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94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docx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要点辅导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第一章辅导  

一、本章重点提示  

  1.“语文”课程定名的含义。

  

  我国语文课程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仅仅是读经的工具,未独立成科。

1904年1月13日,清朝政府在洋务派办学堂的基础上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实际推行的学制。

该学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中,有“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两门课程,这就是我国语文教学独立设科的最早名称。

此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浪潮改变了语文教学设科的名称。

面对教育界声势浩大的国语运动,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20年1月12日训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先将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文言文)改为语体文。

随后又发出通告:

学校文言教科书分期作废。

从此,学校教育用国音正字,用国语教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改革。

  

  1949年,“语文”课程正式定名,意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全面训练。

叶圣陶在1964年2月1日《答滕万林》一信中回忆说:

“‘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原意如是,兹承询及,特此奉告。

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字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

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

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1949年8月,叶圣陶亲自起草《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蒋仲仁起草《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

两份草稿都旗帜鲜明地规定了从小学到中学必须重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全面训练任务,并以此来确定学科主要教学目标。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个认识是语文界经历了半个世纪曲折道路后认识上的一个突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即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

  

  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语文包涵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的方面。

著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家杨贤江说:

“我们知道文字只是种符号,是种工具,是用以发抒真情、传达思想的利器。

所以国文有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方面,就是所能以发抒能以传达的本质,二是形式方面,就是所藉以发抒藉以传达的技术。

我们学习国文,应把这两方面看得同等重要。

我们自己发表文字时,如要充实内容,则应对于其他学科及人生事象,多方留意观察才对。

要娴习技术,则应对于文法、修辞伦理学大意,从事研究练习才行。

总之,不要只从国文去学国文,不要只将国文当国文学。

这两句话(见 夏丏尊 先生的《教学小品文的一个尝试》)实可作为学习国文的格言”。

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

其它课程的课本也有内容和形式,但教学生理解和应用其内容是唯一的目的;而语文课程却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这正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

就语文课程而言,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融合在一起教学,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正如 叶圣陶 先生早就指出的,“训练思想,就学校课程方面说,是各科共同的任务;可是把思想语言文字(此处文字指书面语言)三项一贯训练,却是国文的专责”。

  

  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叶圣陶 先生认为,同其他课程的教材相比,语文课程“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之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

例如,“《项羽本记》,是历史故事,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应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

这就是说,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

凡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文章都可以选为教材。

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形式;而其它课程如社会、科学、历史、地理等,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

语文教材也包含着文化、思想、情感、知识等丰富的人文内容,但这些内容是寓于语言文字之中。

说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并不是说它抛弃内容,而是强调既要重视语文形式的学习,又要重视语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要在学习语文形式,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思想、情感的熏陶。

具体地说,教一篇课文,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如此往复回旋,辩证地发展。

  

  二、本章难点提示  

  1.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素养的含义。

  

  “语文素养”是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也是时代的产物。

在语文教育改革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七八十年代强调发展性教学,提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九十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课程也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内容,内涵十分丰富。

具体地说,它以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体验、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研究能力等的融合。

  

  3.语文课程多重功能的含义。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表现为下述三个方面。

  

  1)语文课程的工具功能  

  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语文贯穿在人类一切交际活动之中,发挥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功能。

对语文课程而言,不仅听说读写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工具功能,它本身又是“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包含着自然、社会、艺术、文化等各方面丰富的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也是学生日后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

另外,随着知识经济加速到来,语文同信息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

现在用语言操纵机器,人机对话,都已经不是科学幻想。

语文已经成为科技和文化现代化的工具。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工具功能,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的角度,明确规定了各项工具性的目标,例如“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等等。

  

  2)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也是语文课程固有的功能。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表现在:

凭借教材培植学生的政治理想、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对中华民族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使学生养成根据社会公认的真、善、美标准来评价人物和事物的价值观念。

语文课程发挥教育功能的特点是:

文道统一,寓教于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的教育功能,课程标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明确规定了各项教育性的目标,例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等等。

  

  3)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

“语言活动是交际和概括的统一”,“人所固有的高级心理交往形式有可能存在,只是由于人可以通过思维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

因此,语文在实现其交际工具功能的过程中,同时也实现其发展思维的功能。

但是发展思维能力只是发展性功能的核心。

根据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要求,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丰富的内容,即:

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一样应着眼于培养具有竞争实力的人材,因此语文课程发展性功能的外延在扩大,内涵在加深。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明确规定了各项发展性的目标,例如“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

  

  三、其它应理解的问题提示  

  1.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所涵盖的主要内容  

  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在建国后对语文的性质和任务的长期争论中,主要观点有工具性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人文性说,工具性与人文性说。

无论哪种观点,都集中反映了当时对语文基本性质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反映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艰苦探索历程。

发展到现在,在多年的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了明确的定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语文同时具有工具和人文的双重性质。

  

  首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

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

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自我教育的功能;创新功能  

  同时,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精神要素,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

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能够表情达意,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沟通的作用;语文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借助于语文实现文化沟通和互动,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和创造文化;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语文反映和传授。

通过使用语文从事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4.建国以来我国语文界关于语文性质和任务认识发展演变的九个阶段。

  

  建国以来,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深化,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长期争论不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也经历多次重大修订,其历史演变大致可分为下述九个阶段:

  

  1、1950年:

关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的初步形成;  

  2、1953年:

批评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缺点,但又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  

  3、1956年:

比较全面地阐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提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  

  4、1958年:

片面强调语文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语文基础训练被“政治化”;  

  5、1963年:

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  

  6、1966-1976年:

彻底否定建国17年来的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7、1978:

拨乱反正,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注意加强基础,发展能力;  

  8、1986-1992年:

为提高民族素质全面修订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适当降低难度,减轻负担;  

  9、20世纪90年代:

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第二章辅导  

一、本章重点  

  这一章的重点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在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理念”这个词原是个哲学术语。

近些年来,这个词比较广泛的出现在教育类著作中,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现象,这种现象表达了这样一种愿望:

理念灌注实践、引导实践;实践检验理念、孕育理念。

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使用“理念”一词,重在为语文教育实践提供一种理性规范,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总的指导思想。

因此,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际上是语文教育规律的一种诠释。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有如下四条: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

  

  六十年代----加强双基  

  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九十年代----素质教育  

  新世纪-----语文综合素养。

  

  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

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课程标准概括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特点:

  

  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一本好书影响人的一生。

  

  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

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

  

  ①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

语文教学应以自选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  

  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

  

  ③提倡平等交流,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鼓励伙伴合作学习。

  

  特别是安排“综合性学习”,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实践。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育资源取之不尽,教育环境得天独厚。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及其在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总目标中将语文素养具体化为以下10条: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本章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语文教育的特点;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关系及它们在课程目标中的整合。

  

  

(一)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已经领会了教师对某篇课文的理解,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自身感知、领悟了什么,有什么进步与提高。

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

  

  

(二)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关系及它们在课程目标中的整合  

  课程标准总目标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和“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来阐明语文课程目标的。

  

  第一个维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主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比如,第1条“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第2条“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以及第3条中的“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都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课程目标用1、2、3三条加以具体的阐述,应当说,课程标准对人文性予以高度重视。

  

  第二个维度是“过程、方法”的目标。

强调过程与方法,其实质是突出学生的经验和亲身体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在过去大纲中是没有的。

总目标的第3条直接提出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第4条提出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进而“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第5条更是明确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三条都涉及到“过程和方法问题”,而且将这一要求贯穿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各项目标之中。

比如在阅读目标这一条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就和过程和方法有关。

  

  第三是“知识、能力”的目标。

总目标中的6-10条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工具书使用等五个方面分项阐述有关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讲述这些的同时也结合提出了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方法”,其中“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三、其他重要问题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1950年颁发了第一部《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从1956年开始到1992年间,连续颁发了5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直到2001年又改名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在建国以后将近50年的时间,广大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教学大纲”这一名称,进入21世纪以后,为什么要恢复语文课程标准这一名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究竟有何区别?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名称的变化和社会背景有关。

建国以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受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影响比较大,因为欧美国家的这类文件叫做课程标准,因此我国也称为课程标准。

1950年颁发的第一部《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沿用的还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习惯名称。

从50年代初期开始,按苏联的习惯改称“教学大纲”。

随着苏联的解体,西方的教育理论对我国的影响又开始加大,所以又恢复了“课程标准”的名称。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浅表层次的解释。

  

  从深层原因看,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名称的变化,实质上表达的是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认识的变化。

“课程”和“教学”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领域。

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是各有侧重的。

  

  课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