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6050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docx

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试验段施工方案

1、试验段试验目的、范围和内容

1.1试验目的

1.1.1确定已指定填筑该路段路基所用取土场土方的最大松铺系数;

1.1.2确定满足压实系数要求的碾压机械及最佳碾压遍数;

1.1.3验证现场检测人员、设备是否达到路基土石方施工的监控要求;

1.1.4验证机械配置和施工组织是否合理,能否符合大面积的施工要求。

1.2试验段范围

本试验段正线里程为段共计360米,为正线部分路基。

本段路基位于

标段范围线下,地貌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基床以下路堤填筑C类土,方量约为m3;地质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

粉质粘土(Ⅱ);粉质粘土(Ⅲ)。

本段路基为纯路基地段,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1.3试验内容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

2、编制依据

(1)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等。

(2)铁道部、济南铁路局下发的有关文件。

(3)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相关文件: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2-2003)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TB10302-2009)

《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4)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及现场实地勘察资料。

(5)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施工组织及安排

3.1人员安排

进行路基试验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主要参与人员见下表。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表

序号

姓名

文化程度

职称

职务

工作年限

1

2

3

4

5

6

7

8

劳动力人员安排表

职务

人数

机械司机

工人

合计

3.2试验段施工机械设备

试验段施工所需设备都已进场,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

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状态

备注

1

2

3

4

5

3.3测量、检测仪器

试验段所需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都已到位,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见下表。

测量、检测仪器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检测状态

备注

1

2

3

4

5

6

7

3.4施工计划安排

3.4.1总体工期目标

根据建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及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天数,要求于年4月15日开始铺架;路基土石方工程必须于年4月13日完成,并达到验收条件。

3.4.2试验段的计划安排

为了实现建设指挥部的总体施工目标,使全线的路基土石方工程尽快的达到全面开工的条件,路基试验段基床以下路堤部分的节点工期安排如下:

试验段基床以下路堤部分共分八层填筑,具体的施工计划如下:

4、铁路路基机床以下路堤试验段施工方案

4.1填料要求

4.1.1根据设计要求: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应采C组土填料。

4.1.2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

取土场已经进行试验,符合C组填料要求。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案进行试验。

4.2施工工艺要求

(1)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2)路基填高至路基基床以下时,及时对已完成施工区段超宽部分进行粗刷坡,多余土方作为别区段填土利用;每区段达到设计标高后,对路基进行整修达到设计标准,以便安排附属项目施工。

(3)路基施工中严格控制“三线五度”,确保施工质量。

三线为:

中线、两侧施工边线;五度即:

填土厚度、压实密度、路基面的拱度、平整度和边坡坡度。

(4)摊铺整平:

每层填土先用推土机初次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力求平整、均匀。

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的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于路基面排水。

洒水晾晒:

施工中填土料的含水率控制在不超过最佳含水率+2%,或不低于最佳含水率-3%的范围。

当含水率不足时及时洒水,提高含水率;当含水率超过规定时采用摊平晾晒方法,降低含水率,铺填厚度可适当减薄。

碾压密实: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施工顺序为:

先压路基边缘,再压路基中间。

压路机行驶速度采用2-4km/h。

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重叠30-40cm。

重型振动压路机沿中线纵向碾压。

路堤填层由两侧向中心顺序行驶碾压;做到:

及时碾压、压够遍数、压到边缘、压到接合部、不漏压、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作业段衔接处设临时标志;实行“一层一验”制度,配足人员随层收坡,避免后期削肥补瘦的做法。

(5)施工检验:

本工程采用“三检制度”,即“跟踪检”、“复检”、“抽检”,由架子队、项目分部和监理实施。

在路堤整个填筑过程中,对压实土层的密实度进行系统的检验,并及时填写《路基填土压实检测报告》,每次填土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上层路基填筑。

路基压实检测采用压实系数K、K30荷载仪方法。

(6)路基修整:

路基面修整,路基填筑高度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要加强高程测量控制,以保证完工后路基面的宽度、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填压完成后,要进行中线高程测量,以此放出路肩边线,然后整段进行路基面的整修。

表面需补填时,如补填厚度小于10cm,将压实层翻挖至最小填筑厚度,再补填同类土重新整平压实。

路基经过整修后,做到肩棱明显,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

(7)边坡修整:

依据路肩边线桩,按设计坡度挂线,刷去超填部分,进行人工修整、机械拍实,达到边坡坡面密实、平顺,无凹凸现象。

4.3压实标准

4.3.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如下图,为保证试验所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根据此检验标准,结合路基试验段施工特点,对试验段检查项目的检查数量适当加密,检验时按照路基规范要求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检查断面平均分布。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填料

检查项目

压实标准

检查数量

C组土填料

地基系数K30

(MPa/m)

≥80

每填高0.9米纵向每100米检查2个断面4点,距路基边缘2米处2点、中间2点,不足0.9米亦检查2个断面4点

压实系数K

≥0.90

每层沿纵向每100米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一点,左、右点间距路基边缘1米处。

4.4路堤边坡

4.4.1路堤边坡采用加宽超填方法,超填宽度为50cm。

4.4.2路基刷坡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案。

机械刷坡时应根据肩线用坡度尺控制坡度。

人工刷坡时应采取挂方格网控制边坡平整度和坡度,方格网桩距为10m。

4.4.3路堤边坡应平顺、密实、稳固;边坡的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得大于设计值的3%。

4.5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本次试验段施工内容为基床以下路堤施工,施工时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4.5.1施工准备

4.5.1.1测量放样

由测量组在试验段全面恢复中线,放出路基施工边桩和征地红线桩。

4.5.1.2土源确定

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对选定的取土场的土源进行土质取样、筛分检测,以确定该土的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取土场机械设备齐全(挖掘机、装载机、运土车等),该土源经过检查,符合填筑条件。

4.5.2基底处理

原地面表层的植被、松软表土及腐殖土已清除干净,树根草根已挖除,已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经检测地基条件符合施工机械作业要求方可开始作业。

4.5.3路基分层填筑

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松铺厚度按30㎝、35㎝、40㎝分别进行试验)及单车容量现场分格控制卸土量,松铺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按规定碾压。

按以往施工经验,一般碾压5遍后开始检测地基系数及压实系数,之后每增加碾压一遍即检测一次,进行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的调整,直至达到设计及《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标准》要求后停止碾压。

施工时的卸土控制:

A、摊铺厚度控制:

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试验松铺厚度,计算出每车土摊铺的面积,在路基面层上按此面积打上方格,每格卸一车土,控制倒土密度。

在路基坡脚处,每隔10m立一竹竿,在杆上用红布条做好摊铺厚度线,用来控制推土机作业厚度。

B、摊铺边线控制: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

4.5.4摊铺整平

本次试验段按松铺厚度30㎝、35㎝、40㎝分别进行试验。

首次松铺30cm,推平碾压后,进行地基系数和压实系数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适当加大或减少松铺厚度。

填料摊铺平整,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路基顶面应做成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有效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在路基两边坡外,每隔10m竖一竹杆,并根据既定的松铺厚度在杆上用红布条作好记号,推土机摊铺时按竹杆上红布条记号控制厚度。

4.5.5洒水晾晒

施工时,应及时控制填料的含水率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

填料含水率较低时,应在取土场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搅拌相结合,加水量按下式计算:

mw=ms×(wopt-w)/(1+w),

式中:

ms—所取填料的湿重(kg);w、wopt—填料的天然含水率、最佳含水率。

填料含水率过大时,应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

4.5.6碾压密实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

本试验段采用振动压路机两台,碾压时每层填土采用一台压路机进行碾压,各层交替进行,派专人记录各自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

碾压时采取纵向进退式碾压,行与行轮迹重叠不小于0.4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不小于2.0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不小于3.0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碾压方法为:

采用YZ18J型号压路机,静压1遍,弱振碾压2遍后采用强振碾压重量达25吨(同步检测结果定碾压遍数),弱振碾压一遍,最后再静压一遍消除轮迹。

即:

静压弱振强振静压。

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满速(宜为2~4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

4.5.7压实检测

在每一填层碾压3遍后即检测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试验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检测人员记录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及压实度检测等情况,以便整理出指导大面积路基填筑总结报告。

4.5.8路基整修

路基填筑完毕后,采用人工整修路基及边坡,并检查其外形尺寸是否符合下表要求。

试验段检查频次可适当增加,试验段按照规范要求检查频次进行检查。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尺寸检验标准、频次表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

频次

1

高程

±50mm

每100米等间距用水准仪检查3个断面,左、中、右各一点

2

中线至边缘

±50mm

每100m用尺量检查3个断面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用尺量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4

横坡

±0.5%

每100m用尺量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5

平整度

30mm

每100m用2.5m尺检查6处

4.6试验段数据的分析

根据试验段所获的数据,确定分层厚度、压实遍数、碾压搭接宽度等基本数据。

4.7试验成果

4.7.1对不同填层厚度,不同碾压遍数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出碾压遍数与K30值变化曲线关系图,确定出不同填层厚度和最优碾压遍数。

4.7.2对不同填层厚度的合理碾压遍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最优填层厚度和碾压遍数。

4.7.4将以上各种施工记录和检测数据加以归纳总结,写出试验报告,报监理站和业主代表审批批准。

5、保证措施

5.1雨季施工措施

5.1.1沿征地界线挖出排水沟,排除原地面积水,在雨季前做好防洪、排水工作。

5.1.2严禁雨天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路堤边坡应随时保持平整,每次作业收工前必须将铺填的松土层压实完毕。

5.1.3雨季施工应根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数量,合理安排工作面轮流作业,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铺开。

5.1.4雨后的路基面必须晾晒、刮除表面浮土和复压处理,并经抽检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5.2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试验段所得各项数据全面、准确,真正达到试验目的,除满足一般施工要求外,尚应着重加强以下措施;

5.2.1成立试验段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质量责任。

5.2.2开工前对全体参与人员进行《试验段实施方案》的讲解,领会试验目的,明确试验工作程序,掌握需控制的标准,从而将各阶段的质量责任分解到各具体人员或班组。

5.2.3试验段的基底处理、每层松铺后的含水率检测、压实后的压实密度及地基系数、路基修整在按规范施工完成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抽检,每项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2.4各种检测、测量仪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试验期间,保证同一测试项目的仪器不中途更换。

5.2.5每层松铺完成后,由专业试验员进行含水率试验,根据含水率的高低进行洒水或晾晒处理,控制在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时在进行碾压施工。

5.2.6施工机具的性能应保持良好,进场前应向监理报验。

5.2.7坐标和水准基点位置必须牢固可靠,数据可信,并请监理复核认可。

5.2.8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三级质量检查监督制。

5.2.9应在专门的记录表格上,及时、准确做好施工记录。

5.2.10在大于1:

5的斜坡上填筑路基时,必须挖台阶,且台阶水平宽度不小于1.0m,自下而上进行,随开挖随填筑压实。

当天开挖的台阶在当天完成填筑,不得过夜。

5.2.11路堤填土应先填边后填心,推土机摊铺整平后进行压实,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5.2.12每层填料应在当天完成碾压,碾压后的横坡不小于4%。

路基面不允许积水。

5.3安全、环保措施

5.3.1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压路机等大型机械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在边坡、沟边高填方段挂有明显的安全标示,机械作业时,应与边缘保持一定的距离。

5.3.2多机在同一作业面施工,前后两机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5.3.3机械夜间进行作业时,施工段应有充分照明设施。

5.3.4进入作业区必须按标准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3.5经常检查工具材料、物件的堆码垛情况,防止松动倒塌伤人。

5.3.6各种机械、工具必须有结合实际的操作规程。

5.3.7各种机械、器具必须有轮有罩、有套有轴、防护装置齐全、良好,严禁超负荷或带病运转。

5.3.8严禁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进行修理或保养工作。

5.3.9成立项目经理部环保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和副经理任副组长、环保工程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项目分部及各架子队设专职环保工程师,各班组设兼职环保员,形成三级质量管理的模式。

5.3.10施工机动车辆在国道或地方道路上行驶,要遵守地方政府及交通部门的管理规定,遵守公安部门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自觉维护交通秩序,保证运输畅通,运转中尘埃过大时及时洒水,以保障人民的健康。

5.3.11施工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对清理场地的表层腐植土,要运至指定的地点存放、以便临设复耕之用。

清理施工机械、设备及机械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与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倾泻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

采取措施不压缩、不侵占、不污染河道,保护水源、灌渠,保护树木、植被。

5.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4.1充分调查试验段所在地自然环境、地质状况、社会风俗、交通、临时用水、用电通信等综合条件,结合本试验段的工程规模、施工特点合理规划布置作业队现场办公、生活、生产区。

5.4.2各种机械设备在明显位置都挂有标志牌,休息时停放整齐。

5.4.3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教育,创建文明工地,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

二通:

施工现场人员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畅通。

三无:

施工中无管线事故;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道。

五必须:

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隔;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工地现场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每道工序应做到现场落手清,加快施工进展,做到工完场清,不留尾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