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150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docx

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

题记:

本大纲是2013年的,在这里仅供参考,如果想很顺利通过2014年专业课,请务必于参加滁州学院考前培训班(考前关注官网)!

另:

时间仓促,错误难免,请多海涵。

2013年滁州学院人文教育专业《中国近代史》陈旭麓版考试大纲

第一章

一.如何看待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1.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空前加剧。

(2)中国邻国多被殖民主义染指,缓冲地带越来越少

2.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但封建土地制度依然是社会经济的基础。

(2)政治方面: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愈加严重导致封建统治危机,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政权腐朽。

(3)军事方面:

军制落后,军备废弛

(4)外交方面:

清政府与西方殖民者发生商贸关系,但尚保持独立自主地位。

二.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1.闭关锁国政策的起源

(1)闭关锁国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2)闭关锁国政策是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产物

(3)闭关锁国政策是对西方殖民者在中国东南沿海海盗式骚扰的抵制

2.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内容。

(1)一口通商→只准广州一口对外贸易。

(2)公行制度→俗称十三行或洋行

→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对外贸易的一种管制方法,公行即使中外商人联系的中介,也是清政府与外商联系的中介,它具有商业,政治,外交职能

3.如何评价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1)主观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具有民族自卫性质,在短期内起到自保

(2)客观效果:

对近代中国社会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但是应该看到,不管闭关锁国政策弊端多大,但这一政策能够实行,说明清政府当时尚保持独立自主的表现。

三.鸦片贸易带来的危害。

1.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得白银大量外流

(1)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社会购买力下降,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2)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又造成城乡工商业凋敝,摧残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白银外流,劳动人民是最大的受害者

(4)白银外流,导致清政府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2.清政府统治更加腐化,加剧了国家危机

3.毒害国人身心健康,摧残社会生产力

补充:

清廷官员对鸦片贸易的态度

严禁派:

林则徐,黄爵滋

弛禁派:

琦善,穆彰阿

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时间:

1839年6月3日——6月25日

四.三元里人民抗议斗争

1.地位: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民众性较大规模的自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行为

2.组织:

通过社学领导

3.社学:

始于元末,本来是乡里的教育场所,清中叶以后,逐步成为地主士绅办团练的场所,发生了由文趋武的变化,参加社学基本群众是农民,爱国师生作为组织者,领导者,鸦片战争中及以后人民利用它编练团练,抵抗外国侵略的组织

五.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8月29日

2.内容:

(1)割让香港

(2)赔款2100万元

(3)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建,上海,宁波

(4)协定关税

(5)领事裁判权

(6)片面最惠国待遇

3.影响(危害)

(1)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2)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3)门户大开,西方国家进一步掠夺中国

(4)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5)严重破坏中国司法权

(6)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六.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政治上

(1)战前:

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2)战后:

使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2.经济上:

(1)战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战后:

封建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失去经济自主地位

3.主要矛盾

(1)战前: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战后:

阶级矛盾和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

七.补充点

1.1845年英国最早在中国上海建立租借

2.战后贸易中心有广州→上海

3.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

第二章,第三章

一.洪秀全反清思想形成

1.原道救世歌

2.原道醒世训

3.原道觉世训

二.太平天国核心领导集团

1.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石达开→韦昌辉

三.太平天国前期军事路线

1.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时间:

1851年1月11日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了

(2)永安建制:

永安是太平天国攻陷的第一座州城

★何为永安建制?

太平天国攻陷永安城后所进行一系列的军政建设,主要内容:

整顿军纪,封王建立官制,颁布天历,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政权初具规模

(3)武昌:

太平军攻陷第一座省城

(4)定都天京:

太平天国政权正式建立

2.北伐

目的:

夺取北京,推翻清朝统治

领导人物:

林凤祥、李开芳

3.西征

目的:

巩固天京,控制长江中下游,夺取安庆,九江,武昌

四.天朝田亩制度(1853)

1.主要内容:

以土地和财产分配制度为核心。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2.基本精神:

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温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1)主要内容:

见上

(2)性质: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3)评价:

①革命性:

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②空想性:

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本性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③落后性:

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经济范畴

五.天朝田亩制度具体政策

1.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政权——乡官制度

2.实行一切产品归圣库的平均分配制度

3.妇女政策→实行初步妇女解放政策

六.天京事变

1.影响

(1)摧垮了革命核心

(2)削弱了革命力量

(3)摧垮太平天国信仰支柱

(4)导致战局急剧逆转,军事上转入被动防御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2.性质:

农民阶级之间的政权夺立的斗争

七.资政新篇

从内容上看《资政新篇》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改革方案,各方面都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其中经济方面最为鲜明,可以说,它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具有历史进步性

八.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背景:

产生背景不同,分别在盛衰两个不同时期

2.主要核心内容:

《天》以土地财产分配为核心《资》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符合社会潮流

3.政权影响:

《天》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革命性,巩固自身统治

《资》对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只字未提,不是太胖天国实践的产物,无法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4.符合时代发展性方面:

《天》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具有极大的空想性,也无法实现《资》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对后人有启迪作用

九.太平天国后期

1.核心领导集团:

李秀成,陈玉成,洪仁玕

2.天京陷落:

1864年

十.曾国藩与湘军

1.产生背景:

(1)八旗与绿营腐败无能

(2)办团练,勇营契机

2.八旗,绿营与湘军作比较

(1)相同点:

①从阶级本质上说,都是作为清朝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而存在

②都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支柱

③都是对抗,镇压农民革命,维护封建统治

(2)不同点:

①内部关系不同

②人员素质不同

③军种配备,营制不同

3.湘军对清朝制度的影响

(1)暂时挽救了清朝统治危机

(2)清朝军制发生变化

(3)汉族地方实力派参政揽权趋势加强

十一、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意义:

(1)沉重打击清朝封建统治

(2)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延缓半殖民地化进程

(3)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2.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彻底的革命纲领。

②革命集团内部不团结,革命力量薄弱。

③政权的封建化,领导集团享乐腐化。

④军事战略的错误。

⑤宗教迷信对革命破坏

十二、捻军

1.原称捻党,捻是北方方言,以为一伙,一股,是长期活动在皖北、苏北、河南、山东一带贫困农民的反封建压迫民间组织,1853年太平军北伐途径皖北,捻军纷纷响应,力量分散趋于统一,称为太平天国北方友军,有力支援了太平天国反清起义,太平天国失败后,依然坚持抗清,时间长达十八年,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巩固根据地最终失败

2.厘金制度

(1)原因:

为了筹措军饷

(2)解释:

它是一种工商税,规定值白抽一,遍及全国,经常性税收制度,对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十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

1856年——1860年

2.战争引起:

修约问题

★马神甫事件→法国→葛罗

★亚罗号事件→英国→额尔金

3.条约

(1)《天津条约》→内容→危害

(2)《北京条约》→内容→危害

4.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制造的第一个傀儡政权→广州柏贵。

5.战争第二阶段:

1860年10月火烧圆明园

6.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扩大和继续

十五、辛酉政变→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

十六、沙俄对中国领土侵略

(1)1858→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2)1860→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

(3)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西北地区44万平方公里

(4)1881→伊犁条约→7万多平方公里

第四章、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政治、经济势力扩大。

1.干涉中国内政外交

(1)《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干涉中国内政外交的开始

(2)设立总理衙门→1861年

★★局外旁观论:

赫德→海关总税务司

★★蒲安臣使团事件:

中国近代外交的耻辱

2.控制中国海关→1854年窃取上海海关管理权

1863年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

1865年海关总税务司迁往北京

4.经济掠夺加强

(1)商品输入增加

(2)通航权扩大,外国轮船公司垄断中国行业业

(3)加强金融权控制→东方银行、汇丰银行

二.洋务运动

1.内容

(1)概念:

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官僚所进行的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一系列的活动,其中以自强为标榜的军事活动,以求富为标榜的经济活动为中心

(2)代表人物:

①中央:

②地方: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李鸿章洋务派的核心人物:

位高权重与洋务运动相始终、提出许多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洋务派主张、创办参与洋务事物最多,掌握经济军事实力最大

2.洋务派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含义:

以封建制度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维护,巩固封建统治

(2)提出原因:

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实际体察决定

(3)评价指导思想

1一方面认识到了学习西方的必要性,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自居蒙昧

2一方面,只强调片面学习西方技术而为涉及西方的政治制度,故而有其局限性

3.主要活动

(1)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1军事企业代表

2采取方式:

官办,产品不计成本,不投入市场

(2)求富创办民用工业

1民用工业代表及特征

2采取方式:

官督商办

(3)建设和改造海军

1左宗棠是第一个主张建立海军的洋务派官僚

2三支海军:

北洋(1888年正式成军),福建,南洋

3海军基地:

旅顺,威海卫

(4)其他活动

1兴办洋务学堂:

京师同文馆

2派遣留学生:

赴美幼童

3翻译书籍

4.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1)客观作用:

①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是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统的重农抑商,重本轻利等观念受到冲击

(3)失败原因

1外国侵略者压制破坏

2封建顽固派的反对,阻扰

3洋务派本身具有封建性,依附性,腐朽性

4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

三.民族资本主义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

2.标志:

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创立发昌机器厂

3.阶级来源:

①投身办厂官僚,地主商人

②手工工场作坊主上升而来

4民族资本主义特征:

轻工业为主,投资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分布比较集中,带有半殖民地风

5.民族资产阶级特征:

(1)革命性→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2)妥协性→与封建主义,外国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略的联系

四.无产阶级

1.来源:

(1)外国资本在华经营企业

(2)洋务派经营近代企业

(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特征

(1)彻底的革命性与集中性

(2)与农民有千丝万略的联系

㊣无产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先进生产关系

第五章、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一.边疆危机

1.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

2.1885年台湾设省,刘铭传第一任台湾巡抚

3.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

4.1884年新疆设省,刘锦堂第一任巡抚

二.中法战争

1.刘永福,黑旗军:

太平天国时期一支农民起义军

2.冯子材:

行伍出身,能征善战,升至提督,请军中素有威望

3.结局: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镇南关大捷:

中法战争中战局的转折点,此战之后中国军队掌握战场主动权,但是它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法谈判中清政府的地位

4.不平等条约《中法新约》

①时间:

1885年6月9日

②人物:

李鸿章,巴德偌

3内容:

法国取得中国铁路权

三.★中日甲午战争★

1.背景

(1)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殖民地渴求,彼此间矛盾尖锐

(2)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特点(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依靠军事带动资本主义发展

(3)中国情况:

中国封建统治日趋腐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2.导火线:

朝鲜东学党起义

3.战争地点:

朝鲜,中国黄海

4.战役:

朝鲜→平壤战役,中国→黄海战役(制造旅顺大屠杀)

5.马关条约

(1)时间:

1895年4月17日

(2)代表:

李鸿章,伊藤博文

(3)内容及危害:

★内容:

①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

②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与澎湖列岛给日本

3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忆两

4开发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岸

5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免征一切杂税

◆危害

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中国承认日本完全控制朝鲜,实现日本吞并朝鲜,把朝鲜作为入侵中国跳板的野心

3中国失去大片战略要地,助长了列强分割中国领土的野心,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的信号

4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列强通过附有条件的外债进一步控制中国

5四个通商口岸的开放,内河航行权攫取,列强深入长江流域,加大经济掠夺

6中国出现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第六章、戊戌变法

1.起源: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俄德法)

2.主要国家租借地及其范围

国别

割占强迫租借地区

势力

德国

强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租旅顺大连

长城以北及新疆

法国

强租广州湾

两广,云南

英国

强租新界

新界,威海卫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

福建

3.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海约翰政策)

(1)背景美国忙于同西班牙战争无力参与对中国掠夺

(2)主要内容:

1各国互不干涉他国在中国势力范围或租地内任何既得利益

2各国运往势力范围内各口岸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现行关税率征税

3各国在势力范围内,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和商品铁路运费

(3)影响:

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对华政策,不在追随和附和其他国家充当次要角色,在列强侵华活动中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二.戊戌维新运动

1.公车上书(赶考举人)

①时间:

1895年

②人物:

康有为

③影响:

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群主性的爱国运动,标志着维新运动从思想领域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了康有为领袖地位

2.主要人物及活动

(1)康有为→北京

①《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成为指导思想,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

②《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刊物

③创办万木草堂,强学会

(2)梁启超→上海

1梁启超担任《时务报》主笔

2《时务报》中国第一种有益之

(3)谭嗣同(湖南)

1湖南变法维新运动风气最浓

2编写《仁学》一书

(4)严复(天津)思想领域不涉及政治领域

1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

2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名著的翻译家

3.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内容:

1政治方面:

删定则例,改革旧机构,澄清更治,提倡廉政作风,鼓励创办上书言事,取消国家供养特权。

2经济方面:

保护及奖励工商业,注重农业发展,办邮政,修铁路,改革财政,编制预决算

3文化教育方面:

废除八股文,开经济特科,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提倡西学

4军事方面:

设厂制造军火,用西法操练海军

(3)结果失败而告终

1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康光仁,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

(4)评价

1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以慈溪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

★主观原因:

阶级的局限性,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维新派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不敢摧毁封建势力,不想推翻现有政权和制度,希望通过自上而下和平改革实现变法图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理论指导上,打着孔子招牌进行变法,虽然具有减少改革阻力的策略意义,但也暴露了维新派软弱无力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虽然同帝国主义有矛盾,缺乏反抗帝国主义的勇气,认为不必正面发对帝国主义,通过资本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就能免于帝国主义侵略,甚至寄希望英美支持。

⊙害怕发动人民群众→

这一缺点使不流血的维新变法以流血的政变而告终,证明想用和平改革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在中国行不通

2意义

Ⅰ.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19世纪末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产物。

Ⅱ.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Ⅲ.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三.义和团运动

1.兴起地点:

山东

2.口号:

扶清灭洋(具有局限性,说明民族矛盾上升到最高位置)

3.结果:

八国联军侵华镇压,以失败而告终

4.评价义和团运动

(1)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

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

3主观原因:

Ⅰ.对帝国主义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Ⅱ.自发群众性活动,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Ⅲ.行动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

Ⅳ.对封建统治认识不清,表现农民阶级性

(3)意义:

1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它阻止和打乱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2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发动统治。

3义和团运动客观上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加速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覆灭

四.辛丑条约

1.时间:

1901年7月

2.主要内容:

①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000两,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盐税作担保。

2允许各国在北京以及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派兵驻扎。

3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各国驻兵,中国人不准在界内居住。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首祸诸臣,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组织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2.影响: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②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朝廷

 

第七章

一.日俄战争

1.时间:

1904年

2.主要目的:

日俄为了争夺东北地区,实质日英联盟和俄战争

3.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合约》,日本取胜

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1.兴中会→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孙中山)

时间→1894年

2.华兴会:

湖南,黄兴

3.科学补习所:

湖北

4.光复会:

上海

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宣传

邹容:

《革命军》

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

章太炎: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四.同盟会

1.时间:

1905年

2.地点:

日本东京

3.机关报《民报》

4.十六字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5.意义: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五.三民主义

1.民族,民权,民生

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族

建立民国:

民权

平均地权:

民生

4.评价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地位

1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本质是革命的进步的。

2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三民主义也存在严重的弱点

1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头号和纲领

2没有彻底的民主革命思想

3没有具体,讲述建立民国,不相信人民群众力量。

民国建立步骤:

军政,训政,宪政。

六.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1.广州起义:

陆浩东“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国革命牺牲第一人”

2.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

七.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

“皇族内阁”政策:

名为立宪,实则专制,13名内阁成员中8个满族大臣,其中皇族5人→→清政府处于空前孤立状态

八.辛亥革命

时间:

1911

地点:

湖北武昌

背景:

1.清政府对人民压迫

2.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压迫

3.人民民主观念的觉醒

4.民主矛盾,阶级矛盾的尖锐

选定武昌原因:

1.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长较快

2.武昌地区也是革命党人进行了比较长期扎实工作的结果

九.南京临时政府

1.时间:

民国元年1912

2.性质: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

3.如何看待南京临时政府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的实权掌握在资产阶级革命派手中,但他的成分复杂,混入了立宪派,旧官僚,革命潜藏失败危机,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尽管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但其民主共和立场是坚定的。

4.孙中山辞职为约束袁世凯提出三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大总统及国务各员再行解职

③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一切法律和章程

5.临时约法的地位

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6.失败:

孙中山解职和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十.辛亥革命评价

(一)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而且还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二)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用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持并支持他们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

2.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具有的软弱性,妥协性

①没有彻底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不能充分发动依靠人民群众

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核心

十一.挽救共和努力

1.二次革命

2.护国运动

3.护法运动

十二.小知识点

1.资产阶级史学创始人:

梁启超

2.20世纪谴责小说代表作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3.二十世纪全国影响最大的戏剧————京剧

4.袁世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