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571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docx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

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

内容摘要:

动手实践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试图以教研组为载体,构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动手实践学习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为其自身的学习服务,充分体现它的有效性。

“法国科学教学实验计划——《动手做》”就有这么一段话: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

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动手动脑,才能心灵手巧。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设、营造一个适合自主探索的氛围。

促使学生勇于自主探索、乐于自主探索和善于自主探索,真正成为自主探索活动的主人。

本文专门从提升思维、深入探究;

提升思维、深入探究;合理设计、有效实践;联系实际、提高兴致这四方面进行阐述。

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

在《正比例应用题复习》一课中,老师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

张大伯家养的鸭子比鹅多80只,鹅的只数是鸭的7/9。

张大伯家的鸭与鹅共有多少只?

在题目出示了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还是无从下手,这就说明这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既然有难度,教师就不得不进行引导。

在教师的启发下,终于有学生说出了方法:

80÷2=40(只)

40×(9+7)=640(只)在得出方法后,教师就请几个学生说说“40只”表示的是什么?

“40×(9+7)”又表示什么。

又如在《四边形》一课中,中间有这样一个环节:

在得出了什么是四边形后,教师让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和一个任意的四边形:

“同学们,我们现在必须要掌握每一个图形的特点,这里的几个图形,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同桌讨论一下?

”(大约半分钟后开始反馈)。

这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缺少了必要的操作,虽然请学生说了想法,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在他们的脑中并没有建构成功,对于知识的模型还是模糊不清的,对于各个图形的特点也是很难发现的。

在这里,如果我们仔细一想的话就会发现,对于这道大部分学生都感觉到有困难的题目,在方法出来以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让几个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是怎么想的。

对于已经会的学生来说,无非是再重复一遍,而对于不懂的学生(特别是后20%的学生)来说,可能仍然是不懂的,那么这样的处理,对于后20%的学生来说是不是就是无效的?

如果说在这里我们老师能借助线段图等比较直观的方式来解答,实效可能会更好。

案例二:

一位老师在上第八册的《植树问题》时,充分利用了线段图解决了植树问题中的三种不同情况(棵数=间隔数+1

,棵数=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学生也理解地非常透彻。

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出了这样的题目:

一条路长40米,在路的一边种树(两端都不种)每隔2米种一棵,可以种几棵?

所有学生基本上都能解决。

我们的老师在请学生说时,又在黑板上画了个“简易”的线段图(因为中间段数太多,所以就没有画出来)

我想这个1分多钟的画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为学生已经懂了方法,再去画图有点画蛇添足。

一、提升思维、深入探究

我们的动手实践,不是为观摩的老师欣赏的,而应该是为学生学习的,是为了学生更能明白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掌握。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操作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的心理,从学生熟知的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

如:

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的数》,可以给出学生3枚棋子,让他们去组成能被3整除的不同的数。

学生会组成3、12、21、102、120、201、210、300;我继续给他们4枚棋子时学生也会去摆一摆,写写数,但很快会发现找不到这样的数。

然后再让学生来说说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发现是不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这个特点。

这样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发言来验证他们自己的想法,再让学生用6枚棋子和4枚5枚来各自验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的更加的开阔,同时也能使自己的学习想法更成熟,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学生就会主动的去实践,去研究,这样也就提升了自己学习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

直观动作思维是诸多思维的源头和基础。

动手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直观动作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对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抽象的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

因此,教学过程加强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巧妙的安排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适时操作、挖掘内涵

就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来说,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应较多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以便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使学生依据形成的表象在具体图形与抽象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认识和空间观念的建立。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通过电视机、冰箱盒子等物体引入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来。

在要认识顶点和棱(长、宽、高)的时候,教师适时地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个萝卜和一把水果刀,在教师就指导下,学生开始切萝卜,切1刀,得到长方体的一个面,切2刀,出现刚才一个面的对面或邻面,此时,电脑显示两个相邻的面,揭示: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切3刀,得到三个相邻的面,电脑形象揭示: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此时,教师就抓住火候,因势利导:

继续这样切,直到把萝卜切成长方体形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们兴致高昂地切萝卜,谈认识,亲身经历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在有效实践操作中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

又如在教学圆周率的时候,一位学生提出来说自己知道圆周率就是∏的时候,不要下结论,马上让所有的学生来验证,通过自己画的圆来量出直径和圆周长的数据(肯定会有一定的数据误差,但不要紧)来计算,通过全班的计算,很多学生发现了是3.14到3.15之间的数据。

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拿出必要的知识点来说明了。

这样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下完成了知识的获得,他们就会对这个知识点有了很深刻的记忆了。

活动教学理论。

活动教学理论十分强调:

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动脑、讨论、试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每位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体验中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合理设计、有效实践

抽象概括是数学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

离开了抽象概括,就不会产生数学的概念,更不会有抽象的数学思维。

训练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极低,主要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

研究表明,“他们所能概括的特征或属性,常常是事物的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他们更多注意的是事物的外观和实际意义。

”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合理的设计就是非常有必要了。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先是让学生比较方格图中的不规则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大小,唤醒了“图形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确立了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策略。

然后教师让学生动手尝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剪拼方法,使学生知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它分成两个部分是实现图形有效转化的关键。

”此时,学生心生疑问:

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呢?

教师立足学生需求,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尝试转化成长方形,在操作中感悟到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设计了小组活动,先是把三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用数方格的方法获取相应的数据,即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据,思考讨论:

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正是学生的有效实践操作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现代教学论主张:

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

实践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四、联系实际、提高兴致

前苏联心理学家奥加涅说:

“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课堂上应尽力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而操作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展示个体的过程,是深受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它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在动手过程中发展兴趣,积累知识,展开思维,让学生学习遵循形象——表象——抽象的认识过程。

也有利于每一位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的学习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具操作的直观性,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支配下,愉快地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学生认识了半径、直径后,出示问题:

“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直径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把圆对折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自主动手参与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半径是直径的1/2”。

然后再提出问题:

“怎样画一个圆呢?

”让学生自主动手画圆,并在画圆中让学生比较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急于想从操作中求出新知,积极开动脑筋,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生从在操作中,得出圆的大小跟半径的长度有关系。

通过操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思维能力,并能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创新提供内驱力。

“法国科学教学实验计划——《动手做》”就有这么一段话: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

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动手动脑,才能心灵手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设、营造一个适合自主探索的氛围。

在这种氛围里,教师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多种感官参与,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促使学生勇于自主探索、乐于自主探索和善于自主探索,真正成为自主探索活动的主人。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问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动手操作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

有了兴趣,学习地效率会有明显地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若整堂课都是由教师单一的讲解,就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上恰当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同掌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如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记忆。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用现实生活中属于圆形的物体举例,使学生认识了圆与其它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至于怎样画圆,老师不用作示范,就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尝试。

“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形吗?

看谁的方法最好最多?

”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并学会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如墨水瓶、茶杯盖、硬币等)画圆的方法。

这时候,老师表扬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然后问:

“如果要建设一个圆形大花坛或者大水池,能用圆规画出来吗?

”这样,进一步激励了学生兴趣,他们又争先恐后地投入动手探究。

通过操作实验,终于又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较大的圆。

这样进行教学,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自始至终使学生兴趣高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多种感观同时参与,师生乐在其中,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多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字形象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操作实践是能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

它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把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变成有趣的、快乐的、带有思维形式的游戏。

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活动,以达到知识的内化。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

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

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数字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对简单的加法或减法也不能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已经具备的数数的能力,运用数小棒(或其它物品)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在中年级进行分数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折纸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如讲3/4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把一张方形纸对折两次,然后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这样做不仅简单、方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自然数、加法、减法、分数等的意义,而且还能避免因死记硬背而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的弊端。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

  三、动手操作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都想看一看、动一动、量一量。

而加强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通过动手,学生学得更有趣;通过动手,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新教材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好多操作的机会。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秒是一个很抽象的时间单位,教师单一的讲解,无法使学生真正的领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用拍手、跺脚、数数来感受1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在10秒内最多能写多少数字,在30秒内背乘法口诀,做口算题,写生字,读课文,跳绳等,让学生在这些操作活动中,真切地感受“秒”这一概念。

在学生对“秒”这一概念有了一定掌握的基础上,让他们估一估从教室前面走到教室后面大约要用多少秒;猜一猜1秒钟内可以做一些什么事等等。

在教学完《量长度》后,让学生量一量教室里的一些物体的长度,量一量同学的袖长、裤长、腰围和身高等。

在操作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还有利于解答多解的应用题。

复习中同学们遇到这样一个习题:

“把一张长18.84厘米,宽为9.42厘米的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体,求圆柱体的体积”。

同学们解答后我巡视了一遍,很不理想,便立即让他们拿出一张纸来卷一卷。

同学们意外的发现,有两种卷法,应运有两种解法,便又在后面不了一种解法。

虽然结果不一样,但也是正确的。

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大脑灵活多了。

思维也有所拓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慢慢增强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极浓。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表明: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能使自身体验到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能把学生以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成主动去探索研究,改变学生的消极被动局面,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的才能。

  四、动手操作从实践出发,有利于促进学生求异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和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

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

”事实证明,有效的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只有当学生动手操作时,才能使大脑皮质的很多区域得到训练,才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

要画出120°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提出问题:

“不要用量角器,你们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

”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了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

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两种画法:

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个30°的角拼起来画得到120°角;用两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来画得到120°的角。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创新了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老师表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此时,老师再出示问题:

“还有新的画法,看谁能最先发现?

”这样,学生积极性更高,争先恐后地又展开了操作探索,结果又发现并学会了另一种方法:

用三角尺的一边(或直尺)和另一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的角(即用一个平角减去60°)。

如此这般不断地出现创新方法,如果离开了动手操作,是很难有这样的结果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不仅对图形间的联系和变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在动态中认识事物的能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富有个性的探索和尝试,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五、动手操作立足表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

空间观念是指几何形体在人脑中的视觉表象,它是学习几何的一种必需的思维和能力。

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很弱的,我们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这就需要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在大脑中形成各种表象,从而来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如在教学<<认位置>>中,教师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较好的认识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又如在教学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各种单位的纸或纸盒,亲身感受它们的大小。

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另外,练习中指导学生动于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加深认识,有利于发展空间想象。

这在学生作几何形体的习题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有一次,在练习课上学生问到这样一道题,:

“有一张长20分米,宽15分米的铁皮。

在四个角上分别裁下一个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后,然后再把它制成一个长方体容器,求容积是多少”应如何解答。

开始不管我怎样讲解,即使把示意图画在黑板上,有部分同学都弄不明白。

想不出来制成的长方体长宽高相当于这张铁皮的哪些部分.在这语言难以解释清楚的时候,我让学生动动手,做一做。

用白纸做出符合题意的长方体,很快学生就得出了长方体的长为20-5×2=10分米,宽为l5-5×2=5分米,并计算出了容积为250立方米。

同学们动手操作之后形成了空间观念,发展了思维,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周密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动手操作贵在坚持,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长期的动手操作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生自己也有求美心和表现欲,也会要求自己认真地完成每项操作。

这样经过长期地操作和训练,就逐步养成了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数学课堂中的动手操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荷兰著名学者斯塔尔说: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操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力求通过以下几方面:

1.准确的操作类型定位;2.良好的操作氛围创设;3.相关的操作材料准备;4.合理的操作任务分工;5.恰当的教师操作引导。

使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活动更具有效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操作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对于处于直观形象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自身的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切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主体的知识结构;其二从心理方面来说,操作活动是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把知识变成头脑中的一套图示,是学生体验和实践数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基于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就热闹起来了,无论是教材上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达成学习目标的,或者有些学习内容可以用动手操作,我们的老师就要进行动手操作,不用心里就不踏实。

那么,课堂上的操作都是有效的吗?

仔细观察剖析一下课堂,就会发现大多数的“操作”仅仅起到点缀课堂作用,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不用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了,有时甚至抑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只是“纸上谈兵”。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需要有效的操作,我们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更为有效的操作活动呢?

结合平时的教学观察、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一、准确的操作类型定位——有效操作的前提  

整体分析整套新教材的内容,从操作目的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验证性的操作,例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操作,目的要求学生通过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垂直线段,并且测量它们的长度,从而得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第二类是技能性操作,例如“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操作,目的就是要求学生通过直尺和三角板学会画平行线;第三类是探究性的操作,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中,使用的是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先猜想,再通过“割补”的操作加以验证。

从操作活动的实施者来看,大致可分教师的演示性操作和学生的动手性操作。

  

明确操作活动的类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所教学生的操作类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达到对知识的本质理解。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有位老师根据教材分析,确定这节课要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操作”,在教学时提供给每组的学生是6个三角形(三类三角形,每种两个是完全一样的),学生经过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