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716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备课

数学备课纸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3、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24时计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明确两种计时法的异同,学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学具:

钟表模型、课件

主备人:

王培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

浩瀚的宇宙有着无穷的魅力,一起欣赏星空图。

小浩想去天文馆亲身体验一番,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与小浩去参观天文馆吧!

(出示情境图)来到天文馆门前,你都找到哪儿些数学信息?

提问:

看着这些时间,你对哪儿个时间有疑惑?

预设1:

15:

00是几时?

预设2:

16:

30是几时?

二、借助经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认识一天的开始

谈话:

猜一猜,15:

00会是几时?

(学生大胆猜测)

提问:

我们平常说的下午3:

00怎么会是15:

00呢?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需要思考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谈话:

是像同学们说的这样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

(播放新出倒计时录像)

提问:

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这是几时?

什么时候的12时?

(晚上12时)

小结:

我们一般把晚上12时说成凌晨0时。

这个时间即使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2)感受一天的经过

谈话:

凌晨0时你在做什么?

小浩也在睡觉。

让我们看看小浩的一天是怎样渡过的吧!

(课件展示一天的运转)

到中午12时引导:

这是什么时间?

这是1天吗?

过渡:

哦,时针只转了1圈,还要再转。

请继续看。

(课件展示)

谈话:

从夜里12时又回到了夜里12时,一共走了2圈,就是24小时。

请同学们快速拨一拨,说一说你的一天的生活。

提问:

请你告诉我一天多少小时?

(板书:

1日=24时)

三、自主交流素材,建构概念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名称及互换

谈话:

小浩是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孩子,他在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请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你愿意吗?

(课件出示凌晨3:

00和下午3:

00)

谈话:

小浩发现钟表上,时针都是指着3:

00干的事情怎么不一样呢?

(生找不一样的地方)

揭示:

为了区分钟表上的3:

00,凌晨3:

00也就是3:

00,而下午3:

00还有新的表示方法就是15:

00

(课件出示上午7:

00和晚上7:

00)

提问:

还可以怎样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上午9:

30和晚上9:

30分别找出不一样的地方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晚上7:

00和晚上9:

30说想法。

(出示小浩睡觉时间是10时)

提问:

现在几点了?

预设1:

晚上10:

00

预设2:

22:

00

(再出示下午4:

30)

小结:

像下面这种带有时间词的表示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而上面这种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这就是本节课探究的新知识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

提问:

请看钟表,只有12个数字,怎么却出现了15:

00、19:

00、22:

00呢?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再来看看一天的变化吧!

(课件展示24时的变换)

强调:

第2圈时,下午1时就是13时。

一次是下午2时就是14时......一直到晚上12时就是24时.

提问:

给你一个时间你能很快的用另一种方式表示出来吗?

【下午2:

00上午6:

20下午3:

506:

0014:

30晚上12:

00(课件说明表示方式是00:

00)】

提问:

生活中你能举出哪些地方也用24时计时法?

(课件展示实例)

小结: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为这种表示方法不容易混淆,而且便于书写。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同位练习,你说我拨。

学生当小老师出题。

2、游戏

教师做动作学生判断。

3时。

(可以说下午3时、凌晨3时、15时)

老师说时刻,学生站起来用手比表示。

18:

00、21:

00、0时、中午12时、夜里12时、24时。

提问:

为什么最后几个动作都一样。

(这些时刻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

3、说出钟表上的24时计时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知识拓展

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计时的呢?

(课件展示)

当堂检测:

自主练习1

 

板书设计

 

 

 

数学备课纸

第2课时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68——70页自主练习2——10题

教学目标:

会用24是计时法和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1、熟练运用24时计时法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具:

主备人:

王培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整理:

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天文馆,学习了24时计时法。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要用到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在哪里见到过使用了24时计时法?

(生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吗?

动手动脑 你说我拨(自主练习2)

1、游戏“你说我拨”。

谈话: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好吗?

游戏的名字叫“你说我拨”。

请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模型钟表,同位合作,一个同学用“24时计时法”说出一个时刻,同位在模型钟表上表示出这个时刻。

然后同位互换,如此3遍,开始。

(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请一组同学上台演示。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谈话:

同学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24时计时法,下面我们走进生活(课件出示)金喇叭广播电台播音时间表(自主练习6)

第一次5:

30—7:

30

第二次11:

00—13:

30

第三次17:

30—20:

30

(1)问可以指名口答。

(2)问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易错的地方要提醒注意。

如:

计算三次播音时间,时、分间的进率是60。

然后集体交流。

第(3)问可先提问4:

50改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是多少?

再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课本自主练习3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重点说说转化的方法。

3、自主练习4题。

借助钟面加深学生对24计时法的理解。

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重点说说17:

00和21:

00如何在钟面上表示。

4、下面是北京时间与东京时间对照表。

(课本自主练习7)

教师应简单介绍由于地球的自转各国出现时差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来介绍给同学。

然后,让学生独立观察时间表,找出变化规律,再进行独立解答,最后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题目(课本自主练习6)

5、课件出示题目(课本自主练习10)

这道题有难度,因此可以先同位合作、讨论,分析题意,弄清水路长与时间和船速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推算时间。

解答方法可能有多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简便合理的方法。

6、出示题目:

自主练习第7题。

(1)小组合作,讨论

(2)全班同学集体交流

该题的难度较大,在小组合作前脚时刻引导学生分两段计算时间。

如计算济南——北京的火车从22:

45到次日6:

37的全程运行时间时,因24:

00既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可以24:

00为界分两段计算时间,然后合起来求行使全程的时间。

三、回归情景,总结提升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9题,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备课纸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

2.经历观察、发现、推理、验证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教学具:

月历表、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王培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

小红的爷爷都一大把年纪了,去年在小红家过了第18个生日,你知道小红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会明白了。

同学们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一年有多长?

一年有几个月?

一个月有多少天?

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

谈话: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板书课题

追问:

你觉得一年有多长?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识记大小月

(1)谈话:

关于月的知识你都了解了哪一些?

学生可能说:

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

(2)追问: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统计的月份表,说说哪几个月是31天?

哪几个月是30天?

是不是所有的年份的大月和小月都是这几个月呢?

(出示课件)这是2001——2008年每月的天数,你再看一看是这样的吗?

(3)小结:

不论是哪一年,1、3、5、7、8、10、12月都是31天,是大月;4、6、9、11都是30天,是小月。

(4)追问:

有几个大月?

几个小月?

一年不是有12个月吗?

还有哪个月?

2.判断大小月

(1)谈话:

一年12个月中有的是31天,有的是30天,还有一个特殊的二月,28天或者29天,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月份?

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讨论汇报)

(课件出示)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

(2)随堂小练习:

一人说出生日期,其他人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

3.探究判断平年、闰年

(1)提问:

课前大家已经计算了全年的总天数,请拿出表

(2)仔细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

2月有28天,全年是365天,2月有29天,全年是366。

教师小结:

因为有一个特殊的二月,出现了平年、闰年。

通常把一年当中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2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追问:

那为什么闰年会比平年多一天呢?

出示录像,解释。

(3)谈话:

说说2001年至2008年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引导学生集体交流完成2009——2012年填表

(4)小组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

有三个平年就有一个闰年。

生2:

年份是4的倍数时,这一年就是闰年。

追问:

要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怎么判断?

那2025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你怎么知道的?

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课件出示1900年2月,引导学生发现2月有28天,这一年应该是平年。

三、借助素材,总结梳理

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验证,学习了年月的相关知识,现在请你把知识梳理一下说给你的同桌听。

全班交流

谈话:

学好了年月日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结合实际,灵活解决有关时间的问题了。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综合练习:

修改数学日记

今天我来到了姑妈家找妹妹玩,姑妈去外地开会了,11月31日才能回来。

妹妹很可爱,是2004年2月29日出生的,今年7、8月份我俩整整在一起62天。

今天是10月30日,明天就是11月1日了,是我的生日,我可以和妹妹好好庆祝一下。

2.拓展练习

小红的爷爷都一大把年纪了,但只过了18个生日,你知道小红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小红爷爷今年多少岁了?

五、全课总结

谈话: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当堂检测:

自主练习4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

4、6、9、11月,每月有30天2月有28天或29天

 

 

数学备课纸

第4课时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73页——74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

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王培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整理。

谈话: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对于“年月日”的知识,你们都了解了哪些?

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借助年历卡找一找一年中都有哪些节日,并进行交流。

结合这些节日适时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自主练习第2题。

由教师介绍记忆方法,师生与学生互动,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

3、自主练习第3题。

让学生先明确判断方法,尤其提醒学生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特殊情况。

4、自主练习第5题。

引导学生明确方法:

把年份相减。

5、自主练习第6题。

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季度”的含义,学会根据每月的天数计算每季度的天数,知道计算第一季度的天数要注意2月份的天数,关键要看当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6、自主练习第7题。

可引导学生分段计算,也可以让学生顺着8月8日推到8月9日是一日,再……

三、回归情景,总结提升。

1、知识长廊。

出示:

电脑博士阅读。

(一年有多少天?

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

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

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

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攀出一天来,把这1天加在2月份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

我国古代人很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还多1/4天。

2、编制月历表。

今年的5月1日是星期( )。

推算一下,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

根据上面的信息编制今年6月份的月历表。

谈话:

要编制六月份的月历表,必须知道什么呀?

怎么才能求出来呢?

请大家回家后以小组的形式完成。

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学习了时间这些单位之后,让我们一起与时间赛跑,抓紧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地学习吧!

 

数学备课纸

第5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5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巩固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王培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

据老师所知很多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你们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在活动中又学到哪些课外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一个熟悉的情境,为后续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第75页第1题情境图

谈话:

手工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手工制作,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这个月有多少天?

(2)猜一猜,小丽制作的可能是哪个月的月历卡?

(3)明明制作的年历卡上2月份有多少天?

(4)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在哪天?

2、解决问题。

谈话: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1)5月份有多少天?

你还知道哪些月份和5月份的天数一样?

这些月份叫什么月份?

(2)小丽制作的可能是哪个月的月历卡?

这些月份叫什么?

你是怎么记住大小月的?

(让学生介绍儿歌、拳头等记忆方法)

(3)明明制作的年历卡上2月份有多少天?

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回顾平年、闰年的相关知识)

(4)说说你知道的节日,在年历卡上找出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

(孩子们都会很快找到自己的生日,对于父母的生日部分孩子是记不住或根本不知道。

谈话:

同学们,爸爸妈妈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操劳,每年都会给我们过生日,从不会忘记,可是我们却没有记住他们的生日这样应该吗?

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学生畅所欲言)

表扬那些记住父母生日的同学,希望其他同学能像他们一样体谅父母,懂得感恩,做一名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3、科技小组活动。

谈话:

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假期也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出示第75页第2题的图和表格)出示问题:

(1)乐乐周六骑自行车去看《月球探险记》,16:

00出发,能准时到达吗?

(2)他周日坐公交车去看《神秘的天体黑洞》。

如果公交车每分钟行1千米,最晚几时出发才不会迟到?

(3)   同位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场次时间,用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第二个问题时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准确的表达要解决最晚几时出发才不会迟到要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如果表达不完整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

最后让小组同学评价一下谁的表达最完整最清楚。

三、回归情景,拓展应用

1、猜一猜

出示:

过生日的场景

小红:

我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三天。

小刚:

我的生日是第三季度的第一天。

小美:

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

小明:

我的生日是八月的最后一天。

小华:

我今年12岁,只过了3个生日。

根据小朋友的话,你能猜出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

把你的生日也变成一句这样的话,让小组里的同学猜一猜你的生日是哪天?

2、玩一玩

每个月份出生的同学各选一名在教室按顺序站成一排。

谈话:

听老师口令,看看谁反应最快。

(1)大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小月出生的向后一步走。

(为什么有个同学没有

动呢?

(2)第一季度出生的同学挥挥手;第二季度出生的同学蹲下;第三季度出生的同

学笑一笑;第四季度出生的同学跳一跳。

(3)建军节那个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你想对解放军们说点什么?

国庆节那

个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你有什么话对祖国说?

母亲节、父亲节那个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你们有什么话对爸爸妈妈说?

之后可以让下面的同学出题目。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