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2704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docx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1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历史纪年的方法有很多,如世纪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民国纪年法等。

若按世纪纪年,公元前476年的正确表述是:

c.公元前五世纪初d.公元前五世纪末

2、“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的下列主张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影响的是a.“为政以德”、“以

德服人”b.“法不阿贵”、“以法治

国”C.“兼爱,非攻”、“尚贤、节用”d.“克已复礼,贵贱有序”

4.歌曲《中国话》唱道: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下列关于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b.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仍具有积极作用

c.儒家伦理道德越来越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伦理道德

d.孔夫子思想包含着人类普遍价值观的合理成分

5、“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

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6、以下有关古代儒家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

d、明清时进步思想家对儒家思想全盘否定

7.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

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一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8、2008年四川大地震后,某校发起的“汶川,我们在一起”的志愿者活动中,下列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群是()

A.高二(3)班儒家信徒安仁

b.高二(10)班道家信徒吴伟

c.高二(17)班法家代表严

d.高二(18)班墨家代表尚彤

9.董仲舒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注:

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因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b.君权神授学

说c.独尊儒术建议d.崇尚法制主张

10、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11.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内容,后代统治者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这一理论的反映的是

a.即位要举行祭天仪

b.确立“家天下”的世袭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

合d.在诏

书中常用“奉天承运”

1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c.糅合了道家、法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13、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1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2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3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

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

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

学c.程朱理学d.陆王

心学

15、“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

知c.致良知d.发明本

16、王阳明和二程、朱熹学说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a、仁是与万物俱生的b、“天理”是

万物的本原

c、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相联系d、宇宙便是

吾心

17.下列明清之际的思想中,最能反映社会生产的时代特色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严以治吏,

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工商皆本

18.李贽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焚书》、《藏书》,他的意思是:

a、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的书写得不好

b、抗议秦始皇焚书坑儒

c、自诩之词,表示自己的书写得很好,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d、见解“与世不相入”,必遭焚毁或只能

留待后世的人看

19.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

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正

统思想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

学家的虚伪

20.王夫之说: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顾炎武说: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

”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反对圭寸建君主专制;经世致

用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

工商业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

等d.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二、主观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

40分)

31.(20分)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立德而尚贤。

……

自贵且智者为政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

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为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⑴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

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

(8分)

⑵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4分)

⑷上面的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

原因是什么?

(4分)

32.“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现在,更是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①“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

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

——材料均选自人教社

《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

(3分)何时创立?

(3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何?

(4分)

(2)根据材料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

(6分)

(3)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现实

意义。

(4分)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试题答案及评分

细则

、选择题:

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a

c

c

d

b

b

c

d

c

c

a

c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a

d

d

d

b

a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共60分)

31答案:

⑴围绕的中心问题:

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

(4分)

材料一主张“德”、“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

(4分)

⑵答案要点:

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

(4分)

⑶材料四的主张。

(2分)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

(2分)

⑷材料一的主张。

(2分)因为儒家学说经

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分)

32、

(1)儒家(3分);春秋(3分);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或正统思想(4分)

(2)内涵:

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和睦相处;(2分)

人与自然之间,人类要遵循、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与自然和平共处,促成人类社会的发展繁荣;(2

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交往、合作发展,达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和谐。

(2分)(3)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