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3100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本学期学习方法指导

提示一、预习方法:

1、一读。

(初读课文,了解概况。

2、二读。

(画出字词,查阅注解。

3、三读。

(标号分段,理清段落。

4、四读。

(思考练习,提出问题。

5、五读。

(标音组词,识记练读。

二、查阅资料方法:

1、借助工具书查阅。

2、询问父母、亲友。

3、查阅课外读物。

4、上网查阅。

三、自学生字法:

形声字法、数笔画法、同音字比较法、语境识记法、加减法、替换偏旁法、儿歌识记法、联系生活经验法、熟字带生字法等。

四、朗读方法:

1、朗读要求: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

②、入情入境地朗读。

2、默读要求:

①、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出声音。

②、速度要比朗读快,也更利于思考。

五、阅读方法:

1、“四素”归纳法。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初步把握主要内容。

2、边读边想法。

3、抓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法。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5、背诵指导法。

6、积累法。

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昌、昂、跤”这5个生字。

2、会写“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12个字,并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3、能通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准确的认读会认和会写的生字以及生词,并能进行听写。

2、能通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想1、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2、字卡、词卡。

一、课前清障

一、给引号内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坪“坝”(bàbè)、阿“昌”族(chāngchān)、德“昂”族(āngáng)

二、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呢?

二、辅助环节(2分钟)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

1.认识“坝、傣、昌、昂、跤”这5个生字。

2、会写“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12个字,并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3、能通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分自然段初读。

读:

要做到字音准确,声音洪亮。

听:

要做到认真细心,边听边标记,及时纠错。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四、后教环节:

1、把出错的字词板书到黑板上集体纠正不正确的字音以及有问题的句子。

2、齐读正确的字音,擦去拼音练读。

3、小结。

五、先学环节:

1、出示生字。

比比谁先认会。

2、提出要求:

(1)两分钟后进行检测。

(2)自己认读。

六、后教环节:

1、检查反馈:

(1)请生试读:

出现问题,板书到黑板上,进行纠错。

(2)反复提请练读。

(3)去掉拼音练读。

(4)认生字卡并组词。

(5)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过渡语:

生字认识了,老师相信我们的课文一定读的既正确又流利。

七、当堂训练:

1、学生自由练读生字词。

2、小组比赛练读。

3、个人比赛练读。

八、比比谁记得快又牢。

1、出示会写的生字。

2、提出要求:

(1)五分钟后进行检测。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看谁记得快又牢。

3、你认为难写难记的字有哪些?

集体认记。

七、检查反馈:

进行听写或默写。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提出问题,自读感悟,读后解答。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初步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设想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

一、课前清障

一、填词练习:

()的民族服装、()的小鸟、()的国旗、()的铜钟

二、辅助环节(2分钟)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提出问题,自读感悟,读后解答。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三、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导入。

(从图入手,认识各民族。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1、提出自学要求:

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出示思考题,三分钟后进行检测。

a、说说自己所在的小学和民族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b、你发现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呢?

c、说说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豪的感情。

(2)、学生初读课文、自学。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四、后教环节:

a、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的情感呢?

b、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c、齐读二、三自然段思考:

课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小动物的?

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d、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抄一抄,背一背。

e、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说出喜欢的理由。

你怎样表达出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朗读指导)

2、情景表演:

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3、激情朗读:

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

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五、当堂训练:

1、同桌互背喜欢的段落,教师及时真实记录。

2、阅读题测试:

练习册、课件练习题库。

3、想想说说

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小伙伴说说。

我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因为()。

我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因为()。

我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因为()。

六、课后拓展: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

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七、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小路、服装、校园)

     美丽

      (钟声、书声、游戏声)

课题2、金色的草地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钓、拢“这2个字,

2、会写“耍、装、劲、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这13个字。

能当堂默写。

并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等14个词语。

3、能通顺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能准确的认读会认和会写的生字以及生词,并能进行默写。

2、能通顺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设想字卡、词卡。

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一、课前清障

一、听写词语

蒲公英、玩耍、绒毛、假装、朝向、这些、钓鱼、观察、

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盛开、使劲、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二、多音字组词

假jiǎ()朝cháo()jià()zhāo()

盛shèng()

chéng()

三、辨字组词

耍()钓()瓣()拢()掌()

要()钩()辫()扰()赏()

二、辅助环节(2分钟)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

1、会认“钓、拢“这2个字,

2、会写“耍、装、劲、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这13个字。

能当堂默写。

并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等14个词语。

3、能通顺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1、分自然段初读课文。

(第一次先学环节后教环节)

2、老师分别提出读的要求和听的要求。

读:

要做到字音准确,声音洪亮。

听:

要做到认真细心,边听边标记,及时纠错。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四、后教环节:

1、把出错的字词板书到黑板上集体纠正不正确的字音以及有问题的句子。

2、齐读正确的字音,擦去拼音练读。

3、小结。

五、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1、出示生字。

2、提出要求:

(1)两分钟后进行检测。

(2)自己认读。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六、后教环节:

1、检查反馈:

(1)请生试读:

出现问题,板书到黑板上,进行纠错。

(2)反复提请练读。

(3)去掉拼音练读。

(4)认生字卡并组词。

(5)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七、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1、再读课文,指导生字识记和书写。

(第四次先学环节后教环节)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八、后教环节:

1、请生说说自己觉得难记和容易出错的生字。

2、大家一起识记。

3、抄写生字,看生字加拼音。

九、当堂训练:

1、读生字,默写生字。

边读边书空生字,背下后独立默写。

2、读生词。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根据课文自己能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学设想课件、蒲公英的图片

一、课前清障

锦上添花

()的绒毛()的蒲公英()的花瓣

()的草地()的草地()的草地

二、辅助环节(2分钟)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根据课文自己能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1、初读课文,完成练习:

(第一次先学环节后教环节)

2、学生读文

3、课件:

词语搭配练习。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四、后教环节: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五、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1、默读课文,思考: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呢?

1、要求:

(1、)在小组内学生自己提问让别人回答。

(2、)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小组代表提出来,全班回答。

2、学生读文后质疑并互答。

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后当时就解决。

3、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

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六、后教环节:

4.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读书小组:

直接读第三段。

一个学生读书,其它学生补充解释。

着重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读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时,请画画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图画,并解释。

随机出现蒲公英的课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动手实验组的同学来解释。

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蒲公英来演示,也可以拿着蒲公英的实物来说明。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

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5、再读讨论:

(第三次先学环节后教环节)

七、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发现了蒲公英的这种开花规律后,我和弟弟有什么变化吗?

(2)我和弟弟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的开花规律呢?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后教环节:

1、请生回答以上问题。

2、读一读,抄一抄。

我要把对草地和蒲公英喜爱的感情读出来,并抄下来,还想试着背一背。

八、当堂训练:

1、认真读一读,填一填。

时间草地颜色草地真美呀!

原因

2、按原文填空。

1)、花朵()时,它是()的,草地也是()的;花朵()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的了。

2)、多么可爱的()多么有趣的()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和我们一起()。

五、课后拓展: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金色的草地

         绒   瓣

        早晨  合拢  绿色

        中午  张开  金色

        傍晚  合拢  绿色

 

教后反思

 

课题3、爬天都峰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等词语。

2、初读课文,能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能通'过查字典,自主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准确的认读会认和会写的生字以及生词,并能进行默写。

教学设想1、字卡、词卡。

2、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3、字典。

一、课前清障

1、我能拼

fēngdǐngyǒngqìbiànzijūrányǎngtóufènlì

()()()()()()

2、字多音

似sì()相xiàng()都dōu()

shì()xiāng()dū()

二、辅助环节(2分钟)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

爬天都峰。

(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等词语。

2、初读课文,能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

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四、学生自学。

(5分钟)

五、后教环节:

1.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六、先学环节: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七、学生自学。

(5分钟)

八、后教环节:

石级:

石头台阶。

仰望:

抬头望。

攀着:

(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

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

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3、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九、当堂训练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十、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2、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教学设想相关课件、图片资料。

一、课前清障

1、我会选

居然果然忽然

张小红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身体却非常弱。

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书,()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中华健儿()不负重望,在奥运赛场上取得了金牌大丰收。

二、辅助环节(2分钟)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老师或同学介绍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出示课件)

如:

天都峰:

是黄山“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

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2、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三、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初读课文,围绕课题,质疑。

(第一次先学环节后教环节)

1、谁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四、后教环节:

请生回答以上问题。

五、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六、后教环节:

理清思路:

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

(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

(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并抄写。

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这句话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

“居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由望峰生畏到坚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

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

(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

(吸取)

(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总结:

说说你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收获。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

八、当堂训练

1、随堂测试:

做课件练习题库

2、完成练习册习题。

【板书设计】

     

高   老爷爷

 爬天都峰  汲取力量

       陡   我(小姑娘)

教学反思

 

课题4、槐乡的孩子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

2、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一、课前清障

一、听写。

槐树花苞仔细树丛染料勤劳

耷拉翅膀黎明飞舞觅食晴天

二、形近字组词。

槐()苞()淡()飘()换()钩()

愧()包()谈()漂()唤()沟()

炊()载()梢()篮()辫()粮()

吹()裁()悄()蓝()辩()娘()

二、辅助环节(2分钟)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四、后教环节:

1.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

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

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五、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1.师生共同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

那花苞什么样的?

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2.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六、后教环节:

1、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

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

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

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

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2、欣赏评价,深化感悟(第二次先学环节后教环节)

七、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

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八、后教环节: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小结: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九、当堂训练

1、画龙点睛

()槐乡的孩子()的微笑()的钩刀

()的清香()的歌声()的劳动

2、模仿秀

一簇槐米一簇簇槐米

一缕炊烟一缕缕炊烟

()()

3、我能填

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

十五的月亮像()。

六、板书设计

槐乡的孩子

五月幸福快乐(满意)

八月吃苦耐劳(繁忙)

教学反思

 

课题语文园地一

课时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展示台

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

2、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3、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把事情过程说清楚。

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乐表现出来,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教学设想多媒体课件

一、课前清障

二、辅助环节(2分钟)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谁来说说发生在你们课余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自己的事、他人的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

2、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3、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三、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分钟)

读要求,明确任务。

1、小组交流,说事情:

根据自己的记录,讲自己都做了哪些事?

2、同桌交流,说收获和感受:

结合具体的事情,讲自己的感受和

收获。

(二)、学生自学。

(5分钟)

四、后教环节:

1、全班交流,评一评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