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36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生边说师边板书:

太阳、水、金、火、木、土、天王、海王)

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太阳系。

那如果我们继续乘坐飞船,飞出太阳系,又会来到哪儿呢?

银河系。

很好,银河系是太阳系的大家庭,而我们的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普通成员。

我想有些同学对银河系已经有所了解了,有些同学可能认识得还很少,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银河系。

(板书:

银河系)

评:

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太阳系”的知识,一方面导入新课,另一方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懂得阅读和想象是研究天体宇宙的基本方法,而形状、大小和组成是研究的基本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奠定基础。

2)新授:

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

你看到了什么?

生1:

我看到了许多许多的星球。

生2:

我还看到了一条像雾一样的白光。

你观察得很仔细!

你们知道这条像雾一样有很多的星星组成的白光是什么吗?

应该是星云吧。

应该是银河吧。

看来有的同学看到过这样的光带。

没错,这条光带就是银河。

我们在夏季的夜晚,会看到一条淡淡的光带横跨天空,那就是银河。

而银河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那银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们首先就来认识它的形状。

形状)

(1)认识银河系的形状

课前已经请同学们查阅了资料了,谁来根据你的资料说一说,银河系是什么形状的?

银河系正面看像是一个扁球形,它里面包含了许多行星和恒星,从侧面看,它像织布的梭子。

梭子)

银河系像一个大铁饼,又像两个草帽扣在一起。

铁饼)

生3:

在夏天的夜晚银河,就像一条满是星星带子一样。

光带)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关于银河系形状的图片,提供给大家看看好吗?

(出示银河系不同形状的图片)通过查资料,有的同学说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有的同学说银河系像织布的梭子,而有的同学也说银河系是一条淡淡的光带。

怎么一个银河系会有这么多的形状呢?

你认为是怎么回事?

教师能够从学生对银河系的感性认识中,揭示矛盾,很自然的形成探究的中心问题。

因为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形状也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像铁饼,有的时候会像梭子?

因为从侧面看过去它就像织布的梭子,从正面看它就是一个大漩涡,像铁饼一样。

因为银河系里的每个星系的运转速度不同,所以它的形状常常在变化。

哦,你是说它的形状在不断的变化着,你的想法非常独特。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这里做了一个银河系的模型,来帮助大家想象一下它的形状。

(出示银河系模型)

我们做的这个模型只是一个示意模型,当然实际的银河系比这个模型要大很多,而且它在宇宙中是在不断旋转着,运动着的,我们这个模型只是银河系在运动的一瞬间的样子。

请同学们借助于这个模型来想象一下,什么情况下看银河系会出现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形状呢?

我认为是从上面下去看它是一个不断旋转的大漩涡。

(生演示从上往下看)

我们大家一起从上面看下去,是不是像图片上的大漩涡一样?

(上前演示)如果我们从侧面看过去就像这个(织布的梭子)图片上的形状一样。

老师拿着,大家从它的侧面看过去,是不是像织布的梭子呢?

那那条光带我们是怎么看到的呢?

光带是从底下往上看(拿模型操作),银河系在上面,我们从地球上看。

哦,他说地球在银河系的下面啊,我们刚才介绍说地球在哪里?

生齐:

在银河系里面。

对,地球在银河系里面呢,我们来出示一下地球的位置,先找到太阳,(接通电源)在银河系中有一个发光的点,这就是太阳的位置,在它的旁边有一颗蓝色的小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地球。

现在大家在想象一下,为什么我们看银河会是一条光带?

生4:

(指着模型说)我觉得我们站在地球上是看的银河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生5:

我认为我们站在地球上看银河系只能看到一部分,而银河系有时有许多星星组成的,所以看上去是一条发光的带子。

因为地球位于银河系之中,我们站在地球上看银河系,你能看到银河系的全部吗?

不能。

那我们看到的只是银河系的一个部分,可能是这边的部分(指着模型说),也可能是这边的部分,也可能只是中心的部分,所以我们看到的银河就像一条光带一样。

原来是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的角度不同,看过去它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那么同学们在以后观察事物的时候,也要学会从不同的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认识,好吗?

教师通过银河系模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从横向和纵向分别观察到银河系的形状,了解银河系的整体结构;

另一方面通过演示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解决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到的银河系是一条光带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强调银河系模型只是银河系在运动的一瞬间的样子,处理的非常到位,因为银河系决不是一个静态的模型,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星系。

(2)认识银河系的组成和大小

教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银河系的形状,那么银河系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银河系有多大呢?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样两个问题:

(课件上出示问题)

1、银河系是由什么组成的?

2、银河系有多大?

课前我们已经搜集了资料,请大家根据资料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我从我的资料上了解到,银河系主要是由银盘和银心组成的。

银河系是由约1500亿颗恒星组成的。

1500亿颗)

我在网上知道了银河系90%是恒星和星系,10%是由光圈等物质组成的。

银河系是由大约2000多亿颗星体组成的。

银河系由1000多个星团组成的。

生6:

银河系是由1000多亿颗恒星组成的,它还包括星云、星团、行星等物质。

银河系就是一个星系,大约有1000多亿颗恒星组成,(板书:

组成:

约1000多亿颗恒星)这是它里面主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还有星云等其他的物质。

我们来看一下这1000多亿颗恒星有多少,我们先在纸上写一下1000亿这个数字,我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生写1000这个数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数字,统计一共多少个“0”?

11个,有多少同学写对了,请举手。

那没有写对的同学是什么原因呢?

我多写了一个“0”,因为是这个数字太大了!

我觉得没有写对是因为这个数字是特别特别大,所以很容易写错,这也说明银河系里的恒星数量是特别特别多的。

说得太好了,帮大家分析了以下原因,这1000亿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1000亿,这么大的一个数字!

那1000亿颗恒星又有多少呢?

如果现在我们就把这一粒黄豆比作一颗恒星,我们现在就用这1000亿粒黄豆铺马路会铺多长呢?

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大约是3000千米,坐火车将近40个小时,这么长的距离,我们用这1000亿粒黄豆来铺,能铺10米宽的马路,在上面铺一层黄豆,一直从石家庄铺到乌鲁木齐!

如果我们来数这1000多亿颗恒星呢,能数多长时间?

你觉得你桌子上的盘子里大约有多少粒黄豆?

约150粒、100粒左右,160粒左右、170粒左右、120粒左右。

如果让你们来数,你觉得这些黄豆你需要数多长时间?

2分钟、1分钟、3分钟。

那这样,我们就来数1分钟,看你1分钟能数多少粒?

生数黄豆,师计时1分钟。

谁来汇报一下,你数了多少?

78粒、74粒、80粒、76粒、81粒、86粒、162粒。

我们以数得最多的来做计算,数完1000亿颗需要多长时间。

师电脑演示:

100000000000/162/60/24/365大约1174年!

你觉得银河系恒星的数量怎么样?

非常多!

太多了!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1000亿颗恒星数量之多,教师采取数豆子的方法,通过计时操作、计算时间来体会数字之大。

该环节设计有两个独到之处:

一是用豆子代表恒星,豆子是学生熟悉的便于操作的物体,二是豆子比恒星小的多,为进一步想象银河系体积之大打下伏笔。

银河系里的恒星实在是太多了,那这么多的恒星组成的银河系有多大呢?

根据你手中的资料来介绍。

银河系的直径大约10万光年。

银河系的银心厚约1万光年。

太阳系距银心约3.3万光年。

它的质量约是太阳的1400亿倍,

因为银河系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些数据都是一个大约的数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中心的厚约是1万光年。

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1万光年)那光年是个什么单位呢?

是长度单位。

1光年=94608亿公里。

我知道光年是光走1年的路程。

(出示幻灯)

光年:

科学家用光年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

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

那么这1光年的距离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需要速度,光速30万千米/秒,然后乘以1年的时间,300000×

60×

24×

365=94608亿千米,也就是大约10万亿千米。

这10万亿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在你的认识当中,运行速度最快的是什么?

火箭。

那我们就以神州6号火箭为例,它的速度是7.9千米/秒,如果让神州6号火箭来飞这10万亿千米的话,需要约4万多年!

那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以光速穿越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年,它中心的厚约是1万光年,光从银河系的中心穿下去大约要1万年!

你觉得银河系怎么样?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因为学生要凭借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浩瀚的宇宙。

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年和银河系的大小,借助于学生熟悉的认为运动速度最快的神州6号进行类比,通过计算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并以此为基础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体会到银河系之大。

银河系好庞大!

我认为银河系大得无法想象!

我觉得银河系大,宇宙就更大了!

我觉得银河系是特别的大!

多么遥远的距离,多么庞大的银河系啊!

这么大的银河系简直让我们太震撼了!

我这里有一段录像,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对银河系的认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观看录像。

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对银河系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通过录像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是非常比要的。

2、认识宇宙

银河系之庞大已经令我们震撼,但相对于宇宙来讲,这么庞大的银河系还只是宇宙中极普通的一个成员,下面我们就来利用研究银河系的方法来进一步认识宇宙。

教师的一句话既起到了过渡作用,又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方法,使前后内容形成一体。

(出示幻灯片:

1、宇宙是什么?

由什么组成的?

宇宙有多大?

2、试一试,你能用图、表或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吗?

提示:

1、首先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来选择资料。

2、快速阅读资料,找到关键的词句和数据后做下标记,或者是摘抄下来。

3、小组交流整理。

每个小组都有一张记录表,把你们整理的结果天灾记录表里。

学生分组活动。

各小组已经整理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

先说说宇宙是什么?

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

生:

宇宙是所有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的组合。

师: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宇宙是由几十亿、上百亿银河系那样的星系组成的。

上百亿个星系)

宇宙有多大呢?

现在最大的望远镜也只能看到110光年的距离,但还是没有超出宇宙的边缘。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宇宙是无限大的。

无限大)

科学家举了个例子来形容宇宙中星系之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每一颗沙代表100万颗恒星,宇宙大得简直无法想象!

刚才我们在讲银河系的时候,有同学用“庞大”来形容,那你能不能也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宇宙呢?

无限大。

无边无际。

浩瀚的。

浩瀚的宇宙)

我们认识了银河系,又认识了宇宙,你能不能说说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之间由什么关系呢?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有是宇宙的一部分。

宇宙是浩瀚的,它包含着银河系,银河系又包含着太阳系,太阳系又包含着地球。

教师在该环节教学中并没有让学生探究科学阅读的方法,而是利用提示,直接告诉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并要求学生照此方法进行阅读,这符合科学课教学的特点。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银河系,而宇宙中却存在着几十亿、上百亿个银河系那样的星系,现在我们来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银河系,想象一下浩瀚的宇宙。

师描述,学生想象

在晴朗的夏夜,当我们仰望星空,你会看见一条淡淡的光带横贯苍穹,那就是银河。

现在我们坐上光速飞船飞离地球,穿过太阳系,置身于茫茫宇宙中,我们来到了银河系的上方,从上面看下去,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我们又来到它的侧面,看过去它又像是一只织布的梭子。

银河系是由1000多亿颗恒星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集团,这么庞大的集团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而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所有的星系也只是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

无限的时间,无边无际的空间那就是奇妙无比的、浩瀚的宇宙!

师总结:

以上我们所分析的关于银河系和宇宙的知识,是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所观测到的,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会有更多地认识,我想大家应该还有很多想知道的问题,还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查找资料,寻找答案。

 

蚯蚓(第一课时)

一、本课概述:

本节课通过对蚯蚓的外部形态、如何运动等方面的研究,引导学生去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的信息、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和体验到探究学习的快乐。

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官去观察更有效,并能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能用画图、填写观察报告的形式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测量也是学生要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并学习测量三次以上,求平均值的科学方法。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特点、外形结构及有关蚯蚓的知识。

(2)学习使用测量工具,能测量蚯蚓的长度与重量。

2.探究目标:

(1)能对蚯蚓的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提出问题。

(2)能用估算和测量的方法对蚯蚓进行观测。

(3)能用简单的工具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

(4)能用画图、填写观察报告的形式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3.情感目标:

(1)在小组实验中愿意与其他的同学一起完成实验活动。

(2)能在观察蚯蚓后将它放回大自然。

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技能

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

1.学生以研究蚯蚓为载体,学习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测量的方法。

2.科学、客观地描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

四、教学难点:

(教案书写中,一般将难度、重点放在一起)

1.能按照自己设计的研究方法和小组同学一起分工合作来完成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测量盘曲的蚯蚓,学习使用一些测量的方法。

学生刚开始学习探究性实验的方法

学生缺少生活经验

五、教学支持:

(教学材料)

1.教学课件:

有关蚯蚓身体特征、运动方式、生活习性和在为人类服务方面的新鲜、有趣的资料制作的网页。

学生根据对任务的理解掌握情况,自主探索、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解决的方法。

2.学生实验记录表一张。

3.演示实验材料:

用培养皿装一条较大的蚯蚓。

4.学生分组实验材料:

(1)每个装满土的小盆子里放两条蚯蚓共10份。

(2)放大镜、手电筒、尺子、天平、绳子、洋葱、大蒜、白纸、玻璃、纸板、烧杯、水、抹布、工具书。

网络手段可拓展教学空间,富有时代感和新鲜感,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产生诱人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

(表格六列式教案,值得借鉴)

教学

内容

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内容及教学教程

实施步骤

学生

学习行为

学生心理

和思维过程

及点评

导入新课

谈话

板书课题

上节课,同学们到郊外认识了很多的动物和植物,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研究其中的一种动物,猜一猜是什么?

(当学生经过各种猜测后,老师让学生从装满土的盆子里找一找要研究的对象。

对!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蚯蚓。

对于蚯蚓你都了解什么呢?

教师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情从盆子里发现蚯蚓

整理已有的信息知识,展示并获取新的知识信息。

老师要学生猜一猜学习对象,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到课上来。

引发学生强烈的研究兴趣。

老师的问题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进行新的学习,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情境。

回忆和归纳、重温研究动植物的乐趣。

引起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板书使研究课题更加明确

提出

研究问题

讲述

提问

通过刚才发言我发现你们对蚯蚓挺感兴趣,我也很喜欢它(把蚂蚁拿起来在胳膊上爬一爬,放在脸上贴一贴。

你们想不想进一步研究蚯蚓?

你们想研究蚯蚓的什么?

明确研究方向,提出自己好奇的感兴趣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摸、闻等方式去进行研究

老师把蚯蚓“贴在脸上”,一是拉近了学生与蚯蚓的距离,二是向学生暗示了至少两种研究方法,由此引发学生更多的创新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归纳

当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后,老师逐一记录,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蚯蚓的外部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服务几个方面。

学生在无意识中学习进行问题的整理

对学生产生

潜移默化的影响

引导学生提问并学会对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是在学生充分“发散”基础上的“集中”,有利于学生参考和确立研究的重要项目。

提示学生: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想研究的问题,今天我们着重研究前三个问题,由于时间有限,各小组商量一下打算研究哪几个问题,怎样研究,用什么工具,怎么分工?

明确研究题目

学生会自觉地

明确分工讨论

设计方案

目标明确有利于

学生创造性地思维

提出明确的要求,利于学生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设计

实验方案

(该环节难度大)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确立小组的共同研究题目

提示学生运用现有的工具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设计方案,能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中,及时提出难点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设计方案考虑得周全一些。

并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处理好小组的争论。

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忽视和遇到的问题:

不善于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

不善于运用工具进行观察、

学生的个人实验方案已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表象的模型并把它转化为语言描述出来,小组进行讨论。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感觉器官,并能利用其他工具帮助自己完成实验研究。

养成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和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好习惯。

学生心理和

思维过程

如何测量盘曲的蚯蚓长度、研究蚯蚓爬行时

对比实验如何确定某一条件。

能把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易忽视的问题想得细致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汇报实验方案

小组发言

提出小组汇报的要求:

你们想研究蚯蚓的哪方面,具体说一说你们小组用什么工具,怎么分工,想怎样研究?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或是更好的想法也可以补充。

总结学生的研究方案

为了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可能会出现不听别的小组发言的现象。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心倾听)可能会出现抢着发言的现象。

(教师要保护积极性,有价值的研究方案要使全班同学都听到。

)及时提醒同学通过听取别人的发言来完善自己的方案。

学生急于表现自己的设计成果,对相同的研究问题会出现判断思维,并能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当有好的办法想法时,会专注地倾听。

面向全体学生。

个人思维能更有效的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并且全体同学能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老师一起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

实验

你们真了不起,想了这么多的方法来研究蚯蚓,现在按照你们的计划动手实验,把实验结果或是新的发现和感兴趣的问题记录下来。

还要注意一点,要让蚯蚓始终保持湿润。

教师参与学生的实验,重点注意学生的实验方法进行及时的提醒。

指导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填表(此表附在后)

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如果实验方案考虑得比较周全,讨论的全面,则此实验阶段会进行得顺利。

如果实验方案设计得不到位则此阶段应特别注意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对学生及时提醒。

老师注意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情绪,及时引导

学生盼望对自己的实验进行验证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整理观察到的信息的能力

该表的填写向学生展示得比较清楚,直观。

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的能力和方法。

交流汇报

实验结果

刚才的活动,大家都做得很好,每个同学都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有关蚯蚓其他的知识

学生很兴奋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要去挑起矛盾,去帮助学生发现矛盾,并敏锐地引导学生去解决矛盾。

通过学生对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