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14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联轴器安装与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一罩壳;

3一链条;

4一密封圈

(b)单排链联轴器

两轴相对许用轴向位移为~㎜,许用径向位移为~㎜,许用相对角位移为1°

一般许用相对角位移为<

相对径向位移为(P为链条节距)。

双面

1一外齿套;

2一内齿圈;

3一U形保持环;

4一内齿圈;

5一外齿套

接短节

1一外齿套,2一内齿圈,3—Z形保持环,4一短节,5一Z形保持环,6一内齿圈;

7一外齿套

两轴许用相对径向位移Δy=1~㎜,许用相对角位移Δa=1°

30ˊ,不同规格尺寸补偿量不同。

带有中间轴联接的联轴器,许用径向位移Δy=A·

tya

齿式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及外齿套的端面间隙S

联轴器外径D

(毫米)

对中偏差

端面间隙S不小于

径向位移(毫米)

轴向倾斜

170~185

220~250

<

O.05

O.08

O.3/1000

290~430

O.5/1000

1一半联轴器;

2一挡圈;

3一弹性套;

4一柱销;

5一半联轴器;

6一制动轮

弹性圈柱销联轴节两轴的不同轴度

两轴的不同轴度,不应超过

径向位移(毫米)

倾斜

105~260

1000

290~500

弹性圈柱销联轴节间的端面间隙

轴孔直径

d

标准型

轻型

型号

外形最大直径D

间隙c

间隙c

25~28

30~38

35~45

40~55

45~65

50~75

70~95

80~120

100~150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120

140

170

190

220

260

330

41O

500

1~5

l~5

2~6

2~8

2~10

2~12

2~15

Ql

Q2

Q3

Q4

Q5

Q6

Q7

Q8

Q9

105

145

200

240

290

350

440

l~4

1~4

联轴器

外径D

端面间隙s

对中偏差

外径D

端面间隙s

径向位移

70

3

O.04

<

O.2/1000

5

/1000

80

250

95

315

105

400

130

4

475

6

160

600

O.1O

尼龙柱销联轴节

1-半联轴节,2-挡板,3-尼龙柱销

若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两轴许用径向位移为~,许用轴向位移为~3mm,许用角位移为30ˊ。

尼龙柱销联轴节间的端面间隙

90~150

170~220

275~320

340~490

560~610

670

770

850

880

端面间隙c,不应小于

两轴许用轴向位移为~㎜,许用径向位移为~,许用角位移为°

~°

爪形联轴器

联轴器的端面间隙约为2㎜

十字滑块和挠性爪型联轴节两轴的不同轴度表

(a)

1一半联轴器,2一压紧环,3一波状膜片组,4一螺栓,5一花键齿环;

6一中间短节,7、8一挡环,10一隔套

波状膜片联轴器

两轴轴向偏差一般为~㎜,径向位移一般为~。

一般由主从动设备连接定位精度确定,更换时直接更换整个橡胶联轴器,缓冲效果好,定位精度高,安装简单。

多见于进口螺杆式压缩机组。

(a)有伸缩长型

l、2一十字轴单万向联轴器,2一中间轴

(b)有伸缩短型

1、3一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2一中间轴

某进口离心机用液力联轴器

普通型液力联轴器

采用联轴器传动的机器,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应符合机器的技术文件要求。

两轴轴向偏差一般为~㎜,径向偏差一般为~。

联轴器的安装工艺:

冷装法

对于联轴器与轴有相应间隙的配合可在清理干净配合表面后,涂抹润滑油脂直接安装。

对于过渡配合和过盈量不是很大的配合,或者有特殊要求的配合(如保护已装精密另部件)可采用压入法,但需要压入设备。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装配方法,但必须对另部件提前进行响应的设计和制造才能使用。

联轴节的热装配

联轴节的热装配工作常用于大型电机、压缩机和轧钢机等重型设备的安装中,因为这类设备中的联轴节与轴通常是采用过盈配合联接在一起的。

过盈联接件的装配方法有:

压入装配、低温冷装配和热套装配等数种。

在安装现场,则主要采用热套装配法,因为这种装配方法比较简单,能用于大直径(D>

1000mm)和过盈量较大)的机件。

压入装配法多用于轻型和中型静配合,而且需要压力机等机械设备,故一般仅在制造厂采用。

冷缩装配法一般用液氮等作为冷源,且需有一定的绝热容器,故也只能在有条件时才采用。

以下介绍热套装配法。

热套装配的本质原理是加热包容件(孔),使其直径膨胀一个配合过盈值,然后装入被包容件(轴),待冷却后,机件便达到所需结合强度。

实际上,加热膨胀值必须比配合过盈值大,才能保证顺利安装而不致于在安装过程中因包容件的冷却收缩,出现轴与孔卡住的严重事故。

同时,为了保证具有较大的啮合力——结合强度,热套装配的结合面要经过加工,但不要过分光洁,因为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不受轴向移动而被压平,冷却以后,将使内外机件的结合强度较大,所能传递的扭距也较大。

当工件材料一定后,包容件的最低加热温度取决于配合面的过盈量及所需装配间隙。

装配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装配时间,为防止包容件冷却收缩,必须限定装配时间,应当预留的装配间隙,一般有经验数据推荐:

加热最小装配间隙⊿(um)

机件重量(㎏)

被加热连接件直径(㎜)

120~180

180~260

260~360

360~500

小于16

16~50

50~100

100~500

500~1000

40~50

60~70

100~120

150~170

50~60

80~90

130~150

180~200

210~230

90~100

240~250

250~270

280~300

20~240

60~280

90~310

30~360

220~240

300~320

340~360

380~400

包容件加热后孔的直径增大值有以下关系:

i+⊿=(t+t0)103*a*D

式中:

t—加热后的温度(℃);

to—开始加热的温度(℃);

i—过盈量(um);

⊿—能使轴自由通入孔中(避免表面相擦)所需的装配间隙(㎜);

D—包容件(孔)的直径(mm);

a—包容件(孔)材料的线膨胀系数(10ˉ6·

l/℃)。

故需加热温度为:

t=(i+⊿)/(103*a*D)+to

对于⊿值,可简化采用K=i+⊿=3i~6i,这样的⊿值取得略大了些。

此时,上式可写为:

t=K/(a*D)+to

注意:

式中K值的单位是㎜

各种金属材料的线膨胀系数a值(10ˉ6·

l/℃)

材料

加热温度范围(℃)

冷却℃

20~100

20~200

20~300

20~400

20~600

工程用铜

18~

一14

黄铜

—16

锡青铜

一15

铝青铜

碳钢

~13

铬钢

13

40CrSi

30CrMnSiA

ll

3Crl3

1Crl8Ni9Ti

17

铸铁

~11.1

—8

镍铬合金

铝合金

23

一18

镁合金

26

—2l

注:

碳素钢加热温度不得超过400℃

将包容件加热到需要温度的方法应按现场条件、被加热件尺寸、数量和要求进行选择。

一般的加热方法有:

固体燃料加热,热浸加热,氧-乙炔焰加热、喷灯加热、电加热等。

如条件许可,可在专用炉(如火焰加热炉和盐浴炉、电阻炉等各种电加热炉)内加热。

当工地现场条件不允许时,可砌一简易的炉子,并用木柴、焦炭等固体燃料,进行加热。

如条件许可,也可用煤气、液体燃料进行喷燃。

热浸加热通常只用于尺寸较小的联轴节(内径在100mm以下),方法简便,加热均匀。

氧-乙炔焰加热法用于加热小的机件或较大机件的局部时,方法简便,但要求较熟练的技术,以防过热而烧坏机件。

对于大型联轴器,也可采用多台氧-乙炔焰加热和喷灯加热联合使用,效果很好。

电加热法虽属较好的加热方法,但因需要专用设备,限制了它在安装工地现场的使用,但电感应加热法,还是可以考虑选用。

在安装工地现场对大、中型联轴节采用的电感应加热法是在感应线圈中通人工作频率(50Hz)、低电压和大电流。

在相同条件和同一材料时,电流频率f和电流透人深度δ成反比。

现在希望δ大,因此不采用中频(500~10000Hz)和高频(105~106Hz),而采用工作频率(50Hz)。

低压、大电流可使交变涡流和磁滞损失增强,发热增加。

通常采用的电压有380V和220V。

用220V电压时,只要下图所示,将线圈绕在工件表面,绕得密些,绕不下时,可绕多层(各层间串联绕制方向应相反,使总磁通同向),以减少匝间距离,提高加热速度和均匀性。

线圈匝数可按要求的磁场强度H,通过公式H=4πWI(圆柱多匝螺旋形感应器)求出。

根据施工经验,不论联轴节大小,每1V电压用、38㎜2的导线可以了,那么如用220V电压来加热联轴节,需用38㎜2的导线300m左右。

A.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做得仔细与否,对保证热套装配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需作如下准备工作:

1.检查、测量和加热温度的计算。

在热套装配之前,首先要对所热套联轴节进行仔细的检查,检查联轴节的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对联轴节与转轴的配合部位(孔)的尺寸进行详细的测量。

一般长度的联轴节测量两端和中间的孔径尺寸,长尺寸的可以多取几个。

同时,相应地测量转轴配合部位的尺寸.测量的数据一定要正确,每一部位可测量2~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测量尺寸部位

根据数据计算所需加热的温度。

2.工具准备:

除一般通用工具外,热套联轴节时尚应准备下列设备和工具:

(1)加热炉及燃料;

(2)套装联轴节的自制专用工具,其中包括夹紧工具、翻转工具、专用起重工具等;

(3)量棒,根据所需控制的装配间隙进行制作。

(4)测试温度用的测温器或试温材料,试温材料如机油(发火点200~220℃)、锡(熔点232℃)、铝(熔点327℃)、锌(熔点419℃)等;

(5)隔热防护工具,如隔热用的透明面罩、石棉手套等。

3.操作训练:

由于热套装工作是在高温下操作的,如果准备工作不仔细、操作人员配合不协调,将可能给套装工作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因此,在热套装工作正式进行之前,应进行必要的操作训练,按实际套装步骤,操作一次或数次,使所有参加人员分工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当,临场不乱。

B.热套联轴节的操作步骤

1.在加热炉内加热到指定温度,并检测工件温度。

2.将联轴节取出后翻身,放人炉内继续加热。

如用木柴加热大型联轴节。

则经2~3h后,用量棒反复测量孔径,直至尺寸最大的量棒能自由进入联轴节孔内,加热即可结束。

3.吊出联轴节,装上撞板、抬攀或其他套装工具。

4.校正联轴节的位置,使联轴节孔垂直(垂直套装时)或呈水平(水平套装时),并清扫联轴节孔,使内孔无杂物。

5.将联轴节吊近转轴处;

再一次用量棒检查内孔尺寸是否有所需装配间隙,如量棒能通过,才能进行套装。

6.在转轴的配合面上均匀地涂上机油。

7.将联轴节平稳地移近转轴,对准轴与孔的位置,进行套装。

待联轴节套进1/3左右,应再一次检查孔与轴的相对位置,是否有歪斜,如果正确,则继续将联轴节撞进。

8.最后装上夹紧工具,防止联轴节在轴上移动,然后让其自然冷却。

C.注意事项

因为热装是在高温和紧张的状态下进行,故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充分的估计,事前应设法避免,如万一发生,也会临场不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首先必须使每个操作人员了解操作步骤,做到分工明确,在出现任何事故时都要坚守岗位。

其次要求校准联轴节的轴线水平或垂直,对准联轴节孔与轴端的位置。

调整撞块位置时要仔细、认真,确保正确无误。

在实践中,常可能出现的事故有:

1.联轴节轴线撞歪,联轴节撞不进:

为防止这类事故,除要在校准轴线、联轴节孔与轴的位置、撞块位置时做到正确无误外,还要注意,撞击点位置要选好,第一、二下要轻,待进人一段距离(约1/3)后,方可用力猛击。

若确系撞歪,又无法校准时,应再热后迅速拉出,切勿再硬行撞进。

2.其他事故可能有:

撞块滑轮因位置没紧固而向后退、葫芦链条滑下来、燃料不足、火警等,均要事先加以注意,在工具准备和操作训练阶段中仔细检查,。

3.当在主轴上事先已安装好轴承、机械密封等精密部件时禁止用力打击和撞击联轴器,以防损伤或损坏精密部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