24日中共《新华日报》社论《近卫狂妄声明》

材料三:

(近卫声明)是敌人整个吞并我国,独霸东亚,进而以图征服全世界的一切妄想和阴谋的总自白,也是敌人整个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一切计划内容的总暴露。

……是要以“建立东亚新秩序”来关闭中国门户,打破九国公约,以“东亚协同体”与“经济集团”来排斥欧关在远东的势力。

……我是不会背盟弃信,以破坏人类相与维系的正义的。

——1938年12月26日蒋介石的《声明》

材料四:

近卫声明在日本方面,有人解释为日本自始即不是侵略主义,有人解释为日本经过反省以后,已放弃侵略主义。

无论怎样解释,近卫声明总可以说放弃侵略主义,日本既然放弃侵略主义,我们就开始和平运动。

——汪精卫《所望于产业界诸君》

请回答:

(1)依据有关材料,联系史实说明近卫声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国共双方对近卫声明有什么共识?

声明发表后,双方在对日问题上的反省有何异同?

(3)依据材料四,说明汪精卫对近卫声明的态度及目的,并指出其“和平运动”的实质。

(4)依据材料一、二、三、四,简要谈谈你对近卫声明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在日本近卫声明诱降政策的影响下,国民政府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蒋介石集团虽然继续抗战,但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反共投降倾向日益增长。

由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把主要力量用来进攻抗日根据地,造成根据地1941~1942年的严重困难局面。

(2)共识:

国共双方都认为近卫声明是灭亡中国的政策,双方都表示要抵抗日寇。

异同:

蒋介石依靠英美势力,利用政府军队抗日,中共则依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3)态度:

汪精卫为近卫声明作掩护,认为它是“放弃侵略主义”。

目的:

欺骗人民,为其投降日本做准备。

实质:

是一场叛国投敌、反共反人民的卖国运动。

(4)旨在诱使国民政府投降,排除英美在华势力而独占中国,以打破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说到底是灭亡中国的侵略声明。

12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认为:

“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

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支那战争是试图建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同与美、英、苏结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

”试概括日本右翼分子的主要观点,结合有关史实加以批驳。

参考答案:

(1)主要观点:

日本发动战争没有掠夺中国领土的意图和性质;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建立东亚新秩序;日本是为了对抗蒋介石与美、英、苏结盟。

(2)批驳:

第一,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将中国的东北变为殖民地;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又占领了中国的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第二,所谓的“东亚新秩序”,实质上是日本对中国的殖民统治。

大肆掠夺沦陷区的工矿业,将沦陷区变为其工业原料的基地,以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并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强占沦陷区大量的耕地,建立军事设施和分配给日本移民使用;在沦陷区大肆掠夺劳动力和金融资源,征收苛捐杂税,加紧对人民的搜刮;建立殖民化教育体制,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以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第三,并不是蒋介石与美、英、苏结盟,而是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为了反对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才与美、英、苏等国家共同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人民在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又驱逐了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