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586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

大道之行也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

1.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2、相关资料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 男有分()

2.通假字。

选贤与能:

“与”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3、词类活用

不独亲其亲:

①亲:

以……为亲,意动用法;②亲:

亲人。

不独子其子:

①子:

以……为子,意动用法;②子:

孩子,儿女;

4、理解重点句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出自本文的成语新课标第一网

【合作探究】

6、“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7、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9、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10、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精练精读】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选贤与能()②故人不独亲其亲()

③男有分()④是故谋闭而不兴()

⑤是故谋闭而不兴()⑥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

4、“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请举例说明。

【主题阅读】

(一)挟泰山以超北海,语①人曰:

“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

“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②,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③?

(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注:

①语(yù):

告诉。

②王(wàng):

统一天下。

③与:

语气助词,无义。

1、翻译下列句子。

www.xkb1.com

①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

“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2、请摘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

3、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文中运用什么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4、与课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二)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曲礼》)

1.给下列字注音。

弗()琢()兑()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弗学而能弗:

(2)其次务施报施:

(3)玉不琢,不成器琢:

(4)人有礼则安安:

3.《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原句)。

4.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

新课标第一网

4.翻译下列句子。

(1)何谓人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译文: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

(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译文:

5.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

【拓展提升】

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

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教(学)后记】

第二十四课

1、jǔguānfèn5、成语:

鳏寡孤独、夜不闭户6、“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7、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有归”。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8、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

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9、“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

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黄帝、颛臾、帝齿、尧、舜)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

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10、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推知鳏寡孤独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精读精练:

1、①通“举”,推举②以……为亲③职份,指职业、职守④因此⑤发生⑥从2、①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②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3、就是说,政权(或者包括社会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4、有三条基本特征: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5、有。

《桃花源记》其实就是“大同”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体现出文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主题阅读:

(一)1、①(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

“我做不到。

”这确实是做不到。

②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是什么原因呢?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用了两个事例,一是“挟泰山以超北海”,一是“为长者折枝”,说明一个人是否想有所作为,关键要看他有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4、尽管孟子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其进步的倾向,但从“天下可运于掌”来看,其主要目的还是为统治阶级称霸天下服务的,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二)1.fúzhuóduìshànɡ

2.

(1)不

(2)实行、引申为给予恩惠(3)琢磨、雕琢(4)安定

3.喜、怒、哀、惧、爱、恶、欲

4.

(1)什么是人情呢?

人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心理因素,不必学习就能做到。

(2)玉的质地虽好,但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美好的器物。

人虽贵为万物之长,但不通过学习,也不会明白道理。

(3)人有了礼,才能得到安定;失去了礼,就要发生倾覆。

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

5.(仅作参考)人际关系,处理上应该重礼尚往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社会道德以礼为度养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24、《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4、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

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男有分()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大道之行也()亲其亲()

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境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合作探究

1、掌握以下文言实词。

(多媒体投影)

1)大道之行也:

施行2)选贤与能:

通“举”

3)讲信修睦:

培养4)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所以。

独,单独。

亲,以---为亲

5)矜:

guān老而无妻的人6)皆有所养:

供养

7)男有分:

fèn职分,指职业8)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9)不必藏于己:

私藏10)谋闭而不兴:

发生

11)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指造反。

作,兴起12)故外户而不闭:

用门闩插门

2、学生思考讨论:

大道指什么?

大同指什么?

3、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b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4、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A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B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5、指导诵读

1)、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

全文可分三层(多媒体投影)

第一层:

“……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有三个方面: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2)、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3)、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

4)、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三、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的“世外桃源”。

四巩固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大道之行()

(2)选贤与能()

(3)讲信修睦()(4)不独亲其亲()

(5)使老有所终()(6)男有分,女有归()

(7)不必藏于己()(8)谋闭而不兴()

(9)外户而不闭()(10)是谓大同()

2.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注音。

(1)选贤与能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写出与下列短语意义相同的成语。

选贤与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