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资料:消防常识教育.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99961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培训资料:消防常识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消防培训资料:消防常识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消防培训资料:消防常识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培训资料:消防常识教育.docx

《消防培训资料:消防常识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培训资料:消防常识教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培训资料:消防常识教育.docx

消防常识教育

1、火灾及其类型:

火灾通常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

1)可燃气体火灾;

2)可燃液体火灾;

3)固体可燃物火灾;

4)电气火灾;

5)金属火灾。

2、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1)可燃物:

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态,如煤气、汽油、木材、塑料等。

2)助燃物:

泛指空气、氧气以及氧化剂。

3)着火源:

如电点火源、高温点火源、冲击点火源和化学点火源等。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

3、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

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有:

1)炉灶设备位置不当,靠近可燃物;

2)烟囱设备不当,靠近可燃物;

3)使用炉火不慎,无人管理;

4)小孩玩火;

5)在堆放可燃物附近燃放花炮、吸烟;

6)使用灯火不慎;

7)烧渣积肥;

8)烘烤;

9)烟囱飞火、窜火;

10)死灰复燃;

11)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

12)机器磨擦发热;

13)熬炼;

14)焊接;

15)静电放电;

16)粉尘爆炸着火;

17)违反操作规程,将可相互产生化学反应热作用的物品混放在一起。

4、防火工作的基本内容:

1)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

2)严格控制各类火源;

3)尽量采用耐火建筑和不燃性物质、材料和设备;

4)对易燃物进行科学管理,并采取适当措施,便于人员逃生,限制火势蔓延,以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5)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6)加强防火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7)配备好适用、足够的消防器材。

5、公共场所防火要求:

在礼堂、影剧院、俱乐部、文化宫、游乐场、体育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场所往往是人多、噪杂,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伤亡惨重,因此,公共场所是城市消防的重点区域。

公共场所必须遵守如下防火要求:

不准超过额定的人数;安全出口处要设明显的标志,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严禁堆放任何物品或者增加座位;安装、使用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规定,临时增加电气设备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控制明火、火焰、鞭炮的使用与燃放;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制定应急疏散方案;管理人员应坚守岗位,加强值班和检查;影剧院等公共场所每个太平门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1.4米;任何消防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米,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必须大于1.1米;街道、场馆、集贸市场、公园、游乐场建筑的消防设备、器材、设施、装置要齐备;必要的地方使用防火材料;在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治安管理条例》等消防法规执行。

6、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物

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物都是经常采用的防火分隔措施。

防火间距是指在建筑物之间或堆垛之间,为了阻止火灾的蔓延扩大和相互影响而应保持的距离,它一般根据厂房耐火等级来确定。

防火分隔物是指具有较高的耐火极限,能有效地阻止火势和隔绝热流影响的建筑物。

常见的有防火墙、防火间隔墙、防火门、防火窗和防火带等。

7、电线短路易引起火灾

短路是指电气线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相接或相碰而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

短路一般有相间短路和对地短路两种。

根据欧姆定律,放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小,则电流突然增大,其瞬间的放热量大大超过线路正常输电时的发热量,能使绝缘层烧化,引起电线本身着火,还能导致附近可燃物燃烧。

8、保险丝不能用铜、铁丝代替

因为铜、铁丝的熔点比保险丝的熔点高,在电流突然增大时,不能即刻熔断,起不到切断电流的保险作用,会使电气设备因短路或过载而起火。

9、烟头为什么能引起火灾

燃着的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其中心温度可达700℃~800℃,而纸张、棉花、木材、涤纶、纤维等一般可燃物的燃点为130℃~139℃,极易引起火灾。

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气的点火能量一般在1毫焦耳以下,烟头的危险性就更大。

另外,未完全燃烧的烟灰里有火,掉在干燥的疏松的可燃物上,也易引燃起火。

10、怎样报火警

拨火警电话号119,并向接警人讲清下列几项内容:

1)讲清街路门牌号,单位、着火的部位;

2)讲清什么物品着火;

3)讲清火势大小;

4)讲清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

11、灭火的基本方法

1)隔离法:

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2)窒息法:

将可燃物与空气(氧气)隔离;

3)冷却法:

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4)抑制法:

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12、常用灭火器种类

1)泡沫灭火器;

2)干粉灭火器;

3)卤代烷灭火器;

4)二氧化碳灭火器。

13、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如下性质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1)碱金属的金属锂、钠、钾等,碱土金属镁、锶等;

2)碳化物类的碳化钙、碳化钾、碳化钠等;

3)氢化物类的氢化钠等;

6)熔化的铁水、钢水;

5)高压电气装置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引起火灾等。

14、火灾的自救与求生:

常见火灾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

常见火灾多为固体物燃烧,固体可燃物在火灾初起阶段火源面积小,烟和气体对流的速度较缓慢,火焰不高,燃烧释放出来的辐射热能较低,火势向周围发展蔓延的速度较慢。

根据研究表明,建筑物起火后5-7分钟内是扑救火灾最有利的时机。

因此在火灾初期应想方设法利用就近消防器材将火灾消灭在荫芽状态之中。

如超过此时间,火灾必进入猛烈阶段,就必须依赖消防队来灭火,而人员就只有设法逃离。

是否能逃离,要看是否掌握逃生的本领,这就是:

1)要镇定情绪,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不可惊慌失措。

2)要会防烟熏。

大多数火灾死难者是因缺氧室息和烟气中毒而死,而不是直接烧死。

因此,当处于被烟火包围之中,首要的任务是设法逃走。

由于火灾产生的烟气温度高,一般往上浮,可采取俯身行走,伏地爬行,用湿手巾蒙住口鼻,这样可减少烟毒危害。

3)楼房底层着火,住上层的人自然只能从楼梯跑。

面对着火的楼梯,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屏住呼吸,从火中冲过去。

一般人屏住呼吸在10-15秒钟内可跑25米左右。

如逃出后身体衣服着火,简单的办法是用水泼灭,或就地打滚。

4)楼梯已被大火封住,应立即跑到屋顶通过另一单元的楼梯出来,也可以从阳台抱住水管或利用竹竿下滑逃生。

若这些逃生之路也被切断,应退回屋内,关闭通住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以延缓火热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抛一些醒目的或落地有声的物品,向楼外发出求救信号。

5)也可用绳或用撕开的被单连接起来,将其固定在物体上,使人向楼下逃至无火的楼层或地面。

如时间不允许,也可往地上抛棉被等软物,再往下跳。

15、火灾的预防:

1)、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消防安全措施。

2)、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3)、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4)、严禁在禁烟区域内抽烟。

16、灭火救援:

1)、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报警电话119,并派员到就近叉路口等候消防车。

2)、初始火灾,各部门、车间义务消防队员有组织引导疏散的义务,并组织力量扑灭火灾。

17、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1)、FM4.8KG、1211型使用方法:

当发现初始火灾时,提灭火器奔向火场、然后拨出保险销,左(右)手握住橡胶管,另一手按下压把,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适用范围:

配电房(柜)、电脑、冷冻机、空压机等带电设备及其他。

2)、65MM水带使用方法:

当发现火灾时将室内消火栓(箱)撬开,拿出水带一头卡住消防水管,另一头卡住消防水枪,打开消火栓阀门对准火焰扫射。

适用范围:

包装物、化工仓库及其他易燃物品。

带电设备应先切断电源方可灭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