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422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docx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剖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实验空气动力学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1.实验一:

低速风洞全机模型测力实验

1.1实验目的:

全机模型测力实验是测量作用在标准飞机模型上的空气动力和力矩,为确定飞机气动特性提供原始数据。

本次实验仅作飞机模型纵向实验,即实验时侧滑角=0°,改变迎角,测量CL、CD、MZ随迎角的变化规律。

1.2实验设备:

回流开口低速风洞(包括控制器)、六分量应变天平、皮托管、标准飞机模型、尾撑机构、信号放大器、信号采集器、数模转换器、计算机(内含数据处理软件)、电源、攻角机构

1.3实验步骤:

1)安装模型,将标准飞机模型安装于测力天平上。

对模型做姿态调整,将模型的迎角、侧滑角调整为0°(实验前已做好)。

2)检查相关设备之间的连线是否连接正确(实验前已做好)。

3)通过信号放大器显示屏检测各分量数据是否正常(实验前已做好)。

4)开始测量,开启自动控制系统,开启风洞,记录数据。

5)数据处理与分析

6)结果分析

1.4实验数据

弹性角(°)

α(°)

X(kg)

Y(kg)

Z(kg)

Mx(kg·m)

My(kg·m)

Mz(kg·m)

0.00

0.000

-0.001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0.01

-5.000

0.097

-0.469

0.034

0.001

-0.002

0.020

0.01

-4.000

0.083

-0.376

0.026

0.001

-0.003

0.018

0.00

-3.000

0.067

-0.275

0.019

0.001

-0.002

0.017

0.00

-2.000

0.052

-0.178

0.010

0.000

-0.002

0.014

0.00

-1.000

0.036

-0.092

0.003

0.000

-0.002

0.012

0.00

0.000

0.018

-0.002

-0.003

0.000

-0.002

0.010

-0.01

1.000

0.004

0.084

-0.008

0.000

-0.001

0.008

-0.01

2.000

-0.017

0.176

-0.017

0.000

-0.001

0.006

-0.01

3.000

-0.035

0.275

-0.023

-0.001

-0.001

0.004

-0.01

4.000

-0.056

0.370

-0.030

-0.001

-0.001

0.002

-0.02

5.000

-0.079

0.468

-0.040

-0.001

0.000

0.000

-0.02

6.000

-0.101

0.561

-0.047

-0.001

0.000

-0.002

-0.02

7.000

-0.124

0.665

-0.055

-0.001

0.000

-0.004

-0.02

8.000

-0.148

0.766

-0.062

-0.001

0.001

-0.006

-0.03

9.000

-0.171

0.867

-0.069

-0.001

0.001

-0.009

-0.03

10.000

-0.192

0.963

-0.075

-0.002

0.001

-0.011

-0.03

11.000

-0.216

1.068

-0.084

-0.002

0.001

-0.013

-0.03

12.000

-0.240

1.171

-0.093

-0.002

0.001

-0.015

-0.04

13.000

-0.263

1.272

-0.101

-0.002

0.002

-0.016

-0.04

14.000

-0.287

1.370

-0.109

-0.002

0.001

-0.017

-0.04

15.000

-0.311

1.473

-0.115

-0.002

0.001

-0.019

-0.04

16.000

-0.337

1.579

-0.120

-0.003

0.001

-0.021

-0.05

17.000

-0.361

1.686

-0.125

-0.003

0.000

-0.022

-0.05

18.000

-0.383

1.793

-0.128

-0.002

-0.002

-0.024

-0.05

19.000

-0.407

1.898

-0.131

-0.002

-0.004

-0.024

-0.06

20.000

-0.431

2.006

-0.134

-0.003

-0.007

-0.025

-0.06

22.000

-0.469

2.186

-0.125

-0.006

-0.015

-0.025

-0.07

24.000

-0.469

2.266

-0.081

-0.016

-0.013

-0.016

模型参数

机翼参考面积(m2)

0.0576

平均气动弦长bA

0.1848

机翼展长L(m)

0.4156

模型重量(kg)

5

安装位置参数(模型参考中心到天平校心的距离)

轴向X(m)

0.010

在前为正

法向Y(m)

0

在上为正

1.5数据处理:

测量得到的数据为飞机体轴系下的数据,要计算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应该先把数据换算到风轴系下。

因为侧滑角始终为0°,所以体轴系到风轴系的转换公式如下:

Xw=Xb*cosα+Yb*sinα(kg)

Yw=-Xb*sinα+Yb*cosα(kg)

阻力D=Xw*g(N)升力L=Yw*g(N)g=9.8m/s2

下标w表示风轴系,下标b表示体轴系,因为弹性角很小,在此不进行迎角的修正。

因为模型参考中心与天平校心不重合,古要对俯仰力矩进行修正:

△Mzb=Yb*△xb=Yb*(-0.010)Mzw=Mzb+△Mzb

升力系数CL=L/(q*S)阻力系数CD=D/(q*S)

俯仰力矩系数Mz=Mzw*g/(q*S*L)L—机翼展长L=0.4156m

q=0.5*R*V2R—空气密度(kg/m3)R=1.225kg/m3

=0.5*1.225*21.822V—气流速度(m/s)V=21.82m/s

=291.619(kg/(m*s2))S—机翼参考面积(m2)S=0.0576m2

处理后得到结果:

α(°)

CL

CD

Mz

-5

-0.278

0.080

0.035

-4

-0.222

0.064

0.031

-3

-0.162

0.048

0.027

-2

-0.105

0.034

0.023

-1

-0.054

0.022

0.019

0

-0.001

0.011

0.014

1

0.049

0.003

0.010

2

0.102

-0.007

0.006

3

0.159

-0.012

0.001

4

0.213

-0.017

-0.003

5

0.268

-0.022

-0.006

6

0.320

-0.024

-0.011

7

0.376

-0.024

-0.015

8

0.430

-0.023

-0.020

9

0.484

-0.020

-0.024

10

0.534

-0.013

-0.029

11

0.588

-0.005

-0.033

12

0.639

0.005

-0.037

13

0.688

0.017

-0.040

14

0.735

0.031

-0.044

15

0.783

0.047

-0.048

16

0.831

0.065

-0.051

17

0.879

0.086

-0.055

18

0.926

0.110

-0.058

19

0.970

0.136

-0.061

20

1.014

0.164

-0.063

22

1.080

0.224

-0.065

24

1.097

0.288

-0.054

1.6结果分析:

1.6.1由CL—α曲线图可知,在所测量攻角范围内升力系数随迎角增加尔增加,而且几乎是线性的,升力线斜率约为0.0516(1/°)。

当迎角达到20°以上时斜率减小,但升力系数仍然在增加。

这是因为实验用的是大后掠、小展弦比的飞机模型,失速迎角非常大。

但该飞机模型的升力线斜率较小,这满足大后掠、小展弦比超音速飞机在低速飞行时的特点,该类飞机必须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获得足够的升力。

1.6.2Mz—α曲线图可知,俯仰力矩系数很小,且随迎角变化不大说明模型的参考中心很靠近全机焦点。

1.6.3由CD—α曲线图可知,在一定迎角范围内阻力系数很小,且变化不大。

超过一定迎角,阻力系数随迎角增大而增大。

在迎角不大时飞机模型主要承受摩擦阻力,因为实验流速很小,所以摩擦阻力很小。

当迎角增大时,飞机模型在垂直于来流方向的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增大,所以压差阻力逐渐增大,成为主要阻力类型。

2.实验二:

天平实验观摩实验

2.1塔式天平的原理图

2.2各类天平的比较

天平

类别

结构特点

缺点

适用风洞

机械式

塔式天平

结构复杂,由模型支架,力矩和力分解系统,力矩和力传递系统,测量元件组成

支架干扰严重,测量精度低

低速

应变式

内式天平

测量各元件位于模型腔内,流场干扰小

机械加工的工艺要求高

全域流场

盒式天平

盒式天平的刚度大,力矩和力分解合理,各个分量之间的干扰小

尺寸大

低速和风洞尺寸空间允许的条件下

3.实验三:

风洞测绘实验

3.10.75米低速开口回流风洞

风洞平面简图:

3.2.二维低速闭口直流风洞

风洞真实图形:

风洞平面简图:

3.3风洞主要部件的作用

风洞主要段

作用

扩压段

使气流减速,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以减少气流能量损失,降低风洞需用功率

导流片

减少气流在拐角的流动分离和湍流度,改善流场品质等

蜂窝器和阻尼网

使上游的气流稳定,使漩涡衰减,减少湍流度

收缩段

使来流均匀的加速,改善流场品质,达到实验需要的流速等

实验段

模拟原型流场,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