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750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x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

2017第三章白细胞检查

一、A1

1、细胞直径8~9u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出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单核细胞 

2、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几型

A、2 

B、3 

C、4 

D、5 

E、6 

3、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

A、棒状小体 

B、Pelger-Huet畸形 

C、Mott细胞 

D、Alder-Reilly畸形 

E、中毒颗粒 

4、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

A、血吸虫病 

B、支气管哮喘 

C、湿疹 

D、霍奇金病 

E、类风湿性关节炎 

5、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不包括

A、风疹 

B、结合病 

C、流行性腮腺炎 

D、肾移植后 

E、严重化脓感染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 

B、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等白细胞可增高 

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 

D、化脓感染是白细胞降低 

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 

7、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

A、10%~20% 

B、40%~50% 

C、10%~30% 

D、20%~30% 

E、20%~40% 

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

A、肥大细胞、实践性粒细胞的组胺 

B、补体的C3a、C5a、C567 

C、致敏淋巴细胞 

D、寄生虫 

E、以上都是 

9、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

A、胞体肿大 

B、核固缩 

C、核棘突 

D、核溶解 

E、结构模糊 

10、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Russell小体 

B、中毒颗粒 

C、空泡 

D、Dohle小体 

E、退行性变 

11、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右移常表示

A、病情好转 

B、预后良好 

C、预后不良 

D、机体抵抗力好 

E、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12、白细胞数小于2×109/L,采用下列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重新采血复查 

B、取血量20μl,改为40μl 

C、可数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结果乘2 

D、结合分类涂片细胞分布综合判断 

E、减低稀释倍数 

13、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

A、细胞发生吞噬现象 

B、细胞衰老 

C、细胞分裂 

D、细胞融合 

E、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 

14、退行性核左移提示

A、机体的反应性强 

B、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D、预后良好 

E、感染程度较轻 

15、血涂片计数100个WBC见到25个有核RBWBC计数值为10×109/L,则WBC计数的真实值为

A、4×109/L 

B、6×109/L 

C、8×109/L 

D、10×109/L 

E、12.5×109/L 

16、正常人血涂片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最为多见的是

A、二叶 

B、三叶 

C、四叶 

D、五叶 

E、六叶 

17、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 

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 

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 

E、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8、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 

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 

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 

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 

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 

19、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

A、伤寒 

B、疟疾 

C、心肌梗死 

D、过敏性休克 

E、副伤寒 

20、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

A、Alder-Reilly畸形 

B、Dohle小体 

C、棒状小体 

D、Mott细胞 

E、棘形细胞 

21、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

A、胞体肿大 

B、核固缩 

C、核棘突 

D、核溶解 

E、结构模糊 

22、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 

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 

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 

D、大小不等 

E、分布不均匀 

23、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Russell小体 

B、中毒颗粒 

C、空泡 

D、Dohle小体 

E、退行性变 

24、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 

B、空泡变性 

C、中毒颗粒 

D、卡波环 

E、核固缩 

25、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荨麻疹 

B、溃疡性结肠炎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急性淋巴结炎 

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26、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 

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 

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 

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 

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 

27、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

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白血病性淋巴肉瘤 

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接触放射线 

C、急性大叶性肺炎、结核 

D、急性大叶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8、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支气管哮喘 

B、湿疹 

C、伤寒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肠寄生虫 

29、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红细胞是

A、正常红细胞 

B、畸形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 

D、有核红细胞 

E、含氧红细胞 

30、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 

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D、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 

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

13 

31、引起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常见疾病有

A、严重传染病、痤疮 

B、普通感冒、皮肤疖肿 

C、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 

D、钩虫病、大面积烧伤 

E、铅中毒、痤疮 

32、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是

A、脾功能亢进 

B、尿毒症 

C、急性溶血 

D、肺吸虫病 

E、链球菌感染 

33、关于Dohle小体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特殊的小红细胞 

B、血小板的形态变异 

C、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 

D、异型淋巴细胞 

E、吞噬小体 

34、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流行性出血热 

B、伤寒 

C、狂犬病 

D、百日咳 

E、急性心肌梗死 

35、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B、观察手术病人预后 

C、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 

D、协助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 

E、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36、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

A、循环池 

B、成熟池 

C、边缘池 

D、分裂池 

E、储存池 

37、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常表示

A、造血功能衰退 

B、预后良好 

C、感染严重 

D、轻度感染 

E、感染已近恢复期 

二、B

1、A.分裂池

B.成熟池

C.储备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

<1> 、含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

A  B  C  D  E 

<2> 、含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的池为

A  B  C  D  E 

<3> 、哪种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

A  B  C  D  E 

2、A.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B.变态反应性疾病

C.结核

D.伤寒

E.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4> 、出现Russell小体的疾病是

A  B  C  D  E 

<5> 、出现Mott细胞的疾病是

A  B  C  D  E 

3、A.严寒或暴热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剧烈运动

D.伤寒

E.流行性感冒

<6> 、引起暂时性白细胞数量增高的是()。

A  B  C  D  E 

<7> 、引起白细胞数量显著增高的是()。

A  B  C  D  E 

4、A.0.01~0.05

B.>7×109/L

C.>10×109/L

D.0.50~0.70

E.>0.05

<8>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超过多少,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A  B  C  D  E 

<9>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正常浆细胞细胞直径8~9u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出块状、车轮状或龟背状排列,胞质灰蓝色、紫浆色、有泡沫状空泡,无颗粒。

【答疑编号100916943,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异性淋巴细胞可分为空泡型、不规则型、幼稚型三型。

【答疑编号100916942,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Mott细胞是浆细胞的异常变化。

【答疑编号100916941,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单核细胞可增高,并不是嗜酸性粒细胞。

【答疑编号100916940,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严重化脓感染时淋巴细胞减低。

【答疑编号100916939,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坏死或损伤、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等白细胞增多。

【答疑编号100916938,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40%~50%。

【答疑编号100916937,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

肥大细胞、实践性粒细胞的组胺、补体的C3a、C5a、C567、致敏淋巴细胞、寄生虫、某些细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肿瘤细胞。

【答疑编号100916936,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等。

【答疑编号100780720,点击提问】

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Russell小体属于浆细胞形态异常。

在浆细胞内、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径2~3μm红色小圆球。

【答疑编号100780719,点击提问】

1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炎症恢复期。

在疾病的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答疑编号100780718,点击提问】

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若白细胞数太低(<2×109/L),可增加计数量(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或减低稀释倍数。

【答疑编号100780717,点击提问】

1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中性粒细胞发生毒性变化时,细胞的内部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空泡,提示细胞发生了吞噬现象。

【答疑编号100780716,点击提问】

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再生性核左移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而退行性核左移见于再障、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等。

【答疑编号100780715,点击提问】

1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血涂片计数100个WBC见到25个有核RBC,也就是说125个有核细胞中只有100个是白细胞,白细胞所占的比例是80%。

故尽管WBC计数值为10×109/L时,WBC计数的真实值为实际值,即8×109/L。

白细胞校正数/L=未校正前白细胞数×100/(100+计数100个白细胞同时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答疑编号100780714,点击提问】

1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为1:

13。

【答疑编号100780713,点击提问】

1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常见于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等)、肾移植术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答疑编号100780702,点击提问】

1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是机体的应激反应,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或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循环,增多白细胞大多为分叶核粒细胞或杆状核粒细胞。

因此D选项的说法错误。

【答疑编号100780701,点击提问】

1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等)、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等)、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其他原因(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

【答疑编号100780700,点击提问】

2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lder-Reilly畸形的细胞质内含有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染深紫色。

见于脂肪软骨营养不良、遗传性黏多糖代谢障碍。

Pelger-Huet畸形,Chediak-Higashi畸形也与遗传性疾病有关。

【答疑编号100780699,点击提问】

2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等。

【答疑编号100780698,点击提问】

2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

【答疑编号100780697,点击提问】

2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Russell小体属于浆细胞形态异常。

在浆细胞内、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径2~3μm红色小圆球。

【答疑编号100780696,点击提问】

2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有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空泡、Dohle小体、退行性变等。

卡波环是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在嗜多色性、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呈环形、8字形,为核膜残余物、纺锤体残余物、脂蛋白变性物。

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

【答疑编号100780695,点击提问】

2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

①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溃疡性结肠炎;②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③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答疑编号100780694,点击提问】

2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再生性左移是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

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

①轻度左移:

仅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表示感染程度较轻。

②中度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

③重度左移: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幼稚的粒细胞。

【答疑编号100780693,点击提问】

2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淋巴细胞数量减低常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

【答疑编号100780692,点击提问】

2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有:

①寄生虫病:

如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丝虫、包虫等,以及肠道钩虫感染时。

②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花粉症等。

③皮肤病:

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

④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等。

⑤某些恶性肿瘤:

癌肿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肺癌)。

⑥某些传染病。

【答疑编号100780691,点击提问】

2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若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

【答疑编号100780690,点击提问】

3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为1:

13。

【答疑编号100780689,点击提问】

3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严重传染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可引起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答疑编号100780688,点击提问】

3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减低常见的疾病有:

①某些感染,如伤寒、流感等;②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③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⑤脾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

【答疑编号100780687,点击提问】

3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Dohle小体是中性粒细胞细胞质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约1~2μm、是核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亦可见于单核细胞。

常见于严重感染,如猩红热、白喉、肺炎、败血症、烧伤等。

【答疑编号100780686,点击提问】

3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白细胞增多包括两类:

①反应性增多,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等。

②异常性增多主要见于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真性RBC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答疑编号100780682,点击提问】

3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应用:

①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②观察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③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答疑编号100780681,点击提问】

3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循环池:

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半随血液而循环,白细胞计数值就是循环池的粒细胞数。

【答疑编号100780680,点击提问】

3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度左移指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

【答疑编号100780679,点击提问】

二、B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成熟池包括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答疑编号100780710,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分裂池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能合成DNA,具有分裂能力。

【答疑编号100780711,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贮备池:

包括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成熟粒细胞贮存于骨髓,在贮备池中停留3~5d,数量为外周血的5~20倍,贮备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

【答疑编号100780712,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Russell小体常见于伤寒、疟疾、黑热病等。

【答疑编号100780707,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Mott细胞常见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疟疾、黑热病、多发性骨髓瘤。

【答疑编号100780708,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严寒或暴热可使白细胞数高达15×109/L或更高

【答疑编号100780704,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C

【答疑编号100780705,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70,绝对值>7×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答疑编号100780684,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百分率(%)为1~5。

【答疑编号100780685,点击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