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047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docx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08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套卷(八)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A)。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洛克D.杜威

2.“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这句话所表述的是(D)的观点。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制度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3.“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B)。

A.正向功能B.负向功能C.社会发展功能D.隐形功能

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

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的特征,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5.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D)的职业。

A.自由化B.现代化C.专业化D.社会化

6.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

这种课程类型体现了(B)的理念。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D.显性课程

7.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D)的不同而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B.学生的学习要求C.课程的任务D.课程的呈现方式

8.“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句话说明教学中应重视(B)。

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

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

C.《学记》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教育思想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之一

10.教师将正在上课的学生赶出教室侵犯了学生的(A)

A.受教育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

11.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

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

1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差异性B.顺序性

C.不平衡性D.阶段性

13.(C)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14.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C)。

A.幼儿期B.少年期

C.童年期D.青年初期

15.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B)。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

16.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C)。

A.两者相同B.前者指导后者C.前者反映后者D.前者决定后者

17.(B)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8.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C)。

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B.适当体罚也可以

C.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D.纪律为主,说服为辅

19.下列德育原则与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有关的是(B)。

A.因材施教原则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知行统一原则D.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原则

2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

A.知行统一原则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导向性原则

21.关于建立学生档案的环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C)。

A.收集——整理——保管——鉴定B.管理——收集——鉴定——保管

C.收集——整理——鉴定——保管D.收集——鉴定——保管——整理

22.“对班级管理不过多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

”这属于(B)的班主任领导方式。

A.权威型B.放任型

C.民主型D.随意型

2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B)的教育目的观。

A.文化本位B.社会本位

C.科学本位D.个人本位

24.教师对生病的学生救护不力,属于(D)。

A.侵犯学生的生命权B.侵犯学生的健康权

C.侵犯学生的身体权D.不作为违法侵权

25.关于先进生的心理特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A.自尊心强,充满自信B.不适度的自尊心

C.学习动机不强D.意志力薄弱

26.(A)理论认为: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

”它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A.建构主义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

27.某老师未经学生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文编入自己编著的优秀作文集,对该老师的做法叙述正确的是(B)。

A.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权

B.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

C.该老师的做法没有侵害学生的著作权,因为作文不算“作品”,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D.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28.提出程序教学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是(A)。

A.斯金纳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29.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A)。

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30.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然后再来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B)。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ABC)。

A.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社会化B.教育促进人的智力和能力社会化

C.教育促进人的职业和身份社会化D.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E.教育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发展

2.教育对人口发展的作用有(ABCE)。

A.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B.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C.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D.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E.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3.下列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的有(ADE)。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下列选项中,认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学者有(BCD)。

A.夸美纽斯B.柏拉图C.涂尔干D.凯兴斯泰纳E.裴斯泰洛齐

5.学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措施主要有(ABC)。

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B.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恰当的评定

D.设置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E.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ABCDE)。

A.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

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

D.教师的培训

E.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7.下列属于教师的职业权利的有(ABCDE)。

A.教育教学权B.学术研究权C.管理学生权D.民主管理权E.进修培训权

8.德育的基本任务包括(ABCD)。

A.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序

B.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C.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D.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E.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9.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AD)。

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

C.发展动因D.发展结果

E.发展进程

10.活动课程的特点有(ABCD)。

A.广泛性B.灵活性C.主体性D.实践性E.强制性

11.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有(ACDE)。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C.浏览阅读材料D.设置学习目标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12.以下观点错误的有(ABE)。

A.杜威认为课程的组织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顺序,没有必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

B.“课程”一词是由英语派生而来的

C.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着课程组织的心理逻辑

D.编写教科书时要考虑这门科学本身的内在逻辑

E.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13.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有(ABCDE)。

A.预防精神疾病B.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C.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D.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E.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14.以下关于品德的理解,正确的有(ACE)。

A.品德是后天学习形成的B.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C.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D.品德是认知和行为的统一E.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等同于道德

15.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CE)。

A.让小学三年级学生一首古诗抄写10遍

B.明明说脏话,老师令其上讲台默写课文

C.刘欣雨上自习课睡觉,老师令其到学校运动场跑步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E.小学五年级教室内,英语老师拿树棍在发音不准的学生脊背上使劲击打5下

16.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ABCDE)。

A.分散复习B.及时复习C.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D.对材料进行精加工

E.增加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

17.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学习可以通过(AB)的学习方式来完成。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E。

启发法

18.布鲁纳认为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它们是(ABC)。

A.好奇内驱力B.胜任内驱力C.互惠内驱力D认知内驱力E.附属的内驱力

19.学生伤害事故的构成要件的构成要素有(ABCD)

A.学生伤害事故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受害人或加害人

B.必须有客观的伤害结果发生

C.伤害事故结果的发生与学校疏于教育管理保护行为有因果关系D.学校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过失

E.从时间和地点上看,伤害行为或者结果必须有一项是发生在学校

20.教育立法的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BCD)

A.法律议案的提出B.法律草案的审议C.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D.法律的公布E.法律的实施

三、判断简析题

l,苛勒的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是相互独立与排斥的

此观点错误。

最初苛勒的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是作为对立的理论出现的。

后来,美国心理学家哈咯将两种理论联系起来,他认为两种理论并不是矛盾的,试误和顿悟分别代表学习和思维发展中的两个阶段,试误是初始阶段,是顿悟的基础;顿悟是高级阶段,是试误的飞跃。

2教学就是指课堂的上课活动。

此观点错误。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教学等多种形态。

教师上课备课、学生听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价,学生的课后预习、复习、作业等也都属于教学活动。

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因此,教学不仅仅包括课堂的上课活动。

3.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处于从属地位。

此观点错误。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

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教师教决定着学生学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4.正迁移就是顺向迁移,负迁移就是逆向迁移。

此观点错误。

正迁移与负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迁移进行划分得到的结果。

根据迁移的性质的不同,人们把迁移划分为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零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有时候也称为中性迁移。

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可以把迁移划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前者是指前面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的影响,后者则恰恰相反。

因此,正迁移不一定是顺向迁移,负迁移也不一定就是逆向迁移。

5.品德就是道德。

此观点错误。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起源于人类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道德具有阶级性,道德始终是一定阶级的道德,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

道德品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

一个人的品德不但体现在他的某一时期、某一方面,而且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行为中,甚至体现在他的一生中,偶尔的道德行为不能看作是品德;品德不仅有外部的道德行为,还要有与之相应的内部道德行为需要,二者相统一才称其为品德。

因此,品德与道德是有区别的。

四、案例分析题

小刘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中学特岗教师,她一到岗就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她还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她不能容忍学生不认真听课,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经常采取罚站、甚至不许进教室听

课等方式来惩罚他们。

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知识对小刘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l)小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

范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

案例中的小刘老师能够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获得学生欢迎,符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小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老师不断拓展业务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小刘老师人教后一直努力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符合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要求。

(3)小刘老师的做法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的职责权利。

而小刘老师让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罚站,这是体罚,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另外,她甚至不允许不守纪律的学生听课,这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4)小刘老师的做法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而小刘老师让学生罚站,并且不让学生听课都违背了这一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五、阅读分析题

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

”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

材料二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

——叶圣陶

材料三张晓萌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

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

班主任则认为张晓萌有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晓萌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晓萌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

后来,张晓萌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

问题:

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观?

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材料二中,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

3.材料三中,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

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

1.

(1)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

(2)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3)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要更重要。

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2.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

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启迪学生做人;

(2)引导学生会学习;(3)激励学生会思考;(4)指导学生能实践。

3.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六、论述题

1.试论述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利弊。

发现学习的优点:

(1)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2)激发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过程本身发生兴趣;

(3)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

(4)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保持与提取。

发现学习的不足:

(1)有些学科诸如文学艺术不适合发现学习;

(2)有些学生不适合发现学习;

(3)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不宜于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

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机智、技巧、耐心等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接受学习的优点:

(1)突出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有意义学习在知识获得中的重要作用;

(2)在讲授知识间的抽象关系时可能更有效;

(3)在一些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须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时,更适合采用接受学习;

(4)为学生提供好方法来帮助他们保持重要的信息。

接受学习的不足:

(1)偏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2)对于具体经验和程序性知识,其他教学模式可能更加有效。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以是机械的或有意义的。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活动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2.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应该如何进行指导?

(1)优等生

优点:

理想远大,品质优良,聪明好学,成绩优秀,自尊自信,好胜心强,意志坚定,习惯良好;

不足:

一是容易产生优越感,二是容易滋长自满情绪,三是因好胜心太强而导致嫉妒心太强等。

教育: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提高抗挫折能力;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带动全班。

(2)中等生

中等生可分三类:

一是思想基础较好,想干而又干不好的学生;二是甘居中游的学生;三是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

特点:

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

教育:

首先,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

既要抓两头,也要抓中间,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向转化。

其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教育。

对第一类学生,主要解决方法问题;第二类学生,主要解决动力问题;第三类学生,主要解决非智力因素。

第三一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后进生

特点:

求知欲不强,学习能力较低;自卑复杂感强;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严重;意志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

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教学设计示例

1.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2.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知道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

实验探究斜面省力规律,斜面是变形的螺旋。

教师材料:

课件。

学生材料:

斜面、测力计、小车、记录纸。

1.谈话引入:

师:

孩子们喜欢看熊出没吗?

看,大家熟悉的光头强载着熊大熊二开始了探险之旅。

突然,前面没路了,只有一座高高的桥,聪明的你有什么方法能让车开过去呢?

生:

用吊车吊;可以搭个桥……

师:

你的方法是?

生:

架在桥的边缘上,让小车开上去。

师:

请你演示一下。

2.学生演示搭斜坡。

3.出示图片(引桥)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师:

生活中,架上去这部分我们称为(引桥),但是在科学上我们称为斜坡。

今天我们就走进第3课《斜坡的启示》(板书课题),请翻到课本第6页,我们先认识一下斜坡。

斜坡就是一种斜面,像刚才的演示,把一个平面一高一低放置之后就构成了一个斜面。

(板书斜面)。

4.你搭建斜面的理由是什么?

(省力、方便)

1.提出问题:

运用斜面真的能省力吗?

我们需要做实验验证下。

2.我们先认识下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

测力计、小车、三种不同长度的斜面

3.谁来说说你怎么设计实验

测量出小车在斜面上匀速前进的拉力和直接提起小车的力。

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是否省力了。

4.实验提示:

(1)用测力器测量小车在斜面拉力时,要顺着小车的运动方向,在斜面上匀速缓慢地拉。

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师演示)

(2)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员仔细做好记录,完成实验单后请举手示意。

5.学生分组实验。

(限时6分钟)。

6.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第一小组汇报后,师:

第二组同意吗?

请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其他小组都同意这个观点吗?

7.师:

老师有疑问,这是空车,如果小车装有重物,斜面还会省力吗?

请学生甲、乙上台演示实验。

8.师生演示实验,测量装有勾码的小车自身重力和在70cm斜面的拉力。

学生读数并比较。

9.交流发现,得出实验结论:

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相机补充板书)

1.交流新发现:

师:

大家通过刚才的研究除了发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

省力可能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板书:

斜面长度?

师追问:

有关系吗?

有怎样的关系呢?

第三组学生:

我们小组认为斜面越长,用的拉力小;斜面越短,用的拉力大。

2.结合你们刚才的实验说说:

生:

我们搭建长度是30厘米的斜面,需要的拉力是牛顿,我们搭建长度是50厘米的斜面,需要的拉力是牛顿,我们搭建长度是70厘米的斜面,需要的拉力是牛顿。

3.其他小组同意这个观点吗?

另一小组汇报结果,发现:

斜面长度越长越省力,长度越短越不省力。

4.师:

同学们都说越长越省力,如果我们搭的斜面长度是100cm、200cm、500cm......)拉力会......?

生继续猜想,拉力会越来越小。

师:

如果搭得更长,比如1千米、10千米,是否就不需要用力了?

生:

需要。

师:

如果你是光头强,你会选择哪一种斜面?

生1:

选最长的一块,因为最省力;生2:

选择最短的一块,因为使用材料最少;生3:

选择中间那块,既省材料也有省力的作用。

师:

大家都给出了每一种选择的优缺点,在日常的生活中设计师中会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5.老师把同学们做的实验放在电脑屏幕上,(ppt三个三角形)同学们观察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

生:

30cm的斜面最陡,70cm的斜面最平缓。

师:

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你说的斜面看起来陡,在科学上我们说是斜坡的坡度大,斜面平缓在科学上说的斜坡的坡度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