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0922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附解析答案.docx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解析答案

西山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二化学答案

一、单选题(共40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氢气球发生燃烧爆炸B.向污染的河水中投入生石灰

C.

D.

【答案】D

A.氢气球发生燃烧爆炸属于放热反应,故A不选;

B.生石灰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放热反应,故B不选;

C.

属于化学键的形成,需要释放能量,故C不选;

D.

属于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故选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速率公式中,反应物浓度的方次与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一致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基元决定

【答案】D

A.依据公式,v=kc(A)(B),浓度的方次与系数不完全一致

B.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必然关系,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煤的燃烧等,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B错误;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不相等,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错误;

D.某些化学反应分布进行,每个历程称为基元反应

3.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

C.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

D.E2大于E1,说明总能量生成物比反应物低

【答案】D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b中活化能小;K与温度有关,且化学反应相同;焓变等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

【详解】

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b中活化能小,b的反应速率更快,故B错误;

C、K与温度有关,且化学反应相同,则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故C错误;

D、焓变等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E2大于E1,焓变为负,为放热反应,说明总能量生成物比反应物低,故D正确。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K与温度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4.为了提升食品的品质,在食品加工中可合理使用添加剂。

下列添加剂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着色剂B.调味剂C.防腐剂D.增白剂

【答案】C

A.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调味剂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质,使食品更加美味可口,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增进食欲,与速率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防腐剂延缓食品变质,降低食品腐烂、变质的速率,与反应速率有关,故C符合题意;

D.增白剂是改变食品的颜色,与反应速率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反应SO2(g)+2H2S(g)

3S(s)+2H2O(l)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已知2C(s)+2O2(g)=2CO2(g)ΔH=a、2C(s)+O2(g)=2CO(g)ΔH=b,则a>b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答案】B

A.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氢气的燃烧热应生成液态水,气态水变为液态水还要放出热量,所以氢气燃烧热大于241.8kJ·mol-1,A项错误;

B.该反应的△S<0,常温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说明△H−T△S<0,所以必须有△H<0,B项正确;

C.放热反应的△H<0,2molC(s)完全燃烧生成CO2(g)时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生成CO(g)时放出的热量,放出的热量越多,焓变越小,则a

D.物质所含能量越低越稳定,△H>0说明石墨变成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则说明等物质的量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项错误;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B.加入反应物,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铁片与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加入NaNO3固体或Na2SO4固体都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速率

D.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性,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答案】D

A.平衡常数与温度相关,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加入反应物,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

C.铁片与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加入NaNO3固体影响生成氢气的速率,4H++NO3-+Fe=Fe3++NO↑+2H2O,不生成氢气,故C错误;

D.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性,过程能不能发生还与条件有关,如碳在空气中的燃烧属于自发过程,但是常温下不能发生,需要加热或点燃,故D正确;

7.高温下,反应CO+H2O

CO2+H2达平衡。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平衡一定不动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D.平衡常数

【答案】A

A.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该反应的ΔH<0,故A正确;

B.恒温恒容下,若充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则平衡不移动;若采取通入氢气增大压强,则H2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D.化学平衡常数为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由反应方程式CO+H2O

CO2+H2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CO2)c(H2)/c(CO)c(H2O),故D错误。

8.)研究表明N2O与CO在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总过程ΔH<0

B.Fe+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

C.Fe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Fe++N2O

FeO++N2、FeO++CO

Fe++CO2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答案】C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B、Fe+是催化剂,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C、FeO+是中间产物;D、由图可知Fe++N2O→FeO++N2、FeO++CO→Fe++CO2两步反应,都是反应物的总能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详解】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H<0,故A正确;Fe+是催化剂,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所以Fe+使该反应的活化能减小,故B正确;FeO+是中间产物,而不是催化剂,故C错误;由图可知Fe++N2O→FeO++N2、FeO++CO→Fe++CO2两步反应,都是反应物的总能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能量的关系,会根据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判断反应的热效应,注意催化剂和中间产物的判断。

9.在不同条件下,用

氧化一定浓度

溶液的过程中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

内,

的氧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

B.由曲线②和③可知,pH越大,

的氧化速率越快

C.由曲线①和③可知,温度越高,

的氧化速率越快

D.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B

A.由题图中曲线可知,

内,随着时间的延长,

的氧化率逐渐增大,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曲线②和③可知,当温度相同时,pH越小,

的氧化率越大,相同时间内

的氧化速率越快,B项错误,符合题意;

C.由曲线①和③可知,温度越高,

的氧化速率越快,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轻污染的车载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子由甲电极经导线流向乙电极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3OH+6OH--6e-

CO2+5H2O

D.b口通入空气,c口通入甲醇

【答案】B

【解析】由质子的定向移动可知甲为燃料电池的负极,乙为燃料电池的正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OH(l)+H2O(l)-6e-=CO2(g)+6H+,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

A.甲醇-空气燃料电池,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在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甲电极经导线流向正极乙电极,故B正确;C.负极甲醇失电子被氧化,电极方程式为CH3OH(l)+H2O(l)-6e-=CO2(g)+6H+,故C错误;D.图中甲电极为负极,因此b口通入甲醇、c口通入空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质子移动方向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一般而言:

1、活泼性相对强的一极为负极;2、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一极为负极;3、阴离子移向的一极为负极;4、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5、电极溶解或质量减轻的一极为负极。

11.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金属腐蚀的影响:

装置

现象

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中的铁片均不会发生任何腐蚀

B.铁片d上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Fe-3e-=Fe3+

C.利用K3[Fe(CN)6]溶液可确定装置Ⅱ中的正、负极

D.铁片a、c所处的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二者腐蚀速率相等

【答案】C

A.装置Ⅰ中因为两烧杯中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两边电势相等,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但铁片a、b仍可发生普通的化学腐蚀,A项错误;

B.铁片d上Fe发生反应生成Fe2+,B项错误;

C.装置Ⅱ中负极发生反应:

Fe-2e-===Fe2+,Fe2+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故可利用K3[Fe(CN)6]溶液确定装置Ⅱ中的正、负极,C项正确;

D.装置Ⅱ中明显产生了电流,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要快得多,故铁片a、c的腐蚀速率不同,D项错误;

【点睛】

铁片c和铁片d谁的腐蚀速率更快?

实际上是铁片d更快,食盐固然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但是食盐是极性的,浓度过大会降低非极性的氧气的溶解度,氧气浓度降低,腐蚀速率自然减缓。

12.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现代化氨氮去除技术。

如图为MFC碳氮联合同时去除的转化系统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反应为NH

+2O2=NO

+2H++H2O

B.电子由A极沿导线流向B极

C.标准状况下,B极上每生成3.36L气体时,理论上电路中有1mol电子通过

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7H+

【答案】C

A.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结合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2O2═NO3-+2H++H2O,故A正确;

B.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氢离子移向B电极,说明A为原电池的负极,B为原电池的正极,所以电子由A(负)极沿导线流向B(正)极,故B正确;

C.NO3-离子在B(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氮气,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标准状况下,生成3.36LN2时,即n(N2)=

=0.15mol,理论上电路中有1.5mol电子通过;故C错误;

D.酸性介质中,CH3COO-在原电池A(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气体,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7H+,故D正确;

13.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电流的方向为a到b

C.a为电池的正极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答案】A

【解析】分析:

原电池放电时,b电极Li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a电极为正极,LiMn2O4中锰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锂元素化合价不变;电子由b电极流向a电极,电流方向与之相反,由a到b;放电时,溶液中Li+向正极(a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放电时,a电极为正极,M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锂的化合价不变,A错误;原电池放电时,b电极为负极,a电极为正极,电流的方向为a到b,B正确;原电池放电时,b电极Li失电子,作负极,则a电极为正极,C正确;b电极Li失电子产生Li+,a电极结合Li+,所以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D正确;

14.生产硝酸钙的工业废水常含有NH4NO3,可用电解法净化。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a极为电源正极,b极为电源负极

B.装置工作时电子由b极流出,经导线、电解槽流入a极

C.I室和III室最终均能得到副产品NH4NO3

D.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

【答案】A

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NO3-通过阴膜进入I室,所以I室是阳极室;NH4+通过阳膜进入III室,III室是阴极室。

【详解】

A.I室是阳极室,a极为电源正极;III室是阴极室,b极为电源负极,故A正确;

B.装置工作时电子由b极流出,经导线流入阴极;电子由阳极流出,经导线流入a极,电子不能进入电解质溶液,故B错误;

C.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I室生成硝酸;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III室生成氨水,

D.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NH4++2e-==2NH3·H2O+H2↑,故D错误。

15.)某实验小组在常温下进行电解饱和Ca(OH)2溶液的实验,实验装置与现象见下表。

序号

I

II

装置

现象

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b极比a极多;a极溶液逐渐产生白色浑浊,该白色浑浊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d极比c极多;c极表面产生少量黑色固体;c极溶液未见白色浑浊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与推论,正确的是()

A.a极溶液产生白色浑浊的主要原因是电解过程消耗水,析出Ca(OH)2

固体

B.b极产生气泡:

4OH--4e-===O2↑+2H2O

C.c极表面变黑:

Cu-2e-+2OH-===CuO+H2O

D.d极电极反应的发生,抑制了水的电离

【答案】C

A、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氢氢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与电极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该白色浑浊为碳酸钙,加入盐酸有二氧化碳产生,而不是析出Ca(OH)2固体,故A错误;

B、b极是阴极,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而不是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故B错误;

C、c极为阳极,表面产生少量黑色固体,是铜放电生成的氧化铜,所以c极表面变黑:

Cu-2e-+2OH-═CuO+H2O,故C正确;

D、d极为阴极,是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促进了水的电离,故D错误;

【点睛】

明确电解时两个电极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结合现象分析。

本题的易错点为A,白色沉淀如果是氢氧化钙,与盐酸应该没有气体放出。

16.(本题2分)已知重铬酸钾(K2Cr2O7)是一种比高锰酸钾还要强的氧化剂,其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CrO42—(黄色)+2H+

Cr2O72—(橙色)+H2O

若要使溶液的橙色加深,下列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稀盐酸B.加入适量稀硫酸

C.加入适量烧碱固体D.加水稀释

【答案】B

若要使溶液的橙色加深,则加入的物质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注意K2Cr2O7是一种比高锰酸钾还要强的氧化剂,可以氧化氯离子,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

A.加入适量稀盐酸,Cr2O72—离子氧化氯离子而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Cr2O72—浓度减小,所以溶液橙色变浅,故A错误;

B.加入适量稀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橙色加深,故B正确;

C.加入适量烧碱固体,烧碱和氢离子反应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橙色变浅,故C错误;

D.加水稀释溶液,促进Cr2O72—水解,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橙色变浅,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7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发生的是

A.用铜片作阴、阳极,电解氯化铜溶液

B.用铜片作阴、阳极,电解硫酸钾溶液

C.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D.铜片和碳棒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一烧杯内的氯化钠溶液中

【答案】B

A.不正确,用铜片作阴、阳极,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际是电镀铜;

B.正确;

C.不正确,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Zn―2e-=Zn2+

D.不正确,铜片和碳棒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一烧杯内的氯化钠溶液中形成电池。

18.(本题2分)对于化学反应

,反应开始时各物质的浓度与3s时各物质的浓度如表所示:

A

B

C

开始浓度/(mol·L-1)

2.0

1.0

3.0

时浓度/(mol·L-1)

1.6

0.2

4.2

则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a:

b:

c为()

A.2:

1:

3B.8:

1:

21C.3:

2:

1D.1:

2:

3

【答案】D

根据题干和图标信息,结合公式

可求出3s内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

,因为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成正比,则a:

b:

c=v(A):

v(B):

v(C)=1:

2:

3,D选项正确;

19.(本题2分)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红字”的趣味实验。

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铅笔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铅笔端附近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红字是H+放电,c(OH-)增大造成

【答案】D

【解析】

此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装置,电解时的阴极反应为:

2H++2e-═H2↑或2H2O+2e-═H2↑+2OH-,阳极发生的反应为:

2Cl--2e-═Cl2↑,总反应为:

2NaCl+2H2O

2NaOH+Cl2↑+H2↑,阴极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A、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说明铅笔做阴极,反应为:

2H++2e-═H2↑或2H2O+2e-═H2↑+2OH-,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所以铅笔芯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该电解池中,铅笔做阴极,铂片做阳极,故B错误;C、铅笔做阴极,反应为:

2H++2e-═H2↑,或2H2O+2e-═H2↑+2OH-,有氢气产生,故C错误;D、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说明铅笔做阴极,反应为:

2H++2e-═H2↑或2H2O+2e-═H2↑+2OH-,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故D正确;

20.“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太阳能电池电解水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隔膜为质子选择性透过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装置I装置II

A.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O2+4H++4e-=2H2O

B.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b极产生1.12L气体Y(标准状况下)

C.装置I与装置II的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运动方向相反

D.RFC系统工作过程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水流动方向,水由c极移向b,说明水在A极生成,由于隔膜为质子选择性透过膜,所以c极反应为

,c是正极,气体Y是氧气、d是负极,负极反应为

,气体X是氢气;a是阴极生成氢气,b是阳极生成氧气。

根据分析,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O2+4H++4e-=2H2O,故A正确;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b极产生0.56L气体氧气(标准状况下),故B错误;a是阴极,b是阳极,装置I氢离子由b移向a;c是正极,d是负极,氢离子由d到c,运动方向相同,故C错误;

RFC系统工作过程中只存在光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的等形式的能量转化,故D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21.(本题4分)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已知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NO2作氧化剂,反应生成N2(g)和气态的水,据下列的2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N2(g)+2O2(g)=2NO2(g)△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

试写出气态肼(N2H4)与NO2反应生成N2(g)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

①N2(g)+2O2(g)=2NO2(g)△H=+67.7kJ/mol;②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到,则肼与NO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

22.(本题9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X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molA(g)和bmolB(g),发生反应A(g)+B(g)=2C(g),当改变下列条件时,会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②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充入氦气

③加入催化剂④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增加A(g)的物质的量

【答案】3X+Y

2Z0.025mol/(L·min)30%③④

(1)由图可知,X、Y是反应物,物质的量分别减少0.3mol、0.1mol,Z是生成物,物质的量增加0.2mol,则方程式中X、Y、Z的物质的量比是3:

1:

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Y

2Z。

(2)根据图像知X的物质的量减少0.3mol,则X的转化率为0.3mol/1mol×100%=30%;Y的浓度减少0.1mol/2L=0.05mol/L,根据v=△c/△t计算反应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