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86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文档格式.docx

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4)整体性原理:

人类处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

3.如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

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川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有利于能量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B.利用苏云金芽袍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了其间接价值

C.利用性引诱剂吸引某异性岔虫并降低该生态系统中害虫的出生率的防治属于生物防治

D.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

利用苏云金芽抱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了其直接价值,B错误;

利用性引诱剂吸引某异性害虫并降低该害虫的出生率的防治是利用化学信息进行的生物防治,性引诱剂本身并没有杀死害虫,C正确;

生态农业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而没有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意在考查对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理解。

4.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错误的是(  )

选项

有关事例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

无废弃物农业

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

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

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A.①B.②C.③D.④

【解析】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B正确。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C正确。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遵循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D错误。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5.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必须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

B.农杆菌转化法中,所用的载体为Ti质粒

C.只要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就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D.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解析】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一般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以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也可以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但露出的粘性末端相同,再用DNA连接酶连接,A错误;

农杆菌可将以其Ti质粒为载体的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再经过植物组织培养以获得相关转基因植物,B正确;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之后,还要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错误;

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点睛】对于D选项,关键要知道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不能提高,但能量利用率是能提高的。

6.在建设生态工程时,从我国传统农业的“无废弃物”模式中可借鉴的是()

A.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B.能量的单向流动

C.培育良好的土壤结构D.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

【答案】A

无废弃物”模式就是要变废为宝,实现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选A。

7.下列实例与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匹配最恰当的是()

A.中国传统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

B.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协调与平衡原理

D.水乡的桑基鱼塘整体性原理

【答案】C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错误;

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主要体现物种多样性原理,B错误;

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主要体现协调与平衡原理,C正确;

水乡的桑基鱼塘主要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错误。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实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下列实例与其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A.农作物合理密植——协调与平衡

B.农作物间作套种——整体性原理

C.无废弃物农业——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D.天然混合林——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农作物合理密植体现的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故A正确;

农作物间作套种,体现的是身故我多样性原理,故B错误;

无废弃物农业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故C错误;

天然混合林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故D错误。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改变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A错误;

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B正确;

物质可以循环而能量不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不循环,逐级递减,C错误;

人工生态系统中人起关键性作用,一旦离开人的作用,生态系统就会土崩瓦解,D错误。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为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其原理是:

生活污水先进入厌氧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污水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通过污水的逐级跌落自然充氧,不断降解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再进入水耕蔬菜型人工湿地(见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微生物的共降解协同作用是水中污染物得以去除的主要原因

B.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水温、跌水高度、水的停留时间均有关系

C.水耕蔬菜的生长,对水中藻类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

D.上述工艺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等

【答案】ABCD

【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水中污染物得以去除的主要原因是多种微生物的共降解协同作用,A正确;

B、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水温、跌水高度、水的停留时间均有关系,B正确;

C、水耕蔬菜的生长,对水中藻类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C正确;

D、上述工艺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等,D正确.

所以ABCD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定位】生态工程

【名师点睛】分析图示可以看出,生活污水先进入厌氧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污水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通过污水的逐级跌落自然充氧,不断降解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再进入水耕蔬菜型人工湿地,最后水从人工湿地流出.

11.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A正确;

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提高经济效益,B正确;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所以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该生态系统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就不能正常运转,D正确。

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12.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解析】试题分析: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中有机物的能量,这些有机物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A项正确;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B项正确;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被植物吸收利用,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C项错误;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营腐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项正确。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3.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

的循环多级利用

C.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农业主要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原理,如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A正确。

能量只能多级利用,不能反复利用,B错。

生态农业根据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原理,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C正确。

根据生物多样性原理,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生态农业

【名师点睛】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

(1)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2)应当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结构。

(3)应当体现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原则。

(4)应当体现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

(5)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

(6)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理论上看应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14.在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香蕉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所谓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协调主要是指生物要适应环境,因此引种时要注意引种的生物是否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不能盲目引种或栽种,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的恢复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答案】CD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食物链越长,损失的能量越多,故A错;

由于生态农业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因此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恢复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低,故B错;

生态系统的原理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故C正确;

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故D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建设思路的是

A.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B.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

C.以高能量获得农业的高产量D.保持生态系统内的平衡

生态农业工程将农业废弃物的转化、再生和资源化等综合起来,A错误;

生态农业工程将种植、养殖、水产、园艺与林业、副业、加工业扥进行优化,B错误;

生态农业建设要节能,以高能量获得农业的高产量是错的,C错误;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D正确。

生态农业工程

【名师点睛】1、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人是主要成员和中心环节。

人们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包括身体代谢的利用和生活上的利用),同时又要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环境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农业工程在生态农业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1)将种植、养殖、水产、园艺与林业、副业、加工业扥进行优化。

(2)将农业废弃物的转化、再生和资源化等综合起来。

(3)将节能、应用清洁能源、生态建筑以及人口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结合起来。

17.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外来物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A错误;

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这属于初生演替,从原生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即为群落的初生演替.时间会相当长.B错误;

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这样会改变原来的群落,打破生态平衡,恢复的会更慢,C错误;

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在原有的气候条件未发生巨大变化之前,能作到在原有的土质上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并实行封山育林,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使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的最好措施,D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中常用DNA探针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B.动物体细胞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调控

D.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物种丰富度和能量传递效率

基因工程中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故A错误。

动物体细胞培养依据原理是动物细胞增殖,故B错误。

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调控,故C正确。

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物质丰富度,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故D错误。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9.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

B.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体现了整体性原理

C.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了

D.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生态工程的原理之一是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故A正确;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不循环,故B错误;

湿地的恢复,要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还要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故C错误;

生态工程的目标主要是改善环境,故D错。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工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0.地衣中的真菌和蓝藻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结构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解析】单独存在时,两种生物都不能很好地生活,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1+1>

2的效果,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

21.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

A.人工制造表土

B.特殊隔离

C.土壤侵蚀控制

D.植被恢复

【解析】矿区条件是十分恶劣的,环境的恢复关键在于生产者——植被的恢复。

22.统一协调社会、经济、自然的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解析】统一协调社会、经济、自然的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点睛】整体性原理与协调与平衡原理的区别:

(1)整体性原理:

强调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协调与平衡原理:

考虑环境容纳量和生物的适应性问题。

23.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

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A.调节气候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解析】植树造林在环保上的作用有很多,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保持碳—氧的正常比例等。

提供木材不是树林在环保上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C。

24.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质目的是()。

A.减少生产消耗,增加生产效益

B.减少环境污染,发挥资源潜力

C.征服自然世界,主宰经济发展

D.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5.(多选题)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对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光开始

B.该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整体性等原理

C.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D.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答案】AD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光能开始,A错误。

在生态农业中,延长食物链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会因此升高或降低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二、综合题

26.(16分)回答如与雾霾天气有关的问题。

(1)治理雾霾,既要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还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效益,遵循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分别是、。

(2)某小组尝试用纤维素制备燃料酒精,为了获得能高效合成纤维素酶的单菌落,可采用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欲在此基础上获得纤维素酶活性更高的菌株,最简单可行的做法是。

(3)下面是一个探究雾霾天气与肺癌的相关性的实验方案。

(实验用具及材料:

与雾霾天气类似的烟雾箱,大白鼠若干),请完成相关的内容。

实验组

对照组

饲养空气条件

饲养其他条件

肿瘤成分检测

④定期抽血检测细胞表面的化学成分

⑤我们认为:

既使实验组的肿瘤成分检出高于对照组,也不能肯定得出“雾霾天气会导致人类肺癌”的结论,你认为理由有。

【答案】

(1)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2)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选择人工诱变(紫外线等照射)处理菌株,再进行筛选

(3)①与雾霾天气类似的烟雾箱;

②在空气质量正常的环境

③相同且适宜④癌胚抗原或甲胎蛋白

⑤人与鼠还有一些诸如体重饮食生理等方面的差异;

雾霾的成分也不一定完全相同;

在雾霾中生活的时间等不确定因素,癌症的发病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对于空气污染同癌症之间的关联,目前国际上也没有确定结论等答出一项或其它合理答案即给2分

(1)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是要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考虑环境承载力;

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遵循整体性原理。

(2)分离单个菌落时,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要想筛选能够高效合成纤维素酶的单菌落,所用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要想获得优良的菌种,可以采取诱变育种的方法,筛选出所需要的菌种。

(3)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雾霾天气与肺癌的相关性,因此自变量为有无与雾霾天气类似的烟雾,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因此其他条件要相同,因此实验组①应为与雾霾天气类似的烟雾箱,对照组②为空气质量正常的环境,其他条件③为相同并且适宜,由于细胞癌变后表面会出现癌胚抗原或甲胎蛋白等物质,因此④为癌胚抗原或甲胎蛋白等化学成分;

由于人与鼠还有一些诸如体重饮食生理等方面的差异;

雾霾成分很难确定;

癌变是一系列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等因素,该实验不能肯定雾霾天气会导致肺癌。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