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书院.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165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州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州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州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州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苏州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苏州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苏州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苏州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苏州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苏州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书院.docx

《苏州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书院.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书院.docx

苏州书院

苏州书院

苏州书院简介宋代

和靖书院是苏州历史上最早的一所书院。

它建于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创建人是提举曹豳,其址在虎丘云岩寺。

据民国《吴县志》记载:

宋和靖先生尹肃公焞于绍兴年间(1131—1132),曾读书虎丘西庵,把他的书斋题名为“三畏斋”,故知府陈芾在嘉定七年(1214)在三畏的旧址,绘像建祠祀之。

过了两年,又有孟猷在通幽轩之南,加以改建。

南宋理宗端平年间,提举曹豳奏请朝廷,将祠堂改为书院,并以和靖为书院之名。

扩增校舍,别建“三有、务本、朋来、时习”四斋,作为师生讲读之所。

自此以后,历任提举都曾加以扩建。

明嘉靖二年(1523),知府胡缵宗“以龙兴寺废基改复书院”。

从虎丘西庵迁至龙兴寺废基。

明袁袠《迁尹和靖先生书院记》说:

“和靖书院,旧在虎丘西庵,遗基久湮。

天水胡公缵宗,来守兹土,考道之暇,大惧荒没,为往哲羞,抑无以法将来,即故地祠而祀焉,又以僻在郊外,学者罕至,乃徙祠于龙兴寺。

尹焞,河南人氏,曾“师事伊川,为程门高第,遭宋不造,阖室婴金人之害沉渊。

逃刘豫之聘,振铎于兹,卒以穷死。

所寓斋亭又复圮坏”,故胡缵宗思其既不得志于当时,又将无闻于后世,乃以龙兴寺废基改复书院,以表尊崇往哲之意。

学道书院民国《吴县志》记载:

“学道书院,祀吴公言偃,初在府城东南隅,旧长洲县学南。

”据陈宜中《学道书院记》说:

“昔者夫子讲道齐鲁三郊,从游皆北方之士,由句吴之墟登圣门者,独吴公子一人。

”认为他是东南学道之宗,故建祠以祀。

徐缙《学道书院记》也说:

“迨言公北学而孔子之道渐于吴,吴俗乃大变。

千载之下,学者亦众,家诗书而户礼乐,东南学道之宗,实言氏启之。

”又说:

“孔门三千弟子而产于吴者惟公一人。

”因他有功于民,民则祀之。

并说其功不在泰伯之下,虽从祀孔子庙廷,然未有祠,不能表达吴人对他的崇敬怀念之情,故为之建祠以表彰他“能不远数千里,亲受业于孔子,传圣学以淑诸乡人,一洗其陋而归于儒”。

说言偃是将孔门儒学传于吴的有功之人,因而立祠祀之。

宋咸淳五年(1269),知县赵顺孙,营度武状元坊北普贤子院故址,未成而去,后奏请建立书院祠以祀言子,并以学道二字为名,取爱人易使之义。

选言氏子孙及民间优秀子弟入院读书。

另外还建燕居殿,专奉先圣。

并建“师友渊源斋”四个,名曰“正己、选贤、问礼、知本”作为讲堂。

又拨官田,置育材庄,收租作为书院经费的主要来源。

咸淳七年(1271),知府常懋又在讲堂西边增建先贤祠,祀颜、曾、思、孟四贤,左次澹台子羽,两序列周、程以下九贤。

元初,曾被豪僧所夺,到至元廿九年(1292),山长祖宗震、金德修曾买徐贵子桥高氏园第重行改建。

元末复被豪僧所据。

明嘉靖二年(1523),知府胡缵宗,以景德寺重新改建,门匾上写“东南邹鲁”四个大字,并建学孔堂,塑言子像其中。

后面是讲堂,讲堂后面为弦歌楼,两庑各五十楹。

十八至十九年(1539—1540),巡抚御史赵继本、舒汀,都先后加以改建。

到嘉靖三十年(1651),知府金城把书院址改为督署粮道署。

而将书院迁到其社学去了。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时人。

孔子的学生,擅长文学,曾做过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的学说:

“君子学道则爱人,十人学道则易使”,提倡用礼乐教育士民。

据传当时武城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得到孔子的称赞。

后人将他配祀孔子,称“十哲中第九人”。

唐代以后曾多次追封。

清康熙年间,设置五经博士名额,由言偃后代世袭。

今常熟海虞镇言子巷有言子故宅,虞山东麓有言子墓。

元代

鹤山书院建于元代至顺元年(1330),院址在南宫坊。

创建人是魏起。

但鹤山书院四字,早在南宋端平三年(1234),理宗皇帝就赐给“宋参知政事魏文靖公”在四川白鹤山下讲学之处了。

因他讲学于白鹤山下,学者称为鹤山先生。

理宗亦因其传道授业有功,赐字以示表彰,并在他后来“致仕卒,诒赐第宅于苏州”。

苏州不但有鹤山先生的故居,而且有他的墓葬。

所以到元代至顺元年(1330),了翁曾孙魏起向朝廷要求建祠设学时说:

“曾大父实葬吴中,先庐在焉,愿规为讲诵之舍,奉诵先君子而推明其学”,因而“请于朝,愿即苏州之故居,设学奉祀”。

此请得到元文宗的批准,并命学士虞集题鹤山书院额以赐。

这样就在相隔一百年之后,四川白鹤山下的白鹤书院又在苏州其南宫坊故居重建复校了。

这是元代在苏州创建的第一所书院。

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鹤山书院的院址被改为巡抚行台,而把书院迁到东南角上去了。

弘治十一年(1499),鹤山先生的裔孙魏芳,又奏请将书院改为专祠。

嘉靖四年(1525),巡抚都御史吴廷举曾加以修建。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巡抚都御史汤斌也曾重新加以修建。

后废。

甫里书院建于元代至顺年间(1330—1333),其址在长洲县治东。

创建人是总管钱光弼。

他以“唐陆龟蒙故居,奏建书院于甫里”。

元统二年(1334),陆龟蒙的裔孙德源,将书院迁到城里,并加以扩建。

增建的有“宣圣燕居殿”及陆龟蒙专祠。

为了便于教学,辟明伦堂,大小学二斋,作为师生讲读之所。

并设山长,主持教事。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陆龟蒙裔孙肇域才把书院移建到虎丘下塘。

咸丰十年毁。

到光绪十五年(1889),有甪直士绅沈国琛等捐款,在鲁望寺旁重建书院。

并捐元昆新田四百余亩,作为书院主要经费来源。

卅一年(1905)沈国琛的次子濬元把书院改为甫里公学。

文正书院在吴县治东北禅兴寺桥西。

宋咸涥十年(1274),知县潜说友奏请建祠于义庄之东。

元至正六年(1346),始由廉访佥事赵承僖、总管吴秉彝奏请改祠为院。

元李祁在《文正书院记》里叙述建祠改院的缘由时说:

“公之生当宋端拱己丑(989),其殁也以皇佑壬辰(1052),到潜公为守时,二百二十年,天下郡县,凡公之所至,蒙其泽而闻其风者,率为公立祠,而于吴独缺典;到吴秉彝为守时又十七年,其他郡县,已有改祠为院,而吴“尚仍旧规”。

他认为苏州乃仲淹的父母之邦,表彰褒崇比其他郡县本应更好些,现在反而不及他县是不对的。

因而为他建祠设学是完全应该的。

他说:

“昔公以正大之学,卓冠群贤,以忠义之气,振厉天下,其功之被当时而泽后世者”是很多的。

如他到苏州后,“首以己地建学,故学校遍天下者自公始”。

自此以后“开学校,隆师儒,诱掖奖励,以成就天下之士,且以开万世道统之传”。

因他有功名教,所以后世宗而祀之,也是“书院之所由立也”。

郑之佑《文正书院记》也认为范文正“以德以公既无忝伊传之为辅相,以学以识则有功于洙泗道统之传。

故其文武全才,出将则安邦定国,入相则尊主庇民。

其先忧后乐,与先知觉觉后知觉者何以异”。

既有如此“丰功伟德、正学卓识如文正公而书院莫之建,则是缺典”。

故赵承僖、吴秉彝奏请改祠为院,拨公帑筹建,命工益址,加以扩建。

明宣德九年(1434),知府况钟到任后,看到书院栋宇已有圮坏,因即“请于朝,用加修治,于是择日开工,度材筑基,撤旧易新,拓小以大,为祠堂前后各五楹,后以奉公神像,前置累朝碑刻,东西有廊庑,东祀郡守潜公,堂东偏为书院,院亦有堂,前后各三楹,揭以忠厚旧匾,东西有庑。

其西则范氏家庙岁寒堂。

外为门屋三间,亦仍以文正书院旧额揭之。

垣墉周缭,规制宏壮,视昔有加”。

[1]由此可见,在况钟任内,书院扩建规模比以前更大了。

此后在成化、嘉靖年间,均有修建。

到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裔孙浙江巡抚范承谟、三十四年(1695)两江总督范承勋,都曾加以修建。

四十四年(1705),康熙皇帝南巡,曾以“学醇业广”四字以赐。

咸丰十年(1860)毁。

到同治年间,虽曾重建,但“课士则自明以来废弛久矣”。

明代还有一个文正书院在浒关,则是“先课士后改为祠的”。

当时浒关属于长洲县,而前者则属于吴县。

长洲县浒关文正书院是在明嘉靖间(1522—1566)榷使户部郎方鹏所创建。

到康熙癸未(1703)曾加以修葺。

乾隆癸亥(1743),守世孙范璿请于庄主范瑶重修过,但也是虽有书院之名教事已久废矣。

范仲淹,字希文(989—1052),北宋政治家,苏州吴县人,少时贫困力学,出仕有敢言之名。

官至参知政事,《宋史》有传。

明代

金乡书院创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院址在西市坊,创建人是胡缵宗。

明嘉靖二年(1523),苏州知府胡缵宗“因永定寺之半,建寓公堂,奉澹台灭明主,以灭明东游寓吴也”。

故吴有澹台湖及其墓葬。

金乡是他的封号,所以书院名为金乡。

胡缵宗在《寓公堂记》里概述他创建书院目的时说:

子游子羽都是孔门高第,“子游北学而得其精华,子羽东游则树其风声。

其遗迹千载而下,使人有慨焉向往之志,人知子游之开源于吴,而孰知子羽之风亦不可诬也哉”。

故虽早有学道书院专祀子游,却未为子羽立祠设学。

所以“缵宗忝守吴郡,既复学道书院,爰因佛庐之废者复建金乡书院”。

书院中间为“寓公堂”,绘像以祀。

并把宋代寓吴的尹和靖焞及魏鹤山了翁两位贤人附祀之。

旁建书舍,选择吴郡优秀子弟,肄业其中,以孔氏之道相教,“庶仕者知所勉,而学者知所劝,孔子之风其有兴乎”。

这就是胡缵宗创建书院的目的。

金乡书院在万历初曾废,但到崇祯九年(1636)巡抚都御史张国维“即书院旁理刑公署改复旧观。

后来祀赠翰林院待诏朱陛宣”。

后又废。

澹台,姓;灭明,名。

据《史记》记载: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

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

南游至江,从者二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2]

澹台灭明,南游至江,到过苏州,故在城东南约六七里外有澹台湖。

有人认为就是他南游至此的遗迹;但《吴地记》则以为是澹台灭明的住宅,后陷成湖的。

葑门外郭巷镇还有“澹台子祠”,旧在尹山巅,南渡后,尹和靖读书其中,遂以和靖先生附祀。

[3]

道南书院在黄鹂坊桥。

明南京兵部尚书杨庄简公成专祠,就是它的院址。

后来迁移到虎丘二山门内,二程夫学祠隔壁。

乾隆三年(1937)曾奉旨发帑修葺。

后废。

[4]

芥隐书院在广济桥南,系明礼部尚书袁安节公洪愈祠。

又汉司徒袁邵公安祠,向在长洲县顾家桥西。

清康熙七年,裔孙府学生袁德馨呈宪移主合祀于此。

后亦废。

[5]

碧山书院在西城桥北,明吏部侍郎徐缙创建。

[6]

天池书院在天池山,明吏部御史毛珵建。

后亦废。

[7]

清代

紫阳书院是由江苏巡抚张伯行创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其址在府学内尊经阁。

当时康熙倡导朱熹之学,曾钦定“紫阳全书以教天下万世,其论遂归于一,始知学者之所以为学,与教者之所以为教,当以紫阳为宗”。

故该院亦以紫阳之学为宗,“择所属高材诸生肄业其中”,传授朱子之道。

朱熹号紫阳,书院因亦取名为“紫阳书院”。

创设之日,康熙皇帝亲书“学道还淳”四字的匾额以赐。

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皇帝又为之亲笔题匾曰“白鹿遗规”。

同治十三年(1784),同治皇帝又颁御书“通经致用”四字以赐。

不仅如此,乾隆六次南巡来到苏州,每次都到紫阳书院,题字作诗,以示嘉勉:

乾隆十六年(1517)题诗《紫阳书院题句》;二十二年(1757)《过紫阳书院叠旧作韵》;二十七年(1762)《过紫阳书院示诸生》;三十年(1765)《过紫阳书院》;四十九年(1784)《过紫阳书院口号》。

雍正三年(1726),江苏布政使鄂尔泰重修紫阳书院,扩建校舍,新建春风亭于中堂之西,并增屋数千间,“征七郡之士,诵读其中”。

他在公余政暇,亦常与士子共聚春风亭,吟诗作赋,因而士风一时振起。

鄂尔泰与苏州士绅耆老,及他所召集的各方士子所作的诗文,汇刻为《南邦黎献集》二种:

一种是制义;一种是古文诗赋。

清政府对书院的掌教人选也是很慎重的,一定是素孚众望的博学鸿儒才能担任。

对此,乾隆皇帝在《过紫阳书院旧叠作韵》诗中曾明确指出:

“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斯为储材地,董率尤为慎。

”董率者,意即谓监督率领之人,亦即山长掌院之职。

据民国《吴县志》记载,在191年中,掌院27人:

冯嵩,康熙癸巳科(五十二年,1713)进士;朱启昆,康熙丁丑科(三十六年,1697)进士;韩孝基,康熙庚辰科(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陈祖范,雍正癸卯科(元年,1723)进士;吴大受,待考;王俊,雍正癸卯科(元年,1723)进士;沈德潜,乾隆己未科(四年,1739)进士;廖鸿章,乾隆丁巳科(二年,1377)进士;韩产曾,雍正庚戌科(八年,1730)进士;彭启丰,雍正丁未科(五年,1727)状元;蒋元益,乾隆乙丑科(十年,1745)会元;钱大昕,乾隆甲戌科(十九年,1754)进士;冯培,乾隆戊戌科(四十三年,1778)进士;吴有兰,乾隆戊戌科(四十三年,1778)进士;吴鼐,嘉庆己未科(四年,1799)进士;吴俊,乾隆壬辰科(三十七年,1772)进士;石韫玉,乾隆庚戌科(五十五年,1790)状元。

朱珔,嘉庆壬戌科(七年,1802)进士;翁心存,道光壬午科(二年,1822)进士;董国华,嘉庆戊辰科(十三年,1808)进士;赵振祚,道光乙未科(十五年,1835)进士;俞樾,道光甲戌科(三十七年,1805)进士;程庭桂,道光丙戌科(六年,1856)进士;夏同善,咸丰丙辰科(六年,1856)进士;潘遵祁,道光乙巳科(廿五年,1845)进士;陆懋宗,咸丰甲申科(十年,1860)进士;邹福保,光绪丙戌科(十二年,1886)榜眼。

其中,有状元2人,榜眼1人,会元1人,进士23人。

大都是当时的名流学者,并有专著遗留后世。

陈宏谋在《培远堂集》载书院条规,原文如下:

一、书院诸生六十名,每月膏火二两四钱,米三斗;附课四十名,每月银一两;附一课者给银五钱。

二、每月两课,官课一次,掌教课一次,课爰以一、二、三等为次序。

一等者首名给银一两五钱;余名一两;二等者六钱。

三、每月课文两次、讲书六次,或四书,或经,或史不拘长短。

四、凡课期不论在院或附课,均须集课堂上,按桌列坐,将大门封锁,不许出入。

五、诸生各备功课簿一本,各将每月所读何书,所看何书,或临某帖,逐一注明,以备掌院不时取阅。

六、本城诸生,每月可请假五日,外县告假者,出院五日后停发膏火,俟销假日起支。

紫阳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学田供给。

书院创设之初,张伯行即“拨吴江县水北庵僧入官田以廪诸生”。

雍正十一年(1733)帝赐帑银一千两,令官置田。

十三年(1735),巡抚尚书高其倬“拨给赎锾,并变卖废祠置田”。

乾隆三年(1738),巡抚都御史杨永斌又奏请“拨帑四万两生息,增诸生膏火”。

道光三年(1823)核实田九百五十一亩三分九厘二毫。

同治八年(1865),巡抚李鸿章拨入正谊书院田若干亩。

时紫阳共存“田三千三百三十八亩五毫,又常熟县沙田七百六十八亩九分三厘三毫,皆附入宾兴局征租”,以供书院之需。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改紫阳书院为校士馆。

光绪卅年(1904)废科举,办学校,校士馆也因之停办,改为江苏师范学堂,这就是现在三元坊省立苏州中学的前身之一。

平江书院在乘鲤坊(即因果巷),旧在王废基鼓楼坊。

它的前身是乾隆八年(1743)雅尔哈善创建的平江学舍,仅为童蒙读书之所。

到二十七年(1762)知府李永书到任时见义学年久失修,将要倒塌,乃思葺而新之。

故在原来基础上,扩建书院;并在人事经费上加以整顿。

他将过去义学之所有经费,充作师生膏火之需;选择“学行完洁者为之师;扩大学生来源,除原来的诸生可以入学外,另吴、长、元三县考置前列而未补弟子员者”,每邑可选十人入院读书。

凡已入紫阳书院之选而限于名额未能入院者,亦可进平江书院就读。

[8]

道光时,知府额腾伊重修。

咸丰十年毁于兵。

同治六年(1867)知府蒯德模认为“为政之道,首在兴学校,崇礼典”。

但原有的平江书院,已经地旧屋毁,故在乘鲤坊重新修建,并祀文丞相于中,因“丞相曾知平江路,故世祀于此”。

后复设义塾,为里中子弟又增一读书之所。

书院经费,主要靠学田维持,道光三年(1823),调查“平江书院长洲县田计四十一亩九分六厘五毫,至光绪初核实,只有田三十八亩四分;元和县田计四十七亩四分三毫,科举停办后归并学款处”。

正谊书院嘉庆十年(1805),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创建正谊书院,其址在府学东、沧浪亭北,是以白云精舍及可园为基址建造的。

铁保在《正谊书院》里曾说明“夫谊者义也,官正其谊则治,士正其谊则志在立身。

创办书院,期使多士束身名教,争自濯磨,从此文治蒸蒸日上,士风古而民风亦与之俱古矣。

”“忧虑士风之不古,守土者不实力振兴,以培士气正人心,而徒欲借文告之颁,挽回治道,则道无日可治。

”故而他奉命总制两江,下车后,因即提倡廉俸,增广书院。

道光十二年(1832),巡抚张树声重建旧地,道光皇帝曾以“正谊明道”四字匾以赐。

经费“岁三千金,一切脩脯膏火,悉如紫阳例。

”道光二年(1822),布政使廉敬率属“捐银一万两生息充实”。

后巡抚李鸿章购中由吉巷民居改建时,又“筹银一万两为膏火之费”。

同治十年(1871)巡抚张之万“拨给藩库银四千两生息,增诸生膏火,并增住院生五人”。

道光十二年(1892),巡抚张树声重建正谊时,“檄所司,又筹一万二千金,以万金置田,以岁租为脩脯膏火,其余购屋”。

同治四年以后,陆续拨款增置至田二千三百三十亩九分九厘九毫。

旧置田产,尽拨入紫阳。

另有租房一所,在中吉由巷徐庄愍公祠左,科举停办后,与紫阳书院田一并归入学款处,作为开办中小学堂的经费。

正谊书院的课程设置,“初与紫阳书院俱以经艺课士”,到李鸿章购中吉由巷民居改建时,“乃专课经解古学”。

正谊书院对掌院之任命,和紫阳一样,也是慎之又慎的。

历来掌院,都是名流宿老,其中尤以“江左经师之冠的”朱珔和“殚力经世之学的”冯桂芬,尤为士林推重。

冯桂芬曾先后“主讲惜阴、敬业、紫阳、正谊各书院20年,造就很多知名之士,其素无文誉而激励成材者,不可胜数。

据《吴县志》记载,正谊书院掌院共18人:

倪为炳,字朴园,江苏崇明人。

乾隆庚子科(四十年,1780)举人;汪庚,安徽全椒人,嘉庆辛酉科(六年,1801)进士;费振勋,字鹤江,吴江人。

乾隆乙未科(四十年,1775)进士;吴颐,长洲人。

嘉庆辛酉科(六年,1801)进士。

朱方增,字虹舫,浙江海盐人。

嘉庆辛酉科(六年,1801)进士;余集,字蓉裳,浙江仁和人。

乾隆丙戌科(三十一年,1766)进士;吴廷琛,字棣华,元和人。

嘉庆壬戌科(七年,1802)状元;魏成宪(不详);朱珔(见前);费庚吉(不详);翁心存(见前);赵振祚(见前);朱以增,字念孙,新阳人。

同治乙丑科(四年,1865)进士;吴仁傑,字望云,吴江人。

同治乙丑科(四年,1865)进士;陆懋宗(见前)。

正谊书院到光绪廿九年(1903),改为府中学堂。

太湖书院建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其址在吴县洞庭东山。

旧名仰云书塾,是由太湖厅同知罗琦创建。

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十一年(1872),同知朱守和重建,改名为太湖书院,聘请余荫主教席。

锦峰书院道光十三年(1833)豫堃创建。

延广文龙松镇主讲席,咸丰十年(1860)毁。

学古堂光绪十四年(1888),江苏布政使黄彭年创建,其址在沧浪亭北、正谊书院右,为可园旧基,正谊书院所未入围者。

据诸可宝《学古堂记》叙述学古堂“经营缔造之因”时,称赞黄彭年“好学爱士,不厌不倦,先以翰林告养日久,主莲池书院讲席,储书分课,畿辅至今称道云。

”他到苏州莅任后,感到“浙有诂经精舍,粤有学海堂,若鄂若湘、若巴蜀、若豫章,无不有藏书督课之地,独此大邦,阙焉未备,甚非宜也。

”因乃创“筑室购书之议”,选定可园旧址创建学堂。

学古堂建立后,“即聘雷深之主讲席,选高材生胡玉缙、章钰为斋长,任典守渐陶之责。

”后来又选拔“禇可宝、吴寿萱为算学斋长,示有专家察诸生之勤惰。

”另设有监院,考察平时诸生之言行。

学古堂的课程设置,则“参仿莲池事例,订立课程。

”由于该校的师资条件规章制度的严格,入院诸生无不孜孜向学,因而自“章钰乙丑庆榜后,辛卯科胡玉缙亦以优行第一登贤榜,举南北榜者有十三人。

”确是“屡科皆有隽者”。

由此可见,教学质量也是较高的。

学古堂的经费来源,主要赖政府拨款及地方官筹措。

建学古堂之始,黄彭年即查核库帑,得闲款才开始筑室之议。

青浦县令钱君澄也存捐二千金作建造之需。

学古堂建成后,正逢黄彭年“权巡抚事”,运用他的地位职权,“遂筹巨金二万两,常存典肆,取什一之息以供用”。

也就是靠存放典肆的利息,来维持学校所需之费。

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游学预备科。

三十三年(1907),又改为存古学堂。

汤公书院据《百城烟水》记载:

“在府学西侧。

公抚吴两载,孳孳以崇实返朴为务。

常举孝经小学二书会讲学中,为士民劝,并延有学行者为之解。

锡山张子秋绍实应辟主讲席。

康熙丙寅(1686),公内擢辅导东宫,吴郡绅士思之,为建生祠。

及公殁,又名书院。

据同治《苏州府志》记载:

在虎丘西有“汤文正公祠”,“原祀国朝巡抚都御史汤斌。

乾隆九年(1744),知府觉罗雅尔哈善请于巡抚陈大受,乃即废祠改建,咸丰十年(1860)毁。

”[9]

清河书院“在二山门外左偏。

康熙六年(1687),为郡侯吴道煌建。

”[10]

正修讲院《百城烟水》记载:

“正修讲院,在虎丘东。

崇祯末(1628年),吴县令牛若麟生祠。

顺治初为陆履长孝廉垂帘处。

今额正心书院。

”徐崧曾到过该院,并赋《辛亥中秋祠中遇友人》诗“自为牛公建,先贤列讲堂。

垂帘何处去,卖药有人来。

海涌月犹好,山塘花正开。

喜逢知己在,挂笠共徘徊。

”[11]

[1]见明张益《重修文正书院记》。

 

[2]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3]见同治《苏州府志》卅七卷。

 

[4]见民国《吴县志》卷廿七。

 

[5]见民国《吴县志》卷廿七。

 

[6]见民国《吴县志》卷廿七。

 

[7]见民国《吴县志》卷廿七。

 

[8]见李永书《重修平江书院记》。

 

[9]汤公即汤斌。

 

[10]见《百城烟水》卷一。

 

[11]见《百城烟水》卷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