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3628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38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某给水工程可研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概述1

1.1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1.2编制依据及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3

1.3编制范围4

2.园区概况5

2.1园区性质、规模及行政区划5

2.2自然条件5

2.3园区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11

2.4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供水规划概况12

3.需水量预测及供需水量平衡13

3.1需水量预测13

3.2供需规划17

4.工程设计标准19

4.1水量目标19

4.2水质目标19

4.3水压目标19

5.水源论证20

5.1取水水源可供水量及水位论证20

5.2取水水源等级论证20

6.工程方案论证23

6.1供水系统方案23

6.2厂址选择26

6.3取水工程28

6.4引水输水工程37

6.5净水厂工程39

7.推荐工程方案65

7.1工艺设计65

7.2总图布置72

7.3结构设计72

7.4建筑设计76

7.5电气设计80

7.6自控设计83

8.主要工程量及主要设备材料86

9.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及项目进度计划88

9.1项目组织88

9.2建设进度89

9.3劳动定员89

10.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91

10.1投资估算91

10.2资金筹措和用款计划95

10.3财务评价97

11.项目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评价125

11.1社会效益125

11.2经济效益126

11.3环境效益126

11.4小结127

12.水源防护、环境保护、节能、消防及劳动保护128

12.1水源防护128

12.2环境保护129

12.3节能措施130

12.4消防130

12.5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131

13.项目招投标要求及内容132

13.1招标基本情况132

13.2招标初步方案133

14.结论及存在问题134

14.1结论134

14.2存在问题及建议135

附录136

1.概述

1.1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1项目背景

某市于2001年启动建设江北化工产业开发带,属国家级大型工业园区。

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石油化工及其产品的深加工、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生物医药及新型化工材料为主的化学工业园区,将来形成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化学工业和石化产业基地。

其规划范围由……围合的区域组成,总面积约101.5km2。

规划地区地形平坦,可供使用土地面积较大,但地势较低。

1.1.2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为切实推动某的建设,确保化工园区内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尽快使化工园区形成规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为化学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香港贝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某公用事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某水业有限公司,建设化工园区供水工程,为园区招商入驻企业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以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

目前化工园区的入驻企业已陆续建设,故作为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水厂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该项目的实施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1.1.3编制过程

2004年3月,某水业有限公司经过设计招标,某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我院)成为中标单位。

受该公司正式委托,我院组织项目组技术人员多次踏勘现场,向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和收集工程有关资料,并与业主方多次对工程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本次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

在此对以上各部门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1.1.4主要内容

1.本工程包括取水头部、引水输水管线和净水厂三部分;

2.采用长江水作为取水水源,取水头部位于长江水源保护区。

一次建成60万m3/d取水能力。

3.选用DN1800引水输水管线两根,单根管线长1700m;

4.净水厂总规模60万m3/d,分三期建设,建设规模分别为10万m3/d、20万m3/d、30万m3/d;

5.净水厂工艺流程为生活给水处理工艺除去消毒工艺环节,其主体工艺为:

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

6.一期工程总投资为16953万元,通过财务评价与工程效益分析,论证了本次工程对国民经济效益所做出的贡献。

并且综合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效益两项分析,在企业财务方面,一期工程制水成本为0.58元/m3(还完贷款后年份),按测算售水价格1.14元/m3,则企业在财务上可获利21668.39万元。

1.2编制依据及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1.2.1编制依据

1.《某区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

某水业有限公司2004年3月

2.《某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4年4月

3.《关于某区供水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

4.《某水厂取水口工程河势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3年11月

5.《某10万吨/天区域供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04年4月

6.设计委托书

1.2.2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1.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97版)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2001

6.《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GB5739-85)

7.《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8.《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发展进步规划》(水质目标)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本)GBJ16-87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15.《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16.《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1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18.《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

1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20.《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2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28.《混凝土水池软土地基处理设计规范》CECS86:

96

2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3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3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3月

1.3编制范围

按照中标通知书中所规定的范围,编制范围包括取水工程、引水输水管、净水厂三个部分。

2.园区概况

2.1园区性质、规模及行政区划

某是某市于2001年启动建设的江北化工产业开发带,初步规划为“一带两片”,总面积约101.5km2。

2.2自然条件

2.2.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地理位置

某市于2001年启动建设的江北化工产业开发带正是处于该基地,它的形成为进一步引进类似产业提供基地,促使该区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2.2.2地形地貌

规划区地形较平坦,仅在某镇的西北部有少量丘陵部分,高程在12~30m(吴淞高程,以下同)左右,起伏平缓,绿化植被情况较好。

建设用地略有起伏,基本高程在12~20m米,某工程建设区经过填土抬高,地面高程亦达到10.5米以上,高于长江的历史洪水位。

2.2.3区域地质构造

1.区域地质构造

2.地震地质评价

2.2.4气候、气象

某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湿差显著。

该开发区由于受江风影响气温略比某市区偏低,秋季这一地区的温差最大。

雨季多集中于6~9月份,其中6~8月平均降水量443.2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5%,雨水多的1954年夏季降水量达844.1mm,1931年7月一个月降水量达618.8mm。

1.风

季风风向,春夏多EES,秋冬多NEN、NE

常风向NE,出现频率10%

最大风速25m/s(1974年6月17日)

2.气温

日平均气温15.4℃

最高平均气温32.5℃

最低平均气温-1.5℃

极端最高气温43℃(1924年7月13日)

极端最低气温-14℃(1955年1月6日)

3.雨

年最大降雨量1621.3mm(1915年)

年最小降雨量567.6mm

年平均降雨量1001.8mm

年平均降雨天数120天

日降雨量大于和等于中雨的天数,年平均为29.4天。

4.雾

雾日以秋冬为多,雾时较短,能见度多在三级以上,对船舶航行无大的影响。

年最多雾日69天(1915年)

年最少雾日12天(1969年)

年平均雾日31.9天

2.2.5水文特征

根据江苏省水利厅长江某站1912~1996年的水文观测资料,长江最低水位为1956年的吴淞标高1.54m,最高水位为1954年的吴淞标高10.22m。

该厂内现地面黄海标高3.9~5.3m,相当于吴淞标高5.8~7.2m。

1.长江

水位特征值(以吴淞为零点):

历史最高水位10.22m(1954年8月17日)

历史最低水位1.54m(1956年1月9日)

历史最大水位差7.70m(1954年)

流速、流向:

以径流为主的单向流

洪水期最大流速:

3.39m/s

平均流速:

1.1~1.4m/s

枯水期流速:

1.0m/s

长江某段的流量及泥沙情况见表2.1、表2.2

长江大通水文站流量、泥沙特征统计表表2.1

项目

特征值

发生日期

统计年份

流量(m3/s)

历年最大

92600

1954.8.1

1950~2002

历年最小

4620

1979.1.31

1950~2002

多年平均

28700

1950~2002

含沙量(kg/m3)

历年最大

3.24

1959.8.6

1951~2002

历年最小

0.016

1999.3.3

1951~2002

多年平均

0.479

1951~2002

大通水文站长江水流量及输沙量年内分配统计表表2.2

月份

流量

多年平均输沙率

多年平均

含沙量

(kg/m3)

多年平均

(m3/s)

年内分配

(%)

多年平均

(kg/s)

年内分配

(%)

1

11000

3.25

1130

0.71

0.098

2

11700

3.16

1170

0.67

0.094

3

16000

4.72

2440

1.54

0.142

4

24400

6.91

6340

3.87

0.238

5

33900

10.02

12000

7.56

0.329

6

40300

11.54

17000

10.37

0.410

7

50500

14.95

37200

23.50

0.760

8

44300

13.11

30400

18.54

0.723

9

40300

11.55

27200

17.13

0.688

10

33400

9.89

16900

10.30

0.506

11

23300

6.68

6730

4.25

0.293

12

14300

4.23

2540

1.55

0.173

5~10月

40500

71.06

23500

87.41

0.588

年平均

28700

13500

0.479

备注:

流量根据1950~2002年资料统计

输沙率、含沙量根据1951、1953~2002年资料统计;

2.滁河

常年水位6.5~7.0米

洪水位8.0~9.5米

3.河道水文

2.3园区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2.3.1园区供水现状

2.3.2存在问题

随着化工园区的全面建设和招商企业的不断进驻,园区的生活给水及工业用水还是空白,故为园区提供保质保量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已成为当务之急。

2.4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供水规划概况

根据《某区总体规划》,片区规划总需水量约30万m3/d;片规划需水量为33万m3/d,水源为水源(长江)。

3.需水量预测及供需水量平衡

3.1需水量预测

3.1.1预测方法

目前,对于用水量的确定常用下列几种方法:

1.据园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确定;

2.根据园区内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来确定;

3.根据园区内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确定。

鉴于本次某内,工业用水比例较大,所以利用方法2和方法3来预测水量,对用水量的估算偏差较大;而方法1中根据较为准确的各类工业用地指标,在结合相应行业用水指标,即可相应估算出需水量。

本工程拟采用方法1进行需水量预测,再用方法3进行校核。

3.1.2预测分析与结论

现有某石化水厂设计能力为日供水43.2万吨,1986年4月建设投产,占地11公顷,1997年通过扩容改造,日供水能力达到66万吨;现有某街道水厂供水能力2万m3/d。

某片在起步阶段可由某水厂供水(取水能力2.7m3/h,目前实际用水1.8m3/h,即43.2万m3/d)。

表3.1为现状用地状况,其中工业用地主要为某等石化工业。

目前拥有以40万吨/年乙烯装置和85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为核心的26套生产装置,每年可以加工原油550万吨等。

而规划化工工业园两片区中一期、二期用地主要以生产乙烯、芳烃和原油为主。

由于两者产业结构非常相似,所以现状用水量指标对化工园区的用水预测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某片区现状用地性质分类表 表3.1

用地性质

面积(ha)

占建设用地比例

居住用地

62.3

6.5%

公共设施用地

35.7

3.7%

市政用地

131.5

13.6%

仓储用地

116.6

12.1%

工业用地

560.1

58.1%

道路交通用地

58.2

6.0%

建设用地小计

964.4

100.0%

农田、水面

50.3

总用地

1014.7

结合上表中用地现状,可以推断出目前工业园区中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达到7.5万m3/(km2·d),而此指标对于石化行业用水量来说偏高。

目前我国石化行业正在向节水节能的方向发展。

我国石化行业2000年、2010年节水规划目标表3.2

指标

冷却水

循环

利用率

工艺水

回用率

蒸汽

冷凝水

回用率

重复

利用率

万元产值水量

m3/万元

生活用水量

m3/人·d

2000

97%

48%

50%

92%

120

0.20

2010

98%

52%

54%

95%

80

0.25

石化行业2000年、2010年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

m3/t表3.3

指标

原油

加工

乙烯

橡胶

塑料

化纤

合成氨

润滑油

2000

2.0

12.0

40

6.5

200

15.0

5.5

2010

1.0

7.0

30

3.0

100

12.0

4.5

通过上面数据可以发现到2010年石化行业用水量将较2000年节水30%以上,故目前某化工工业园中工业用地指标可以取5.0万m3/(km2·d),根据工业园中规划用地性质可以推测出总用水量为126万m3/d(包括某某工业用地)。

如表3.4、表3.5:

某片规划用地用水量一览表表3.4

用地性质

面积

ha

用水量指标

万m3/(km2·d)

用水量

万m3/d

备注

工业用地

1565.1

5.00

78.26

包括某、某工业园520公顷

仓储用地

193.3

0.40

0.77

公共设施用地

101.1

1.00

1.01

对外交通用地

162.3

0.40

0.65

道路交通用地

246.4

0.30

0.74

公用工程用地

257.8

1.00

2.58

绿化用地

170

0.20

0.34

总用地

2696

84.35

某片规划用地用水量一览表表3.5

用地性质

面积(ha)

用水量指标

万m3/(km2·d)

用水量万m3/d

备注

工业用地

730

5.00

36.50

仓储用地

130

0.40

0.52

公共设施用地

82

1.00

0.82

对外交通用地

397

0.40

1.59

道路交通用地

238

0.30

0.71

公用工程用地

180

1.00

1.80

绿化用地

140

0.20

0.28

总用地

1897

42.22

上表中,某片区供水总规模84.35万m3/d;

某片区供水总规模42.22万m3/d;

而某石化水厂目前规模为66万m3/d,所以目前本次供水总规模可以定为60万m3/d

3.2供需规划

由于园区内用水量主要为工业用水,所以可以依据工业用地发展来确定水厂建设的分期规划。

根据某规划中所述,某区工业用地主要分为起步区(2.6km2)、二期开发区(5.5km2)、三期开发区(5.4km2),共13.5km2,主要为某某的配套化工开发。

某片起步区为深水港区(4km2)、一期开发区(7km2)、二期开发区(4.5km2)。

如下图:

由上可估算出起步区、一期开发区、二期开发区需水量分别为10万m3/d、20万m3/d、30万m3/d。

4.工程设计标准

4.1水量目标

取水头部:

一次建成取水能力60万m3/d取水能力。

净水厂:

一期规模为10万m3/d,远期总规模为60万m3/d。

4.2水质目标

工业水:

达到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生活水:

达到国标GB5739-85标准

本工程根据与业主等单位的共同商定,工业水水质按生活给水标准,仅在工艺中取消消毒环节。

4.3水压目标

本工程供水区域末梢管网压力0.28MPa。

一期供水范围为某片区。

5.水源论证

5.1取水水源可供水量及水位论证

5.1.1取水水源可供水量论证

依据《某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以下简称“水资源报告”)结论:

水源地在保证率为99%时的最小流量为4900m3/s,而某供水工程取水最大流量为10.2m3/s,相当于保证率为99%的长江最小流量的0.21%,可见长江水量充足、调控余地较大。

因此,本项目从长江取水对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规划均不致带来影响,并且取水保证率较高。

5.1.2取水水源可供水位论证

依据“水资源报告”论证:

“在P=99%时某潮位站历年最低潮位为1.43m,考虑到本工程位于某站下游(距某站约15km),根据长江宁、镇段水面比降,建设项目地P=99%时年最低潮位根据某站和镇江站之间的水位差进行插补,为1.35m。

5.2取水水源等级论证

依据“水资源报告”所述,通过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在2004年4月上旬对该建设项目取水口附近进行水质监测数据(见表5.1)及2003年上游某水厂的监测数据(见表5.2),下游长江某栖霞左岸的监测数据(见表5.3),建设项目取水口所在江段的各项水质指标都达到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水质标准》要求,源水水质状况良好。

建设项目取水口附近进行水质监测数据表表5.1

监测

项目

水温

(℃)

pH

电导率(us/cm)

DO

(mg/L)

NH3-N(mg/L)

Imn

(mg/L)

BOD5

(mg/L)

氰化物(mg/L)

挥发酚(mg/L)

监测

数值

14.3

7.9

317

8.6

0.25

3.6

<2.4

标准值

6~9

≥6

≤0.5

≤4

≤3

≤0.05

≤0.002

某水源2003年水质情况表表5.2

月份

浊度(mg/L)

温度(℃)

CODmn

(mg/L)

NO2-N

(mg/L)

NO3-N

(mg/L)

CI-

(mg/L)

总硬度(mg/L)

挥发酚(mg/L)

pH

1

84

7

2.9

0.024

3.09

9.3

111

7.4

2

56

9

2.9

0.022

2.21

9.2

119

7.4

3

107

11

3.1

2.63

9.4

102

7.4

4

106

17

3.1

1.98

10.0

104

7.5

5

112

21

3.3

2.18

9.0

103

7.6

6

125

25

3

1.92

10.2

104

7.7

7

291

26

3.5

2.36

9.1

115

7.8

8

191

28

3.4

1.74

8.8

106

7.9

9

310

26

3.1

1.86

10.6

122

7.9

10

223

21

2.9

1.48

9.9

122

7.9

11

130

17

2.8

1.42

11.1

126

7.8

12

74

11

2.7

1.54

13.0

142

7.8

标准值

≤4

<0.002

6~9

长江某段栖霞左断面2003年水质情况表5.3

 

监测

日期

水温

pH

电导率(us/cm)

DO

(mg/L)

NH3-N

(mg/L)

Imn

(mg/L)

BOD5

(mg/L)

氰化物(mg/L)

03.1.7

0.8

7.94

241

9

2.4

0.9

03.4.10

14.8

7.53

273

8.7

2.8

1.2

03.7.29

32.0

8.07

301

6.5

2.3

1.5

03.11.4

15.6

7.95

262

7.5

2.6

1.3

标准值

6~9

≥6

≤4

≤3

≤0.05

监测

日期

挥发酚(mg/L)

六价镉(mg/L)

总磷(mg/L)

镉(mg/L)

铅(mg/L)

铜(mg/L)

锌(mg/L)

氟化物(m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