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794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docx

美国东伊利诺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资料

張守真教授

美國東伊利諾州立大學歷史研究所研究

---------------------------------------------------------------------------------------------------------------------------

現任:

文藻外語學院教授

---------------------------------------------------------------------------------------------------------------------------

學術專長:

中國通史、現代史、文化史;台灣開發史;港都(高雄)探索;中美外交史

---------------------------------------------------------------------------------------------------------------------------

著作:

張守真(民72).清季三省的外患語改制。

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社。

張守真(民79).清季東三省的鐵路開放政策(1905-1911)。

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社。

張守真(民84).謝有用先生訪問紀錄。

歷史見證與回顧,(台灣光復五十週年紀念叢刊),7-27,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張守真(民85).高雄港紀事。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張守真(民86).哈瑪星的前世今生。

哈馬星社區營造工作室。

張守真(民86).口述歷史-歐石秀先生。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張守真(民86).舊城紀事。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

張守真(民86).高雄市鄉土史教學網站,教育部八十六年度課程教材製作先導計畫,教育部顧問室。

張守真(民87).旗津紀事。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

張守真(民87).哈瑪星風華。

高雄市文獻會。

張守真(民88).哈瑪星-海洋的鏡像導覽手冊,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

---------------------------------------------------------------------------------------------------------------------------

1、問題的提出

2、哈瑪星與鹽埕埔的開發

3、移墾社區與神明信仰的互動

 

從台灣的移墾社區與神明信仰

談追求生存與和平的文明極致

-以哈瑪星、鹽埕埔為例

張守真

壹、問題的提出

  本文的研究著重於哈瑪星、鹽埕埔為主。

其行政區域屬於高雄市,位於高雄(打狗)港灣內,愛河下游三角洲流域一帶。

  哈瑪星原位於高雄港灣內西北側的海埔地。

  鹽埕埔則位於高雄港灣內偏北側的海埔地。

自1660年代(鄭經時代),該地曾被開闢為打狗鹽埕。

至1720年代(康熙末年)更被滿清設置為官方鹽埕,並招徠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鹽民入墾鹽埕埔,成為後來的瀨南鹽場。

  1760年(乾隆25年),鹽民返鄉迎移守護神三山國王分靈前來,供奉於鹽埕庄,成為鹽埕埔鹽民守護神。

  1908年(明治41年),日人開始於高雄港進行築港工程,以擴大其港灣功能,並利用其挖掘的廢土,填海造陸,建構出第一個新市街哈瑪星,作為市政、金融中心;接著又廢棄鹽田,填海造陸,建構出第二個新市街鹽埕埔,作為工商業中心。

  1945年(民國34年),日人於第二世界大戰戰敗,撤出台灣。

1949年(民國38年),鹽埕埔居民重修三山國王廟,《三山國王重修沿革》銅碑載:

「廟貌因以更新,而三山國王已為鹽埕居民晨夕參拜之尊神。

」當地居民且稱三山國王廟為「鹽埕廟」。

  「鹽埕廟」這個名稱的確令人好奇,遠從大陸漳州府南靖縣居民的守護神二山國王分靈,由鹽民返鄉迎移至鹽埕莊,經過189年後,竟落地生根,成為當地居民的守護神。

  哈瑪星、鹽埕埔原皆為海埔地。

後鹽埕埔因被開闢為官方鹽場,始有南靖鹽民入墾,但兩者後來於日人現代化都市計畫中,成為重要的新市街,至1945年(民國34年)後,更形成新舊族群雜處的移墾社區。

本文主要是從哈瑪星、鹽埕埔新市街的形成,探討新舊居民對神明信仰的密切互動關係。

作者因能力有限,功力不足之處,尚請多多賜教。

貳、哈瑪星與鹽埕埔的開發

一、哈瑪星(Hamasen)的開發

  哈瑪星是指今高雄市五福四路、鐵路平交道之交會處以西,至高雄港邊之地,即今南鼓山區;於日治時代則包括新濱町、湊町等地,為填海造陸所形成的新市街。

二十世紀初期,該地為高雄市中央市街地,擁有通往商港、漁港、漁市場的濱海鐵路線(註1),簡稱為濱線,日人稱濱線為Hamasen,而當地台籍居民則稱之為「哈瑪星」。

  由於濱海鐵路主要是運送進出口貨物、新鮮漁貨等,其與港口間所造成的商機,與該地居民的各行各業,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哈瑪星不但成為該地的主要特色,且成為該地地名的泛稱。

  1895年(光緒21年、明治28年),日人治台以後,打狗港始見轉捩性發展。

原來打狗(高雄)港內週邊地區,原為鹽田、魚塭、海埔地等所密佈,而今之哈瑪星即位於港灣內西北側,緊鄰哨船頭東側的海埔地。

(註2)

  1900年(明治33年)11月28日,台南至打狗間火車開通與打狗停車場(火車站)啟用典禮,同時舉行,並開始營運。

打狗停車場(火車站)則於同年3月開工,11月完工,成為打狗(高雄)火車站的嚆矢。

(註3)原打狗火車站疑位於今鹽埕埔北斗街車路頂。

  1901年(明治34年),因橋仔頭新式糖廠的設立,1902年1月,該糖廠開工生產,獲利良多,各地新式糖廠紛紛設立,致新式糖廠的機器設備不斷引進,製糖成品大量輸出,促成鐵路運輸營運不斷提昇,並造成原打狗火車站之場地不敷使用,以及新式碼頭的迫切需要性。

(註4)

  1904年(明治37年),為擴充打狗火車站場地,並使該火車站南移,更接近港邊,以利運輸的迫切需要。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決議進行試驗,利用於港內所疏浚的泥沙,填築於內港西北側部份海埔地,造成46,620坪新生地(註5),主要移作下列重要事項:

  1.遷移、擴充打狗火車站與填築試驗性新式碼頭:

(註6)

  本項工程由設計人山形要助技術師負責監督施工,至1907年(明治40年)5月完工,並於1908年(明治41年)3月完成讓渡手續。

打狗火車站則向南遷移至今哈瑪星「舊車站」位置,並於1908.9.15完工。

自此不但增加港內戎克船、小型輪船之航行與停泊區域,便利船隻靠岸、卸載貨物,而且搭配路上鐵路運輸,大大發揮其運輸效率,開創打狗港海、陸聯運的新紀元。

  2.開創新濱町實驗性新市街:

  1907年5月完工的新生地中,約有5,800坪移作新市街用地,除原計畫中新的打狗停車場外,陸續有台灣商工銀行打狗支店、打狗信用組合、範多商會、台灣製糖、大阪商船、三井物產等株式會社事務所,以及旅館(高州館、春田館等)、運送店(貨運行)、石川吳服店、天生堂藥局、真砂歐美洋貨支店、滋養軒(果實加工製造)商店等不斷設立,面目為之一新,是為新濱街,成為打狗(高雄)地區新市街的嚆矢。

後加上1912年(大正元年),由「台灣地所建物株式會社」所完成2,240坪填築地,構成新濱町實驗性的新市街。

  1908年(明治41年)4月20日,台灣西部縱貫鐵路通車,加上1905年(明治38年)日俄戰爭結束後,島內產業勃興,米、糖及阿里山林場的林木等物質,大量集中於打狗港,急待輸出,造成打狗港嚴重不敷使用之窘境,因此至1908年日人決定進行打狗第一期築港工程,至1912年(大正元年)完工,其重要措施可分成兩部份:

  1.港灣整建工程:

(註8)

  

(1)港口整建:

鑿除出入口岩礁及附近沿岸暗礁,拓寬港口寬度達109公尺,浚深港口航道至9公尺深。

  

(2)碼頭工程:

於內港東北岸海埔地,建第一碼頭(長291公尺)、第二碼頭(長873公尺),並於碼頭後側填築寬108公尺新生地,作為貨物堆置場、道路、倉庫等重要設施之用。

即新式碼頭自沿岸起建3.6公尺空地,以利卸載貨物,接著建7.3公尺的道路,以利交通運輸,次鋪鐵路三道,再次為第一線、第二線各式倉庫,以利貨物倉儲調度。

  2.新市街用地的填築:

於打狗港內西北側進行面積約7萬坪的海埔地填築工程,以作為新市街用地,並於西側,沿打狗山麓,開設長約800公尺,寬45公尺,水深1.8公尺的哨船頭運河,以利交通,且可作漁船停泊之用,但本項工程則另委由私人公司辦理,其所填築的新市街如下:

(註9)

  湊町:

位於哨船頭運河以東,新濱街以西之海埔地填築工程,面積約六萬五千坪,由淺野總一郎於1910年(明治43年)6月所創立的「台灣地所建物株式會社」辦理,該公司資本額一百萬圓,總公司設於東京麴町區永樂町,另於湊町設出張所(分公司)就近管理該新市街地,工程至1912年(大正元年)完工。

由於該地道路整齊,加上水電、下水道工程完備、交通便利、且近港邊碼頭,得地利之便,因此新建商店、家屋等激增,很快形成繁榮的新街景。

又因屬靠近港邊的新市街,故稱湊町。

  3.此外又填築:

  

(1)山下町:

削除打狗山麓之山林、興建鐵路,並於1912年完成填築新市街用地3,490坪,即今鼓山區車路頂以西市街地。

因位於打狗山下,故稱山下町。

  

(2)田町:

1912年由「台灣地所建物株式會社」於1912年完成填築新市街用地16,520坪。

因町內原屬農田,故稱田町。

1917年(大正6年)淺野水泥株式會社即設於田町,(註10)帶動了打狗的工業與外地人口移入的高潮。

(註11)

  當1908年日人開始打狗港第一期整建工程時,同時亦以鳳山廳第二十九號告示,公佈「打狗市區計畫」,預定以高雄川(今愛河)以西之地,約514,248坪土地,作為市區範圍,預定容納42,000人口,成為日人於殖民地統治台灣後,所推出重要都市計畫之一,其中以「打狗市區計畫」,因運用築港,同時進行填海造陸,規畫出新市街地,最具特色。

(註12)

  就打狗而言,早在清末即已相當繁榮的旗後街、哨船頭街,因位置孤立,腹地狹小,且皆屬傳統閩南式舊市街,街道陰鬱、路面狹隘,交通不便,不易於整治、發展,而日人所規畫的現代化新市街新濱町、湊町等新市街,則因道路、自來水、電力、下水道等設施完備,不輸日本本土市街,因此新式商店及建築日增,地價日益昂貴,市區呈現繁榮景象,遂成為打狗(高雄)地區嶄新的中央市街地。

  1912年(大正元年)7月8日湊町市場成立,成為打狗(高雄)地區現代化市場的嚆矢。

原於1907年(明治40年)5月24日創校的打狗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專供日人子弟),至1913年(大正2年)正式遷入湊町四丁目五番地,即今臨海二路五十號新校舍。

1913年10月26日打狗郵便局設於湊町一丁目,成為打狗地區郵政總局。

而創設於1899年(明治32年)12月的旗後郵便局,則改為旗後郵便出張所。

1913年12月打狗(高雄)信用組合創設於新濱町一丁目,成為打狗地區信用合作社之嚆矢。

1917年(大正6年)位於湊町一丁目的台南廳打狗支廳廳舍完工,並正式遷入。

1920年(大正9年)日人設高雄州高雄郡,郡役所即原打狗支廳廳舍(註13)。

  1924年(大正13年)高雄郡升格為市,市役所始設於湊町四丁目,即今代天宮址,而原郡役所廳舍改作高雄警察署廳舍。

1923年(大正12年)12月,位於湊町二丁目的高雄愛國婦人會館正式啟用。

1924年(大正13年)7月19日,位於湊町三丁目的武德殿落成啟用,其他如彰化銀行高雄支店、台灣銀行高雄支店、台灣新聞報高雄出張所等重要機構,皆先後設於湊町。

(註14)

  可見1920至1930年代,哈瑪星不僅是高雄市的行政中樞,且為商社、金融等重要機構之重心所在,亦可見其獨領風騷之處。

  另方面日人對於漁業的提倡,亦不遺餘力。

有鑒於打狗港自明中、晚期以後,即為華南地區重要漁場之據點之一,但初期以近海漁撈為主,且以旗後為中心(註15)。

1912年(大正元年)日人築哨船頭運河作為漁船泊地(註16)。

1919年(大正8年)建妥打狗漁市場(今鼓山漁市場),1927年(昭和2年)建妥高雄漁港(今鼓山漁港),可容納50噸以下動力漁船150艘,並有完備的製冰廠、冰凍廠、漁業專用倉庫等設備,使哈瑪星成為高雄漁業重鎮,帶來哈瑪星的繁榮(註17),並促成王沃、蔡文彬(蔡文賓)等台籍漁業大亨的崛起。

(註18)

  台灣光復後,政府運用美援、世銀等專款,貸款漁業界,以新造中、大型遠洋漁船,並積極拓展國外漁業整補基地,促使高雄漁業由近海邁向遠洋發展,成為國際著名鮪魚、魷漁生產國之一。

但由於遠洋漁業的發展,一日千里,船隻不斷增多,噸位不斷加大至一千、二千、三千噸者達千隻,加上近海漁船達二千多隻,致原鼓山、前鎮、旗後等漁港,產生嚴重不敷使用現象。

  由於鼓山漁港擴建不易,1963年(民國52年)起,政府於前鎮漁港另闢為遠洋漁船基地,1975年(民國64年)高雄港第二港口完工,漁船進出前鎮漁港更為便捷。

加上近年來,近海漁業因工資激增、漁工短缺、過量捕撈,漁源枯竭等因素,鼓山漁港、漁市場之交易量日漸短少,致1984年(民國73年)高雄區漁會因業務需要,亦遷往前鎮漁業大樓,漁業相關行業如漁業公司、報關行、照相館、五金行、製冰廠等,逐步遷往前鎮,更促成哈瑪星的繁榮不再。

(註19)哈瑪星代天宮廟埕著名的潮州菜料理店「可香餐廳」亦因而遷至新興區仁愛一街。

二、鹽埕區的開發

  1.鹽埕莊與鹽埕埔的開發

  明末沈光文〈平台灣序〉稱:

  「打鼓澳能生三倍之財,曝海水以為鹽,爇山林而為炭。

」可見打狗(高雄)港灣內側,自明鄭時期即以產鹽著名,而其中以今鹽埕區國光公司北站、瀨南街一帶,即為清代瀨南場鹽田。

(註20)

  據《高雄市志》〈藝文篇〉載,1720年代(康熙末年)漳州府南靖縣人趙元、蔡瑪為、黃孔等率鹽丁二十多人,前來鳳山縣大竹橋莊之打鼓澳北處,即今之鹽埕區、前金區、苓雅區至前鎮區前鎮河以西沿岸一帶,開闢鹽田曬鹽。

(註21)昔日因稱鹽田為鹽埕,故又稱打狗鹽埕。

(註22)

  清代台灣之鹽,初皆歸於民曬民賣,價每不平。

1726年(雍正四年)改採內地通制,頒佈鹽制,鹽業改為官營,且就場專賣,統歸台灣府管理。

(註23)1735年(雍正13年)夏7月,蛇山崩,岩石墜落,音聞數里。

又秋9月,有洪水,溪流暴漲,半屏山崩壞。

(註24)遂致下游河畔鹽田大量流失,只剩興隆莊瀨南場鹽田。

(註25)

  由1894年(光緒20年)之,鳳山縣采訪冊、載有大竹里之鹽埕莊,及興隆里之鹽埕埔來看,(註26)鹽埕莊、鹽埕埔等聚落主要因瀨南鹽埕而形成。

  2.鹽埕埔新市街的建構

  日治初期,日人在台鹽業並不加管理,鹽田因而荒蕪。

1899年(明治32年)重行鹽專賣,並鼓勵恢復產製,除原鹽埕莊鹽埕外,另開闢苓雅寮鹽田,至1891年(明治34年)打狗、苓雅兩鹽田已達到81甲,產量佔全台第一,亦造就了林界、陳中和等著名鹽商,惜因靠近打狗港,日人自1908年(明治41年)進行打狗港築港工程後,未再開闢新鹽田,至1912年(民國元年)第一期工程完工後,馬上進行第二期工程並利用浚深港灣的泥沙,填築沿岸附近鹽田,以建造第二個新市街地,即今鹽埕區,瀨南鹽埕遂告消逝。

(註27)

  1909年(明治42年),荒井泰治奉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之命,與陳中和等人創立「打狗整地株式會社」,並收購打狗港灣內東北側,即鹽埕莊附近,及高雄川(愛河)以西之鹽田、魚塭、海埔地等,並配合打狗港第二期(1912至1937年)築港工程的進行,1914年(大正3年)完成打狗地區第二個新市街地,即後來的鹽埕町、北野町、堀江町、入船町、榮町等(註28),亦因而促使市街不斷往東北等腹地推展,因此1932(昭和7年)日人所公佈的新都市計畫,已納入高雄川(愛河)以東地區。

同年12月1日,又納入岡山郡左營莊所屬前峰尾、桃子園等地,而為大高雄地區。

(註29)

  1931年(昭和6年),日人為配合市區的向東北擴展,將原位於山下町的高雄州廳,遷移至前金的高雄川(愛河)邊,並建大橋以為連繫。

1933年(昭和8年)建高雄橋,以連接鹽埕、苓雅寮。

1934年(昭和9年)10月,更耗鉅資建妥今鼓山路陸橋,以解決道路因鐵路遮斷所造成的交通不便,使哈瑪星至左營之公路交通更順暢(註30)。

1936年(昭和11年)8月29日,日人又修訂高雄市都市計畫,預計容納四十萬人。

(註31)

  於是原位於哈瑪星的市役所於1939年(昭和14年),遷至榮町的高雄川(愛河)畔(註32);又高雄驛(火車站)亦於1941年(昭和16年),遷至大港莊今建國二路高雄火車站址。

(註33)原高雄譯後改名為高雄港站,專辦貨運及高雄至屏東客運,直至1968年(民國57年)又停辦至屏東客運,現當地居民稱之為「舊車站」。

  由於高雄州及市役所、高雄火車站等重要機關,隨著都市化運動往東北方發展,而相繼遷至高雄川(今愛河)之兩岸及大港等地,自然不免帶動相關行業,如餐飲、旅館、貨運、印刷、百貨、服飾,乃至於雜貨店等業,由原哈瑪星轉入今鹽埕區等地。

至1937年(昭和12年),今鹽埕區即開設有「銀座」(今國際商場)之稱的現代化商場,吸引熙來攘往的人潮。

1941年(昭和16年),位於今五福四路、大勇路交叉口的吉井百貨公司,即擁有五層樓高,且已有電梯之最時髦設備。

  台灣光復以後,隨著政府鼓勵工商業發展,高雄港成為南台灣進出口貨物集散地,於是五金行、鐘錶店、皮鞋店、銀樓、珠寶店、加上後來進口的化粧品店、服飾店等,如雨後春筍,不斷出現。

另方面從贓物買賣的大本營-「賊仔市」,冷飲熱食的攤販街-「大溝頂」,到大飯店、電影院、歌劇院、酒家、酒吧等遊樂場所,幾乎應有盡有。

1973年(民國62年),大新百貨公司的開業,更促成鹽埕區的繁榮。

(註34)

  但曾幾何時,隨著都市化運動的發展,鹽埕區因過渡發展,人口膨脹,地價上揚,而逐漸趨於老化現象,尤其是1975年(民國64年)大統百貨公司於新興區的設立,更帶動高雄市都會中心由鹽埕區,往愛河以東發展。

1990年(民國80年)年代,三多路百貨商圈的形成,吸引更多人潮,而六合路夜市場,更成為觀光客必經之處,遂使鹽埕區盛況不再,而歸於平淡。

  近年來,高雄市政府配合「鹽埕埔文化協會」的建議,於鹽埕埔進行多項市容整建工程,力圖再造「鹽埕埔風華」外,並於原光復戲院設捷運出入口要站,俟將來完工通車後,諒可帶來人潮,再造鹽埕埔風光。

參、移墾社區與神明信仰的互動

一、哈瑪星

  1.代天宮:

  位於鼓山區鼓波街27號。

主祀:

五府王爺。

  1908年(明治41年)日人於高雄築港後,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促使各地方的人馬不斷湧入,其中以澎湖人多任漁船工、水泥工、工匠、苦力;安平人、小琉球人任漁船工、苦力;而北門人則多擔任牛車工、漁行工、苦力等,最為著名。

(註35)

  由這些早期各外地移入的人口,大多程度不高,只能擔任粗重的勞力工作,加上單身出門在外,離鄉背井,甚有居無定所者,在此極不安定、工作艱難的環境下,求神呵護之心情可想而知,因此或由家鄉隨帶香火而來,以攘災祈福;亦有於家鄉神明壽誕之日,返鄉祭拜,或返鄉迎請神明金身至工作處,供鄉親膜拜,以感念神明保佑其工作平安,並祈求未來發展順利,日積累月,俟工作安定後,乃有建造廟宇,以為長期膜拜之便。

  1930年(昭和5年),前往哈瑪星工作的北門蚵寮人,每逢農曆正月22日清水祖師壽辰時,必返鄉迎請「保安宮」清水祖師金身,於今鼓山魚市場內,設立臨時神壇安座,以供鄉親膜拜祈求平安、發財,並演戲酬神,成為北門人宗教信仰的支柱。

另有北門人定期返鄉祭拜「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青山寺」觀音菩薩、「蚵寮保安宮」(深山尉遲)池府千歲,及南山紫竹林觀音菩薩等神佛。

  1945年(民國34年、昭和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人相繼自台灣撤退,不少北門人乃遷居哈瑪星。

由於工、商、漁等業務漸次發展,經濟欣欣向榮,居民於安居樂業之餘,感念神佛庇佑恩澤,乃於1951年(民國40年)開工,1954年完工,以為奉祀「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蚵寮保安宮」清水祖師,是為「代天宮」。

1960年(民國49年)又募款增建後殿,至1962年(民國51年)完工,以增祀觀音菩薩,並定殿名為「青雲寺」。

翌年農曆2月19日舉行分靈自「蚵寮保安宮南山紫竹林觀音菩薩」、「青山寺」南海普陀岩觀音菩薩以及「超峰寺」之南海普陀岩觀音菩薩之開光安座大典,形成一標準許多神合祀,前殿為道教,後殿為佛教之傳統台灣神佛合一的寺廟。

  「代天宮」之各項廟宇建築,相當宏偉,雕刻細緻,由其寺廟之門神、壁畫,皆出彩繪大師潘麗水先生之精心製作,其作品栩栩如生,美侖美奐,令人讚歎不已。

1977年(民國66年)又增建宏偉壯觀的牌樓,1980年(民國69年)增建廟埕兩側龍鳳雙樓,至此「代天宮」規模始告完成。

  代天宮又稱「蚵寮廟」,當地人俗稱「哈瑪星大廟」。

1988年(民國77年)位於哈瑪星的代天宮主事者,於台南縣北門鄉蚵寮保安宮舉行建醮時,發動信徒捐建一座王船閣,價值新台幣一千餘萬元,贈與保安宮,可知「北門郡」人士財力、物力之雄厚與哈瑪星的繁榮。

(註36)

  2.文龍宮:

  位於哈瑪星濱海一路57巷2弄2號。

主祀:

范府千歲。

  自1908年(明治41年),日人於高雄築港,高雄港業務蒸蒸日上,創造不少商機,不少來自台南安平的人士,相繼遷入高雄港邊擔任碼頭工人、運送店工人等粗重的苦力工作。

1945年(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日人撤出台灣,1946年(民國35年)旅居哈瑪星的安平人,返鄉自安平古街「文朱殿」迎接范府千歲等神明分靈,於現址建廟奉祀,供鄉親膜拜,以感念神明保佑恩澤,並慰思鄉情懷,是為文龍宮。

  後因來自澎湖、嘉義等地人士,亦不斷加入成為碼頭工人、運送店工人等苦力工作,因此膜拜者的人員日益擴多,經濟來源亦日漸增加,至1975年(民國64年)乃加以改建,成為今日莊嚴、精緻之廟貌。

(註37)

  3.百勝將軍廟:

  位於哈瑪星臨海一路消防隊後方小山丘上。

主祀:

百勝將軍。

  據當地七十多歲的居民,來自台南縣七股的居民柳先生稱,他在十多歲時於1945年(民國34年)台灣光復前後,隨長輩來到此地。

原風水地(墓地)已被剷平,改搭蓋為草寮、木寮,以為安身立命之處。

該風水地(墓地)包含有洋人、日人(含哈瑪星火車站最後一任日籍站長的太太)與少數附近的居民。

  長輩們用陶罐將風水地(墓地)所挖掘出來的遺骸,懷著崇敬與感恩的心,用陶罐一個個盛裝,存放於木寮搭蓋的小廟中,經法師擲筊命名為「百勝將軍」。

居民每天朝夕膜拜,虔誠上香,祭拜以鮮花、素果,感激之餘,並祈求其保佑合境平安,事業順利發達。

  當地居民約8戶,全都來自台南縣北門、佳里、七股等地,於高雄全部從事漁工、出漁工、木匠、鐵工匠、裝璜工人等。

  1962年(民國51年),由居民們集資,並向外募款,重建該廟為磚造與水泥結構,成為今日之廟貌。

(註38)

二、鹽埕區

  1.三山國王廟

  位於鹽埕區鹽埕街54號。

主祀:

三山國王。

  從明末沈光文〈平台灣序〉稱:

「打鼓澳能生三倍之財,曝海水以為鹽,爇山材而為炭。

」可知打狗港灣內,自古即以產鹽著名,其中以今鹽埕區之瀨南街一帶,即為清代官方的瀨南場鹽田。

  1720年代(康熙末年),漳州府南靖縣人趙元、蔡瑪為、黃孔等3人,率鹽丁20人前來開拓瀨南鹽場,後人口不斷聚集形成為鹽埕庄。

(註39)

  1760年(乾隆25年),南靖人士因崇信三山國王,乃返鄉迎移其分靈至鹽埕庄供奉。

(註40)

  1794年(乾隆59年),由蕭晉期募建新的三山國王廟,有屋5間,並親書敬獻「咸濟群生」匾額。

(註41)

  1834年(道光14年),經瀨南場眾晒戶議會予以重修,並奉贈「三山國王」匾額。

1859年(咸豐9年)治台知府洪毓琛又敬獻「海上福星」匾額。

(註42)

  1882年(光緒8年)庄民謝道又重修。

(註43)三山國王已為鹽埕地區居民的守護神,故一般人常稱該廟為鹽埕廟。

  三山國王廟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