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2241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docx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

第一章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囿是在(B)形成的。

A、春秋B、商周C、战国D、秦朝

2.区别园林与天然风景区的主要标志是(C)。

A、水体的大小B、植物的分布C、建筑的有无D、土地的状况

3.(D)是中国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

A、西苑B、大明宫C、阿旁宫D、上林苑

4.(C)中国风景式园林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的一个转折。

A、秦朝B、商周C、魏晋南北朝D、隋唐

5.《园冶》的作者是(B)。

A、姚承祖B、计成C、李诫D、李渔

6.“台地园”是(A)园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A、意大利B、法国C、伊斯兰D、日本

7.设计法国凡尔赛宫的是(D)。

A、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B、彼得·沃克

C、雅各布·维德曼D、勒.诺特

8.流水别墅是(A)的设计作品。

A、赖特B、柯布西耶C、密斯D、格罗皮乌斯

9.纽约中央公园是(C)的设计作品。

A、雅各布·维德曼B、彼得·沃克

C、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D、佐佐木英夫

10.枯山水起源于(C)。

A、中国B、法国C、日本D、印度

11.欧美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A)。

A、古埃及和古希腊B、古埃及和古罗马

C、古希腊和古罗马D、古伊斯兰

12.(A)是日本枯山水的代表。

A、京都龙安寺石庭B、桂离宫C、茶庭D、修学院离宫

13.下列选项中(A)是颐和园的构图主体和重心。

A.佛香阁B.画中游C.昆明湖D.万寿山

14.清代北方园林建设的主流是(B)。

A.江南园林B.皇家园林C.寺观园林D.官府园林

15.颐和园曾名(B)。

A.畅春园B.清漪园C.静宜园D.静明园

16.辋川别业是由(A)所设计。

A.王维B.杜甫C.白居易D.孟浩然

17.造园的主要内容有(A)。

A.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B.筑山,理水,植物配置

C.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D.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园路铺设

18.古今中外的园林,如果按照山、水、植物、建筑四者本身的经营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来加以考查,则不外乎以下几种(B)。

A.规整式园林、自由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

B.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院

C.规整式园林、自由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院

D.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

19.园林建筑大致可以分为(A)几类。

A.园林建筑装饰小品、游憩性建筑、文体娱乐建筑、服务性建筑、园林管理建筑

B.园林建筑装饰小品、庭园建筑、建筑小品、服务性建筑、文体娱乐建筑

C.庭园建筑、园林建筑装饰小品、交通建筑、园林管理建筑、文体娱乐建筑

D.园林建筑装饰小品、庭园建筑、游憩性建筑、交通建筑、文体娱乐建筑

二、多项选择题

1、园林的构成要素有(ABCE)。

A、水体B、植物C、土地

D、道路E、园林建筑

2、软质环境设计包括(AE)。

A、水体设计B、汀步设计C、土地设计

D、园林建筑设计E、植物种植设计

3、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BCE)。

A、东亚园林体系B、欧洲园林体系C、西亚园林体系

D、美洲园林体系E、中国园林体系

4、唐代著名的皇家园林有(CDE)。

A、西苑B、上林苑C、大明宫D、华清宫E、兴庆宫

5、明清比较有代表性的造园著作有(ACE)。

A、园冶B、考工记C、一家言D、营造法式E、长物志

三、判断正误

1.布局是园林建筑设计方法和技巧的中心问题。

(√)

2.园林建筑中的虚实分别指的是窗和墙。

(√)

3.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

4.峨眉山牛心亭属于山顶建亭。

(×)

5.拙政园的香洲和怡园的画舫斋堪称舫之佳作。

(√)

6.山、水、植物和建筑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物质要素。

(√)

7.园林的四种基本要素是土地、水体、植物、建筑。

(√)

8.西湖属于风景式园林。

(√)

9.建筑空间的明暗关系,有时候又同时表现为虚与实的关系。

(√)

10.中国古典式园林的形式以规整式为主。

(×)

11.我国古典庭园,在布局上惯用“抑”、“扬”、“藏”、“露”的对比手法来塑造庭园空。

(√)

四、名词解释

1、园林: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登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园林建筑:

是指在园林中具有造景功能,同时又能供人游览、观赏、休息的各类建筑物。

五、简答题

1、简述园林的类型。

答:

以历史来区分有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

以地域来区分有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

以规模来区分有森林公园、城市公园和庭院;

以功能来区分有综合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和城市绿地等;

以地理位置来区分有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2、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创造中起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哪几方面?

答:

(1)点景,即点缀风景。

建筑与山水、花木种植相结合而构成园林内的许多风景图画,有宜于就近观赏的、有适合于远眺的。

(2)观景,即观赏风景。

以一幢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作为观赏园内景物的场所,它的位置、朝向、封闭或开敞的处理往往取决于得景之佳否,即是否能够使得观赏者在视野范围内摄取到最佳的风景画面。

(3)划分园林空间,即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者以建筑为主、辅以山石花木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

(4)组织游览路线,以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对景”和障隔,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的效果。

3、简述园林建筑的分类。

答:

按照使用功能分:

①园林建筑小品②服务性建筑③游憩性建筑④文化娱乐性建筑⑤园林管理用房。

按照传统形式分,有亭、台、楼、阁、廊、榭、舫、厅、堂、宫、殿、轩、室、馆、塔等。

4、中国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关系。

答:

中国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关系可以说是水乳交融的。

①园林中因为有了精巧、典雅的园林建筑的点染才更加优美,更适合人们游玩、观赏的需要。

建筑的多少、大小、式样、色彩等处理,对园林风格的影响是很大的。

②园林建筑是由于园林的存在而存在的,没有园林与风景,就根本谈不上园林建筑这种建筑类型。

5、园林建筑的特点。

答:

(1)园林建筑特别重视总体布局,既主次分明,轴线明确,又高低错落,自由穿插;既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景观构图的要求,遵循章法,各得其所。

(2)在基址选择上,因地制宜,巧于利用自然又融于自然。

(3)强调造型美观是园林建筑的重要特色,在建筑的双重性中,有时园林建筑美观和艺术性,甚至要重于其使用功能。

(4)小型园林建筑因小巧灵活,富于变化,常不受模数的制约,就给设计者有更多的艺术发挥的余地,正所谓构园无格。

(5)园林建筑色彩明朗,装饰精巧。

北方古典园林建筑色彩鲜艳,南方宅第园林色彩淡雅。

六、论述题

1、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对比。

答:

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

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形态。

中国古典园林按照使用者的不同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其他园林(包括寺庙园林、衙署园林、书院园林、祠堂园林等)这三大类。

而西方古典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十分明显。

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历史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园林艺术风格。

最根本的源头是来自中西方人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规则式园林追求的是秩序与控制,是一种人工化的自然;中国自然是园林追寻的是天人合一,是自然的拟人化,不同的追求和理想,使得中西方园林在艺术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1)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

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

(2)艺术形态的差异

由于中西园林艺术具有不同的精髓,追求各自的理想,因此,在艺术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中国园林的象征手法,无论是用山石,或用水池,或通过花木的选择培植,总是存在,且总是有意识的,而这一方式,在西方并不普遍。

相反,中国园林也缺少西方人希冀找到的成分,特别是缺少规则、对称的规划布置人工操纵水源组成喷泉,以及对草坪的大量使用。

(3)发展路线的差异

西方造园艺术的发展轨迹,虽然其风格是多变的,但总体风格一直是规则几何型,崇尚理性主义,以形式的先验的和谐为美的本质;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主流,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生成以来,一直沿着“崇尚自然”的道路一直走到封建社会结束。

中国园林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展、完善,终于形成了形成自然写意山水园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4)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差异 

中国以汉字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埃及与古希腊。

2、陈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

答:

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汉起称苑。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繁荣,加上当朝皇帝的荒淫奢靡,造园之风大兴。

在城市与乡村日益隔离的情况下,那些身居繁华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达官贵人,为了逍遥玩赏大自然山水景色,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园苑,不出家门,却能享“主入山门绿,水隐湖中花”的乐趣。

进入了盛唐时代,宫廷御苑设计业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

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

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

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

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为最活跃当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芳容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代表,如沧浪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他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指导思想。

大型园林不但模仿自然山水,而且还模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

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的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表现精炼概括的自然。

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优秀的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饱受外来紧缺,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

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巅峰期,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模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园林艺术发扬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公认的园林之母,世界园林艺术奇观。

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早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和发展的瑰丽事业。

3、中国古典园林按照地域风格划分主要有哪些形式及其各自的特征。

答:

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三大类型:

北方型、江南型、岭南型。

北方型,以北京为主,多为皇家园林。

其规模宏大,建筑体态端庄,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重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的特色,如:

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其中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

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江南水乡;特点,且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

他善于把握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地园林景色,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的民族风格,并广泛吸取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如:

拙政园、网师园等。

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逸丽,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如:

广州越秀公园;杭州西湖等。

除三大类型之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

(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

(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7)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

(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中,承德避暑山庄最注重的是(D)。

A.选址B.借景C.尺度与比例D.立意

2.颐和园中的建筑物,都是按照当时的(C)中规定的法式建造的。

A、园冶B、营造法式C、清代营造则例D、长物志

3.园林建筑空间中的对比包含了体量对比、形状对比、明暗虚实对比和(D)。

A.高低对比B.自然对比C.色彩对比D.建筑与自然景物对比

4.将景物引入本景空间,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的造景手法称为(B)。

A.框景B.借景C.选景D.用景

5.下列选项中(D)不是决定建筑尺度的依据。

A.功能B.审美C.环境特点D.选址

6.佛香阁建筑群的设计体现了(A)的重要性。

A.立意B.布局C.借景D.色彩与质感

7.建筑布局采用混合式的空间组合的是(A)。

A.颐和园B.留园C.圆明园D.避暑山庄

8.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采用了(A)的造景手法。

A.利用空廊互为因借B.利用景窗互为渗透

C.利用门洞互为引伸D.利用影射丰富园景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决定建筑尺度依据的是(C)。

A.功能B.审美C.空间D.环境特点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太湖石特点的是(C)。

A.瘦B.漏C.精D.透

11.下列选项中不是《园冶》中提到的造园原则的是(A)。

A.处处借景B.景到随机C.因境成景D.得景随形

12.在空间处理上采用(D)方法可以增加艺术效果。

A.空间的大小对比B.空间方向变化C.空间明暗变化D.全部

13.下列选项中(B)采用了园林借景手法中的借色。

A.柳絮花飞B.梨花伴月C.丹桂飘香D.庐山印照

14.“质坚表润,嵌空眼穿,纹理纵横,连联起隐,叩击有声响,外形多峰峦岩壑之致”,表达的是(C)。

A.黄石B.英石C.太湖石D.蜡石

15.英石产于(A)。

A.广东英德B.常州黄山C.苏州尧峰山D.福建代英

16.我国古典庭园,在布局上惯用“(A)”、“扬”、“藏”、“露”的对比手法来塑造庭园空间。

A.远B.抑C.明D.大

17.立意是(B)的体现,又是设计中各种构图手法的根据。

A.设计效果B.设计目的C.甲方意愿D.设计思想

18.立意强调景观效果的塑造,突出(A)的创造。

A.艺术意境B.景观空间C.迷人风景D.观赏环境

19.立意考虑的基本因素有(D)和自然环境条件。

A.艺术规律B.艺术意境C.基址情况D.建筑功能

20.处理色彩与质感的主要手法是(C)。

A.节奏和韵律B.统一与变化C.对比和微差D.比例与尺度

21.凡尔赛宫的园林形式属于典型的(C)。

A.庭园B.风景式园林C.规整式园林D.混合式园林

22.考虑自然式园林选址,最好是(A)。

A.山林、湖沼B.平原、山地C.丘林、山林D.盆地、湖沼

23.以下关于园林布局的说法错误的是(A)。

A.传统的中国式塔采用的是连续韵律B.假山洞穴的内外空间可形成明暗对比

C.北海的白塔是全园的构图主体和重心D.拙政园卅六鸳鸯馆采用的是对称均衡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园林建筑布局中,有明确轴线的有(ADE)。

A、画舫斋B、狮子园C、留园D、中国美术馆E、泰姬陵

2.园林建筑空间中的对比包含了形状对比和(ACD)。

A.体量对比B.方向对比C.虚实对比D.明暗对比

E.色彩对比

3.园林建筑设计要符合(ABCD)的基本原则。

A.适用B.经济C.坚固D.美观

4.借景的方法有(ABCDE)。

A、远借B、邻借C、仰借D、因时而借、因地而借E、俯借

5.所谓的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ABC)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A.功能需要B.环境条件C.艺术要求D.设计要求

三、判断正误

1.园林建筑有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

2.园林建筑选址的两大原则是美与奇。

(√)

3.园林建筑立意强调景观效果,突出艺术意境创造,不需要考虑建筑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

(×)

4.园林建筑布局为了达到多样统一和在有限的空间中取得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十分重视对比、渗透与层次的构图手法。

(√)

5.在园林建筑设计中,严整规则的建筑物与形态万千的自然景物之间包括着形、色、质感种种对比因素,可以通过对比突出景效。

(√)

6.园林建筑空间尺度是否正确,很容易定出绝对的标准,主要看其艺术意境要求有不同的尺度感。

(×)

7.园林建筑在园林空间中,只有自身的使用功能要求。

(×)

8.尺度在园林建筑中系指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然尺度的物体的比较,是设计时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

9.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

10.土地和水体是园林的地貌基础。

(√)

11.建筑空间序列是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产物。

(√)

12.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建筑尺度的依据。

(√)

13.借景的方法包括“远景、邻借、仰借、应景而借”。

(×)

14.园林建筑构成的六要素是指立意、选址、布局、借景、尺度与比例、色彩与质感。

(√)

15.尺度与比例也是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之一。

(√)

16.构建园林建筑组景立意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环境条件。

(√)

17.把园外景物引入园内的空间渗透方法是邻借。

(×)

18.在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中,立意无关紧要。

(×)

19.园林建筑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和文化娱乐生活。

(√)

20.园林建筑中的门窗洞口不仅是重要的观赏对象,同时又是形成框景的主要手段。

(√)

21.景之优,在乎景物之多寡,也在于特色。

(×)

22.建筑布局应按不同服务对象和服务特点,将营业用地分区处理。

(√)

四、名词解释

1、统一:

指园林建筑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形体、体量、色彩、线条、风格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2、尺度:

园林建筑或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确定认识尺寸的物体(如与人或人习惯见到的物体)之间的比较,是设计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3、比例:

是指园林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在尺度上的相互比较关系及其与整体的比较关系。

4、借景:

即把园内围合空间的建筑物、山石树丛等作为画面中的近景处理,而把园外景物作为远景处理,以组成统一的画面。

5、立意:

所谓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6、点景:

即点缀风景。

建筑和山水、花木种植相结合而构成园林内的许多风景画面,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往往是这些画面的重点或者主题,重要的建筑物甚至成为整座园林的构景中心,园林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建筑的风格。

7、布局:

是指根据园林建筑的性质、规模、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构思。

它是园林建筑设计方法和技巧的中心问题。

五、简答题

1、简述园林建筑设计中获得统一的方式。

答:

①形式统一②材料统一③明确轴线④突出主体。

2、简述园林建筑设计中获得对比的方式。

答:

①体量对比②方向对比③虚实对比④明暗对比⑤色彩对比⑥形状对比。

3、简述园林建筑尺度确定应注意的问题。

答:

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②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尺度关系;

③表现意境与园林建筑尺度关系;

④建筑尺度与自然景物尺度。

4、简述影响建筑比例的因素。

答:

①建筑材料;

②建筑的功能与目的;

③建筑艺术传统和风俗习惯。

5、简述园林建筑处理空间渗透和层次的方法。

答:

处理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具体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种:

(1)对景——在特定的视点,通过门、窗、洞口,从一空间眺望另一空间的特定景色。

(2)借景——把各种在形、声、色、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到本景空间中,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

6、园林建筑借景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

(1)远借;

(2)邻借;(3)仰借;(4)俯借;(5)应时而借。

7、简述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的基本类型。

答:

①对称规则式;

②不对称自由式;

③建筑艺术传统和风俗习惯。

8、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一般有哪几种?

答:

(1)由独立的建筑物和环境结合而成的开放性空间;

(2)由建筑群自由组合而成的开放空间;

(3)由建筑物组群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

(4)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天井式空间;

(5)混合式的空间;

(6)总体布局统一构图分区组景的空间。

9、园林建筑立意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

(1)立意要有文化品位;

(2)立意与功能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

(3)立意着重艺术意境的创造,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4)立意强调景观效果,突出艺术意境创造,但绝不能忽视建筑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二者不是彼此孤立的,组景时需综合考虑,否则景观或意境就将是无木之本,无源之水,在设计中无从落笔。

10、园林建筑布局的主要手法是什么?

答:

(1)统一;

(2)对比;(3)均衡;(4)韵律

11、进行园林建筑单体设计时,可以用哪些手法来使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间产生交融渗透?

答:

(1)设计中应避免建筑产生简单、封闭、盒状的外部轮廓,允许部分主间内外交错,模糊建筑与环境间的分界线。

(2)在功能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开窗面积,以增加室内外的视觉连续性。

(3)增加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以减小突变,缓和内外冲突。

过渡空间可以通过悬挑入口、加大挑檐、设柱廊、挑阳台等建筑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