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1457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导学案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

课型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开始,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或制造出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从而得出这唯一的地球对人类有多么重要的结论。

通过观察、调查地球正面临的各种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导致的危害,激发学生作为地球儿女保护地球的责任心,了解保护地球的措施,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谢地球。

对人类的“养育之恩”激发热爱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能正确认识自然灾害。

2.行为习惯:

逐步逐步养成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培养冷静、正确应对自然灾害侵袭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知道由于人类的种种不良行为,地球正遭到破坏;知道自然灾害是自然界发生的异常现象,它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逐步逐步养成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培养冷静、正确应对自然灾害侵袭的能力。

教学准备

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和生物圈2号的资料;

了解中国第13亿个小公民诞生的资料;收集环境污染的资料;

收集地震、水灾的视频资料和灾后重建时的感人故事。

课时安排

8.人类唯一的家园2课时

9.伤心的地球母亲5课时

10.在自然灾害面前3课时

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2课时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8.人类唯一的家园

课型

教材分析

本主题从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努力开始,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未知星球的科学实践和探索精神。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2.了解人类探索其他星球和制造另一个“地球”的努力。

教学重点

 

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

教学难点

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人类登月、探索外太空的资料。

2.每组准备一个地球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8.人类唯一的家园——

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努力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说说你知道的关于月亮的传说。

传说中的月亮那么美,似乎是神仙住的地方,那我们人类可以去月亮上居住吗?

月亮能成为另一个“地球”吗?

人类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出示自学思考题)

【我会自学】

你知道哪些人类探索星球的行动?

知道哪些宇航员?

将月球、火星的情况与地球作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点拨导思】

 

3、过渡:

宇航员为寻找另一个地球付出了努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那他们发现了什么呢?

学习第47页的内容。

【我会探究】

交流目标1:

1、对月球的探索:

A、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

了解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看课文中登月的内容,思考:

读了他的话,你有什么感想?

交流为科学实践和探索而牺牲的英雄的故事:

“阿波罗”飞船宇航员格里索姆。

齐读格里索姆的话,你又什么感想?

B、中国探索月球的行动:

神州六号和神州七号上天。

交流宇航员杨利伟、聂海胜等的事迹。

2、对火星的探索:

美国“勇气号”火星车探索火星。

【反馈测评】

6、教师总结本节教学情况。

【我能达标】

交流目标2:

4、宇航员们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让我们将月球、火星的情况与地球作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5、总结:

地球提供了生命需要的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它是适合我们生活的家园。

课后反思: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8.人类唯一的家园——

“生物圈”2号的启示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像地球那样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那么我们能不能运用高科技手段,制造出一个地球呢?

科学家们大胆假设、细心求证,进行了制造“地球”的实验。

【我会自学】

你了解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吗?

日本的“迷你地球”实验呢?

开展“赞美地球”活动。

【点拨导思】

2、教师:

生物圈2号无论从规模、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均堪称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杰作,这样高科技的制造“地球”实验结果会怎样?

6、教师小结:

“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后,日本又开始进行制造“迷你地球”实验。

8、大自然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复杂巨大的系统关联中,可能每一缕轻风都是生命所不可或缺的。

人类要珍爱大自然的一切,才能与地球万物持续发展。

 

【我会探究】

自学目标1

1、出示“生物圈2号”的外观图。

学生介绍“生物圈2号”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建筑内部、外观构造。

3、学生预测实验实验结果,并说明理由。

4、揭示实验结果,请学生自学教科书第48页――美国“生物圈2号”

5、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你有什么感想?

7、学生结合资料介绍。

【反馈测评】

9、总结教学、反思提炼

小结:

教师朗读自己创作的赞美地球的诗歌。

 

【我能达标】

8、目标2:

举办赞美地球的活动

A、学生分成小组,看着地球仪,说说地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哪些必要的资源。

B、赛诗大会。

学生创作赞美地球母亲的诗歌,声情并茂地朗读。

C、将赞美地球的诗歌制作成精美的书签。

 

课后反思: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9伤心的地球母亲

课型

教材分析

本主题的内容比较丰富,通过一些震撼人心的画面、数据,使学生了解到地球母亲目前的状况,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决心,指导学生保护地球的行为。

本主题两条线索,一是地球母亲和同学们之间信件的互通,二是滨江路小学六

(1)中队的同学对地球“病因”的调查。

学习目标

1.知道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环境遭到污染已经造成对地球的威胁。

2.知道人们为保护地球所做的努力。

3.逐步形成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地球母亲的目前状况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地球资源与人们行为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为每一小组准备一封地球母亲的来信,一些小纸片,地球仪。

学生准备:

收集环境污染的资料,小组合作,按照现象、原因、危害作介绍。

课时安排

 

5课时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9伤心的地球母亲

——“不堪重负”的地球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读信活动:

同学们,地球就象母亲一样养育了我们成长,今天,地球母亲给我们写来了一封信。

读了地球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想?

【我会自学】

1、让我们积极开展调查,帮助地球母亲找出病因吧。

2、学生自学教科书第52页,了解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那些社会问题?

3、我国的人口现状是怎样的?

【点拨导思】

3、过渡:

瞧,滨江路小学六

(1)班的同学已经出发了,他们去帮助地球母亲找出病因,让我们来看看一小队的调查结果。

5.出示世界人口增长坐标图。

这幅图你看得懂吗?

请你来说一说。

6.在过去的50年里,世界总人口从28亿增长到了63亿,以这样的增长速度估算,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80亿。

2050年,同学们是多少岁?

这时将会产生严重的问题,请同学们读读小资料。

7.我国正处于人口比例最多的亚洲,(出示各大洲人口分布示意图)你有什么想法?

 

【我会探究】

交流目标1:

1.学生将根据生活经验知道的地球存在的问题写在纸片上,将纸片贴在地球仪上,地球仪立刻变得满目疮痍。

2、漫画活动:

除了人的重量,地球母亲的身上还有房子、车子等等的重量,她每天要承受那么多,会变成什么样呢?

请同学们用漫画的方式画一画不堪重负的地球母亲。

学生展示画的漫画并作简单讲解。

4、出示第51页人头攒动的图片,谁能估计一下图上有多少人?

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这样的景象?

如果我们按每人的体重为50千克计算,地球每天要承担多少重量?

交流目标2:

8、人口增长造成了交通、住房、就业、粮食等方面的压力;

9、人口过多还造成了哪些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交流目标3:

10、我国已经为世界人口增长做出了贡献,你知道我国第13亿小公民是“迟到”的吗?

1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迟到的13亿?

学习小资料,了解中国的计划生育。

12、小辩论:

有人说,计划生育剥夺了人类的基本权利,你有怎样的思考?

【反馈测评】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我能达标】

调查5年来本社区人口出生情况。

课后反思: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9伤心的地球母亲

——"日益贫困"的地球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同学们拿出课前记录下的一天中使用的物品和食用的食品.

小结:

这些物品.食品都是资源,每个人一天使用,的资源还不止这些,有时使用了看不见的资源,如电饭煲烧饭使用电,做菜使用了煤气.

【我会自学】

1、了解一下,哪些资源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

哪些资源在短时间内不能再生呢?

2、调查人类“奢侈病”与地球“日益贫困”的关系。

【点拨导思】

1、我们每一个人一天要用那么多资源,那一生呢?

读美国人一生使用多少资源的材料,你有什么想法?

齐读学者的话。

【我会探究】

2、交流目标1:

知识竞赛:

区分哪些资源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哪些不能?

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资源遭到了怎样的破坏,自学教科书第55页。

你还知道哪些资源遭到破坏的事例?

请学生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展示在黑板上。

3、交流目标2:

什么叫奢侈病?

你有奢侈病吗?

阅读教科书56页。

【反馈测评】

总结教学、反思提炼

【我能达标】

了解一些开发新兴能源的努力

课后反思: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9伤心的地球母亲

——“衣衫褴褛”的地球

课时

第三课时

课型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出示多幅环境污染的图片,看了这些,

你有什么感受?

【我会自学】

1、是什么让地球变丑变脏了呢?

2、收集关于环境污染的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危害,小组合作分别做成“现象卡”“原因卡”“危害卡”。

【点拨导思】

 

3、我们和滨江路小学同学一样为地球母亲检查了身体,他们给地球母亲写了封回信。

学生读信。

【我会探究】

1、交流目标1:

地球变丑变脏,这是滨江路小学六

(1)中队三小队的调查结果,自学P57面,了解地球变丑变脏的原因,并交流。

学生分小组汇报收集的资料。

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

2、交流目标2:

学生活动:

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现象卡、原因卡、危害卡。

【反馈测评】

教师总结教学情况。

【我能达标】

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什么?

也请你写下来。

学生将制作的环境污染现象卡寄给相关部门,并跟踪关注。

课后反思: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9伤心的地球母亲

保护地球母亲——儿女的责任

课时

第四课时

课型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出示一本去年使用过的教科书。

教师问:

你们怎样处理使用过的教科书?

【我会自学】

1、世界各国人民是如何从“我”做起,保护地球的?

2、我国政府和人民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举措呢?

【点拨导思】

 

4、小结:

其实保护地球就是那么简单,可以从我做起。

【我会探究】

交流目标1:

1、学生自学第59页相关内容。

2、你觉得这样的做法好吗?

为什么?

3、齐读《人类环境宣言》

交流目标2:

5、我国在保护环境上有哪些举措?

学习60页的内容。

6、播放影片《可可西里》的片段,这里生活着一群可敬的人,他们是谁?

7、小组活动:

交流你所知道的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

【反馈测评】

总结教学,反思提炼: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我能达标】

制作小报,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

课后反思: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9伤心的地球母亲

——人们为地球母亲过节

课时

第五课时

课型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谈话引入:

你的生日在哪天?

你知道地球母亲的生日吗?

【我会自学】

1、地球有哪些节日?

这些节日的主题是什么?

写写节日宣传语。

2、在地球妈妈的节日里,我们还可以为她做些什么呢?

【点拨导思】

 

2、教师引导:

地球母亲还有许多节日,你知道吗?

学生学习。

【我会探究】

学习目标1:

1、学生学习地球日的知识,认识“世界地球日”纪念邮票。

3、速问速答,牢记地球的节日,你知道吗?

学生学习。

4、请你查查今年这些节日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交流。

5、学生活动:

写写地球节日宣传语

学习目标2:

6、阅读倡议书,思考讨论:

你有什么打算?

【反馈测评】

总结教学、反思提炼

让我们用各种方式发出保护地球的号召。

【我能达标】

制作个人环保行为跟踪卡

课后反思: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10在自然灾害面前

课型

教材分析

本课让学生了解一些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旱灾、龙卷风、火山爆发、泥石流等;学习灾害的预防和救护;了解慈善机构和人们对待受灾者的善举。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是自然界发生的异常现象,了解一些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

2、学会遇到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法。

3、感受到灾害无情人间有情。

 

教学重点

 

遇到自然灾害时正确逃生方法。

教学难点

灾害的预防与救护

教学准备

1、教师:

收集地震、水灾的有关资料。

2、学生了解家乡发生过的自然灾害。

收集在自然灾害中或灾害后重建时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

课时安排

 

3课时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10在自然灾害面前

——大自然发怒的时候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1、师:

你们知道自然灾害吗?

遭到过自然灾害吗?

谈感受。

2、交流活动:

你的家乡常发生什么自然灾害。

3、小资料:

发生频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十大自然灾害是:

水灾、旱灾、风灾、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喷发、滑坡、雪灾和森林火灾。

【我会自学】

1、我们的家乡发生过什么自然灾害?

采访一下长辈和老师,或者上网、看书去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2、了解今年以来,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和地区遭受了水灾和旱灾?

造成了怎样的灾害?

【点拨导思】

 

根据学生提到的最多的自然灾害随机进行教学。

【我会探究】

1、地震:

看视频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阅读三个图片及图下文字,将死亡的人数与生活的城市人数进行对比,师介绍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

2、水灾和旱灾:

播放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视频,如果你生活在水灾地区会怎样呢?

师:

水多了泛滥,没水了又会怎样?

水灾和旱灾给社会造成了很多损失,那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呢?

学习第66页有关知识。

3、交流:

今年以来,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和地区遭受了水灾和旱灾?

造成了怎样的灾害?

 

【反馈测评】

总结教学、反思提炼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障碍,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伤亡和痛苦。

【我能达标】

4、其他自然灾害:

火山、龙卷风、泥石流……

P67页,你知道这些图片反映的是什么自然灾害现象吗?

请填在图下的横线上。

阅读相关知识链接。

5、你还了解哪些自然灾害,它们有什么危害?

(虫灾……)

课后反思: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10在自然灾害面前

——灾害的预防与救护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谈话引入: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障碍,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伤亡和痛苦。

减轻自然灾害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们无法改变。

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各种努力,把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我会自学】

1、查一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

2、当地震和洪水发生时,该怎样逃生?

3、结合本地常出现的灾情,讨论怎样进行自救和互救。

【点拨导思】

一、学文明理、认知情感

1、出示地动仪的图片,说说你了解的地动仪。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明了其他预测自然灾害的工具,学习气象卫星预测自然灾害。

3、人们不遗余力地想要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降到最低,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纲要》。

中国参加了吗?

今年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

【我会探究】

二、活动再现、体验情感:

1、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逃生?

假如在楼上,一时跑不出去,应该暂时,就近躲避在什么地方,待第一地震波过后再迅速撤离?

2、模拟地震逃生演练。

三、实践操作、强化情感

1、阅读资料,你们认为是什么使小女孩在海啸中得以幸免于难?

2、阅读70面,了解遇到洪水怎样逃生?

 

【反馈测评】

总结教学、反思提炼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各种努力,把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我能达标】

1、为了能在遭遇灾难时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每个家庭都应该准备一些必需的急救用品。

你会在急救箱里放什么呢?

2、结合本地常出现的灾情,讨论怎样进行自救和互救。

3、制作一个灾害救护手册。

课后反思:

 

陶湾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主备人李明执教人

学习内容

10在自然灾害面前

——灾害无情人有情

课时

第三课时

课型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情境感受、引发情感

1、教师引领:

你遇到困难吗?

得到过帮助吗?

当时心情怎样?

2、受灾群众和你们一样,当遇到困难时多么希望有人来帮助他。

【我会自学】

1、你知道哪些国际慈善组织?

国际上今年开展了哪些救援行动。

2、了解并介绍中国人民在自然灾害中或灾害后重建时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

【点拨导思】

一、学文明理、认知情感

1、你知道哪些慈善机构?

中华慈善总会的标志有什么含义?

2、国际上今年开展了哪些救援行动。

【我会探究】

二、活动再现、体验情感

1、出示第72页组图,谁是最可爱的人?

2、学生汇报:

在自然灾害中或灾害后重建时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

【反馈测评】

总结教学、反思提炼

当遇到自然灾害我们要互帮互助。

【我能达标】

3、深情朗读《警微在洪流中闪光》。

4、你救助过他人或接受过这样的帮助吗?

请谈谈当时的心情。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