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2650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4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

备课本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主备人:

集体备课人员:

课题:

1、《走进科学课》

教学分析:

本课所在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是绪论单元,起着把学生领进门的作用,让学生知道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让学生认识科学课上需要进行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主要方法。

科学探究:

1.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

1.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兴趣。

2.能通过实验感知探究活动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使学生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绿萝一盆,清水。

学生:

画笔,白纸,玻璃水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个人复备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与生谈话:

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

板书:

科学。

领生读认。

领生读开篇卷首语。

二、初步认识科学。

1.课件播放:

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让学生说感受。

师:

你觉得科学课都干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鼓励表扬。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好玩的,有趣的现象?

你想知道什么科学现象的秘密?

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探究活动

(一)

观察绿萝的叶子。

你想说什么?

形状、颜色、大小登都可以。

你能画下来吗?

生画叶子,展示,评价。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叶子,说一说并把它画下来,全班展示。

4.探究活动

(二)

透过水杯看小鱼。

画一条小鱼(教师可在黑板上教小鱼的简笔画画法)

透过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水杯看小鱼,你有什么发现?

(注意引导用玻璃杯中间部位看)你认为可能和谁有关系?

三、科学家的故事。

课件播放科学家的小动画故事。

说说故事中的科学家。

你还知道那些科学家?

以及他们的故事?

四、拓展活动。

回家观察植物的叶子并画下来。

 

板书设计:

1走进科学课

观察实验制作

课时备课

主备人:

集体备课人员:

课题:

2、《我的“小问号”》

教学分析:

本课所在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是绪论单元,起着把学生领进门的作用,让学生知道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有许多科学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主要方法。

科学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

1.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兴趣。

2.能通过实验感知探究活动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科学,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自带小玩具与本课有关的图片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的课后拓展作业:

回家观察植物的叶子并画下来。

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评出最优作业。

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科学,这次的科学就藏在我们的玩具里。

快拿出来。

二、探究过程。

1.生拿出自带玩具,小组展示玩法。

全班展示。

师:

其他同学知道这个玩具吗?

你都知道些什么?

你还想知道这个玩具的什么秘密?

生畅所欲言。

师鼓励表扬。

小结:

学习科学要勇敢的提出小问号。

2.带着这些小问号再去玩一玩我们的玩具。

3.生活中的小问号。

师:

不光玩具里有小问号,在我们生活中好多事物好多现象都有值得发现的问号。

在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小问号?

生小组交流再汇报展示,鼓励学生发言,及时表扬评价。

生提出问号,师可适当追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谁能来解答。

将师生交流加深。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拓展活动。

观察校园中的现象,提出自己的小问号。

 

板书设计:

2我的小问号

第3课 《看一看》 教案

一、教材分析 

《看一看》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位于教材第8至9页。

本课建议教学时间为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道眼睛的作用。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观察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观察。

 

2、理解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知道不同的方法观察到的结果不同。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学生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学具:

镜子、七巧板。

 师:

镜子和七巧板都准备好了吗?

 生:

准备好了。

 

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学具展示给老师看。

 

师:

很好,都准备的很充分,下面我们就一起带着学具走进科学的课堂吧!

 2、活动过程 

(1)师: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镜子,通过镜子看一下我们自己的眼睛。

 

生按照老师的引导面着自己的镜子看自己的眼睛。

 师:

从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1:

我发现…… 生2:

我发现…… 

生纷纷积极举手回答自己的发现。

 

(2)师:

那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看七巧板有哪些颜色?

哪些形状?

 生:

红色、绿色、黄色、蓝色…… 生: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

通过眼睛看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并总结:

 

用眼睛看七巧板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

 教师向学生明确,这就是眼睛的本领:

观察。

 

(3)师: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你有哪些发现:

 生1:

前两幅图都是松树,后两幅都是花生; 生2:

第2和第4幅图片,是对1和3的放大; 生3:

…… 

学生积极回答自己的发现。

 

师:

大家观察的很仔细。

在观察时,我们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等方法进行,并且不同的观察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同。

 

(4)师:

既然我们的眼睛这么重要,那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呢?

 生1:

做眼保健操; 生2:

写字姿势要正确:

 生3:

不走路看书:

 生4:

……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展示如何保护眼睛:

正确做眼保健操;正确的读写姿势;不要躺着、走路、坐车时看书;看书一小时后要远眺几分钟等。

 三、拓展活动 

师:

同学们,请仔细找一找,图中有哪几种动物呢?

 

通过拓展活动,使学生明确眼睛的作用和重要性,知道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激情。

第四课听一听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耳朵。

 

2、联系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培养学生声音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

 

2、了解耳朵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哪些特性,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耳朵的方法。

 

教具准备:

手电筒、瓶子、沙子、石子。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活动一:

手电筒 

活动二:

不同材质的杯子 

活动三:

瓶子、沙子、石子 

活动四:

网载音频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观察我们的耳朵 

同桌用手电筒互相观察彼此的耳朵(小组讨论有什么发现:

我看到耳朵......) 

活动二:

敲一敲,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是不是相同。

 

将不同材质的杯子放在讲台上,请同学上台敲击杯子,全班同学共同听不同杯子的不同声音,并进行讨论。

 

活动三:

猜一猜,塑料瓶里有什么。

 

小组内活动,一个同学蒙眼,一个同学摇,听音辩物。

 

(我猜是……) 

(探究技能:

用耳朵辨别声音,也是观察。

) 

拓展活动:

听一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利用网载音频文件,让学生听音辨别物体。

 

(例如:

小提琴、小鸟、瀑布、小狗……)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我们的耳朵,并且体验了利用我们的耳朵去“观察”不一样的“风景”。

我们不仅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耳朵,也要合理利用它来发现和体会我们美好的生活呀!

课题名称

5、摸一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发展感知能力。

2.使学生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3.培养学生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完《看一看》《听一听》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学习。

主要让孩子学习一种新的观察方法,让学生知道用皮肤感知物体的冷热、干湿等,还是在观察。

重点难点

用手感知物体的特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学过《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唱一唱好不好?

(学生跟着音乐唱儿歌)。

你们唱的真棒!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宝之一的双手。

二、活动探究。

1、观察我们的皮肤。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和同桌小手上的皮肤,看上面有什么?

2、小游戏:

摸箱子。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这有一个箱子,上面留了一个口,现在老师把这几样东西放进箱子里,请同学来摸一摸并说一说自己摸到的是什么。

要求:

摸得时候不能看,先说摸到的是什么,再拿出来让同学们看看说的对不对。

3、深入探究,观察异同。

同学们刚才玩的都很开心,发现我们的小手有这么大的作用。

其实,我们的小手还有更神奇的作用呢。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四组物品,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摸一摸,看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

一条湿毛巾、一条干毛巾

第二组:

一杯温水、一杯凉水

第三组:

一张复印纸、一张纸板

第四组:

一张复印纸、一张砂纸

学生进行分组小游戏,用皮肤感知它们的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干湿、冷热、厚薄、平滑与粗糙的区别。

总结:

用皮肤感知物体的冷热、干湿等,还是在观察。

三、意犹未尽,小小拓展。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发现了我们双手皮肤的神奇作用。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小作业:

放学回家后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5、摸一摸

干湿

冷热观察

厚薄

平滑粗糙

教学反思

6、闻一闻尝一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知道常见的力。

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进行观察、辨别各种物体。

2.运用嗅觉辨别各种气味,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

 

探究目标:

1.学习闻的正确方法,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2.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态度目标:

1.愉快的参与活动,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事物特征表现探究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1.运用嗅觉辨别各种气味,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

2.学习闻的正确方法,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4.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教学难点】

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筷子、1-2种水果

2.教师准备:

(1)装醋的电水壶、一瓶香水

(2)不同香味的水果(葡萄、鸭梨、哈密瓜、香蕉),洗好或切好各装一盘,分别放入4个魔术盒中。

(3)6个透明一次性杯子里分别装有白醋、酒、可乐、水、糖水、盐水。

【学习过程】

一、导入——寻找教室的气味

1.教师课前在教室的角落里、学生发现不了的地方用电热水壶加热醋的方法,让学生闻到酸味。

2.猜一猜,这是什么味道?

找一找,从哪里发出来的?

3.讨论:

小朋友刚才是怎么感觉到的?

(当学生答出用鼻子闻出来的,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4.接着教师在教室里喷香水让幼儿感受其不同。

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闻一闻、尝一尝”辨别各种不同的味道。

二、学习活动:

(一)闻的游戏

1.教师扮魔术师,告诉学生请大家用鼻子闻一闻,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

2.玩“闻一闻”的游戏:

出示一个魔术盒,闻一闻是什么水果的香味。

打开魔术盒看看是否说对了,请学生品尝。

逐一出示魔术盒,用同样的方法,感知水果的香味并品尝。

3.小结:

水果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二)闻的方法

1.学生操作活动,辨别各种气味并讲述:

我闻到了哪些气味?

(提示学生:

闻气味时,用手轻轻再瓶口扇动,让少量气味飘进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因为有些气味对人体是有害的。

2.教师在桌上摆上有气味各种颜色的液体,请学生闻一闻。

 

(白醋、酒) (咖啡、可乐)------ 学生通过视觉、嗅觉来辨别各液体。

(三)尝一尝 

1.学生辨别出后,接着教师在桌上摆上无色透明的液体(水、糖水、盐水)。

请学生看一看、闻一闻,能区别出来吗?

怎么办?

学生讨论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辨别。

2.当学生答出用嘴尝尝时引出尝一尝,接着请学生上讲台用筷子尝尝三种液体,得出答案是(水、糖水、盐水)。

3.同伴共同总结我们的感官有什么功能。

 

师小结:

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都是在观察。

安全提示:

为了安全,在没有教师、家长或其他负责人员在场的时候,不能随便闻、随便尝没有贴标签的瓶里液体或倒出来。

三、结束部分:

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但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闻,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鼻子和身体不受伤害。

四、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到校园里看一看树木花草的颜色,闻一闻它们的气味。

【板书设计】

6.闻一闻尝一尝

鼻子闻气味闻的正确方法不随便闻

观察

舌头尝味道尝的正确方法不随便尝

7.玩磁铁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可以直接吸引铁,也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铁。

2、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3、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能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关注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寻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知道与磁铁有关的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可以直接吸引铁,也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铁。

教学难点:

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磁铁、曲别针、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多种多样的磁铁。

1、学生分组观察多种磁铁,认识磁铁的形状。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一说磁铁有哪些形状。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说一说磁铁的名称。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做出评价。

二、玩一玩,有什么发现?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磁铁,用磁铁去吸引带来的小物品。

2、同组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玩磁铁的发现。

3、学生交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不能吸引哪些物品,得出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结论。

4、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交流做出评价。

三、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吸引铁。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用磁铁隔着一本书吸引曲别针。

2、学生用磁铁隔着多本书吸引曲别针。

3、学生用磁铁隔着一段距离吸引曲别针,并逐步靠近曲别针,观察现象。

4、学生用磁铁隔着其他物体吸引曲别针。

5、学生交流用磁铁隔着物体吸引曲别针活动中的发现。

6、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发现、交流作出评价。

四、找一找,磁铁还能吸引周围哪些物品。

1、学生用磁铁吸引教师内的物品,并做好简单的记录。

2、学生交流用磁铁吸引物品时的发现,知道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

3、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和交流作出评价。

4、教师安排学生课下进行探究活动,在家中找一找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五、观察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调查研究生活中哪里还用到了磁铁,利用磁铁做了什么,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简单的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要注意爱护物品,不要造成破坏,同时要注意安全。

学生如果无法自己完成任务,可以请求家中帮助。

板书设计:

7、《玩磁铁》

说一说玩磁铁的发现——就是交流

课题名称

8、玩彩泥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并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通过玩彩泥等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通过玩彩泥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玩中学»的第二课,本单元的课题是玩中学,一年级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科学课,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玩彩泥更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体会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对学生感知物质世界奠定了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观察,动手,感受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并能列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难点: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礼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呀?

然后,向同学们展示彩泥。

首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手中的彩泥是什么形状的呀?

2.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把彩泥做成什么样的呀?

3.下面我们大家分小组做一做,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

4.师生讨论总结:

通过我们的一起努力,我们发现同学们把彩泥捏成了圆片;把彩泥揉成了小球;把彩泥搓成了和铅笔一样高高长长的;有的小朋友还把彩泥压成了薄薄的饼状……大家看,我们的小手多棒呀,能把彩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二、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1.通过我们刚才的动手实验,我们可以用我们有力的小手改变彩泥的形状。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东西,大家试一试,看看它们的形状能不能改变呢。

2.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

3.学生动手操作

4.小组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原因。

5.小组汇报,师生讨论交流

我们刚才用手捏海绵,发现海绵变扁了;拉橡皮筋,圆圆的橡皮筋变长了;也把彩纸折成了我们喜爱的形状,毛巾叠起来也变的比原来小了。

所以,我们知道了,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三、大家一起做一做

同学们,大家平时都喜欢菠萝吗?

那么,大家想不想根据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亲自动手做一个彩泥菠萝送给爸爸妈妈呢。

好,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动手,用黄色和绿色的彩泥做一做,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

四、课后拓展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我们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PPT展示):

铁变成我们盛水的铁桶,铁瓢,还可以变成我们切菜的刀,我们吃饭的勺子;面粉变成了我们吃饭的馒头,面条,花卷……这些都是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课题名称

9、玩小车

教学目标

1、知道推或拉能让物体运动起来,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了解推力和拉力有大小和方向。

3、能如实的描述自己的实验现象,愿意进行探究活动。

4、知道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的广泛。

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一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玩中学”中的第三节。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之后,继续让孩子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推力和拉力,并且让孩子初步感知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也为后续课中学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推和拉物体能让物体运动起来。

难点:

探究推力和拉力有大小和方向。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导入:

(出示玩具小车)老师相信你们家里会有各种各样的小车,谁能告诉老师你都有什么样的小车?

你喜欢玩吗?

通过这样的谈话引入课题《玩小车》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玩小车体验推或拉

1、孩子展示自己带来的的小车,小组内玩小车。

【不能是助力的】

(这个过程中提示孩子:

在玩的的过程中你是怎样让小车运动起来的,也可以让孩子比一比看谁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多。

2、学生交流自己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可能:

各种推或拉)

3、师生小结出:

推或拉能让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4、教师讲解:

推或拉小车时我们都对小车施加了力,这个力就是推力或拉力。

活动二、探究推力的方向(知道了推力和拉力的基础上)

1、设计小游戏(用红色的粉笔在实验台上画一个大圆,在大圆中间画一个小圆心,让小组成员围着大圆从不同方向上推小车,要求:

推小车时手在大圆的外边,不能过大圆的红线;小车停在红心内的获胜。

2、学生小组内玩游戏(提示学生注意体验成功的感受,或是用什么方法才容易成功。

3、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要想让小车停在红心里,对于用力是有要求的,不能大也不能小。

要引导学生说出他推小车的用力方向,和小组内其他的人用力方向一样吗。

4、通过交流小结出,推力有大小和方向。

活动三:

探究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1、借助活动二的圆圈,这次让学生拉小车进红心,体验要把小车拉进红心需要的力;

2、学生活动(提示学生,用力的大小,比较各成员用力的方向)

3、交流讨论

4、小结出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和拉力。

让学生充分的说,老师在用多媒体播放补充。

课后探究: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好,玩的也非常的高兴,关键是我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推力和拉力,请同学们课下继续发现我们的玩具车现在还可以利用那些动力跑起来。

板书设计:

9玩小车

推力

拉力大小和方向

10、分一分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包括:

《玩磁铁》、《玩彩泥》、《玩小车》、《分一分》。

学生通过观察,对物体进行分析、对比,探讨科学奥秘,知道分类的方法,有利于学会整理生活中的物品。

学习目标

1.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能按材料种类对物体进行分类。

2.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利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式,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评价活动

方案

1.通过对不同物体的观察、比较,能够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并给它们分类。

2.通过讨论、表达与交流,能够知道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

1.积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椎体、球体),以上积木借用数学教具中的“几何形体模型”盒;学生自己的书包。

2.课件;动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熊出没》的主题曲。

师:

孩子们,刚才老师播放的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生回答

师:

今天森林里正在举行“清洁小能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